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137中文网 > 耽美同人 > 我当山村教师的日子 > 第157节

第157节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49材料专家8
    两组人马混在一起,一共刚好十五个,大家爱热闹,就选在大厅的一个大圆桌上。
    600元是巨款了。不过人多,摊下来也不算多。但啤酒和白酒是可以任选的了。
    点菜,点酒这些事情自然还是张春博在行。
    我看到许胜龙一直想表意见,但我们组的头儿是林冰琴,林冰琴却更多咨询的是叶秋富,我心里叹气一下,就是这样了吗?
    只是觉得许胜龙有些滑稽,他很拼命地要引起许秋志的注意,但许秋志偏偏和朱中川叽叽咕咕的说什么。所以说,朱中川有时候是不太会看场合的。
    赵翠娥临着我坐,林冰琴隔着四个人,她和叶秋富一起。我的另一边是张春博,再过去是许秋志,朱中川,叶秋富,林冰琴。
    怎么老是这几个人?我想。
    这就是关系网,关系圈吧。即使我不承认,但是也是逃避它不了的。
    现了这点,我愈觉得赵翠娥的正确。
    在出神的当儿,我忽然现林冰琴说话仿佛格外大声,而且,总有意无意地朝我这里瞟一下。
    我连忙垂着眼帘,回头加入张春博的点菜事业中去。
    气氛微妙而热烈。
    大伙儿真真假假,半真半假,有真有假地吃饭,喝酒,敬酒,还真的渐渐热闹起来。
    也不知道过了多久,忽然看见又一拨人进来,大概四五个人左右。那走在第二个的,便是赵英杰。
    当头的那个,就是朱中川的老公,我看见朱中川已经站起来说,咦,你们也来啊,要不要一起来比较热闹。
    他老公笑说,你们闹你们的,我们闹我们的,不和你们一起闹。
    张春博看来和他们比较熟,手里又端着酒,说,朱老师,听到没有,他不和你闹了。
    大家就哄堂大笑起来,气氛一下子极好。
    朱中川没喝酒,因为据说在“研究生”,她回头剜了张春博一眼,居然在大家毫不防备的情景下,叫,许秋志,你帮我管管张春博。
    张春博立马败了。
    但最大的败家,自然是许胜龙。
    我看他重重地顿了一下酒杯,只是没有引起注意,或者如我一样,注意了也不说。
    赵英杰应该是他们一行最高领导,她说,你们先去吧,我们带回再来和你们凑凑热闹。
    她的眼睛掠过我们,我能感受到她在对我说话。
    我回报了一个美好的微笑。
    自以为的美好。
    但是我看她的脸,竟然,微微的不自在一下。
    她收到我的信号了。
    他们进了包厢。
    49材料专家9
    大家若无其事,继续喧闹。
    在我们接近尾声的时候,赵英杰真的端了酒杯出来敬酒,和大家共同干了一杯。
    完了之后,她忽然让给她多倒一杯,她说,我要单独和学校的才子喝一杯。
    这个所谓才子,自然是我了。
    我连忙倒酒,说着不敢当不敢当。
    这出戏演得自然而流畅。
    喝完后,她说,大才子,有空吗,最近我比较忙,有点资料需要整理,你过来帮一下行不行?
    我听了她的话,吓了一跳,但当然忙不迭地答应。
    我能感到其他人或艳羡或不屑或鼓励或默然或漠然的眼光。我只是不理解她为何要这么公开。
    她说,那好,明天你没课了,就过来一下。刚好这块是教育方面的一些总结,你比我熟悉。可以给我建议。谢谢你啊。
    然后她走了。
    -------后来我忍不住问她,为什么要这样做。她轻轻捏了我脸颊一下,说,傻瓜。我让你帮忙早晚会被知道的,那何不索性公开一点,这样你来找我就光明正大了。否则,偷偷摸摸,遮遮掩掩,反而惹人猜疑。
    我只好佩服她比我想得深,想得远。
    她,毕竟是镇长。我不是,我只是个毛头小子。
    49材料专家10
    第二天我依约来到赵英杰的办公室,她笑着问我,感觉怎么样?
    我耸耸肩不知道怎么回答,我也不知道她问的内容是什么。
    我甚至怀疑了一下自己,那曾经的激情,是不是真的。
    至少在赵英杰身上已经看不见。
    她很正经地拿了几份上级的文件,她的汇报要求——如副校长那个展纲要一样的东西给我,也许他们参加了同一场会议。她把这些要求给我,让我帮她整理出一份年度镇教育工作的总结以及下年的展望,这个展望倒简单,不需要详细的计划。
    她的要求是要写得生动一点,充实一点,要有血有肉,要让领导眼前一亮。
    我不知道怎样才会符合她所说的要求。但是,就拿到手的这些文件而言,我自认是可以在这个基础上,提高一些文字修饰的能力,再加入我所了解的一些教育事件案例,肯定会让材料丰富起来的。
    我答应了。
    我们都很严肃很正经地完成这些工作,然后我拿了材料正式回来,她这个比较赶,周五前就必须做出来。
    现在已经是周二了。
    49材料专家10
    已经是期末,学校进入总复习阶段,半天语文半天数学,无意中给我很多的时间。这是天时。
    因为半天语文半天数学,来上课的老师相对固定,没有技能课老师来来往往,也没有语文数学老师的交替,我这个兼职办公室,人也少了许多,倒给我营造了安静的环境。这是地利。
    副校长给我的材料有颇多各校的办学情况,数据,情况介绍,副镇长给我的资料,却有一些我这个等级的人所接触不到的内参。这样两相比照,无论是写总结,展望,还是展纲要,倒能够高瞻远瞩,内容翔实。这是人和。
    当然,副镇长这份要包括中学教育,我采用的方法是,将有限的资料充分挥,归结起来,就是“想当然”。既然小学的基础如此,中学料来展有限。如此信口开河,信马由缰一番。居然给我整合出一篇我自认为得意的材料出来。当然,有些地方我还是很克制的,例如上级如果要求达到98%的合格率,我断断只敢将数据控制在左右,如,981%,或略少,9798%。
    恰到好处就可以了。
    周五我将材料誊写了一遍,下午去镇政府交稿。但是赵英杰不在,据说是下乡去了。我不敢将材料交代其他人,就怏怏回返。
    枯坐无聊,趁热打铁,开始写副校长要求的展纲要。
    这下驾轻就熟,才到晚上九点多,竟然也完工了。
    恍然才记起,还没吃晚饭。
    走出走廊长长舒了一口气,空气清冷。学校颇安静,除了路灯,不见有宿舍灯影。竟是走得一空了。
    期末了为什么都走得那么空?
    ——后来,这个又是后来才知道的,潜规则,很深的潜规则啊。
    后来才知道,外地住校的老师,大抵通过自主换课的方法将课时换给本地老师上。也就是说,周五下午上课和周一上午上课的,大部分是本地的老师。那么,外地的老师周五中午吃饭后就可以回家,直到周一中午才返校。
    当然,也有少部分换不过来的例外。这是惯例,这么寒冷的冬天,确实,能少在这个寒冷的山顶镇区呆一天,也是好的。既然有人这样用,群体效应是,大家都趋于这样使用。
    我是新来的,我不知道,何况我在忙。
    ——-----于是忽然觉得惶惑,不知道自己身在何处。
    这周围,寒冷而凄清的。
    肚子饿了,没法子,还是得去街上吃。
    吃碗面回来,觉得糟糕透顶,又动念去找雨林。可是实在是冷,于是在路边的小店买了一瓶二锅头,揣在兜里,走回学校。
    正走到校门口,忽然看得一个人走出来,我一看,
    不由自主脱口道,赵姐。
    49材料专家11
    来人正是赵英杰。
    她见了我简直是喜出望外,声音都有些颤抖,说,杨坚冰,是你吗?
    我说,是啊,你怎么在这里?
    我们就边说边走向我的宿舍,原来她下乡到快八点才回来吃饭,有人告诉她我下去去找过她。那个人,自然就是下午我询问的那人。
    她才后悔自己忘记了交代,急急洗澡就过来学校看看。由于晚了,也就没惊动别人,干脆走路。看到学校一片漆黑,心先凉了半截。不知道怎么办。沮丧得不行。交代一下,这学校虽然有校门,但因连接后山的山路,一向不曾上锁,随时畅通无阻的。没想到遇到我。
    我把经历跟她说了,她的兴奋劲真大,不停说太好了。上楼梯的时候,由于没开路灯,差点踏空,我顺势就扶住她,拉着她的手。她就紧紧握住,没有松手。
    黑暗中我倒不自在,一时无话,直到掏钥匙开门。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