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137中文网 > 都市言情 > 贵女天娇 > 第96章

第96章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谁家小娘子愿意嫁人之前, 自家人先给未来的夫君送上贴身伺候的丫鬟。    说什么丫鬟, 都贴身了, 又能丫鬟到哪里去, 开脸做了通房, 底下还有人跟着伺候。    这要是时间长了,生出点感情,再生出庶子来,哪里还有正房夫人的位置。    十四娘尽管年纪小, 可都知道给自己谋划亲事,哪里会不懂这些,自然又是一番闹腾。    然而她怎么闹都没用了,哪怕是求了甄氏,又哭倒在韶王的面前苦苦央求, 仍旧什么都没有改变。    这亲事是她自己不择手段求来的, 那戴桁为了脱罪, 不至于叫天子厌弃,顺势收了她的肚兜, 算是坐实了两人私相授受。这样的事, 闹一次,也就罢,可她闹了不止一次,更何况这次是真真切切惹恼了韶王……    赵幼苓冷眼瞧着,韶王这一回是真烦了十四娘,连带着宫里的皇后想要给戴家挽回一些声誉, 都叫他在天子面前好一顿抱怨。    什么天子赐婚,没有的事。    戴家本就只是想给戴桁找一个能接纳庶子的正房妻子,戴老夫人得知戴桁闹出的那些事,尽管不喜欢十四娘,却还是不得不让同意了这门亲。    那个叫芷菇的丫鬟送到戴家的当晚,戴桁就在戴老夫人的示意下,正式收房。第二天戴家还欢天喜地地遣了人来向韶王禀报这个好消息。    谁都没拦着有丫鬟把这事告诉了崔氏。    崔氏到底养了十四娘这几年,便也转手将消息说给了她。    十四娘在院子里好一顿闹,可再怎么闹又能怎样。人是她要嫁,既然非要撞南墙,那就去撞,头破血流旁人也不会在意。    至于赵元棠处,新都郡主在得意楼差点叫戴家子轻薄的消息起初还有人传,到后面,却是被赵幼苓托了刘拂,在学子之间传言说戴家子假借旁人身份,邀新都郡主在得意楼一间,好在韶王世子及时赶到,撞上发现真相的新都郡主怒斥戴家子,顺势将其教训了一顿。    事情是真是假,传到后面自然就无人关心,只道是戴家几代忠良,又出了皇后贵妃,到如今,竟也养出了这般混账的子孙。    而对于戴家和韶王府的十四娘子订亲的事,又有人在街头巷尾说是小娘子的贴身之物被内贼交给了戴家子,为皇室名声,不得已只好结这门亲。    戴家对于这样的传言当然不肯应下,可也有人反驳质问,若都是假的,怎么偏巧就出现在得意楼,难不成真是戴桁要轻薄新都郡主?订亲的事,又为什么是和一个还未及笄的小娘子?    半月之后,韶王府上下连带着十四娘都背上了受害者的身份,戴家连连被御史参上一本,满朝文武竟也没人愿意为他们说上一句话。    “你呀,做什么叫刘小郎君在外说那些事。”赵元棠点点赵幼苓的鼻尖,刚染好的蔻丹一不留神沾上她的鼻尖,惹得一旁茯苓忙忍笑上前给擦了几下。    赵幼苓摸摸鼻子:“不过只是几句话的事情。他听说了二姐你的事,义愤填膺,说什么都要帮忙,就往外头说了几句话。谁知道那些书生也这般碎嘴,竟传得沸沸扬扬。”    “难不成你心里不清楚?”赵幼苓嗔怪道,“二姐不怪你,只是别耽误了刘小郎君读书,不是该省试了。”    科举本分解试和省试,去年解试,靠着谢老先生的教导,刘拂悬梁刺股,熬了很久,终于踩着尾巴过了解试。到今年,的的确确该是省试了。    “小郎君是个有大造化的,我看父王的意思,是高知府十分看好他。”赵元棠道。    赵幼苓忍笑:“只怕高知府看中的是谢老先生。”    高贺兄弟俩跟刘拂走得近,有时也能得到谢老先生一两句提点,竟发现果真比那位谢先生要厉害许多,稍一点拨,兄弟俩就恍然大悟。为此,高知府已经几次找到胥府,想请谢老先生往高家去教授兄弟俩。    谢老先生自然没有应允,只答应高贺兄弟二人可时常来见他,若有不明,问他便是。    那位谢先生也曾去找过谢老先生,不知究竟说了什么,只自那日之后再见刘拂,说话都客气了许多。    “那也是因谢老先生有真本事。”赵元棠和声道。    她说完,又捏了捏赵幼苓的耳朵:“你如今与父王都在忙些什么,竟是连兵部都随着去了?”    戎迂使臣一行离开后,赵幼苓便寻了韶王,似乎是说了些什么。第二日又得宫里的召见,再回来,赏赐一车一车地往回拉。之后便时常出府,也不知都在忙些什么。    前不久,还去了趟兵部,若非正巧在那儿被窦鸣撞见,赵元棠还真不知自家妹妹连六部都进去了。    “窦大哥是二姐的耳报神不成,怎么净将事儿都与二姐说了?”赵幼苓不用猜也知道是谁说的兵部。    除了那日在兵部碰见的窦鸣,还会是哪一个。    “你窦大哥是为你好。兵部是重地,你进出哪里,岂不是容易被东宫那边给盯上。”赵元棠柔声道,略有些担忧。    “二姐放心,我乔装打扮后才去的,除了窦大哥,只怕没人认得出是我。”    “你与父王他们一起做的,想必不是什么小事。然而你到底是女孩儿,若是出了点什么意外,叫我们如何是好。”赵元棠叹道,“父王也是,可拿你当个女孩看过,竟是做什么都要你一道。”    赵幼苓不好说韶王如今这样,是因为她应呼延骓的意思,将戎迂寻矿冶金的方法同韶王与天子说了。    天子如今虽在服食丹药,但还未糊涂,听闻之后便寻了个理由,赏赐了她无数珍宝,实则是让她将那些方法书写下来。    东宫那边还不知道此事,这若是知道了,她也就不敢这么明目张胆地往兵部去了。    “那些事到底我能帮的也不多,只处理好了眼下这一波,就再没我的事情。”赵幼苓说着,凑到跟前问,“二姐和窦大哥的亲事可定下了日子?”    她话音才落,就见方才还满心都在为她担忧的赵元棠腾地烧红了脸。    韶王为赵元棠挑了夫君。    赵元棠的年纪放在汴都,确实不大好挑人家。和她年纪相仿的郎君大多已经成家,即便还未成家的则多数有了未婚妻,即便有未婚妻还未过门就出意外没的,房中也有了通房。    剩下的挑挑拣拣,刨去那些有通房有庶子的,就只剩一些家世不好,人品不佳的。    甚至还有丧妻的鳏夫及停妻打算再娶的,不知从哪里打探到消息,几次托了媒人上韶王府说亲。    韶王若是在府上,遇见这种人,便是二话不说打出去。若是不在,顾氏负责拦住崔氏,赵幼苓则负责拿箭将人轰出去。    初时还有赖子不信邪,叫她一箭从裆下穿过,当即吓得尿了一地。至此之后,只要她拿着弓箭轰人,便没有轰不出去的。    尽管如此,仍旧有不少人壮着胆子来求亲。可看着那些歪瓜裂枣,韶王恨不得把这帮人都捅了,省得闹心。    就连太子,都开始为了他东宫属臣里一个三十多岁的鳏夫,来和韶王提过亲。    闹到后来,韶王就把目光放到了窦鸣的身上。    不是从前没考虑过窦鸣。只是窦鸣一个武将,这次回来也只是暂时听候调令,不日就要往别处去,将赵元棠嫁给他,别说韶王,就是赵臻赵誉也舍不得。    唯独赵幼苓让父子三人分别问问赵元棠和窦鸣,再做别的打算。    这一问,就问出了姻缘来。    “父王怎么也没想到,二姐和窦大哥竟互相都藏了心思,这些日子天天觉得自己绕了好大一圈,白费了许多力气。”    想到韶王又气又恼的样子,赵幼苓忍不住笑,“听说父王最近天天进宫缠着皇爷爷,要让钦天监给看个黄道吉日出来。皇爷爷被缠得头疼,只怕心里头恨不能揪了父王好好打一顿这个不孝子。”    窦鸣的调令刚刚下来,天子要将他调往瑞王的封地。那地儿离汴都远得很,若是让窦鸣先去了那,回头再来成亲,还不知这一来一回会生出什么事来,急得韶王天天王宫里跑,嘴角都燎了一圈泡。    赵幼苓说的有趣,赵元棠也忍不住跟着笑了起来。    父王这些日子以来为了她的婚事,东奔西跑的忙碌,赵元棠全都看在眼里。想到早年去世的生母,再想到如今身边虽然女人不断,却一人担起两个角色的父王,赵元棠到底心下叹息。    “你现在……还怨着他吗?”赵元棠问。    赵幼苓顿了顿:“不知道。”    她的确不知道。    韶王的存在,对她来说,十分奇怪。    她幼年时韶王就像远山,总是在远方,能见着,但是碰不到。后来,父亲成了胥九辞,他并不健全,但他更像是一个父亲,教导她许多,抚养她长大。再后来,她回到韶王府,父亲又成了韶王,但远山似乎便得容易接近了,她站在山脚下,可以看到这个人竭尽全力护着阖府的样子。    赵元棠叹口气,还想再问。    赵幼苓却嘻嘻一笑,转了话题:“二姐,待你成亲,我给你送嫁如何?”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