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137中文网 > 其他类型 > 姜姬 > 第730章 她是一个非常好说话的人

第730章 她是一个非常好说话的人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黄松年和毛昭的“报复”也来得很快。姜姬很快体会到了当一个皇帝被人从头发丝挑剔到脚后跟是什么感觉。    这二人只要一见到她,从坐姿到说话的方式、语气都能一一给她“耐心”的纠正过来。透着那么一股“我是为你好”的循循善诱的名师气场。    你还不能说他不对!    叫姜姬哭笑不得。    她说自己是女子, 黄松年很有话要说, 他道“公主既然不做寻常女子, 就不要以女子之身为借口了。何况女子也有女子的姿态与风采。公主气韵天成, 凡人难及, 若再稍加上那么一两分的魅力,只怕这世上不会有一个男子能逃脱你的手心。”    然后这老头就开始教她怎么表现女子的魅力了!    他还“悄悄”告诉她,哪怕她端坐其上的时候, 席间全是臣子,她也可以通过坐姿、手势等来表现对某一个臣子的亲近或厌恶。    虽然看一个白发苍苍的老头做娇俏状很伤眼,但不可否认的是……他们倒是慢慢处出了一点君臣之谊。    都是“生死之交”了,也不必再藏着掖着了。    毛昭看出她故意要掀起全大梁的混战, 目的是削弱现在的世家势力。    这二人因此生出唇亡齿寒之感也不出奇。    黄松年也坦白告诉她, 他确实是打算保留一部分“势力”,为的是避免最后被姜姬一锅端, 来个狡兔死,走狗烹。    而且如果他们被干掉的话, 不会有人为他们哭, 反而会有人笑。    因为他们现在全是站在她这边帮她“下手”的, 日后他们死无葬身之地也只会让人拍手称快。    这两人当然都不肯落到这个境地。    姜姬也坦白, 她其实是一个非常好说话的人。    黄松年:“……”    毛昭:“……”    白哥:“……”    龚香:“……”    她并没打算干掉所有人,全杀光了谁给她干活呢?    龚香点头:“公主说的有道理。”    白哥:“……公主此言有理。”    毛昭和黄松年鄙视这两个家伙!    她说, 她需要干掉的全是反对她的人, 顺从她的, 她是不会干掉的。    所以黄公等应该尽量多劝告一些人顺从她啊!    这才是解决问题的良策!    黄松年:“……”    数人从广御宫中离开,黄松年一路唉声叹气。出了宫门,叫住毛昭:“今日让我送你一程。”    毛昭就弃了自家的车,坐上了黄家的车。    上了车,黄松年就开口了:“此乃暴君。”    暴君的一个特点就是不爱听臣子的劝告,喜欢一意孤行。臣子们也都擅长分辨暴君:发现上面的皇帝不听劝,他们是不会非要用脖子去试一试皇帝的决心的。    最多用别人的脖子去试。    大多数明智的臣子在发现皇帝有这个苗头的时候,自己就先缩了。    毛昭点头,这个他也早就发现了。事实上徐公也早发现了啊!不然徐公为什么早就归顺于公主了呢?    公主至少还给了徐公归顺的机会。如花千降,连公主的面都没见过就死了。    虽然是朝阳砍的,可姜姬没来时,朝阳十几年都没想起砍一个重臣的头来玩玩。    徐公发现公主手中屠刀之利,又敌不过此女,便转换阵营,投入其下,从其驱使。    他也算是得了徐公的济,不然以他的眼光,当时是绝发现不了公主的。    毛昭现在想起来都觉得自己算是有些运道的。要真是死的像花千降一样,什么都不知道就丢了性命,子孙后代或许还会恨错了人,那他在九泉之下也难闭眼了。    前事不堪回首。    既然已经从了,就要替她说话。就跟世间女子只要嫁了,总要找出丈夫的一两件好处来告慰自己。    毛昭就说:“愿行仁君之举,也能称一句仁了。”    姜姬对百姓可是相当好的。    黄松年看法不同:“公主之仁,只恩惠庶民。她视世家如仇寇。百姓如猪羊,世家如珍珠,岂能相提并论?”    百姓不必去管,自然就会繁衍生息。治民一点都不难,只要税少收一点,宽政多一点,不要多征多讨,百姓就会慢慢变多了。    可一个世家要培养起来,非百年不可成!何况现在大梁的世家,哪一个没有几百年历史?有的世家甚至比大梁的年代还要长久!    这样千年不朽的世家,仅仅因为不顺从一个暴君就要被毁灭吗?    这不可惜吗?    这当然是可惜的。    令人心疼,也令人难过。    毛昭自己都不敢想后世会如何写他们这些助刀之人。    可比起后世的谴责,如今的可惜,都敌不过君王一念。    毛昭看着黄松年,平静地说:“公主不可能会容得下能动摇她的统治的人。”    留下的世家中如果有人强大到能联合起来反对公主登基,公主绝不会留下他们的性命。    所以,公主就算可以放过这些人的性命,也必是要剪去他们的瓜牙,令他们变得毫无威胁才行。    不然,异日的莲花台八姓中的蒋、龚两姓因何被灭了满门呢?    毛昭不敢说出龚相的旧事。此人虽然活着,却已经不是龚氏之人。    黄松年哑然,半晌,将毛昭赶下了车。    毛昭赤着脚被赶下去,听到车里的黄公喊从人:“把他的臭鞋给他扔下去!”黄家下人就把车辕上放的毛昭的鞋给提起来,扔得远远的。    毛昭只好哒哒哒跑去捡。    捡完,在路边擦干净脚底,将鞋套上。庆幸街上人少没被人看到。    一转头,身后不远处停着一架车。    毛昭:“……”    风迎燕从车里探出头来,像什么都没看到似的:“我送你一程?”    毛昭从善如流的上了车。    风迎燕什么也没说,两人客气几句,直到车停在毛家大门口。    毛昭下了车,请风迎燕进去坐坐。    风迎燕:“好啊。”说着就进门了。    毛昭:“……”    毛昭跟在后面进去。    来客人了就要招待,又是大名鼎鼎的灵武公子,还有一点同靴之谊。    所以毛昭将风迎燕请到他平时起居的地方,然后把他的儿子和弟子都叫过来见礼。    一堆人坐着,算是把风迎燕想跟他说点“悄悄话”的念头给掐死了。    老狐狸。    风迎燕照旧笑眯眯的,不多时就把面前的人折服了。他浸淫诗书半辈子,略露出一点就能把人给吓住。    因为给他送礼的人都是送书居多。    所以他的藏书也格外的多。    毛昭发现有几个年纪小的已经两眼冒光了,微微一笑,道:“今日我在殿上听起公主说道一个题目……”    只这一句话,屋里所有的人都看过来了!    他最小的儿子忍不住问:“父亲,公主又出了何题?”    “父亲快说!”    风迎燕倒不觉得失落,也很好奇地问:“毛公不要吊我等的胃口,速速道来!”    公主最近非常沉迷地图。    但整个大梁其实没有一副特别精确的地图,毕竟至少三代皇帝没打过仗了。    宫中藏卷最近的一副地图也有一百七十年历史了。    最近七十年里,皇帝打仗都是用这一副一百七十年的地图。    为什么不知道更新地图呢?    姜姬百思不解!这群皇帝!做事都不准备好的吗?    一百七十年间,大梁水土不会有太多变化,各座城池也不会突然换个地方,所以这副地图哪怕重新绘制也差不多?    这大概是皇帝们的想法。    但姜姬想用更新一点的地图。    姜武早就趁着现在外面乱糟糟的,不会有人注意到几支不名身份的兵马,到时随乱说个名字来历也能过关。    他就派人出去探地型了。    想打仗,就必须熟悉地型。不然怎么知道何处适合伏击,何处会让敌人逃走呢?    可惜大梁过于大了,只靠他的人是不可能在短时间内全部把地型给摸熟的。    花万里倒是早就献上了自家珍藏的地图。    就是也是一百多年前的!    在外面撒欢,把义军给搅和的七零八落的霍九弈也身负记熟地型,绘制地图的重任。    这些都远远不够。    想获得更精确的地型图,其实有一个“捷径”。    那就是各城世家之子。他们肯定知道本地的地型。    他们会知道何处是硬土,何处是软土;何处地势低,何处地势高;何处有树林,何处有湖泊。    他们会知道春天是不是会下雨,附近会不会有野蜂。    他们会知道冬天会有多长,是晴天时多还是阴天时多。    这些他们都清清楚楚,因为世居此地,可能每年春天都会去同一个地方游玩,每年秋天会去同一片山林打猎。他们熟知这一切就像了解自己的家。    但她不能明明白白的对凤凰台的各地世子说“我想知道你们本地的气候、天向、地势、人口等”。    这说了,只要不太傻都能明白她这是想干什么。    她只能绕个圈子。    所以她最近非常喜欢出一道题:就是给出一本书,让人画圆图。    圆图顾名思议,就是一个圆形。圆点中心位置为线索,然后圆圈内则需要填入各种内容。    姜姬出的题是:填入与圆点相关联的信息。    所有的信息都从她给出的书卷典藉中找出来。至于士子们从书中找出什么样的关联信息,她是不过问的。    这考的就是士子们读书的精熟程度。完全没读过的书,怎么才能在最短的时间里挑出其中相关联的内容呢?    这道题可不简单呢!    她拿出的书卷多数是宫中藏卷,各地递送的奏章奏表等。    但为了“保密”,所以担出来的只是各地每年递送的贡品表章,并不涉及国事机密。    藏卷放在那里,任人抽取。    很快就有人发现“作弊”的捷径了!如果能找到家乡或熟知的城池,不就能轻松答出来了吗?    当殿内变成了大型作弊现场后,姜姬心满意足的笑了。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