第131章
在寻羽的护送下, 杜云彤比王宏早一日抵达天启城。 幸亏是早一日,再晚一日,纵然是秦钧亲临, 守城将领也不敢私自开城了。 王宏兵临城下的青州兵可不是闹着玩的,稍有不慎,便是将天启城拱手相送了。 杜云彤纵马行驶在街道上。 对于大夏朝来讲, 皇子夺嫡是常态, 宫变政斗也是时有发生的事情,作为一个居住在天启城的百姓,每隔几年都要经历一次因皇储而造成的内乱, 经历得多了,对于这些动荡也就习以为常了。 王宏挥师北上的风声传来, 天启城的百姓们便颇为有眼色地准备了充足的食物,大门一关,过起自己的小日子。 当然, 也有胆大的,趴在墙头, 看外界的纷扰与刀光剑影。 王宏的大军不日便能到达, 大街上空荡荡的,只有马蹄声回荡的声音。 纵马回到家里,杜云彤火速梳洗换衣。 在换衣服的同时,得知了王宏给太后递信的消息。 长长的秀发如漆黑的绸缎一般,杜云彤随手从妆匣里捡出来一支簪子,斜斜插在鬓间。 对着镜子, 杜云彤挑着眉。 王宏这厮倒是会算计,想用姜劲秋来威胁太后开城门。 想想也颇为正常,自姜皇后和两位太子过世后,太后对姜家人的偏爱便不再加以掩饰了。 人不能有软肋,尤其是身居高位的人,一旦有了软肋,就容易遭受威胁。 如今姜劲秋落在王宏手里,王宏自然会物尽其用,用姜劲秋来威胁太后。 就是不知道,太后会如何决断。 王宏开的条件着实诱人,打开城门后,太后仍旧是太后,姜劲秋还是健健康康的姜劲秋,对于太后来讲,这不失一个好选择。 毕竟她的身份摆在那,无论哪位皇子成了齐家手里的傀儡,继位为帝,都要尊太后为太后,荣养太后以后的生活。 唯一不同的是,太后从摄政太后,变成了安享晚年不问政事的太后。 可对于太后这个年龄的人,这委实是一个不错的结局。 年龄上来了,精力也有些跟不上了,听暗卫们来回,这些年太后的精神头明显不如往年了,记忆里也出现了倒退,大臣们上的折子,刚刚批过又忘了。 日薄西山的年龄,不理世事,安享荣华挺好的。 更何况,还能换回来姜劲秋的性命。 是她,她都动心。 杜云彤挑挑眉,嘴角扯出一丝笑,上了去皇城的马车。 太后不是那么好打交道的,她得把自己现在颓废疲劳的状态调整好,给太后一种一切尽在她掌握之中,姜度遇险,姜劲秋被擒真的是个意外。 若是不然,依着太后有事没事爱瞎琢磨的性子,不知道能把事情想坏到哪种程度呢。 虽然现在的局势也不算好,青州的王宏不日便会兵临天启城下,兰陵萧氏与琅琊颜氏更是一团浆糊,天下九州,诸侯却只有秦钧与姜度在努力维持着李氏天下,剩下的诸侯,不是想趁乱分一杯羹,就是想取李氏而代之,莫说来天启勤王了,不偷偷摸摸使绊子就已经十分不易了。 当真是应了罗灌水的那句话: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 杜云彤的马车刚进皇城,就被七皇子李易拦下了。 在与李易交谈后,杜云彤才知道,原来王宏提的条件,并不止一个开天启城门的条件,还有一个放三皇子李昙的要求。 不过这个条件被太后刻意隐瞒了,如今除了太后李易李晃外,剩下谁也不知晓。 为什么隐瞒呢,还不是因为知道杜云彤绝不会轻易放三皇子李昙。 略微一琢磨,杜云彤便知道太后的打算。 天启城门多半是要开的,而三皇子李昙,也是要放的,现在只所以没有放出王宏要李昙的消息,就是在等她回来,强迫她答应。只要能保得姜劲秋平安归来,无论王宏开出什么条件,太后都会答应。 风烛残年的老人了,实在不愿经受再一次亲人离世的消息了。 李易看着杜云彤,秀气的眉紧紧蹙着,道:“皇祖母心意已决,你...” 剩下的话,李易纵然不说,杜云彤也能猜得出来。 有没有法子解决,若是没有法子,不若先躲上一阵子,她不来见太后,太后就没办法提放李昙的时候。 “我先去见太后。” 躲避解决不了任何问题。 再说了,王宏马上就要到了,依着她对王宏的了解,太后今天不答应王宏的条件,王宏明天清早就能送来姜劲秋的项上人头。 她冒不起这个险。 可她也不能放李昙,让太后大开城门,迎王宏入城。 王宏一旦入城,李易与李晃,必然会死一个,剩下的那个,则会成为王宏手中的傀儡皇帝,挟天子以令诸侯这种事情,王宏早就跃跃欲试了。 姜度不是自诩忠臣,事事以天子为先吗? 秦钧忤逆犯上不是一两次了,且性情桀骜,不听人言,在百姓心中早就烙下了残暴嗜血的烙印,王宏让傀儡天子下个圣旨,说秦钧有谋反之心,要姜度带兵诛杀,便能隔岸观火,看姜度秦钧自相残杀。 这样的圣旨天下人不会有任何疑议,反而会觉得天子圣明,终于看出了秦钧的狼子野心。 姜度若提兵迎战秦钧,便中了王宏的计,可若不听圣旨,又落了个不尊天子的罪名,是个沽誉钓名之辈,在天下百姓心里的地位,也会大大降低。 这是一个死结,姜度做与不做,都是错。 杜云彤揉了揉眉心。 不能让王宏入天启城,更不能让王宏掌控天子。 杜云彤轻车熟路来到太后的清宁宫,太后一身绛紫色的常服,妆容精致,嘴角描得锋利而殷红,保养得如同正德帝的姐妹,而非母亲。 岁月虽然优待美人,可也会在美人身上留下痕迹,凌厉凤目下的皱纹,青丝渐少而华发从生,无一不再说明,这位执掌大夏二十多年的女人,已经老了。 在以后的日子里,她会更老。 她再也没有夜批奏折日审百官的精力了,她的睿智与精明,在时光的流逝中渐渐渐少,又或者说,她理智了一辈子,在行将就木的最后岁月里,想彻底放纵一把。 做一次自己,而非威加四海的摄政太后。 小宫女端来了茶,太后的无名指与小指上带着鎏金点翠的护甲,在阳光的照射下,折射着耀眼的光。 太后抿了一口茶,放下了茶杯,微微抬眉,看着杜云彤,平静道:“你终于回来了。” 太后的目光不似刚才那般凌厉慑人,明明是在看着她,但又像是没看她,目光越过她,似乎看到了那些过往岁月。 “哀家不想让姜家人出意外。” 不知过了多久,太后缓缓开口,收回看着杜云彤的目光,垂眸看着自己指上华美的护甲。 “你是聪明人,知道该怎么做。” 不,她不是,她挺任性妄为的,奈何这个世道任性的人太多,她的小脾气和小任性就一点也不显山露水了。 捋了捋思绪,杜云彤道:“我与您的想法相同,不希望姜家人出任何意外。” 如果可以,她愿意用自己的性命去换取姜度和姜劲秋的。 但是这个世界啊,哪有那么多的如果,和试一试的义无反顾? 她要是到了王宏手里,八成是王宏亲自抽刀看了她。 王宏驻守青州多年,可谓是常胜将军,极少有败绩,纵然偶尔一败,也是无伤大雅的小战,哪有像遇到秦钧时的狼狈? 惨败秦钧之后,王宏恨秦钧恨得牙根痒,但这不是最恨的,王宏最恨的,是她。 作为一个征战沙场的将军,谁愿意承认自己比旁的将军弱? 更别提王宏这种享誉盛名的老将了,败给年少的秦钧,心里自然是不服气的。 同样是将军,你那点比我强? 怀着这种心里,王宏很容易便能找到事情关键——秦钧是用计赢下他的,而用计之人,恰好是她杜云彤。 若是没有杜云彤,他或许与秦钧旗鼓相当,再不济,也不会败得如此惨烈难看。 如果秦钧和她同时站在王宏面前,依着仇恨值来看,王宏多半是先杀她再杀秦钧。 所以她到了王宏手里,别说好吃好喝伺候着,用来威胁秦钧了,只怕先一刀两断,结果了她的性命再说话。 以至于从某种意义上来讲,幸好王宏手里是姜劲秋,换成旁人,早死了。 “但,城门不能开,三殿下更是不能交给王宏。” 天启城门一开,这天下都是青州齐氏的了,至于三皇子李昙,若是到了王宏手里,李易和李晃便没有活着的意义了。 作为傀儡皇帝,出身于青州齐氏的李昙,比李易李晃容易控制多了。 杜云彤理着思路,慢慢劝导着太后,哪曾想,太后不仅没有跟着她的话题走,更是剑走偏锋转了话头。 太后凤目半眯,目光若闪电划过夜空,冷声道:“你以什么身份,与哀家说这些话?” “是定北侯秦止戈的妻子,还是许相的后人?” 杜云彤眼皮微跳,手指下意识地握紧了茶杯。 太后永远是太后,哪怕年龄上来了,问的问题还是一如既往的尖锐。 杜云彤抿了口茶,正欲答话,却听太后冰冷的声音忽地低了下去,语气里也不似刚才那般冰冷生硬。 “哀家希望,你是以姜度的故人,许如清的女儿,来思考这个问题。” 杜云彤手指微微一抖,睫毛颤了颤。 这句话,可真诛心。 来的路上,她不是没有设想过,太后会以什么样的方式,逼她交出三皇子李昙。 她觉着,强势威严如太后,多半是威逼利诱,不容置疑地让她毫无条件放了李昙,甚至太后会说什么样的言辞,表情又是怎样的,她都想好了。 只是唯独没有想到,独断专横的太后,不玩危言耸听那一套,对她打起了温情牌。 姜度待她有多好,天下人都能看得到,若是因为她不放李昙,导致姜劲秋被王宏杀死,先不提她会不会被唾沫星子淹死,单是她自己心里的这一关,她就过不去。 可是,真的要放李昙吗? 放出李昙之后,还有李晃李易的活路吗? 杜云彤闭上了眼。 作者有话要说: 相信我 等我满血重生后会有加更的QA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