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真相后
一时音夏和瑞儿出去准备,屋里只剩下陈锦。 近日她感觉手上开始痒,钟大夫说开始结痂了,新肉顶着痂长起来,故而会痒。算算日子,她这手也有一月了,虽然中间几经波折,到底是保了下来。 这保下来的头一件事,便是陈淑了。 陈夫人是个能干的,接风宴办得妥帖家常,既不让老太太觉得铺张浪费,又不让人觉得怠慢了大爷。 这一笔虽写不出两个陈字,但大房与二房终究是分了家各自为政。 两房的主子们虽有些不对付,但丫头婆子们私底下碰见,也爱说个笑话儿,对这二房的夫人大家也都喜欢得紧,光宽待下人这一条,莫氏便比不上陈夫人。 老太太今日高兴吃了些酒,早早便回屋歇下了。 陈知川在别庄未回,陈珂明早还得 下庄子去,所以宴席早早便散了。陈淑近日心里有鬼,更是不敢往有多的地方扎,见人都走得差不多了,自己便也跟着母亲回去了。 陈嘉与万姨娘跟在众人后面,也往东府去了。 陈夫人让人掌了灯送大房等人回去,陈珂因喝了点酒,想去吹吹风散酒,便带着东远另走了一条路。 偏巧,走到了抄手游廊那儿。 冬夜寒寂,虫鸣自然是听不到的,一路上安静得很。 陈珂因想着事,东远便不敢出声,主仆二人都没有说话。 嘤嘤的哭声自不远处的假山后传来,陈珂看了东远一眼,东远会意,灭了灯笼,悄声走到假山旁,借着微弱的月光朝里看,只见一个才刚总角的丫头蹲在地上哭,面前一堆还没燃尽的纸钱。 府里虽未明令禁止下人们不能私下祭奠,但今夜是阿珂的接风宴,哪个不长眼的竟敢偷偷烧纸祭亡人?! 东远上前两步,喝道:“你是哪房的丫头?” 那丫头泪眼婆娑的回头一看,吓得眼睛圆瞪瞪的,也不管三七二十一,撒了脚丫子便跑,但她人小腿短,哪里是东远的对手。没跑两步便被擒着后领子拎小鸡仔似的给拎了回来,东远嘿嘿一笑,“想跑?也不瞧瞧你面前站的人是谁。” 见差不多了,阿珂才提着灯笼转进了假山后。 东远手里的小丫头年纪小小,脸上还有未干的泪痕,手里攥着块白手帕,抽抽答答的,又惊又怕。 陈珂示意东远把人放下,看着小丫头问道:“你是哪房的丫头?这么晚了在这里祭奠何人?” 小丫头仍旧抽抽答答的,说道:“回大爷的话,我叫瑞儿,是二娘子房里的。” 听说是服侍陈锦的,陈珂不由多看了小丫头两眼,续问道:“你在这里祭奠何人?” “我……我……我在这里祭我的双亲。” 陈珂十二岁便跟着父亲走南闯北,虽不敢说阅尽人间,但小丫头是否说了真话还是能分辨的,当下也不戳破,只道:“你手里的帕子是你母亲的?” 小丫头低头看一眼帕子,忙将帕子揉在手心里,支支吾吾道:“是…是母亲的。” 东远见自家爷好兴致,也没掺和,只在旁边站着,定定地望着小姑娘,然后想起一事来:“你当初卖身进咱们府,不是你阿爹来签的字画的押吗?怎么?你阿爹这么快就没了?” 他这话说得十分不得体,但陈珂并未苛责。 只因瑞儿听见这话,吓得两腿一哆嗦,扑通一声跪倒在地,阴冷潮湿的地面莫名承受了一双稚嫩的膝盖,也没发出太大的声音,只余一点闷声回荡。 瑞儿给陈珂磕头,“瑞儿不敢欺瞒大爷,求大爷饶恕瑞儿有难言之隐。” 这丫头这么快就认了错,让陈珂更是好奇起来,因问道:“什么难言之隐?倒说来我听听。” 瑞儿抬起头,也不敢看他,目光只落在他脚上的黑漆皂靴上,咬着嘴唇皱着眉头,十分纠结的模样。 东远在边上看着着急,催促道:“大爷问你话呢。” 瑞儿似豁出去了,把头重新埋下去,额头抵在冰冷的地面上,声音带着丝丝哭过后的沙哑,语气还算平静,道:“瑞儿有个同乡叫晴雨的,昨些日子无缘无故地没了,因念着平日里的一些交情,今夜是她的头七,便想着来送送她。” 陈珂眉头一皱,想着这晴雨是陈淑房里的一个丫头。 陈珂近些年来鲜少在府中久呆,之所以记得晴雨,是因为她的名字。 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 “晴雨没了?怎么没的?”东远也吓了一跳,晴雨那丫头片子回回见了他都要跟他讨糖吃,他说没有,她不信,非要让他给她变颗糖出来,也着实让人哭笑不得。 几月前他随爷出发前晴雨还好好儿的,怎么就没了? 瑞儿俯在地上,哭道:“我也不知道。前些日子还好好的,那日听大夫人房里的紫月姐姐说晴雨没了,我本想去看看,可是他们说晴雨得的是时疫会传染,所以一早便埋了,至少埋在哪儿也没人告诉,我实在没有法子,只能拿了晴雨的贴身物来祭一祭她。” 陈珂心里一瞬间转过许多心思,然后他的脸变得阴沉起来,东远向来熟悉他的性子,一见他这表情,心里也是一凛,似乎一下子想起了什么不该想的事。 “夜深了,你且回去。若要祭晴雨,只管在锦妹妹院子里设坛祭拜便是。锦妹妹心善,定会应允的。”陈珂说完话,将手里的灯笼放在地上,带着东远走了。 这一晚,陈锦睡得晚。 翌日一早便也醒得迟。 一睁眼,外面已是天光大亮。 院儿里安静得很,陈锦撑着坐起来,唤了声音夏。 房门应声而开,音夏跟瑞儿两上端着热水进来,服侍她洗漱。 瑞儿两眼贼亮贼亮的,昨夜回来时全身都给夜露打湿了,到底还是小孩子,气焰高,今早大早爬起来,也没见有个不好。 陈锦知道她想说什么,此时却不大想听,叫音夏摆了饭用了,便让瑞儿出去,留下音夏。瑞儿知道姑娘肯定不想听昨晚的细节,但是昨晚既被大爷撞见了,晴雨总算是没有白白丢了性命。 她也不知道自己哪里来的自信,仿佛只要姑娘还在自己跟前,一脸淡然的什么也不说什么也不问,她便有了底气。 瑞儿关上屋门,把头抵在门上,深吸了一口气,心里明白这都是姑娘给的,姑娘虽然被困在这方寸的小院儿里,但她不是寻常人,总有一天,她会振翅高飞,将这个不喜欢她的陈家甩得远远的。 “大哥那边有什么动静?”待瑞儿出去了,陈锦才问道。 音夏道:“我听服侍大爷的碧罗说,昨夜大爷回去倒没说什么,洗漱后便睡了。只是后半夜,东远突然进了大爷房里,没过多久又出来,出了大爷院子,看方向是三娘子的院子,今早天擦亮,才见东远回来,脸色倒还算好,没见有什么不寻常的。” 陈锦沉吟片刻,“这个东远跟着大哥多久了?” 音夏虽奇怪陈锦这样问,但又想大爷身边虽只有这一个贴身小厮,但姑娘终究是闺阁小姐,哪里会去注意别的男子,便道:“东远是陈家的家生子,他阿爹是大老爷的车夫,所以东远自小便跟着大爷。” 陈锦听罢没有言语。 这个东远,分明是查到了些什么,脸上却不显山露水,这份城府与心机倒也当得起陈珂的左膀右臂。 只是陈珂得知真相后会怎么办?大义灭亲还是助纣为虐? 自古多少贤能之士毁在家族亲朋上,即使你位高权重,一旦为自己的族亲谋取利益,终有一日,会像被蛆附身的烂肉,被拉下深渊,再也爬不起来。 所以陈锦很好奇,陈珂会怎么做。 东府自陈知悬过世后,这家里便是陈珂做主,莫氏虽是主母,却空有名头,不是她没有权力,而是她并无主事之能,争些蝇头小利十分在行,让她打理诺大的一个府第却总显得力不从心。 要说恭俭持家,却还得首推二房的陈夫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