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137中文网 > 其他类型 > 民国之铁血少帅 > 第五百三十八章 华土密谋

第五百三十八章 华土密谋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伴随着希腊肆无忌惮的侵略,胜利者不甘于后,纷纷出击,英国明目张胆地在阿拉伯、伊拉克地区扶持亲英势力,原本因为土耳其战败各地兴起的反叛势力愈加猖獗,加速了土耳其不利局面的产生。    隔海相望的意大利则是趁机控制了达达尼尔海峡及博斯普鲁斯海峡两边海域,尽管他们的海军很辣几,但是比起土耳其的海军来,那是强不少。    亚美尼亚在英法支持下,像希腊一样,接收了土耳其在当地遗留的军事基础,迅速组建军队,迫不及待的想从这头即将死亡的大象身上咬下一块肉。    它们的军队迫不及待的踏上了库尔德斯坦地区,偌大一块库尔德斯坦地区,美索不达米亚平原最为膏腴的地带就这么被亚美尼亚人糟蹋了。    法国佬是最饥渴的存在,不惜乘坐军舰,穿过红海海峡,登上阿拉伯地区,也不怕水土不服。    整个土耳其现在被好几股势力分割着,这让他们土耳其青年党人何其难堪。    “诸位请看,法国自南向北,占据阿拉伯局部地区,亚美尼亚自东往西攻,占据了库尔德斯坦地区,希望自西往东攻,兵锋直指伊斯坦布尔。    局势不容乐观,三国呈包围态势,将小亚细亚地区死死困住,假以时日,必将土耳其瓜分殆尽。”蒋百里指着地图,认真的说道。    土耳其众人面色越加深沉,尽管他们也知道这是事实,但是被说出来,还是有些不好受。    “要想解决贵国当前的困局,首要解决这三支敌军,其一,希腊军,它们已然在贵国中心小亚细亚地区肆虐;其二,亚美尼亚军,尽管人数少,但是不容小觑,它们可不是简单的独立军队,而是一群被压迫多年的暴徒。    其三,威胁最小的法军,法国本就受到战争影响,国内工业衰弱,民生凋零,根本无法支持一场规模较大的对外战争,所以只是派了少许人进入阿拉伯地区。    但是最重要的并不是这三支军队,而是近在咫尺的意大利人以及当今世界霸主的英国人,他们老谋深算,利用希腊、亚美尼亚、法国打前站,自己在后面捡漏。”    “那该如何是好呢?”凯末尔当即问道,他知道中华民国既然提出了这些问题,自然有解决的办法。    果然,蒋百里放下手中的指挥棒,大声说道:“恕我直言,英法都是一群拉几,不堪入目,至于希腊、亚美尼亚,那就是一群连拉几都不如的渣。”    这话差点引起众怒,任谁听了都会觉得他是在讽刺土耳其,土耳其众人一脸铁青。    但是没想到,他接着说道:“奥斯曼土耳其,一个曾经雄踞亚非欧三洲的大国,怎么可能会怕这种渣渣呢?”    “没错!我土耳其怎么会怕呢?”“就是!””就是!”这话引起了土耳其人的共鸣。    没有人发现,这个时候,冯庸那看似平淡的脸色下,藏着一丝窃喜,没错!这不仅是帮助土耳其人崛起,更是把英法的精力牵制在中东地区,无暇东顾。    “贵方拥有二十万正规军,且每一个都是百战强兵,对付希腊、亚美尼亚这种菜鸡,不成问题,但是双拳难敌四手,各国加起来,轻松就能组成上百万大军。    更何况贵国苏丹将你们视作眼中钉,所以,单单是现在这点兵力,远远不够,贵方还需要大肆扩张,至少要保证百万陆军,才能保护贵国这么辽阔的领土。”    尽管土耳其人赞同这些话,因为土耳其横跨三洲的广袤领土,如果没有一只强大的陆军是绝对守护不住的,但他们没办法。    凯末尔苦涩的说道:“贵国的策略很正确,可我们实在是,唉!有心而无力呀!”    这时候,冯庸挥手打断了他的话,“诸位毋须担心,我国对待朋友,都是不遗余力的支持,我国会支援贵军三十只毛瑟g98步枪,以及相配套的武器弹药。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我国决定帮助贵军在安卡拉建立一个中型兵工厂,不知道贵军觉得如何?”    土耳其众人脸上不禁浮现一丝喜色,凯末尔当即恭敬的说道:“多谢贵国无私援助,贵国的恩情,我国必不忘于心。”    同时他提出了一个让所有人都没有想到的请求,“少帅阁下,听闻贵军战斗力相比于德军,有过之而无不及,尽管我对自己的军队很有信心,但是我知道,我军相比于德军却是,唉!    所以想请求贵军派遣一些具有丰富战斗经验的军官以及士兵前来帮助我军提升战斗力。    我军必将给予贵**官最大的支持力度,包括军事指挥权,不知贵国以为如何?”    这个建议让中华民国一方的人对这个土耳其青年党领袖不禁高看了一眼,原以为这只是一个年轻有为的军人,没想到政治智慧也不凡哪!    现在土耳其等于死马一匹,而中华民国就等于一根救命稻草,用虚头八脑的军事指挥权换来数十万武装到牙齿的军队,何乐而不为?    中华民国的军官毕竟只是外来人,到时候,这训练出来的大军还不是受他掌控,等于他的力量。    这一招既是拉进双方的关系,又是投诚,但凡任何一个有眼光的领导者都不会放过凯末尔这样一个有潜力的盟友。    冯庸当即拍板同意,并且答应向土耳其派出一只为数五百人的训练团。    尽管中华民国不能堂而皇之向土耳其独立阵线派出援军,但是土耳其的外援只多不少,因为德国国防军向土耳其派出了一只五万人的精锐部队。    要知道这个时候的德军可不像历史上,全数解散,在冯庸的影响下,德国元帅兴登堡登高一呼,组织了上百万德**人,与德国临时的共和国政府分庭抗礼。    中华民国援助给土耳其的武器装备都是从德国运过来的,毕竟一开始本着连颗子弹都不留给英法的态度,中华民国欧洲派遣军搬光了堆积如山的德军武器弹药。    第五百三十九:中亚争斗开端    时间轴慢慢转动,一天天过去了,眨眼临近1920年年中,中华民国的战时经济体制已经完全转变过来,如同一架高速飞车,朝着目的地冲去,而远东的日本俨然是中华民**队的训练场。    一切都在有条不紊的进行着,该发展的发展,该回复的恢复,土耳其青年党在中华民国的支持下,迅速发展,成为了土耳其最强的势力。    就在1919年十二月,凯末尔在土耳其青年党支持下,率军击败了苏丹穆罕默德六世,占领了伊斯坦布尔,并且宣布成立土耳其民主共和国。    国内原本的工业基础也在刻意搜罗下,整合到小亚细亚地区,并且在中华民国以及德国的支持下,将工业体系进一步完善,现在它们可不再是原来那个‘西亚病夫’了。    如果说拥军一百万,并且全部德械武器装备的军队的土耳其都是病夫,那恐怕这个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都是菜鸡。    英法使出了全身力气,不断在这个曾经的大帝国上挖掘财富,在土耳其青年军的纵容下,英法控制了原本属于奥斯曼帝国的北非、中东地区。    不过这对于土耳其来说,未必不是一件好事,要知道领土太广阔也就意味着防御线拉长,这对于孱弱的土耳其可不算好事,现在多余的领土被丢弃,剩下的小亚细亚地区就被经营成一块铁板。    俗话说的好,浓缩才是精华,整个奥斯曼土耳其帝国的经济以及工业基础都被集中在小亚细亚,土耳其民主共和国得到的发展可想而知,甚至超乎了冯庸的预料。    毕竟这跟中华民国不一样,凯末尔不费吹灰之力就拿下了整个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并且接收了这个曾经的帝国全部遗产,怎么说基础也很深厚,有钱有人,发展工商业岂不是如虎添翼。    而冯家完全是白手起家,最开始仅仅一个师,就算拿下了福建,但那也只是中华民国一个贫穷之地,靠着冯庸东凑凑西凑凑,才一步步发展到今天这个位置。    如果当初一开始就接收了整个北洋,那发展速度并不会被现在的土耳其慢多少,可那不是没办法呀!    中亚的局势虽然看似恶劣,但是并不坏,只要土耳其发力,一切都将变得非常‘美好’。    事实上,凯末尔领导的土耳其青年军早就按捺不住自己的小心心了,但是中华民国一直要求他们隐忍,毕竟要开战就得一战全胜,不能窝囊着过。    可有时候,事情就是这么奇妙,不知从什么时候起,中东的天空突然变得灰蒙蒙的,空气中似乎弥漫着一股腥味,或者这是硝烟密布的前奏曲,战争脚步越来越快。    几乎所有人都知道,这不是什么好兆头,可没想到,战争来得这么快,1920年十一月一日,亚美尼亚军队在英法的支持下,在吞并了大半个库尔德斯坦地区之后,赫然进攻了奥斯曼土耳其核心——小亚细亚地区的特拉布宗。    如此堂而皇之的动手,土耳其人怎么能忍呢?一个曾经被奴役的劣等民族居然欺负到自己头上来了,呵呵!    不排除这其中有英法在后面撑腰,但无论如何,仗是避免不了的了,隐藏这么久的狮子也该出来放放风了。    早在1918年,土耳其宣布战败的时候,亚美尼亚就已经动手了,不然它们的版图怎么可能从拳头大小变成如今的乌龟状,当时土耳其因为战败原因,民生凋零,同时士气颓唐,所以才让他们趁机谋夺了大量东西。    同时这后面有英、法、意的支持,它们并不想这个曾经的大帝国再有翻身的机会。    形势比人强,所以不得不从,就算得到了中华民国的支持,土耳其人也只能乖乖的将头缩着。    但是,今时不同往日,坐拥一百万武装到牙齿的精锐陆军的土耳其又怎么能再忍受下去呢?    ...........    伊斯坦布尔国会大厅。    土耳其共和国总统凯末尔站在大厅中间,愁眉紧锁,不断踱步,旁边是土耳其军队高层领导者,肩上都是最少一朵金花的人物。    “总统,我们不能再这样忍下去了,再忍下去,就连伊斯坦布尔都被敌人吞掉了,我们一步步退让才让那些宵小之徒变得这样猖狂,我国最大港口伊兹密尔到现在都还在希腊手里,我们在西北部更是只剩下亚德里亚堡这个前哨战了。”    “没错,不能忍了,总统,出兵!我们要将所有领土收回来!”    “总统,士兵们已经等不及了,足足两年的屈辱生涯,让我们伟大的土耳其人祖上蒙羞呀!”    凯末尔也很焦躁,他也想出兵,早在1919年十一月,他就想趁机收回国土,可被制止了,现在也一样,他在等,等一个消息。    突然门外传来一声,“报告总统,中华民国大使前来拜见,他说有特别重要的事情要找您。”    “快请!”凯末尔脸上突然浮现了一丝喜色,顿时激动的召唤侍从。    中华民国驻土耳其大使冯绍一进大厅,看见这么多人围在一起,并没有太多感觉,尽管眼前这些都是土耳其的高层人士。    因为他今天带着一个特别重要的指令前来的,一个关乎中华民国下一步战略的指示。    “总统阁下,我国少帅让我替他向您问好!”    “少帅客气了,不知贵使今日前来有何贵干?”尽管凯末尔猜到了,但还是要问一下。    冯绍当即大声说道:“少帅托我带给总统一句话,无论如何,中华民国都是贵国的朋友。”    “好哇!贵国是永远是我国最好的朋友,贵国的恩情,我国铭记于心!”    在得到中华民国这条口信之后,凯末尔就等于有了一颗定心丸,别人不知道中华民国的本事,可他却是知道的一清二楚。    尽管土耳其的陆军在世界上都算得上是精锐,跟德军也差不多,但是比起中华民国的军队来,还是差了不少。    且不说军事装备,单论战斗素质,土耳其士兵就差了中华民国士兵一筹,上次访问中华民国,他可是带着土耳其最精锐的一个连队前往,但是在中华民国京畿武警部队面前,居然输了,这就很尴尬了。    当然,他不知道的是,京城的武警部队并不逊色于陆军王牌部队。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