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章
青都堤坝冲毁, 整个青都都被水淹了, 直浸到离东渠不过一个时辰路程的村子外。幸而从那村子起, 后面的地方地势都略高一些, 还不至于这一次一道被水淹过。 快马经过那个村子后, 再往前看到的,就都是被大水淹过的土地。 沿途还有不少地方燃起了黑烟,俨然是有人趁乱作祟,抢夺了村民的东西, 一把火将房子烧了干净。 幸好有雨,不少房屋并没有被烧毁殆尽,只是尽管大雨转作淅淅沥沥的小雨,那些房子却已然被大水围困,又有多少人能回到家中。 不少村民互相搀扶着, 从已经半毁的家园逃出来, 浑身泥泞, 哪怕眼泪都已经滚满脸颊,也在不断地拉扯彼此。生怕慢一步, 就要被大水吞没, 丢掉一条性命。 从青都上游的堤坝被冲毁到现在,已经过去了一夜的时间,却仍旧有大水不断地涌来。除了那些沿途的村民,连一个官差都没有瞧见。 瑞王的卫兵扶过一个神情狼狈的村民,带到瑞王面前,询问是否有看到县衙的人来组织大家自救。 村民狼狈地抹了把脸, 愤愤道:“什么县衙的人,要不是命大,大家早就被水卷走了!县衙?县衙那帮人现在不应该在给他们的陈大人当狗吗?这水还不知道是从哪里来的呢!” 瑞王微微蹙眉,问:“难道堤坝冲毁的事,你们到现在都不知道?” 村民愣住,显然当真不知道。 瑞王挥手,拨出几人留在当地帮着村民自救,自己则依旧往青都去。 水很大,即便有马,在水深到足够没过人膝盖的情况下,速度也慢了许多。水下有什么东西,坐在马背上的人难以预计,瑞王的坐骑一不留神忽然马蹄打滑,两腿往前跪倒,差点把瑞王摔下马背。 亲兵们一阵慌乱,好在呼延骓眼疾手快,伸手一把拽住瑞王的胳膊,这才免得人摔进水里落得一身湿。只是到底瑞王身材颀长,脚还是落进水里。 冰凉的水透过布料,冷得他忍不住眉毛紧拧:“这么大的水,他们都以为只是哪里发了山洪,以为只有自己的村子出了意外……陈荣……到底在做什么?” 赵幼苓看着瑞王重新上马:“如果真是洪水倒还好办。来得快,退得快,不用多少担心,可这是堤坝冲毁。青都上游……只怕情况不比青都这好多少,那样的话,麻烦就多了,涝灾……粮食、疫病都是问题。” 瑞王点头道:“我也知道。青都堤坝修缮前,就曾经发过大水,那年多少人为此流离失所,才一年……才一年时间!” 赵幼苓直接问:“陈荣等人当初修堤坝的时候,小王叔难道不知道他们背地里都在做什么?” 瑞王道:“我并不懂这些工事。当初朝中派了工部的几位大人过来,由他们与陈荣一起负责青都堤坝的修缮工作。期间,账本又工部的人核对后,最后交给我过目。那是朝廷派来的人。” 朝廷派的,工部的官员。 瑞王虽是亲王,燕地又是他的封地。可堤坝修缮的事,朝廷不可能交给他来办,自然由工部的人来全程主办。 想到看到的那些塞在堤坝内的草团,赵幼苓闭了闭眼。 修堤坝这么大的工程,往堤坝内塞草团的事,不管是陈荣,还是工部那些人的主意,势必都不会瞒得过对方。 唯独瑞王…… 他们视瑞王如无物,如果不是之前小老汉们找到瑞王府,恐怕瑞王根本不会知道堤坝有问题。 有先瑞王一步去青都打探情况的亲兵回来,雨水淋得满身都是,顾不得擦,翻身下马就抱拳道:“青都县衙空着,所有人都不在城中。” “去了哪里?”瑞王眉眼间尽是焦虑,“出了这么大的事,他把县衙的人都调去了哪里?” “小的去问过附近几个村子,也都说没见过县衙的人。” “可能是在山里。”赵幼苓双腿一夹马肚,大黑马扬蹄狂奔,水花四溅。 瑞王低头,看一眼溅落在衣袖上的污水,沉默了一瞬,说:“调兵。” “王爷!” 有人要劝。 瑞王摆手:“调兵。一半去到受灾的各地协助百姓安顿生活,余下的人,去青都捉拿青都县令陈荣及其手下所有人!” 赵幼苓没有去管瑞王身边那些人。她所有的注意力都放在了沿途。 从她重活一世起,她就没有过什么济世救人的仁爱想法,她想要的其实脱离不了“太平”二字。 但她当年能因为赵臻为家国大义一箭射杀她,而选择不怨。现在也能因为周围的惨景,心生悲悯。 生活在这里的村民,如果说从前也是年年都会遭遇这样的大水,那当初堤坝修缮的时候,他们一定心里充满了希望。 盼着再无大水,盼着生活从此风调雨顺,盼着家人此后太太平平。 可结果盼来的,是并不过关的堤坝因连日大雨最终被冲毁,再一次,甚至比从前更严重的大水使得家毁人亡。 听到耳边传来的哭嚎声,赵幼苓心里便忍不住的难过。 天灾**,总是能带走最无辜的性命,她甚至有些埋怨自己,为什么重生一次,记住的却都只是一些小事。 呼延骓拽住了赵幼苓的马缰。她情绪不对,再继续跑,说不得就会出事。 “我没事。”赵幼苓摇摇头。 呼延骓道:“现在不能急,事情已经发生,最重要的是后续,不是现在就去追责。” 赵幼苓勒马,看到路边坐在木盆里,在水面上飘荡的孩童,擦了擦眼泪,说:“对,不是追责的时候。” 以她的身份,没有资格对陈荣等人追责。与其跟着去找陈荣,不如留在这为村民提一份助力。 她作势把自己的想法告诉瑞王。瑞王虽有些不放心,但想到山上的情况安危不明,倒不如让她留在这里,便也点头应允。 “小王叔不如带着殿下一起过去。”赵幼苓道。 “怎么能……”瑞王诧道。 “殿下在戎迂时,擅寻矿冶金。小王叔现在身边没有这方面可用的人,到了山上,又是堤坝又是矿,不如让殿下跟着一道去,也好帮忙看看山上究竟是个什么情况。” 她认真的举荐,瑞王当即接受,丝毫没有因为顾虑呼延骓的身份,而将人拒绝。 赵幼苓心底松了口气,见呼延骓沉默地看着自己,笑了笑:“殿下,你需要一个留在大胤的理由。” 她承认自己有自己的算计。前世的呼延骓如何投奔大胤,又如何得了重用,她全然不知情,但想来并不是件容易的事。 她想添一把助力,也明白,他的的确确能在金矿这件事上,帮上瑞王的忙。小王叔这一次……如果补救及时,兴许还能不被天子责难,不然……难辞其咎。封地上发生如此大的事,眼皮子底下的贪墨…… 赵幼苓找了一户地势稍高的人家。在别人膝盖高的水位,到这户人家这里,只堪堪停留在了门槛外。尽管如此,之前下的大雨还是让庄园内积了不少水。 赵幼苓找到这家时,家里头的下人正忙着往门外舀积水。得知瑞王侄女,荣安郡主登门,家里的老爷夫人忙踩着水过来迎接。 这户人家是当地一个地主,姓钱,原本只打算清理掉自家庄园里的积水,关上门过自己的日子。得闻赵幼苓想借用他们的地方,暂时安置附近受难的村民,虽有些犹豫,但想到说不定能借此给自己赢点仁善的名声,又能和瑞王攀上关系,转念就答应了下来。 有了他们的点头,赵幼苓当即命瑞王留下的一部分亲兵将附近活着的村民救到庄园来。一传十十传百,一些活着的村民自己就想尽办法找了过来。 都是受了难的,身上的衣服脏了,肚子饿了,有的甚至才走到门口,就“噗通”一声晕倒在水里差点呛死。 钱夫人的祖辈也是佃户,原先还存了自己的算计才答应救人,可看的多了,眼眶忍不住红了,便多了几分真心,忙不迭使唤自己的婢女又是把下人不穿的衣裳翻出来给人换上,又是请大夫,熬药又熬粥的。 赵幼苓也换了身方便的衣裳,忙着将煮好的粥吹凉喂进几个哭嚎的小娃娃嘴里。得亏她从前在戎迂也照顾过孩子,不然尽管只是几个小孩,就够她手忙脚乱一阵的。 可这会儿,看着好不容易洗干净的几个小孩,她除了苦笑,再没其他想法。 这些孩子的爹娘,不是走散了,就是被大水冲走了,现在一时吃饱喝暖,以后的苦日子又该如何是好。 “姐姐。” 赵幼苓出神间,衣袖被人拽了拽,她回神底下,对上了一双圆溜溜的眼睛。女孩还很小,大约不过四五岁的样子。她记得这个孩子,被人发现的时候,据说是被已经死去的亲娘抱在怀里。 “姐姐,我娘会来接我吗?” 女孩的声音轻轻的,有些胆怯。 救她的亲兵年纪也不大,哄着说她娘病了要送去治病,才好说歹说把她从水里抱出来送到庄园这儿。 对他们来说,和一个对生死尚且没有概念的孩子去解释亲娘的死,其实是桩特别困难的事。 赵幼苓也不知道怎么说。 她对生死的理解,比同龄人更早,可这样的早何尝不带着可悲。 “会的。”她犹豫了很久,最终伸出手,摸了摸女孩的头,“有一天,她会回来接你。” 陈荣果然就在山上。 瑞王一行人进山后,靠着呼延骓,很快就找到了他们之前并没有留意到的金矿。 矿洞因为渗水的关系,目前已经不能再下人。等他们漫山遍野地搜寻,抓到陈荣后才知,因为渗水来得突然,矿洞底下其实还有人,如今只怕是已经死在了下面。 等他们把陈荣及其手下从山里带出来,已经是堤坝冲毁数日后的事了。 水渐渐退去,露出了一片狼藉的土地,也带出了目前最窘迫紧要的问题——粮食,不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