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137中文网 > 其他类型 > 姜姬 > 第379章 好大王、坏大王

第379章 好大王、坏大王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姜姬会提起这件事是因为姜氏三杰——姜奔被大家排除了——的婚姻大事已经上升到了国家大事的程度了。    姜旦,虽然有一个还没有正式完婚的公主王后, 但王后年纪太小, 等到能完婚洞房生孩子至少还要十年,但姜旦那时就太老了, 人民很关心他的生理健康和生活幸福, 拉皮条拉得已经光明正大, 当着他的面直接对他说“大王,你该选小老婆了, 青春貌美的那种,最好一口气娶上四五个,我们好安心啊”    那个说“大王, 只要想到你晚上是一个人睡,我在家里都睡不着觉”    这当然是文学版本的通俗化释意,当殿谏言的人说的什么, 姜旦都没有听懂,但他学会了几句万能话,只需要说“这位大人,你的话很有道理, 孤会好好考虑”    “此言有理, 孤记下了”    ……    等等。    然后等没人了,再由姜智替他翻译成白话。现在姜智不在,姜姬就时常去陪伴姜旦了。    因为姜智对姜旦来说,不只是胆量,还是脑子。    她把姜智派出去出差, 姜旦竟然失眠了好几晚。听说以后,她只好前来暂代姜智。    ……不过听说姜旦现在连白天都睡不着了。    除了姜旦,第二个被大众关心的单人贵族就是姜武了。    虽然姜武不在乐城,但他的将军府仍然每天都能接到不计其数的礼物和拜帖。其中八成是打算给姜武介绍妻子和小老婆和情人的。    这个世界给男人和女人准备的诱惑一样多,她都能收到成排的男宠,姜武当然也能收到成排的美女。    姜勇在姜武不在时就驻守在将军府,他是没有资格替姜武回绝掉别人的礼物的,但当收到的美女比家里的下人还多的时候,他不敢把这件事告诉她,蟠儿又不在,只好给姜义说了。    姜义也不敢跟她说,就把这件事瞒了下来。    ……    要不是她一天之内在姜旦的大殿上听到了四个要给姜武做媒的建议(还是不同的人提议的),她才想起将军府,最后才得知姜武的美人预备军已经比她一个排的男宠还多了。    她当然没有生气。    龚香却说现在行宫里有人流传“公主大发雷霆”这种不实的谣言。    “我为什么大发雷霆?”她问。    龚香高深莫测:“可能因为白公子不肯弹琴给你听。”    她当然没有大发雷霆,当然。她也没有心情不好。    只是姜旦似乎暗示了一下——在没有姜智给他出主意的时候——他自己暗示的。    接近明示。    他说,“孤还没有娶妻,尔等为何替旁人操心?”    顿时再也没有人提起姜武的婚事了。    然后,姜旦向她“邀功”了,他特别高兴的围着她转了一天,虽然没说一句话,但意思很明显。    她就笑着问他要不要踢个球赛什么的。现在还没下雪,也没有刮大风,找个太阳大的好天气,踢一场球也是很好的运动。    被禁止踢球已经快两个月的姜旦高兴坏了,立刻命人去叫他那十三个侍郎,准备球赛!    叫的是十三个人,来的却是十四个。    白清园不请自到了。    白清园现在很不受人欢迎,特别是在十四人团中。    这十四个都是靠“真才实学”才当官的,白清园靠什么?一张脸而已!    偏偏他还老端着架子,连公主的面子都要拂。公主对他够好的了,要什么都给他,他还总不给公主好脸色看!    以前,他年纪小些,长得又一副清清白白的样子,大家就觉得他年轻气盛,一时受不了以色侍人,也算可以理解。    但现在他趁着没人时抱着琴满宫乱转,专在小径等幽闭处弹琴给人听,还三五回就能钩到一个人,这是想干什么?    旁观者清啊。    白清园的名声一下子臭了。臭不可闻。    但他一不自尽,二不自辩,还照样弹琴,照样“交友”,在大王宣召时,照样跟那十三个人一起出现。    更让人生气了。    叫姜姬看,却觉得白清园始终学聪明了。他学会利用自己的长处了,虽然这么说可能会伤害他的心灵,但他唯一的长处就是脸,就是他通身干净的少年气质,不论男女,第一眼看到他都会喜欢他的,只要他愿意,借着这份喜欢,他是可以做很多事的。    以前是由别人把他的这份美色称斤论量,拿去市卖。    现在他自己来卖。    这就是一个很大的进步,是思想的转变,升华。有很多人就卡在转变之前,直到把自己屈死都转不过这个弯来。    白清园在赵荟几十封书信的调教下,竟然转过来了。    姜姬对赵荟感兴趣了,问龚香,“他想当官吗?”    这是个人才啊。    龚香很警觉:“公主,我绝不肯和这等小人同殿为臣!”    姜姬就有些可惜人才,道:“让他当你的属下,天天受你指使不好吗?进门就要对你行礼,你说一句他就要辛苦一年半载,而且我不听他的,就听你的!”    赵家的王后害了朝午王算什么?她可以既往不咎。    龚香还是摇头,姜姬没办法,“好,但叔叔,此人放走可惜,找个活让他干,能用就多用用。”    龚香道:“此时恰好有一件事正等着他去办,公主既然看好他,我就再用用他。”    之前为了替赵荟跟郑国流传消息制造方便已经把人给放出去了,当然是由龚香来扮黑脸,装做“你已经没用了”把人给扔了。    现在只好他再不要脸的上门去对赵荟说好话了,理由就是拜早年。    大王要在过年前踢一场球,这个消息从行宫流传出去,整个乐城都沸腾了!    过年嘛,大家都需要一些热闹。现在集市中吞火球玩杂耍射飞镖的摊子越来越多了,可见大家是有这个需求的。    恰在此时,大王急群众之所急,想群众之所想,是一个多么好的大王啊。    姜姬也想把场面搞得大一点,就命人搭了个绕着球场搭高台,搭了一圈。她画了一个还算简单易懂的罗马斗兽场示意图,那一圈圈搭高的椅子座位等等,交给木匠后,他们说一日只内就可以搭完,但前面的木料准备需要一点时间。    姜姬要他们“速速”。    这个球场就“速速”完成了,耗时十九天,用了一千两百名木匠和八百名铁匠。    赵荟带着下人去市场上办年货,从出门到回家这一路上,每一个人都在说公主要造的那个“球场”有多么的巧夺天工。    赵荟去看过,那个球场确实不错,确实适合让大王踢球玩,周围还能有许许多多的观众,而每一个观众也都能看清球场内的情形。    但要他说,那其实就是公主一直住在高楼上,所以把摘星楼给简化了一下而已。    再说,有没有人提过造这座球场花了多少钱?用了多少木料?    但这不是最叫他吃惊的。    而是从公主说要造到造成就花了十九天。    这么多工匠,这么多木料,在隆冬时节,在涟水河已经将近要停运的现在,竟然能在一夜之间就出现在乐城的市场中!    这是多么可怕的一件事!    那些商人的能量超出了所有人的想像!    如果公主不是要造球场呢?如果是姜大将军要造战车呢?造弓箭?造刀枪?    十九天后,能有多少架战车停在乐城城外?    他不敢想。    继续深想下去,乐城外的流民现在已经超过三十万了,经过近两年的休整,这些流民已经不能再称为流民,他们真正开始在乐城外安家落户。    这其中多是青壮年。    一旦战事发生,只是乐城一域就能征兵超过十五万。    这是多大的一股力量啊……    看得越久,赵荟对龚香就越佩服。以前他可从来没把龚香放在眼里过,没想到此人竟然是治国良材!    所以,龚香前来拜访赵荟时,就被赵荟当面的一礼给闹得摸不着头脑。    “何事行此大礼?”龚香站在门外,一副如果你不说,我这就走的样子。    “兄乃王佐之才,以前是弟有眼无珠了。”赵荟叹道。    “……?”龚香高深一笑,跟他进屋。    送上两杯酒,赵荟开始跟龚香推心置腹。    龚香听了一阵,大概懂了。就是赵荟觉得他二人都是生不逢时,都没碰上姜氏出个好大王,当然,龚香的运气比他还是好一点的,至少他碰上的这个姜旦属于不找事型的大王;赵家当年碰上朝午王,那是名不正,言不顺,心还不定,哪哪都有一堆问题,赵荟说到痛处,起身大骂朝午王,他是真觉得赵家就是被朝午王给毁了的。王不贤,如何要求臣忠?王不智,如何能让臣心服?    如果是个好一点的大王,不必太好,只要是现在这样这个,赵家都不会落到如今的下场。    龚香一边听一边点头,嗯嗯嗯,你说的都对,然后问他:“要过年了,郑王还没提送粮的事,不知郑王是不是打算赖皮?赖过今年,明年再谈?”    赵荟立刻清醒过来,道:“我打听出来的是郑王已经决定要送粮过来了,但要求是鲁国要给钱。”    “给多少?”龚香问。    赵荟说,“这个,可能还不止是钱的事。郑国最近麻烦很多,你知道吗?燕国买粮不成,竟然明抢起来了。”    龚香做震惊状:“怎么会有这样的事!”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