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137中文网 > 其他类型 > 姜姬 > 第716章 送间

第716章 送间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段小情终于“轻闲”下来了。    云青兰本性非常多疑, 所以在有了新人之后,当然就不再需要他了,他管着河谷上下大事小情两年之久,云青兰让他“好好休养身体”。    卸去身上的职司,他也能来看望徐公了。    两人对坐饮茶, 不由得生出许多感叹。    段小情说起风迎燕, 不必再多说什么,徐公当即就懂了,不由得失声大笑。    段小情也是苦笑连连:“我是万万没想到……”云青兰还有闲心想这个。    徐公倒觉得这很正常。    云青兰现在相当看重公主这个“情人”。他一方面自得于公主对他的“真心”;一方面, 他也盼着日后回到凤凰台时, 能得到公主的帮助。    所以, 他是绝不可能放弃公主对他的“爱”的。    但公主的名声在外,她禀性多情, 这是人人皆知的!    一个多情的人,是非常容易变心的。    云青兰当然会担忧失去公主。    “何况又是灵武公子。”徐公笑道。    比公主的多情更出名的, 当然就是灵武公子的美貌了。整个大梁未必人人都听说过安乐公主, 但一定不会有人没听过灵武公子。    “像公主这样多情的女人, 遇上灵武公子又怎么会不动心呢?”徐公说到这里,牙根都要笑出来了。    实在叫他忍不住啊!    哈哈哈哈哈!    被云青兰关在这里憋了两年气!现在终于能出气了!    段小情也感同身受,虽然不敢像徐公一样放诞, 但心情也好了很多。    至于公主是不是爱上灵武公子……他们倒是一点都不担心。    她就是真爱上了, 需要被担心的也是灵武公子。她要没爱上, 那……需要被担心的还是灵武公子。    段小情想起鲁国中曾传言被公主倾心的人, 都觉得值得为灵武公子饮上一杯。    两人对饮时也不能畅快说话, 总是说一半留一半,免得隔墙有耳。    段小情有些担心陛下。    纵使是个傻子,那也是陛下啊。哪怕不坐龙廷,不御万方,好歹也该安安祥祥的活着。    而不是受人折辱。    更不该……    他害怕那一日之后,陛下的日子就要更不好过了。    他叹了两声,徐公听到了,也猜出来了。毕竟那一天的情形他们都亲眼目睹了。    眼前还有什么“大事”需要他们费神呢?    陛下这个难题,就难在他是“陛下”了。    这样的陛下,活着就是给大梁朝抹黑,死了,倒是一了百了。    段小情在见到这样的皇帝之后,不止一次琢磨过要不要为了……大梁的“颜面”,送这个皇帝一程?    可他虽然有这个意识,无奈实在没有办事的胆量,就总在心里想啊想,想啊想……    一直想到陛下终于被更多人看见了。    他反而开始担心会不会也有跟他一样想法的人呢?    他就问徐公,万一有人要害陛下,他们该如何防范?    徐公说不必担心,他早就给云青兰提醒过了。    这样的皇帝留着,对云青兰绝对是件好事。有傻子皇帝衬着,云青兰这个反贼就反的不那么罪大恶疾了。    云青兰被他“提醒”过之后,就记住傻子皇帝活着对他有好处!所以他才会好好养着傻子皇帝。就算有人要害傻子皇帝,他都会保护好这个傻子皇帝的。    段小情听了就放心了。    徐公看他形状,心中也是有一些感叹。    ……在他早年间,也打过除掉这个皇帝的主意。甚至他还考虑过从哪里寻来一个合适的孩子冒充太子。    但这份“大公无私”还是败给了人的本性。    他不免去思考,假太子长大后不知自己是假太子,又知道皇帝是徐公害死的,会不会“替父报仇”?    那他就死得太冤了!    他送假太子一场天大的富贵,最后死得这么冤!    那如果假太子知道自己是假太子呢?    他是会视徐公为恩人?    还是会除之而后快?    徐公觉得后者的可能性更大。    考虑过以后,他就把这份“公心”抛到脑后,认认真真的辅佐起傻子皇帝来了。    他不敢赌任何一个坐在皇位上的人的仁心。哪怕是公主,与她相交也远比与其他人相交更危险。    事实上也确实如此。    可如今身在河谷,他却每一日都在思念远在凤凰台的公主。    盼着她能早日……想起这里来。    凤凰台。    姜姬让阿陀把情书送出去,这一回就不必带礼物了。    阿陀还不太习惯,一再询问“真的不用送个木雕过去?”    外面市场上都是!现在又冒出来一个草雕。托了公主的福,商人们很快学会了制一个空心木雕,然后用草将里面填实,再打开取出就是一个草雕了!    倒也别有意趣。现在凤凰台下很流行这个小玩意呢。    姜姬一概说不用,只是催他赶紧把信送过去。    倒是王姻和龚香察觉出来一点。    公主这是打算舍弃云青兰了。    事情已经进行到这一步了,很明显义军与河谷肯定会开战了。那公主自然就不必再应酬云青兰了。    至于胜负,那就听天由命了。    这也不是打一场仗就能分得出来的。    龚香与王姻都警觉起来,不必姜姬再吩咐,他们就开始发动商人屯粮屯物。    姜姬见他们两人都发现了,干脆就开了个小会,说了她下一步的打算。    这场仗一打起来,什么时候结束其实是不好说的。因为哪一边都不傻,义军那里,李氏、包氏与伍氏的目的应该只是多吃多占,不可能真的把身家性命压上跟云青兰打。    云青兰也不傻,他的河谷现在是一盘散沙,打起来胜算很小。    所以,要防备着他们打到一半握手言和,或者根本就不打就握手言和了。    她想往各方都派一些说客。    其实这还是因为这不是她的地盘。如果是在鲁国,不管是说客还是奸细,这都好安排。    像她当时在鲁国让龚香掏空家底收买燕、赵、魏、郑各国要人身边的亲信。可现在换到凤凰台了,她这一招既缺少人手,又缺少资金支撑。    所以直到现在,她都盘算着要把钱省着花,花在最要紧的时候。    那就是现在了。    而这个人手,她也看好了。    她觉得凤凰台下现在这些士子就很不错。    因为说客其实并不需要让他知道他在做什么,让他以为他在做什么就行。    比如,认为凤凰台上没有英主,安乐公主牝鸡司晨的士子,肯定都愿意往外走,寻找英主。    但哪一边是英主,这个就各花入各眼了。    清高坚贞一点的,不会认同云青兰;不拘一格,认为强者为王的,可能会愿意去助云青兰一臂之力。    她从之前就一直放纵凤凰台下的文会,直到之前她让王姻搭桥送各路士子进凤凰台,就是为了慢慢影响这些士子,从中选中合适的说客。    白哥与风迎燕都在不知不觉中替她选出了一部分人。    认同白哥的,肯定是往义军那里走,不会去河谷;    风迎燕赏识的又更想再观望一番,他们中间更容易出现愿意去河谷的人。    从这些人中,选中的激进派,狂热派,正是她需要的说客。    现在问题是人选有了,可为了更准确的使用他们,就需要对他们的行为进行引导,引领着他们去该去的地方,找到该找到的人,说出该说的话。    他们的一言一行都是发自本心,是真心真意认为自己在为天下人谋福利,是在追随英主。    他们就不会被人看穿。    龚香和王姻听她说完,各自陷入沉思。    “我需要的人必定要胆大包天才行。所以他们势必都会走你的路子进宫来亲眼看一看,我这个安乐公主到底是什么样的人。”姜姬对王姻说。    王姻默默点头:“公主英明睿智。”    龚香:“公主现在可有人选了?”    姜姬拿出名单,“白哥那里的人反倒没有风迎燕的人多。”守规矩的没有不守规矩的人多,现在一门心思盼着义军获胜的人比盼着云青兰回来的人要少。    也就是说,在凤凰台底下,云青兰的名声比义军反倒更好一点。    这个真有点叫姜姬想不通。    龚香见到名单后,感叹:“乱世显英杰。”    他解释给她听,说这其实不奇怪。实在是这一任皇帝早就让凤凰台下的人失望了。皇权旁落,权臣辈出。凤凰台下的人对权臣的印象比对无能的皇帝更好。    他们对义军一无所知,对云青兰倒是还算熟悉。所以他们都认为,如果一定要在义军和云青兰中间选一个的话,云青兰更好。    就算加上安乐公主,云青兰的形象也比公主更鲜明。    因为一个女人当皇帝,接下来的事让人没办法去想像。    换成一个男人,大家就熟了,就知道下面会发生什么事了。    哪怕是坏结果,已知的坏结果也比未知的坏结果更好。    没人知道安乐公主接下来会做什么。哪怕他们猜到安乐公主想当皇帝,可当上面是个女帝的时候,会发生什么?他们更无法想像。    所以凤凰台下的文会不管开上多少次,都是从三个坏结果中选一个可以讨论得下去的继续讨论。    若安乐公主登基,那还是大梁吗?    公主若是嫁人,大梁会改姓吗?    如果公主当皇帝,天下不认,各城各世家不来臣服怎么办?    公主是有许多兵马,但这些兵马真能把天下打下来?    未必?    讨论到这里,就没办法再往下设想了。    确实安乐公主到现在都做得很好,可没人认为她能一直做得这么好。    换一个人选,如果是义军呢?    义军有三股,李、包、伍。异日他们真的打败云贼,进入凤凰台,这三家谁为首?谁登龙位?    只怕到时又是三家混战,天下难安。    再换一个,云青兰呢?    首先,云青兰的性情他们已经知道了,为人量小,少智,唯勇之一字可取。    可如果是他的话,反而是最简单的。    首先皇位不会再有争议了;    其次,一个量小又少智的皇帝也不是那么难侍候,各家的典籍中不少类似的皇帝。    最后,他是一个男人。    所以,除掉一些因素,单纯以三方势力来说,云青兰是公认的最好侍候的一个胜利者。    姜姬听完就懂了。凤凰台下的人也真是什么都敢去议,他们这是把“皇帝”给放在秤上一一秤量,最后秤出一个最合适的。    虽然过于理想化了,但也不失智慧。    生存的智慧。    如果让他们来决定皇帝人选,最后当选的说不定还真是云青兰。    因为这个“皇帝”他们最熟,也最好应付。    龚香:“但此计可行!”    这种间人,实在是让人意想不到。    公主没有提出之前,他也想不到。公主会这样挑选说客。    可再仔细推演一番后就会发现,这类说客是最容易获得成功的。    王姻也点头,“公主此计高绝,当行!”    姜姬见这二人都说好了,就道:“那就照这样去做。”    真正动手的肯定不能是姜姬。    连王姻都不敢出面,他只得七转八绕的寻到这些人的亲友身上,想方设法送出一笔“外财”。    为了刺激这些人有反应,姜姬也做了一场戏,特意大腹便便的出来,与风迎燕在殿中交谈,再亲自送他出来,好叫在阶下等候风迎燕的士子们看到她的肚子。    风迎燕出宫途中就被人拦了,他并不介意公主有子,可别人介意!他平时颇为追捧安乐公主,称其有帝王之才,结果当街被人逼问“何曾见帝王大肚?”    气得风迎燕拔剑与人相斗。    闹市街上,著名的灵武公子为安乐公主冲冠一怒。这下连姜姬肚子里的孩子的来历都成谜了。    得了财资的那些义士很快就一次激烈的文会后,纷纷出走,不知去向。    广御宫中,姜姬抚着肚子说:“让马商注意些,盯准了,看这些人到了哪里,又要去哪一家。”    王姻道:“是,奴奴这就交待下去。”    此时侍人过来道:“公主,风迎燕求见。”    王姻询问地看向姜姬。    “让他进来。”她道,“他应该是猜出来了。”    不然何必当街争斗?    这就是在替她浇油添柴呢。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