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章 忠厚之子
“你去。” 姜姬想了一夜,对姜武说,“你把漆钩领去见大王。” 姜武急道:“我什么都不会说啊!”但他也觉得让姜姬带漆钩去见大王不太好,她不但是个小孩子,还是个女孩子,他倒是愿意去,就是怕说不好。“你教教我见了大王怎么说。”他说。 “不用,你见到大王就算不会说也不要紧,说错也不要紧。”姜姬说,“只有一点,你要告诉大王,这个人来求见我,送了我礼物后,就把你找出去说话了。” 姜武不懂为什么这样做,但他也没有纠结这个问题,只问她:“只要这样就行了吗?” “对。”姜姬说,“他是找你求见大王,不是求我。你记住这个。” 姜武进了宫。 天寒地冻,金潞宫里只有龚香、冯瑄和冯丙陪伴大王。看到姜武走进来,纠纠昂昂,冯瑄就是一怔,没想到才数月未见,此人就大不一样了。 冯丙也和冯瑄一样,两人交换了个眼神。 真不敢相信这是当日山坡上的那个庶人。 蒋龙也是见过姜武的,但他早就忘了这个人,想起身喝阻此人,却被龚香拉住。 龚香笑道:“上将军!得见将军,三生有幸啊!” 蒋龙才知道这人就是大王在宫外的那个养子,上将军姜武。 姜武单膝跪下,拱手道:“见过爹爹。” 姜元笑着招手,“过来,怎么来了?是不是你妹妹叫你进来看孤的?” 当着这么多人的面,姜武也不会说谎,神情僵硬的站起来,不等蒋龙给他把坐榻端来就一屁股坐在姜元榻前的地毯上,回忆姜姬告诉他的话,一急之下说起了土话:“爹爹,我有事!” 这下,只有冯瑄和冯丙能听懂,龚香就听不懂了。 姜元面色不变,在他肩上轻轻拍了拍,“什么事?说。” 姜武直接道:“前几天有个人来给姜姬送礼,他说他是燕人。” “嗯。”姜元点头,眼神已经认真起来了。 龚香心里盘算着回去就找个人来教他这种土话,一面也认真听着,再一转头,看冯瑄貌似能听懂,立刻凑过去:“玉郎教我。” 冯瑄就小声告诉他:“上将军说,有个燕人去给公主送礼,先是送上一枚玉币,公主不要,他就摔了;过几天又送了个皮肤特别白的奴隶,然后他就找上将军说他是漆氏的人,漆家从郑国买粮了,想从滨河借道我国,希望公主替他给大王说好话。” 姜元也听完了,指着姜武笑着对大家说:“我这儿子乃是天下第一等的忠厚之人!”他问姜武,“那人送给你妹妹一个好奴隶,给了你什么?” 姜武看大王在笑,稀里糊涂道:“给了妹妹就行了,我不要他们的礼物。” 姜元在他肩上重重拍了几下,“好!好!我儿忠厚!” 他问龚香,“这事,四海就替我儿奔走一番。” 龚香笑着拱手,“遵号令!” 姜武以为这就是让他出去,连忙站起来,又添了一句:“爹爹,那人说回去会替我说好话,说会有更多人来找我!” 姜元笑道,“那我儿不就威风了?” 姜武糊涂道,“……不是说交给这个人了吗?”他指着龚香。 姜元大笑起来,龚香让姜武指着也不生气,一直微笑着。 姜元笑着摆手,龚香才把姜武拉出去,两人相携走出殿门,冷风扑面而来,殿中的温软气息一扫而空。龚香打了个寒战,姜武看他这样,四下张望一番,问道:“你的人呢?” 龚香打了个喷嚏,“在宫外等我。”他迈步道,“走,我随上将军去见那个人。” 姜武解下身上的狐裘,披到龚香肩上。 龚香也不客气,裹紧道:“好裘,可是公主所赐?”他看向姜武,见他一脸茫然,失笑,改口道:“公主送你的?” 姜武点头,“我有好几件,这件先借你。” 龚香道,“怎么不是送我?” 姜武瞪他,“不要脸!还我!”伸手就要去夺那件狐裘。 龚香哈哈笑着跳下台阶,跑了,姜武只得追过去。 出宫坐上龚香的车,龚香看着车外的那匹马,道:“这不是良州马。” 姜武说:“它爹是。” 龚香又噗的笑了,点头道:“看得出来。”他仍裹着狐裘,这件裘他穿要短一截,还有些小,必须裹紧才不漏风。 车内还有龚香自己的狐裘,姜武的跟这件比也不差什么。 姜武看龚香不肯还裘衣,索性把龚香的这件披在身上,也学他裹得严严实实的。 龚香只是笑看,等他穿好了,还替他抚平狐毛,道:“那燕人叫什么?” “漆钩。”姜武道。 “漆钩……”龚香念了几遍,道:“这人多大?” 姜武摇头,“我不知道。” “他还说过什么?” “都告诉爹爹了。” 龚香翻来覆去问了一路,姜武大半都说“不知道”,他知道的就是“那个白奴很高”,“那枚玉币很大”,“他摔了两次”。 龚香问:“他说他找了郑国的何人买粮?” “不知道。” “买了多少粮食?” “不知道。” “那些粮食几时上船?” “不知道。” 姜武被问烦了,主要是这人都问一些他不知道的,最后没好气道:“你去问那燕人!” 龚香道:“那是何人指点上将军去禀告大王的?” 那个燕人能找上摘星宫,肯定有把握能上达天听。但他想求的肯定是公主,而不是姜武这个半调子的“上将军”。 可最后为何不是公主而是他进宫呢?到底是何人指点? 然后,他看到姜武的脸色变了,质朴褪去,变成机警。 “没有人。”姜武盯着龚香,“那燕人是找我,我就去找爹爹。” 龚香拱手笑道,“上将军休怒,是某多言了。” 车停在茶寮前,姜武跳下车,把身上的狐裘脱下扔回车内,又从龚香身上扒下狐裘裹在自己身上,大步走进去。 龚香的从人赶紧上前扶住龚香,怒道:“这小儿该杀!” 刚才如果不是龚香给他使眼色,他早就砍了此人了。 “这是上将军。”龚香笑道,穿上狐裘,道:“摘星宫里似乎有个高人,你去查探一下。” 漆钩见到龚香,赶紧起身拱手,“见过太史。” 龚香还礼:“不必客气,快坐,快坐。” 三人落座,姜武居上首。漆钩让座时,没想到龚香也让座,更没想到这个只是跟在公主身边的年轻男人真的坐了下去。 漆钩坐下来,看来鲁王十分看重他的这个养子,连龚氏之子都只能居侧位。 茶寮送上汤饮,姜武饮了一口,皱眉放下。 龚香笑道:“上将军不喜此饮?” 漆钩道:“只怕上将军饮惯了放了红枣的香饮。” 龚香道:“漆兄去过摘星宫?” 漆钩道,“入过摘星宫,余此生无憾矣!” 龚香叹道,“漆兄有福气,某尚不得入内一观。” 两人饮过几盏茶后,漆钩直言道:“我主欲借道滨河运粮,不知可否?” 龚香问:“几船?” 漆钩道:“旬日之后,每日两船,共二十七船粮。” 龚香问:“船重几何?共多少斤?” 漆钩道:“一船千余斤,共二十五万斤。” 龚香悠悠道:“郑人卖你二十余万斤粮,在这寒冬之时……”郑人是傻子吗? 漆钩淡然道:“非是一日之功。从八月起,某便游走各国买粮,只是暂存在郑国,因为天降大雪,才不得不赶紧把粮运回国。” 屋内一片寂静。 姜武默默听着,把每一句都记下来,准备回去都告诉姜姬。 龚香问:“都是什么粮食?” 漆钩道:“米、麦、粟、大豆、黑豆、豌豆、茭草。”他额上冒出星星点点的细汗。 龚香笑了一下,突然放松了,“知道这些就可以了。”他唤来从人,“就让我这从人跟着你。” 漆钩怔道:“公子何不给我一件信物?” 龚香摇头:“不行啊,我以前没出过门。长山、滨河两地的人不认识我的信物,让我这从人去才能万无一失。” 漆钩没办法,只得答应,又道:“我该如何酬谢公子?” 龚香笑道:“何必言谢?等公子的船都走了之后,公子再谢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