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137中文网 > 都市言情 > 穿越之一品贤妻 > 作品相关 (43)

作品相关 (43)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种人都能当丞相,他申其明没道理走    不到那一步,很快,申其明就发现自己大错特错,沈柯不是脑子不够,而是万丞相在任的时候    没有给他发挥的余地,周将军是个武将没错,可周家毕竟是世代文臣,出过不知道多少丞相阁    臣,二品大员都不知道有多少,周将军自幼在这种环境中长大,查不到哪里去。    李若松年纪轻没错,但是他有个极为厉害的夫郎,掌握着所有武器研发的关键东西,只要    他夫郎活着一日,李若松的地位就不可撼动,且这人并不是个蠢的,他的统筹能力、管理能力    和用人能力确实很强,从驻地的发展就能够窥见一斑,将驻地在几年之内发展成现在这样,可    见是手里有硬本事的。    申其明发现想要在南楚走到自己想要走到的位置,难度极大,别的不说,就是沈柯的地位    他都很难撼动,相较于他,小皇帝明显更相信沈柯一些,最让他不能够接受的是他高居次辅的    位置,让他做的却是工部尚书该做的事情,这让他很有些心气不顺。    在他自认为郁郁不得志的时候,有人给他送来了一个消息,如果他能够帮助大赫除掉小皇    帝,让南楚陷入混乱,等到大赫打下南楚,会给他封一个宰相当当。申其明刚开始是完全不相    信的,在几次消息往来之后,听说大赫已经跟南方诸国联手,且南边的张家军已经被策反了几    个高级将领,南边沦陷指日可待之后,申其明再三思量,决定跟大赫合作,这才有了南耕惨案    的发生,一代名臣周将军死于这次内外勾结之中。    陷入自责的不仅仅只有熊若杉,沈柯一夜之间像是老了十岁,若不是他推荐了申其明,后    面根本不会发生这么多的事情,只能说千金难买早知道,这会儿不管再怎么后悔都来不及了,    即便是申其明伏罪被当中枪毙,也很难弥补他所犯下的错误。    当沈柯看着熊若杉昏倒在自己面前,年近六十的内阁首辅也跟着倒了下去,结果整个朝会    乱成一片,有跟着李若松去看熊若杉的,有将沈柯扶起来连声喊医生的,也有怒斥那些人没把    熊若杉照顾好的,若不是李虎在那里镇守着,估计还会有浑水摸鱼想要做些小动作的,毕竟,    申其明到死都没说出是谁给他传递的消息,他带来的那些人都已经被关押起来,家属也都被隔    离了,可那条线依旧没有挖出来。    在没有挖出所有的暗线之前,其他朝臣一时半会儿的不好审查,毕竟南楚的朝廷刚刚有些    模样,现在还经不起太大的动荡。    □作者闲话:    321、惊闻旧情    南江府的朝堂上乱成一团,成栋接到消息赶过来的时候,熊若杉刚刚清醒,李齐夫妇和李    良夫妇都已经到了,周谨言也在现场,熊若杉的脸色很樵悴,完全不像一个才十六岁的人,眼    神有些灰。    成栋有些心疼,也开始反思自己这几年对孩子们是不是太过于疏忽了,当他在办公室忙的    时候就像是回到了前世只有自己一个人的时候,除了工作还是工作,可他现在毕竟不是一个人    了,而是有家有口的人,他多多少少应该分出些心思给这几个半大不小的孩子们才对。    “若杉,身子好些了没有? ”成栋低声问道。    “已经好多了,哥夫怎么过来了?这段时间不是在弄电报吗? ”熊若杉有些意外的问道。    成栋走到床边坐下,抬手摸了摸熊若杉的额头,还好,没有发烧,听到熊若杉的话,成栋    有些内疚的说道:“对不住,我一忙起来就什么都忘一边去了,这段日子我明明应该多陪陪你    的,最近是不是没有好好吃饭?”    熊若杉摇摇头,说道:“吃不下,一直没什么胃口,哥夫,我没事的,你回去忙你的,电    报要是能够用上,对咱们南楚来说绝对有大用处,我只是这几日没睡好,休息一下就行了。”    成栋叹了一口气,给李若松使了个眼色,说道:“若杉,我去给你端碗粥过来,你先吃点    东西,好不好?”    熊若杉虽然还是没什么胃口,可面对成栋的关心,还是没办法说出拒绝的话来,他乖巧的    点点头,说道:“行,那就麻烦哥夫了。”    成栋起身到膳食堂去端粥,李若松沉吟一下,对李齐夫妇和李良夫妇说道:“祖父、祖母    、爹、娘,你们先回去,这段时间城里不太平,你们各自的事情也不少,我和夫郎在这边陪    着若杉就行,你们忙你们的,这边放心交给我们便是。”    李齐夫妇相互看了一眼,李齐冲熊若杉说道:“也行,咱们都在这里也没什么用,这段时    间也确实忙,我跟你们祖母就先回去,晚上回家了再慢慢聊,良儿,你们夫妇俩手里的事情也    不少,先回去各自的办公室,这边有若松和若松夫郎就够了,让他们年轻人好好沟通沟通,比    咱们这几个老东西留在这里好得多,对了,方才若松说这段时间城里不是很太平,跟若枫、李    成、成李、谨思都说一声,上学放学的路上要注意安全。”    李良夫妇听李齐夫妇这么说了,便也点点头跟着李齐夫妇离开,李陈氏走之前握着熊若杉    的手说道:“晚上回家娘给你做好吃的,这段日子娘确实疏忽了你们几个人,想吃什么就跟娘    说,娘都给你们做着吃,好不好?”    熊若杉歪着头想了想,说道:“娘做什么我都觉得好吃,我没什么事的,爹娘不用太担心    ,还有祖父祖母也是,不用太担心我,您几位自己一定要保重身体。”    李陈氏拍拍熊若杉的手,跟着李良回到各自的办公室,夫妇俩走在路上,李陈氏不无忧心    的说道:“夫君,若杉的情况看着不是很好,说起来,周将军去世之后咱们几个也确实是太过    于疏忽了,想当年若杉刚来到家里那会儿,瘦瘦小小的,明明是八岁的孩子,看着跟四五岁差    不多,慢慢的长到这么大,以前咱们对他还很关心,可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咱们对这几个孩    子是越发的不过问了,夫君,你还记不记得上一次咱们一家人坐在一起吃饭是什么时候?”    李良沉默了一会儿,慢慢答道:“上次咱们一大家人都坐在一起吃饭好像是在过年的时候    ,你说的对,咱们的日子比以前好过的多,能够像现在这样搁在以前我们是想都不敢想的,可    家人之间的感情却不如以往亲密,以前还能够借着吃饭的时候聊聊天,大家一起说说话,现在    却连吃饭都凑不齐人,都忙的很,说实话,我现在看到几个孩子都不知道该说什么,他们忙的    东西我们不懂,我们忙的东西他们不感兴趣,竟是找不到什么共同话题了。    我有时候会想起若松小时候的样子,个头还没我小腿高,仰着小脸,睁着大大的眼睛一脸    依赖的看着我,你说,是不是孩子长大了都会有自己的生活,然后就会跟爹娘越走越远了?如    果是这样,我倒宁愿咱们一家人还跟以前那样,无权无势无钱,却感情亲密。”    李陈氏闻言,很有一段时间没有说话,良久,她握住李良的手,说道:“晚上咱们爹娘还    有孩子们都好好聊聊,我想,这种感觉不会只有我们有,他们肯定也有,有些事情,说开了    就好,不管怎么样,咱们都是一家人,哪里有跟家人客气的道理。”    成栋端着粥回到休息室,熊若杉正跟李若松说着话,没来由的,成栋想到了熊若杉刚刚到    李家时的样子,若杉那时候像个小姑娘,话不多,可能是跟李若松气场不和的缘故,兄弟俩那    时候就跟犯冲似的,李若松喜欢欺负熊若杉,熊若杉擅长跟李若松对着干,也不知道什么时候    开始,兄弟俩的关系好了很多,虽然那种相互看不顺眼的感觉还在,但是,比以前更像兄弟了    成栋一直没有什么兄弟姐妹,见到兄弟俩之间的相处模式多少有些羡慕,熊若杉虽然跟李    若松不太对付,总是较劲,可对他一直很信赖,不管什么事都愿意跟自己说,只是,随着年纪    渐长,自己的事情越来越多,他和熊若杉的沟通远远不比从前,甚至在周将军去世之后他竟然    忘了考虑熊若杉的想法,他不是个合格的兄长,也不是个合格的爹爹。    熊若杉听到脚步声,朝着成栋的方向看过来,周谨言站起身,想要从成栋手中接过那碗粥    ,被成栋躲开了,成栋对周谨言说道:“谨言,你坐着,我来就行。”    周谨言没跟着李齐夫妇和李良夫妇离开,李若松正要开口的时候,就听成栋对他说道:“    谨言就在这里坐着,没事的。”    李若松乖乖的闭上嘴,想着周谨言跟熊若杉自幼就在一起,这两人相处的时间比他们兄弟    俩在一起的时间多太多了,没准有周谨言在这里熊若杉更容易放松,想到这里,李若松也就没    再反对。    成栋拿着勺子给熊若杉喂饭,熊若杉的脸一下涨得通红,他颇不好意思的说道:“哥夫,    我自己来吃。”    见熊若杉脸红得厉害,成栋微微笑了一下,说道:“不用,我喂你,好像你从小到大哥夫    还没给你喂过饭,听李成和成李说他们小时候调皮不吃饭,都是你端着碗跟在他们俩身后喂他    们吃的,哥夫难得想要给你喂次饭,你乖乖张嘴吃饭就行。”    熊若杉闻言,看了李若松一眼,见李若松一脸不爽的看着自己,眼中满是警告,他的夫郎    还没给他喂过饭吃,凭什么要便宜熊若杉这小子,都十六岁了又不是六岁,怎么能让他哥夫给    他喂饭吃,简直不能忍,李若松的怨气都要发散出来了,见状,熊若杉立马说道:“好,那我    就麻烦哥夫喂我吃粥。”    成栋斜了李若松一眼,将粥喂到若杉嘴里,低声说道:“你周叔应该是高兴的,你不知道    ,他到现在都没有成亲是因为他心里有人,这世上最痛苦的事情莫过于求不得,那个女子在他    心里已经扎根了,除了那个女子,他谁都不想要,若杉,你知道那个人是谁吗?”    熊若杉咽下口中的粥,有些茫然的说道:“周叔心里有这么个人?”    成栋再给熊若杉喂了一口,说道:“你周叔时常会看着你发呆,我听你祖母提过,你幼时    的样子跟你母亲很像。”    熊若杉吓了一跳,连嘴里的粥都忘了吃,他发了一会儿呆,愣愣的问道:“哥夫,你刚才    说的是真的?”    成栋笑了一下,说道:“这事我骗你干什么,当然是真的,一个男人,三四十岁了不成亲    不生子,只有一种可能性,他心里有个想娶却娶不到的人,我见过几次他看着你发呆的样子,    表情很哀伤,那时候我就在想,他一个将军,千里迢迢的从京城赶到刘家沟去,放弃京城的一    切只为了来照顾一个小孩子,怎么想都不会是因为职责所在,反倒是想要完成一个很重要的承    诺。”    熊若杉有些心不在焉,有一口没一口的嚼着嘴里的米粒,周谨言突然开口说道:“哥夫说    的是真的,我小时候贪玩,有一次躲在我祖父书房的柜子里面,听到我祖父跟我父亲说三叔心    悦兰妃娘娘,希望父亲能够想想办法,跟三叔好好说说。”    周谨言突然说出来的话让熊若杉很震惊,他没想到,是真的从来没有这么想过,周叔喜欢    的竟然是他的母妃,且这么多年一直没有娶妻生子,只为了照顾自己,即便背上不孝的骂名也    没有妥协。    熊若杉突然想起周将军死前嘴角那一抹满足的笑,原来如此,难怪周叔会笑的那么开心,    想来,能够保护自己,对周叔来说,真的是一件非常值得自豪的事情,求而不得,这是多么痛    苦的事情,光是想想,熊若杉都会觉得心底隐隐的发痛。    □作者闲话:    322、若杉的想法    成栋和熊若杉并没有继续在周将军和兰妃娘娘的话题上说下去,两个人都已经离世,他们    不想为两个人的名声蒙上不会的东西,若不是成栋不想看着熊若杉一直这样自厌自弃,恐怕他    一丁点风声都不会透漏出来。    毕竟事关名节,不管是周将军爱慕上兰妃娘娘,还是兰妃娘娘对周将军同样有意,作为晚    辈,对这两位值得他们左右人敬佩的长辈都是不会有什么想法的,可他们没有想法不代表外人    知晓这些事情之后不会有想法,往严重了说,没准还会影响到熊若杉即位的正统性,若是借着    这种事情来说事,他们还真是不好辩解,就算是压下去了,史书上写的也不会太好看。    心照不宣的几个人又聊了一些其他的事情,熊若杉突然说道:“哥,哥夫,你们有没有觉    得咱们一大家子人现在见面其实没什么话好说了,也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咱们这些人聚在一    起不是各自忙碌就是相顾无言,我还稍微好一点,祖父祖母现在话都不多,我很怀念以前大家    坐在一起其乐融融的时光。    那会儿我们都没有现在的地位,可却更像一家人,现在我总觉得少了点什么,虽然还是祖    父祖母爹娘兄长这样的喊着,那种温情却不见了,总有种客气疏离的感觉。哥,哥夫,我想以    后咱们家是不是该立个规矩,诚然,咱们一家人大部分的时间是该奉献给朝廷,是该承担起属    于咱们的责任,但咱们不管怎么说都是人,是人就会希望有个幸福的家庭,咱们是一家人,本    就不该变成现在这样,忙起来的时候个把月都见不到对方。    尤其现在还分开住,我现在总觉得自己一个人挺孤单的,难怪以前总有人说当皇帝是个苦    差事,高处不胜寒,以前我不觉得,现在却是深有感触,真的是挺寂寞的,以前还能跟我说几    句知心话的人现在见了我都有种淡淡的防备,似乎是怕一言不合我就让人把他们给拖出去砍了    ,我挺怕自己再过几年也会变成孤家寡人,若是最后会变成这样的人,还不如一开始就不承认    自己的身份,不当这个皇帝,当皇帝有什么好,父不父子不子的,什么人都要防着,这样活着    太累,我生来就是个喜欢享福的人,只希望若枫那小子能够争气些,让我能够尽快把这个位置    扔给他。    哥,哥夫,我这几日时常会想起周将军,他在世的时候明明话不多,怎么到了下面话反而    多了起来,梦里都不让我安稳过日子,白日里我也会想很多,我始终觉得我的性子其实并不适    合做皇帝,我习惯了有家人可以依赖,遇事喜欢找人商量,缺乏决断的魄力,我大约能够感觉    到哥和哥夫的想法,你们是想要从根本上改变南楚,虽然现在还不那么明显,可等到天下大定    之后,现在你们所做的一切就会凸现出来,到了那个时候,只有两种可能性,要么南楚按照你    们的想法发展下去,建成一种从来没有过的体制,要么南楚会被更加强力的阻力给打压下去,    我的心智不够坚定,手腕也不够铁血,我怕真到了那个时候我会护不住你们。    哥,哥夫,这几年我一直在观察若枫,这小子其实真的比我更适合这个位置,也不知道是    像了谁,打小就是个执拗的性子,认准了的事情十头牛都拉不回来,被王叔从楚京城送到驻地    的时候,他也不过四五岁的样子,但那个时候他就已经在按照自己的想法做事情,我看他对南    楚的将来是有思考过的,且最后的结果应该是跟你们一致,所以这两年他一直很用心的在各部    门轮转,我想,他应该是在为以后做准备。    说实话,我之前一直担心这孩子长大后会对我们不利,毕竟我跟他之间隔着太多的东西,    只不知王叔是怎么教导他的,他对我倒是很有些孺慕之情,我观察了这些年,不像是作假的,    想来即便他走到了这个位置,也不会对我下黑手,祖父祖母对他刚开始还是淡淡的,现在也会    担心他天冷了会不会被冻着,上课的时候会不会饿了,逢年过节的他对几位长辈也很恭敬,我    想,将来应该是不会做出弑兄这种事情来。    哥,哥夫,我准备等到他再大一点,就把皇位让给他,也不必等到他大婚什么的,我不想    一直押着自己做自己不喜欢做的事情,我就想跟周将军一样当个领兵打仗的人,我也不是脑子    一热突然就做了这么个决定,我想过了,按照南楚将来发展的方向,军权一定是掌握在皇家手    里,有句话说秀才造反十年不成,不是因为秀才人少,而是因为秀才无兵,哥夫曾经说过,一    个枪杆子,一个笔杆子,这两个东西管住了,国家才不会乱,可枪杆子和笔杆子比起来,前者    更可怕一些,十万个秀才聚集在一起没准远远比不上一万个士兵,可皇帝必然是没那么多心里    单独管军事的,所以在现阶段一定要有皇家的人掌兵权,将来才不会出现拥兵自重的情况。    至于以后,就交给忠于皇室的人来负责领兵的事情,或者从律法上做好约束,凡是对外用    兵必须经过皇帝批准,这样也能够对那些将军们起到约束作用,至于再后面的事情,我想不到    ,也管不了,就交给后人去想办法。    哥夫,你知道我对以后生活的规划,如果我不走这一步,那么,那件事就必然没有任何的    余地,但是,如果我愿意让出皇位,再离开朝堂,到边关去当个开疆拓土的将军,那件事没准    才能够有可为之处。    我这几日一直在想这些事情,想了很久,也一直想找个时间跟你们说说,本来是想着再过    些日子,没想到会出现这种情况,反正早晚都要说,干脆现在就让你们知道,也免得以后出现    其他问题。”    这些话熊若杉在心里想了很久,他说的很慢,似乎是在考虑如何用词才不会让自家兄长和    哥夫不觉得那么突兀,也能够尽可能的让他们接受自己的提议,他当然知道自己能够走到这个    位置,李家人和周家人在背后给他做了多少事情,他真的不想辜负这两家人的心意,但他也着    实不想一直就这么将就着过下去,哥夫之前告诉他,想要做个好的管理者,就必须学会知人善    用,知人善用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让合适的人去做合适的事,他从来就不适合做皇帝,现在是,    将来也是,他更想当个贤王,就像忠王爷那样,文能提笔安天下,武能上马定乾坤,他也明白    自己远远没有王叔的本事,可他会很努力的当个对朝廷有帮助的王爷,当皇帝,他真的不是那    块料。    李若松听得一头雾水,成栋却很明白熊若杉的意思,如果熊若杉一直在皇位上面坐着,保    不住那天就被人给算计了婚事,他心悦周谨言,即便周谨言是个实打实的汉子,他们俩在一起    不会有子嗣,他依然愿意跟周谨言在一起,想要跟这个人白头偕老,作为家人,他希望所有人    都能够得到自己想要的幸福,他也知道熊若杉将来的路只会更加难走,可他还是想要支持熊若    杉,想要让这个弟弟过上想过的日子,这样才不枉费这孩子喊他一声哥夫。    成栋想了想,对李若松说道:“有件事,我一直没有跟你说,你先听我说完再问我问题,    正好谨言今日也在这里,咱们先小范围的通个气,我丑话说在前头,你是给人当兄长的,自家    弟弟有什么考虑不周到的地方你可不能一下就给否决了,要是等会儿你说些不合时宜的话,做    了不合时宜的事,我这几日就不回去住了,听到没有?”    李若松难得见成栋如此郑重的威胁他,他心下觉得好笑,面上却不显,问道:“什么事情    说的这么严肃?”    成栋沉吟了一下,说道:“若杉之前找过我一次,说是他心悦谨言,想要跟谨言在一起。    ”    “吓了我一跳,我还以为是什么大事情,搞得你这么郑重其事,还威胁我不回家睡觉,不    就是若杉心悦,等等,你方才说谁?谨言?不会是周谨言? ”李若松先是松了一口气,可是    在重复成栋的话时一下有些傻眼,若杉和谨言?不会是他想的那样?这怎么可以,他们俩都    是汉子,要是周谨言是个双儿都还好说,偏偏周谨言不是,两个汉子怎么能在一起?    此时的李若松显然已经忘了,五年前驻地就已经允许两个女子或者两个汉子在一起过日子    了,还给人家颁发经过政府认可的婚书,认可他们的婚姻关系,李若松也是关心则乱,之前听    说这些事情的时候总觉得那是别人的生活,只要不烧杀抢掠坑蒙拐抢,人家想过什么日子就过    什么日子,反正不是自己被人指指点点的,可等到自家遇到这种事情,李若松多少有些反应不    过来,有种这世界好玄幻,他一定是在做梦没睡醒的想法。    □作者闲话:    323、立后问题    李若松左看看熊若杉,右看看周谨言,半天没说话,成栋也不理他,转头继续跟熊若杉说    事情,他跟李若松做了十载夫夫,他很了解李若松,如果他没有自己想通,谁说都没用,李若    松会有这种反应也在成栋的意料之中,这种事情如果发生在别人家,最多不过是饭前饭后的谈    资,可若是发生在自己家里,接受度会低很多,若他们是普通人家也就罢了,偏偏熊若杉的身    份太高,他的事不仅仅是家事,更是国事。    熊若杉一直没有大婚,这已经让朝堂上出现了各种声音,去岁至今,每次朝会都有朝臣提    出皇帝应该迎娶皇后的提议,朝臣们也给了不少人选,国不可一日无君,同样,后宫也不可一    日无后,朝臣们迫切的希望新帝能够尽快立后,只有皇帝大婚了,才能够真正的处理政务,接    手南楚。    朝臣们也都有各自的小算盘,皇帝迎娶皇后,必然是要挑一个能够巩固自己地位的女子,    双儿都不在他们的考虑当中,对他最有利的或者说他最愿意选的,一个是李家,另一个是周家    ,偏偏这两家没有适龄女子,沈首辅和申次辅家中也没有适龄之人,想来皇帝只能在其他朝臣    的家中选择,这里面,已经在内阁里面的其他几位内阁学士是很有希望的,他们几家都有适龄    女子,内阁本来就被沈首辅和申次辅的人占着,内阁难得的抱成一团,以沈首辅和申次辅为首    ,纷纷上书请立皇后,几乎达到了一上朝就上书的地步。    对内阁来说,不管皇帝选了哪一家的女子为皇后,对他们来说都只有好处没有坏处,当然    ,皇帝要是能够选自己这一派朝臣家中的女子自然更好,可这个前提是皇帝愿意从他们几家人    中挑选一位女子出来,国舅这个位置还是很有些吸引力的,按照之前颁布下来的谕令,皇位只    传给嫡长一脉,只有在嫡长子以及嫡长孙这种嫡系全部死掉之后,才会传给嫡次子,可以说,    只要是自家女儿当了皇后,自家的血脉就能够永远的跟皇家捆在一起,直到大楚亡国。    原本是想要避免日后皇家子弟为了一个皇位争的你死我活才定下的规矩,现在却成了对朝    臣们来说极为有诱惑的馅饼,谁都想要能够一口吞下去,这种情况是李家人所没有预料到的,    成栋在听到这些事情的时候,表情非常错愕,他毕竟来自后世,这种传位方法也是跟后世其他    国家借鉴的,若不是女子为帝的想法实在是太过于超前,且这个地方还没出现过女帝,成栋都    想加上若嫡系无男子只有女子的情况下传位于女子这样的条例。    就是这会儿熊若杉能够接受这个提议,而朝臣们也不曾反对,不过是因为大楚的皇位本来    就已经转了几道手,严格说来虽然还是正统血脉,却早已不是嫡长一系,为了这个皇位的正统    性,出现了很多次的纷争,甚至有一次差点导致大楚亡国,动摇了国本,面对熊若杉的这个提    议,大部分人都是认可的,顺位继承人这种提法,只要皇家嫡系不是全部死绝了,皇位都不会    再出现大的风波。    巨大的利益总是能够引来更多的觊觎,朝臣们都想要那份荣耀,在皇帝立后的事情上就更    加上心了,面对朝臣们越来越高涨的呼声,去岁,熊若杉终于松口同意立后,但是,熊若杉要    求礼部将适龄女子的画像和具体情况整理好,呈上来,从中挑选一个女子出来。成栋得知这个    消息的时候还有些诧异,他以为熊若杉是敌不过朝臣们的威逼选择了让步,生怕周谨言会伤心    的成栋还专门找了熊若杉询问。    结果成栋忧心忡忡的去了,发现熊若杉和周谨言正聊得开心,周谨言面上根本就没有一丝    的不满或者担忧,成栋不是那种藏得住心思的人,也不是那种有话憋在心里的人,也许以前是    ,可这十年的时间里,李若松对成栋的保护和照顾让成栋越发放松甚至是任性起来,前世那种    沉默寡言的性子现在已经没了踪影,不管跟谁都能够侃侃而谈,这是在成栋愿意说的情况,碰    上成栋不愿意打交道的,成栋根本不理会,撂脸子走人是常态。    按照成栋的说法,他以前不喜说话,是因为即便他说了也没有人听,他习惯了什么事都自    己扛在身上,可现在有了李若松,愿意将自己牢牢护在身后,愿意听自己絮絮叨叨的说些有的    没的,愿意将自己当成宝贝捧在手里,那种发自内心的喜爱和宠爱让成栋越发放的开,不再一    味的压抑自己,可以说是慢慢的释放本性。    成栋对熊若杉也是越发的不客气,直言问道:“你到底是怎么想的?如果你开口同意立后    ,绝对会有不少女子哭着喊着的要巴上来,毕竟皇后这个位置还是非常吸引人的,若是能够生    下儿子,她的位置只会越来越稳无可动摇,你之前跟我说过这辈子只要谨言一个人,只想跟他    一生一世一双人,你现在是不是换了想法?”    熊若杉看了周谨言一眼,笑的颇有深意,成栋拍了熊若杉一下,说道:“说话,我不是来    看你假笑的。”    “哥夫,你真是,我现在好歹是皇帝,能不能给我点面子,还是当着你弟媳妇的面。”熊    若杉有些无奈的说道。    成栋没好气的翻了白眼,说道:“不过是个皇帝,你就是天皇老子,我也是你哥夫,馒头    还能比蒸笼大了不成,快说,你到底怎么想的,要是你不想跟谨言过了,你就跟人家直接说,    不要一边说着甜言蜜语,一边做着背叛人家的事情。”    熊若杉其实很喜欢成栋对他的态度,他觉得自己就算是一直当皇帝,几十年后他的这位哥    夫还是会这样对待自己,该批评的时候就批评,该上手的时候就上手,该怎么做就会怎么做,    那种平常心是其他人所不具备的。    听到成栋的话,熊若杉微微笑了一下,说道:“哥夫,我肯定不会做出对不起谨言的事情    来,我既然承诺了这辈子就只有谨言一个人,那就不会背叛自己的誓言,哥夫你尽管放心就是    ”    〇    成栋皱起眉头,很有些怀疑的看着熊若杉,摆明了不相信熊若杉的话,熊若杉无奈的笑了    起来,说道:“哥夫,你好歹对我有点信心嘛,为了这件事,从南楚宣布建国到现在,他们没    有哪一天不上书要求我尽快立后的,内阁那几个人为了自己的私心,居然联手了。倒是我小瞧    了他们这些人,不过一个皇后的位置,他们就这样一步步的紧逼上来。    哥夫,我如果不退后一步,他们能不停地说下去,都已经闹腾了快一年的时间,每日一上    朝就是这件事,其他的事情一概谈不成,我们还有不知道多少事情要做,他们却觉得这件事比    其他所有事情都重要,宁可不讨论政事也要想办法说服我立后。    偏偏兄长他们都觉得这件事也确实应该先解决掉,所以他们不仅不帮我挡挡,反而是跟着    一起劝我先成亲,我真是有口难言,只能先借口国事繁忙暂不考虑来推脱,可到底还是让他们    这些人心怀希望,哪怕是立了皇太弟都没能抵挡住他们想要把自家女儿、孙女塞进宫里来的决    心。    这次我应承下来,不过是缓兵之计,这个方法还是谨言跟我说的,先应承下来,一旦我松    口同意选女子入宫为后,那么沈首辅和申次辅就不可能再结成同盟联手逼我,反而是为了各自    的利益分成两队,没人愿意让对方一派的女子入宫为后,毕竟,对方家中的女子入宫之后,对    自己这一派只有坏处没有好处,他们可都担心我听多了耳边风会有偏颇。    以退为进,他们以为是联手逼得我不得不妥协,却不知道我一旦松口,他们的联盟就不复    存在,哥夫,你瞧着,在人选上面他们就能折腾几个月,人选定下来了,他们又要忙着攻击    对方,力求把对方提出来的名单上的女子刷下去,又要折腾几个月。    我估计没有一年的时间,这件事定不下来,一年后还不知道会发生什么事情,局势会发生    什么变化,但是,一年之后他们再想像现在这样联手逼我,估计是再也不可能了,已经破碎的    玉就是看起来修补好了,其实还是碎的。    且对我来说,也能够耳根清净很长时间,哥夫,我不会立任何人为皇后的,就算是真要有    个皇后,那个人只能是谨言。”    成栋记得自己当时有些目瞪口呆的看着周谨言,在他看来,周谨言不过还是个半大的孩子    ,竟然已经能够想出这样的方法,能够这么清楚的看清局势,该怎么说,真不愧是周家最为注    重的嫡次孙,如果家中长辈能够多护持几年,将来这孩子能够走到哪一步还未可知。    想起以前的事情,看看还在发呆的李若松,成栋微微笑了一下,他相信,李若松会想通的    □作者闲话:    324、一生一世一双人    李若松满脑子跑马,他怎么都想不通这件事,之前倒也听同僚们说过有的人天生只喜欢跟    自己相同性别之人,但这种人毕竟只是少数,就像是驻地,就算是已经允许同性别的人成亲,    但是人数很少,若不是后来允许收养无父无母的而孤儿,人数估计会更少。    “若杉,是不是我跟你哥夫做的不好,以至于让你对成亲这种事情产生了比较奇怪的想法    ? ”李若松突然问道。    熊若杉有些诧异的看了李若松一眼,摇摇头,说道:“我一直很羡慕哥跟哥夫之间的感情    ,哥,我跟你说,其实相较于爹娘,你和哥夫对我来说更像是爹娘,我记得我刚来的时候觉得    非常奇怪,从祖父祖母到爹娘再到你们二人都是只有夫妻或者夫夫两个人,我在京中的时候,    虽然从来没有到外面去过,可我听身边的人说过,朝中那么多的大臣没有哪一家是只有一个妻    室没有妾室的,每隔几天就会有消息传出来说是因为妻妾不和导致家宅不宁的事情,甚至还有    家中子嗣因此死亡的事情。    可在李家,别说是妾室,就是丫鬟都没有,且祖孙三代的关系都非常的好,那种感情极为    深厚,像是任何人都没办法涉足其中似的,我当时有请人帮我打听哥跟哥夫的事情,你们在成    亲前说是在同一家学堂读书,可哥你从来都瞧不上哥夫,当然,哥夫也不把你放在眼里,你们    俩说不上是对手,但也绝对谈不上是朋友。    可偏偏,相互瞧不上的两个人成亲了,成亲之后关系还那么好,我就那么看着你们俩,每    一个交汇的眼神都像是有着无尽的情意,每一次相视的微笑都蕴含着十足的默契,我看的很羡    慕,真的,也许是从来没有见识过,也从来没有体会过,见到你们这样,我真的非常希望自己    将来也有这么一个知心人能够陪在自己身边,能够跟我一起牵手走过这一辈子。    我从来没想过会是谨言,真的,如果可以,我也希望自己爱上一个女子,哪怕是双儿也行    ,这样等到我长大一点,就能够跟你们一样身边有爱人陪伴,膝下有子女承欢,只可惜,老天    爷从来不会让人一帆风顺的走下去,也许,我能够来到李家已经让我所有的福泽都被用完了,    以至于在很多的事情上我都不那么顺心。    就好比现在这种情况,离开刘家沟并非我愿,却不得不跟着离开,继承皇位也非我所愿,    可我同样只能先应承下来,我已经在很多的事情上有了太多的不如意,我真的不想在亲事上在    退让,其他的事情我都能忍,只这一点我万万不能忍。    哥,我只要一想到最后陪在我身边的那个人不是谨言,我就不知道该如何继续坚持下去,    感觉人生都灰暗了,我觉得如果不是谨言,那么我真的宁愿谁都不要,哥,我跟你说实话,放    弃皇位是经过我深思熟虑过之后才下的决定,我这辈子都不会有亲生的孩子,所以我何必要占    着这个位置。    当日我跟你们说立若枫为皇太弟可以很好的安抚朝臣们,这是其中一个原因,却不是主要    原因,主要原因就是我不想因为一个皇位委屈了我最爱的人,哥,我都想好了,再过几年,等    到若枫再大一点,我就把皇位交给他,自己去做个王爷,陪着谨言,做些自己想做的事情,等    到我们俩百年之后,就埋在同一处。    哥,我从来没想过希望所有的人都能够支持我,包容我,谅解我,但是,我也不想看到我    的亲人因为我这个决定而伤心难过,哥,尤其是你个哥夫的想法,对我来说真的非常重要。”    说着这些话的时候,熊若杉的眼中有着深深的祈求,只不过他自己并未察觉,李若松却从    他的眼中看了出来,李若松看了一眼成栋,有些感慨,在这种时候他特别能够理解熊若杉,他    们真不愧是兄弟俩,对待感情都是一模一样的态度,以己度人,如果是他面对这样的情况,估    计他也会全部都放弃的。    只是,理解归理解,熊若杉现在的地位毕竟跟其他人不一样,就算只是个王爷,这种事情    估计也很难被大众接受,李若松沉默了一会儿,说道:“你有没有想过一点,即便你将皇位禅    让给若枫,可你毕竟是当过皇帝的人,退下来也还是南楚的王爷,皇室血脉本来就不剩什么人    了,对于那些朝臣来说,这是最容易被他们拿捏到把柄的地方,王妃的位置对他们来说同样具    备极大的吸引力,他们不会轻易放过你,我想,你只要有一丝迎娶周谨言的意思流露出来,你    得到的结果绝对不会是得偿所愿,反倒是谨言,很可能会陷入危险之中,连你现在的位置都还    要我们几个人尽全力才能够保住,你自保的能力都没有,又怎么能够保住别人。    还有,不是我不相信若枫,而是皇位这个东西从来都是能够让人变得面目全非的地方,一    个人在这个位置坐的时间长了,不少想法都会发生巨大的变化,不管之前是怎么样的关系,等    到了那个时候,不管是什么关系都没用,因为皇位而反目成仇的事情历朝历代都不少见,你怎    么敢保证到了那个时候,若枫不会对你产生什么不好的想法,若杉,有时候,这个位置和身份    没准对你来说也是最好的保护。”    熊若杉有些感动,他一直都知道自己这个兄长是刀子嘴豆腐心,最喜欢欺负他的人是李若    松,可遇到了事情第一个冲出来保护他的同样是李若松,颇有些我的弟弟只有我能欺负不能让    别人欺负的味道,熊若杉用力眨眨眼睛,微微笑了一下,说道:“哥,你别担心,正是因为想    到了这一点我才更不担心若枫会对我不利,南楚的熊姓人士现在只剩下若枫和我,不是我当皇    帝就只能是他当皇帝,等到他当了皇帝,我是个连亲生孩子都不可能有的王爷,不管谁去说,    估计都很难让若枫相信我会有谋反的意图,毕竟,我就算是谋反成功了,没孩子,将来皇位传    给谁?我又不是老妖怪,能够长生不老。”    李若松楞了一下,按照这个说法,还真是这个道理,如果熊若杉迎娶了周谨言为王妃,那    么熊若杉这一房的血脉就算是后继无人了,搞不好还要反过来过继熊若枫的血脉才能够保住王    位,这样一来,皇位和王位都是自己的孩子继承,想来,熊若枫只要不是脑子糊涂了,都不会    相信自己的兄长会有谋反的意思。    “你哥夫经常跟我说,儿孙自有儿孙福,我们能不管就不要管,毕竟,我们活着的时候还    能指手画脚一番,可我们要是死了呢?谁来管他们?难不成给孩子们托梦不成。想想也是,我    就是压着你找个女子或者是双儿成亲生子了,我活着的时候你不言不语不反抗,可有一日我要    是死了,你抛弃妻子再续前缘也不是没可能,若是我一开始就不反对,无非是外部压力大了点    ,但是咱们兄弟同心,也不是轻易就能被那些人给逼迫的,若是我反对到底,真到了那个时候    ,不止会耽误一个女子,更会伤害几个孩子。    在今日之前,我一直把你当成一个孩子,一个还需要我们保护的孩子,可我现在发现,你    在我不知道的时候已经长大了,很多事情你已经想通透了,比我考虑的还多,行,你做了决    定的事情我不反对,不过,我希望你能够记着一点,跟你过一辈子的人不是让你伤害的,是让    你保护的,在你没有十足把握能够护得住他的时候,我希望你不要过早的暴露你们之间的事情    ,若是出了问题,那就不是后悔两个字能够解决的了。”    李若松说的很郑重,熊若杉回答的同样郑重,“哥,哥夫,你们放心,我知道自己现在实    力不足,我从来没想过要过早的把谨言推到前面来,现在的我肯定保不住他,只有等到我的实    力已经强大到足以护住他的时候,我才会让他出现在人前,光明正大的站在我身边。”    听到熊若杉的话,李若松微微笑了一下,又长长的叹了一口气,对成栋说道:“夫郎,我    有些后悔了。”    成栋一脸莫名的问道:“啥?你后悔啥?”    李若松拉着成栋的右手,跟他一起坐在床榻上,说道:“我这些年一直忙忙碌碌的,不是    政事就是国事,可忙来忙去的,都忘了去关心自家这几个孩子,在我记忆中一直都还是孩子的    人,在我没留意到的时候已经长得这么大了,我后悔的是,我应该多陪陪他们的,夫郎,我方    才仔细的想了想,两个孩子的样子我记得最深的只是他们刚出生时候的样子,他们是怎么一点    点长大到现在的,我居然一点都想不起来,我不是个合格的爹,我对他们太不上心了。”    成栋没说话,只是用左手轻轻拍了拍李若松的手,李若松是后悔的,他何尝不是如此,只    可惜,这世间从来没有后悔药,已经错过的事情就只能是错过了,与其沉湎在对过去的懊悔当    中,还不如更好地把握现在,图谋未来。    □作者闲话:    325、平南府失守    李若松过了约莫十日之后才去找家中几位长辈说熊若杉的事情,也不知是怎么说服几位长    辈的,在面对熊若杉成亲的事情上,李家人再没说过什么话,只是李黄氏和李陈氏每次看到熊    若杉都会有种欲言又止的感觉。    熊若杉都是安抚的冲两位长辈笑笑,李齐和李良倒是没说什么反对的话,说到底熊若杉是    熊家人,他们只是熊若杉的外家,过多的干涉小辈的事情只会引起小辈的反感,老话说不聋不    哑不做阿翁,既然小辈已经想好了以后的路要怎么走,他自己都没觉得无后没什么关系,他们    这些老辈自然不会去做那个恶人,他自己将来不后悔就行。    熊若杉十五周岁生辰这一日,在李若松和成栋的安排下,熊若杉和周谨言两个人给家中四    位长辈端了茶见了礼,周谨言的身份算是被李家人给认下了,这事儿李若松没有瞒着家中几个    小孩子,熊若枫、周谨思自然是知晓了,就是李成和成李两个小兄弟俩也都明白以后他们多了    个小叔叔,熊若杉是他们小叔,周谨言只能被喊成小叔叔了,本来两个孩子还准备喊小婶的,    被成栋教育一通之后,明白小叔和小叔叔的关系现在还不能曝光,便不再胡闹。    李家在熊若杉昏倒过一次之后,一改之前已经持续了几年各忙各的生活,每天晚上都会一    大家人聚在一起吃饭,刚开始那几天一家人坐在一起还是有些尴尬的,不知道该说什么,基本    上都是例行的那些话,而且都是冲着几个孩子去的,今天吃饭了没有,学校教了什么知识,学    的怎么样了。    后来慢慢话多起来,也会相互交流一下各自的工作,别说,一人计短两人计长,有些事情    他们常年做的很容易陷进死胡同,反倒是其他人无心的一句话能让他们从死胡同里走出来,尝    过几次甜头之后,这种饭桌会议就被大力弘扬开来。    很快,朝臣们就发现熊若杉和李家人都是到点上朝到点下朝,完全没有以前那种昼夜不分    拼命三郎的架势,有些人就开始心思浮动起来,偷懒的敷衍的糊弄上封的,呼啦啦冒出来一批    人,熊若杉毫不留情的狠罚了几个人之后,风气又转了回来,不过,熊若杉规定的非常明确,    上朝和上班的时候,必须尽全力,下朝或下班之后,能不拖延就不要拖延。    说是这么说的,真正能够做到的没有多少,沿袭了驻地多做、做好才能多得的考核方式,    没人会嫌挣钱太多,加上所有人的脑袋上都还悬着几把大刀,都想着能够做多点、多挣点、多    存点总是好事情,除了少数家中忙不开的人之外,大部分人都还是加班加点的在各自的岗位上    忙碌着。    南楚对官员的考核任用是非常严格的,除了政绩之外,官员道德也极为重要,成栋结合后    世的那些观念,建议熊若杉采取高薪养廉的方式,当然,如果高薪都还不廉洁,那惩罚也是极    为严厉的,最严厉的一个是十代之内所有嫡系、旁系子弟均不得参加科考,最轻的也是三代以    内其所有子女均不得参加科考。    所有的嫡系、旁系子弟,意味着整个族群都没有资格参加科考,以前都说一人得道鸡犬升    天,现在是一人犯罪全族受牵连,成栋从来都不会小瞧宗族的力量,这道政令下达并且依法处    置了几个贪腐官员之后,所有的宗族都把廉洁为政加入到各自宗族的律法之中,所有的学校也    都加入了相关的课程,从小培养南楚人清廉自律的意识。    沈首辅到底是上了年纪,那日昏倒之后在床上躺了将近三个月才爬起来,那个时候申次辅    手里的人都已经被处理的差不多了,只不过,南边还是没能够抓到线索,张老将军对朝廷的防    范心很重,兵权是他绝对不会放手的东西,他担心朝廷不过是借着奸细这个由头去夺他的兵权    ,所以只不过是面上敷衍了一下,实际上并没有放在心上。    对于这一点,李若松心里很有些愤怒,却也知道一时半会儿的自己拿张老将军没什么办法    ,并不是子弟兵打不过张家军,而是大敌当前,李若松不愿意他们内部先打起来,最终只能是    他们两败俱伤,外面的人捡现成的便宜。    若是手中有实打实的证据,李若松是不怕跟张老将军对上的,偏偏他们手中只有一些似是    而非的线索,并没有真材实料的东西,李若松也只能跟派去张家军的那些政委和驻守的张家军    附近的子弟兵打好招呼,让他们提高警惕,以免张家军出了问题他们一点应对的法子都没有。    沈首辅躺在床榻上起不了身的时候,多次上书请求熊若杉罢免他的官职,他觉得自己这个    首辅做的很不到位,熊若杉接到折子都是留中不发,只叮嘱太医院的医生好好给沈首辅治病,    让沈首辅先把身子养好,其他的什么都没说。    朝臣们一时有些摸不准熊若杉的意思,申次辅这次的事情牵连面还是有点广的,内阁里面    一下少了三个人,下面各部也都有人被清理出来,甚至有几个还是军队里面的,幸好每年一次    的科考选拔出了一批新人填充进来,又提拔了几个老臣,这才算是补上各部的空缺,没让朝廷    因为无人而关门。    沈首辅在能够从床上起身之后便命人将自己抬去了皇宫,跟熊若杉谈了很久,出来之后什    么话都没说,闭门养病,病愈后回到朝堂之上,继续担任首辅一职,相较于之前沈首辅什么事    情都要过问的态度,病愈后的沈首辅在朝会上面基本上都是不说话的,除非是必须由他拍板的    事情他会开口说几句话以外,其他都是完全交由各部尚书和各部大臣去负责,且绝口不提任何    关于军务的事情。    这个态度让朝臣们嗅到了一丝不对劲的地方,首辅放弃兵权,意味着兵权以后会完全掌握    在皇帝手中,虽然大楚以前也是如此,军务都是直接上达天听的,可南楚跟大楚不同,熊若杉    跟先帝也截然不同,兵权在先帝手中,他们没什么好担心的,可兵权在熊若杉手里,不知道为    什么,这些朝臣们总有种不好的预感。    有人不死心的在朝会上几次跟沈首辅提到军务的问题,沈首辅都是用一句此事由定国将军    决定便是,文臣们敢跟沈首辅磨叽,却不敢去把李若松的胡须,他们很明白,沈首辅被逼急了    ,最多就是在朝堂上把你斥责几句,当年给个不上不下的考评分数,可若是把李若松给逼急了    ,搞不好是会被抄家的,没办法,谁让人家手里头既有兵权又有理政的权利,胳膊是扭不过大    腿的,他们还没蠢到跟李若松对着干。    楚明三年的冬天,张老将军被毒杀,张家军内乱,与此同时,南方诸国联军对平南府发起    大规模的进攻,一批张家军高级将领投递叛国,趁乱打开了平南府的城门,不过十日,平南府    沦陷,从南江府派去平南府的三十个政委除了五人带兵撤退以外,其余二十五人尽数战死。    三十万张家军,十万余人叛国,三万多人死伤,四万人不知去向,余下十二万人被带到延    南府休息整顿,距离平南府最近的事安南府迅速进入战备状态,安南府只有平南府五分之一大    小,却是从平南府通往南江府的咽喉要塞,不打下安南府,南方诸国联军就没办法继续向北进    军,幸而,安南府有五万子弟兵驻守,在平南府城破之后,安南府的守将立马下达一级战备令    ,同时派人以最快的速度将消息传回南江府。    接到平南府城破的消息之后,朝堂之上一片哗然,还没等朝臣们争论出个一二三来,西边    的镇西府也传来消息,之前一直龟缩不出的大赫军队也纠集了十二万人攻打镇西府,几乎是将    西边六个府城十二岁以上的男丁全部都抓光了,而镇西府只有两万子弟兵,武器储备不足以支    撑大规模的战事,军情告急。    不过短短一日,西边和南边同时乱了起来,李若松很敏锐的嗅到一丝极为违和的味道,只    是李若松暂时顾不上深思到底是什么原因让西边和南边同时乱了起来,他接连下达几道军令,    南楚整个动了起来。    南江府通往镇西府和安南府的道路被直接戒严,只允许军方运输物资以及运送兵员,所有    预备役士兵也被召回,在常规部队被派往前线的时候,特种部队也分成三路,分别朝着西边、    南边以及北边行进。    同时,熊若杉签发了征兵令,在南楚范围内征集愿意从军的十六岁以上三十岁以下的男子    入伍服役,当天,沈首辅在朝会上说了一番话,国难当头,外敌当前,国家兴亡,匹夫有责,    本欲服役,奈过年岁,幸吾有子,代父从军。    沈首辅当即将自己的长子、次子以及幼子叫了出来,向熊若杉求了一面龙旗,对三个儿子    说道:“今求龙旗一面,转赠尔等,战场之上,时刻随身,伤时弑血,死后裹身,望尔等勇往    直前,勿忘本分!”    沈家三子次日全部入伍服役,三个月后全部奔赴前线,半年后,沈家三子战死两人,残疾    一人,沈家长子和次子的遗体裹着龙旗送回南楚,熊若杉下令所有战死者均埋入烈士陵园,盖    龙旗下葬,赐予烈士勋章。    □作者闲话:    326、发展方向    征兵令能够签发下来,跟南楚人口的增加有极大的关系,南楚从建国至今虽然不过只有两    年多,驻地发展至今也不过八年光景,但是,驻地的人口增长率却极为可观,没有那些什么寡    妇不得再嫁之类的要求,驻地的人口数量增加的很快,四年前,驻地开始迎来新生儿的生育潮    ,近几年南楚的新生儿出生数量一直比较多,没有了战乱,生活稳定而安逸,有份能够糊口的    工作,孩子们有书读,天天都能吃上饭,闲来无事的人们当然会致力于生孩子这种事。    针对这个苗头成栋也给熊若杉简单的提了提他的想法,在现在这个阶段,南楚极为缺人,    或者说在将来最少五十年的时间里,南楚都是处于缺人的状态,但是,如果人口一直处于高出    生率低死亡率的情况,后世的人口问题会成为南楚的需要克服的问题,要么一直保持对外扩张    的态势,让人均资源占有率维持在比较高的数值上,要么就只能控制人口数量。    受到多子多福这种观念的影响,熊若杉有些不解,他们现在要打仗,又有那么多的工厂、    矿场,各行各业哪哪都要人,熊若杉不认为成栋提出的这个问题会成为让上层困扰的难题。    成栋很能理解熊若杉的想法,如果他不是从后世来的,也会这么理所当然的认为,可成栋    必须给南楚现在的皇室和以后的皇室成员做一个必要的提醒,所以成栋将熊若枫和李若松都喊    了过来,周谨言也被叫了来。    等人都到齐了,成栋面色凝重的说道:“今天我说的话,希望只在我们这几个人中流传,    去岁南楚新增人口为五万三千零二十人,今年截止到上个月新生人口为五万一千一百三十四人    ,人口出生的数量相较于前年来说可谓是成倍的增加,现在南楚一共十五个府城,截止到上个    月人口总数是三百三十九万余人,现在南楚从军的人数为十六万四千人,工兵人数是三万二千    余人,纠察人员一共十八万七千余人,在工厂和矿场工作的人数不包含俘虏的话一共是三十七    万人,在海外的人口是两万多人,其余的基本上是农民、学生、老人、家庭妇女以及后勤人员    ,你们可能会觉得人数太少,毕竟以后需要用人的地方只会越来越多,比如更多工厂修建完成    之后会产生更多的岗位。    这种想法没错,但是,你们忘了考虑另外一件事,工业水平是会越来越高的,最简单的例    子,以前从一个府城到另外一个府城,我们假设统一乘坐牛车,这是之前最能够容纳人员的乘    车工具,那么,一百人最少需要十两牛车,这样的话就需要最少十个人赶车,现在一百人只需    要一辆车就够了,司机的人数却减少了八人。    你们想想,我们现在正在铺设轨道,一旦轨道铺设完毕,那么一列火车最少能够搭乘三千    人,最多能够搭乘五千人,司机最多只需要三个,相比现在人数又会少很多,有些事情的道理    是一通百通的,我们现在用的机器以后你们会觉得太简陋了,现在需要很多人的地方以后搞不    好可以用机器来替代,到了那个时候,若是我们的人口数量多于可以工作养家的岗位,那么,    你们想想会发生什么事情?    你们可能会说还有军队,你们仔细想想,在没有现在使用的那些武器时,咱们对抗大赫的    骑兵需要多少人?按照最保守的数字来计算,一万骑兵最少要三万步兵才能够抗衡,若是兵力    不强,那么可能需要更多的人数才能打赢一场战争,但是现在需要多少人? 一万人对一万人完    全没有问题,只要枪支弹药能够保证数量,甚至更少的人也够用,这也是为什么面对两倍于己    的张家军咱们却占优势的原因。    武器也是会越来越多,越来越新式,威力越来越强大的,那么,需要的人数同样也只会越    来越少,不会越来越多,兵力在精、在强不在多,当然,战争到了最后,依然还是人与人之间    的战争,所以我希望你们不要从一条路上走到了另外一条路上,当所有的枪炮都打不响了,所    有船开不动了,打仗还是只能靠人往上冲,所以,你们的脑子一定要清醒,不能太过于依赖武    器而忘了对人的锻炼,本末倒置是不可取的。    我希望若杉、若枫以及以后你们的后人要时刻有个清醒的头脑,对未来要有前瞻性,这样    在遇到问题的时候才不会做出错误的选择,不管将来咱们南楚是选择什么样的体制,最上面的    人一定不能是个短见的人,先说个题外话,一旦遇到内阁的提议摆明了对百姓是不利的,你们    必须站在老百姓这边,要知道,老百姓被逼的活不下去了,倒霉的不会是那些官员,而是作为    皇室的你们,这句话你们一定要牢牢的记在心里。    言归正传,一旦没有那么多的岗位给多出来的那些人,你们想想,大量的无业游民,没有    工作、没有收入,整日都在想七想八的,是极容易被人利用和操纵的,到那个时候,一旦这些    人乱起来了,你们想想,你们面对的会是什么样的情况?”    熊若杉感觉后脑勺发凉,这么多的人,可以预见会产生什么样麻烦的状况,到那个时候别    说皇位能不能够保得住,性命能不能保住都是个大问题,熊若杉年纪稍微小点,听得懵懵懂懂    的,一脸茫然的在几个人脸上看来看去的。    周谨言低头沉思,过了一会儿,有些将信将疑的问道:“哥夫,我有个问题没想通,刚才    哥夫说工厂需要的人会越来越少,这话我信,但是咱们新的产业难道不是也会越来越多吗?比    如现在科研院在弄得那些新玩意,叫什么来着,电话、电台、电报什么的,这些东西将来不也    需要很多人来从事生产方面的工作吗,我想科研院将来弄得东西只会越来越多,唔,至少在一    段时间之内会是这样,当然,不排除以后会慢慢减少,可我更担心咱们需要人的时候却没人可    用,那岂不是搬了石头砸自己的脚?”    成栋有些意外的看了周谨言一眼,十五岁的男孩子,能够有这么超前的思考已经算是很不    错了,可惜了,这孩子不管多么有才华都只能被埋没掉。    “谨言说的非常有道理,所以我今日跟你们说的并不是要告诉你们该怎么做,而是告诉你    们要教给皇室的继承人以后可能会面临的状况,以及到了那个时候你们应该怎么做,可以说,    这是考验后人智慧的时候,你们要早做准备才行,老话说得好,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与其到    了那个时候皇室的人员左右为难日夜苦思,不如现在就开始思考,开始布局和引导,甚至可以    做些有预见性的管控。”成栋说完,看了看李若松。    李若松点点头,接着说道:“李家和周家日后一个在军界,一个在政界,最好是能够跟皇    室绑在一起,皇室的地位尽量超然一些,只要牢牢抓着军权就行,从政的人最好不要家中同时    有人从军,即便是有人从军,也绝对不能够身居高位,人的胃口都是被慢慢养大的,要从根源    上掐断这种苗头,还有,我建议皇室坚持一夫一妻制,而且这个妻也绝对不能够选择非楚国的    人,道理跟前面一样,万一养大了某些国家的野心,那才叫得不偿失。    政事方面,皇室的人要心里有数,说句不好听的,内阁可以完全没有周家和李家的人,皇    室对内阁是既要用,又要防,这样在出问题的时候,皇室才能发挥出更大的作用,日常的政事    以及常规性的政务就让内阁去管理,但是官员的任用必须要皇室签发,还有一点,商人不能从    政,从政不得经商,南楚绝对不能让资本掌权,后果会非常可怕,如果,南楚能够保证所有的    产业都牢牢把握在朝廷手中,那就不要交给个人,即便到了哪一日必须交给个人去经营,也必    须有几个支柱产业在朝廷那里握着,假如税收金额为一百万两白银,最少要有八十万两白银的    税收来自于那几个支柱产业,朝廷手里有钱,才能保证各项工作能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