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137中文网 > 都市言情 > 贵女天娇 > 第68章

第68章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漂亮的赵幼苓听说崔家来人提亲的事, 顿时愣住。    “崔家人委实不要脸了一些!”茯苓又急又恼, “他家那位崔四郎身份太低, 有无功名, 怎么能是小娘子的良配!”    要了命了, 除了一张脸便一无是处的人,竟也能自以为是良人,闹一处非卿不娶的戏,逼得崔家人登门提亲来了。    “那个崔荃, 想娶二姐当续弦?”赵幼苓沉默半晌,开口询问。    茯苓愣了愣:“是……是啊。说是真心喜欢二娘,虽是续弦,可怎么说也是正妻,且他身上还有功名, 又在六部, 所以想求娶……可不对啊, 二娘凭什么不嫁高门,嫁一个鳏夫当续弦呢?”    茯苓满脸不解, 赵幼苓却一瞬便猜得清清楚楚了, 拧起了眉头。    崔家厚颜无耻,不过是嫁了一个旁支的女儿进王府,就当自己身份水涨船高了不成。竟也敢肖想正正经经的韶王嫡女,天子亲封的郡主给自己的鳏夫儿子当续弦!    且不论崔四那一副色令智昏的样子,就说崔荃,看着也并非是个蠢人, 竟还会跟着崔家做出这等蠢事来,想必是整个崔家都已经说好了要这事成。不然又怎么会这么大胆,竟亲自登门提亲。    赵幼苓想到这,哪儿待得住,当即就要往前院去。    茯苓在后头小跑了一路,眼见着自家娘子越走越快,生怕一不留神,就叫小娘子去前头把人得罪狠了,忙半路改道跑向琳琅院。    那一头,崔家家主坐在前厅,正绷着一张老脸,同难得休沐在家的韶王说着自家儿孙的好。    “荃哥儿是个聪明的,年纪轻轻就得了功名,又入六部为官。王爷在朝中也是知道,荃哥儿有些本事,只是太年轻了些,再熬几年资历,未尝不能入内阁。”    “这孩子颇重情谊,前头那一个难产,带着孩子一道没了,他说什么都要守三年妻孝。如今一道上学的同窗,都已经是儿女成群,他倒是孤零零一人,叫人觉得心疼。”    “先前荃哥儿在家偶然见着了新都郡主,惊为天人,竟是一直记在心底,辗转难眠,生生落了相思病。他也是个傻孩子,觉得自家身份低了些,配不上郡主,若不是和人吃酒时醉了,胡乱叫了郡主的闺名,叫外人听见了,不然我们也不敢登门求娶。”    “郡主叫荃哥儿这一喊,必然是坏了清誉。老夫思来想去,也只能舍了这张老脸,带着这混账东西登门,还请韶王念在荃哥儿一片真心上,允了这桩婚事。两家再结秦晋之好。”    崔家家主在那不慌不忙地说着看似情深意切的话。崔荃的母亲则在一旁,不时抹着眼泪,也不知是流给谁看的。    再看崔荃本人,双颊绯红,满是羞愧。    韶王慢条斯理地喝着茶,嘴角含笑,却是一言不发地打量着这一家子。    崔氏在一旁有些坐不住了:“王爷,我这侄儿前途无量,又对二娘一片真心,不如就应了。”    韶王含笑看她:“你觉得这桩婚事好?”    “自然是极好的。郎才女貌,日后未必不会情投意合。”崔氏有些急切,见韶王似乎动容了,忙又道,“而且,咱们二娘的年纪毕竟大了些,寻常这个年纪的小娘子可不都已经嫁人生子了。这再蹉跎下去,可就不好了……”    “是啊,再蹉跎下去,等着二姐的可不是一个鳏夫,说不定就是哪家缺胳膊断腿的老头儿了。”    崔氏还欲再说上几句,没等韶王变了脸色,就听见外头传来似笑非笑的声音。    崔氏笑容顿时僵硬起来,扭头往外看去。    厅外,少女缓步走来,衣衫亮丽,面若皎月,一双眼神采奕奕,双目灼灼,紧紧盯着崔氏。    崔氏倒吸了口气,忙移开视线,不敢再看。    “父王。”赵幼苓站定施礼。    模样生得好,声音也不错,叫人忍不住多看了几眼。    崔家家主前几日不过对着几个小辈匆匆看了一眼,倒是没留意她。如今看来,竟是比韶王那位嫡女生得更漂亮一些。    想到在家死活闹着要聘这新封的荣安郡主为妻的崔四,家主就是一阵头疼。    虽说是个郡主,可到底只是庶出。万一日后没了天子和韶王的疼宠,叫崔家借不了势可如何是好?    要不是不忍心叫崔四闹腾,他是当真不愿提了新都郡主的亲,再来提荣安郡主的。    可再想想,若是一门两郡主都叫崔家娶了,日后这汴都城,崔家又哪里还用惧怕没落。    “郡主,这话不好这么说的。”崔母变了脸色,眼泪都不流了,慌忙道,“郡主怎么能一口一个鳏夫的说……说我家荃哥儿。”    “为何不能?崔郎君的发妻不是难产故去吗?”赵幼苓含笑问道,“只是,十一有些好奇,父王,谁家来提亲,是对着人家父母掉眼泪的。这提的是亲,还是仇?”    崔母一口气上不来,差点厥了过去。    崔家家主和崔氏一瞬间停滞了呼吸,吓得差点跳了起来。    准备解释自己虽是鳏夫,但对赵元棠一片真心的崔荃也惊愕的摔了手里的杯子。    韶王惊讶不已。    他早从嫡女那就听说了十一娘是个牙尖嘴利,不肯服输且极护短的人,却没料到竟厉害到了这地步。    可看着崔家人的反应,他莫名觉得神清气爽。    一家子蠢物,还真当是他好脾气,由着他们全家踩着肩膀往上爬了不成。    “十一,这是你母妃家中长辈,怎可这么和人说话。”韶王低声说道,却只是嘴上说说,并未真去阻止。    赵幼苓看着他,心底啧了下。    “父王,听说崔家想为崔家两位郎君,聘二姐和我为妇?”她问道。    韶王点头,点了点桌上两份庚帖:“一份是与你二姐的,一份是与你的。”    赵幼苓走上前,取过庚帖,粗略看了几眼:“崔大二十有二,崔四十七,到的确是早该成亲的年纪了。”她说着丢下庚帖回身道,“原先那位夫人去世后,你可是当真守了三年?”    崔家家主松口气。    “确实是守了三年。这孩子与发妻感情不差,家里催他早些续弦,他始终不肯。这次若不是凑巧见着了郡主,只怕还不知什么时候才能遇上知心的。”他见崔荃忙着照顾崔母,忙帮着解释道。    “婚姻大事,要慎重待之。”赵幼苓说道,“只一点,二姐虽不在,十一却要代她问问清楚。”    寻常女儿家说起婚姻大事,无一不是羞而避走,即便是胆子大些的,也都红着脸只听不说。如此像赵幼苓这般,先兵后礼,郑重相问的,崔家家主还是头回见着。    只是看韶王若有所思并未阻止,他也只能迟疑一刻,应了声好。    “不说崔四,只问崔大,发妻在世时,身边可有通房、妾室?发妻过世后,所谓妻孝三年,又是否有过纳妾蓄婢,或夜宿花街?”赵幼苓脱口问道。    她话音落,崔家家主轻咳一声,微微有些尴尬,竟不知如何作答。    厅外,原本得了茯苓的求助,匆忙走来,正打算入厅的赵元棠,随即也停下了脚步,避到一旁。    “这纳妾蓄婢什么的,世间男子可不都是如此嘛。”崔家家主低声说道,一面看向崔荃。后者一脸茫然,似乎不解为何会问到这些。    “倒也不过如此。”赵幼苓说道,“说什么守妻孝,守不住身,又有何用。我二姐身为亲王之女,又是郡主,为何不挑一个乖巧懂事,不会纳妾蓄婢,平白招惹人伤心的郡马,非要嫁一个被人睡得不能再睡的鳏夫?”    崔家家主愕然。    崔氏大怒:“你胡闹什么?哪有你这般做妹妹的,生生要毁了姐妹一桩婚事!”    赵幼苓回头,淡淡看向崔氏。    崔氏气恼极了:“先前皇后意欲赐婚,你说等一等,别叫二娘遇上了不合适的人。现下崔家登门提亲,你又挑三拣四,嫌荃哥儿有妾有通房。你简直胡闹!”    “父王。”赵幼苓突然喊道。    韶王抬眼看她,算是回应。    “父王身为男子,是否觉得娶妻生子,纳妾蓄婢,是人生一件快事?可如果二姐也遇上这样的男人呢?父王是否愿意看着二姐强颜欢笑,将外头的女人一个个迎进家门,除初一十五,都要送丈夫去那些妾室身边。看着旁人为丈夫生下子女,为丈夫养育不属于自己血脉的孩子,还要永远保持端庄,做贤妻良母?”赵幼苓一字一句问道。    崔氏惊讶的看着赵幼苓,心中倒吸凉气。    她竟敢说这些话?难道忘了她也不过是个庶出不成!    “郡主……”崔荃急忙唤道。    那边赵幼苓却是一眼都没再看向他,反而始终望着韶王。    韶王并未动怒:“你在替你母妃不平。”    赵幼苓看着他,笑了笑。    “当年的事,父王只怕不曾留意。母妃是个好人,很好的好人。父王亏待了母妃,难道现在还要亏待二姐吗?”    一旁,崔氏攥住手。    她怎么会听不出来这对父女俩说的是谁。    是前头那个王妃,是那个叫宗亲到现在还会念叨的韶王妃许氏!    “十一娘,不可这么没规矩,你……”崔氏张了张嘴,韶王手里的杯盏“砰”一声,落到了桌上。    “为夫什么时候说过要亏待你二姐了?”韶王道。    赵幼苓没说话,见他看过来,微微一笑。    韶王起身,见崔家家主也慌忙拉着崔荃站起身来,嘴角便浮起一丝笑道:“崔家,当本王是死的不成?”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