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章 探班
发给记者的那份答卷没有让记者满意, 每个问题都回答了,却没有什么有用的信息。唯一让他有点意外的是钟、陶二人关系的定位, 连暧昧都不算,简简单单一个“迷弟”? 记者在写这篇报道时无精打采。娱乐圈内不少明星都号称自己有偶像, 就算陶洛资历不够老, 这种话题似乎也没多少好写。钟波自己就没什么知名度, 有多少人会关心他崇拜的人是谁! 考虑到不能白忙一场, 这位记者还是把报道写出来了,随意往网上一发就去打听其他人的收获。让他感到安慰的是,似乎大家都一样,没有人能挖到更多消息。 这当然是肯定的, 被陶洛正式认可为“迷弟”,蹭热度成了长期地、可持续的发展途径, 哪还用得着再自我发挥乱攀关系? 微博上,很快有粉丝将钟波的采访报道转过来,陶洛上去看了一下, 回复表示谢谢新“迷弟”,这次风波就算过去了, 她这会儿已经把人划归到“小弟”行列,帮他提升人气也是在帮自己,到最后都得反馈到她的新剧上。 “陶瓷”和“桃浆”们嘻嘻哈哈恭喜陶洛又多一名粉丝后跑到钟波微博下去打招呼, 欢迎他成为大家的一员,还语带羡慕地表示也想和洛洛一起共事。 这些陶洛就没心思管了,她又投入到了繁重的拍摄工作中。 记者们还在想尽办法挖掘爆点写稿子, 见了陶洛在微博上的回复后又重新对钟波发起了攻势。 陶洛的新闻在网上不是最热的,但这段时间却是少得可以。随着人气的提高,与之相反的却是她本人越来越神隐,别说被记者采访,就是发微博和回评论的时间都越来越少。 越是没人找得到消息越是有写的价值,难得出现一个突破口,自然要穷追不舍。 一个个电话打到钱哥手机上,钱哥痛并快乐着。顺势将钟波推出去他很开心,可紧追着问陶洛的料,他没办法啊。 爆料一时爽,回头咋交代?更何况,陶洛的细料他还拿不到,最多就是“拍戏很勤奋啊”,“演技很好”,“人和气”,“对钟波特殊照顾?不不不,她对谁都挺好的。” 记者们无奈,这种话听着就冠冕堂皇,看来还得靠自己编。看在她风评不错以及老板是谭暮青的份上,就往好的编。 钱哥觉得冤,他真不是特意说好话。他确实是想拍马屁,但对记者说的话也是肺腑之言。那妹子做事方法看着直接,为人却真心不错,光是愿意提携钟波这一点,就够可以了,至于零片酬什么的……啊啊啊,他表示,已经选择性忘记。 这段日子,除了记者们和钱哥在互相骚扰角力,还有一个人也遇到了啼笑皆非的状况。 谭暮青又一次被嘲笑了。 朋友圈里会跑来开他玩笑的少,家里那帮子兄弟姐妹可不会顾及他的面子,或短信或电话,美其名曰是关心:“洛洛都闹出绯闻来了,你还不下手?” “我心里有数。” “有几个数?别是在数情敌有几个。” “诸位的女朋友都找到了吗?还是有目标了?找个时间带回家看看。” 谭家兄弟立马神隐。开玩笑,工作都忙得要死,哪有时间哄女人,女朋友?过几年直接相亲比较快。 谭家的一堆年轻人完全不排斥相亲,有功夫追着女孩子跑,以结婚为目的的相亲活动更适合他们。投身演艺事业的谭暮青也许是家中最感性的一位,愿意为喜欢的女孩花心思慢慢等待。 走了同辈来了长辈,谭家妈妈也行动起来,她倒没有打给儿子,而是直接找上了陶洛。大清早一个电话打过来。 “洛洛啊,最近怎么样?拍戏很辛苦,有没有吃好睡好啊?阿姨做了好吃的,好像有些多,给你带一点。” “剧组呆的地方有些偏,不劳烦阿姨跑一趟了。”陶洛婉拒。事实上,最近剧组的伙食不错,她的口腹之欲得到了满足。谭暮青的演技已经不是单纯花时间钻研就能进步的阶段,这回演的又是男二,每天都能挤出一点空做一两个小菜。 “不麻烦不麻烦,我反正要去看小青。” “那您过来看他就好,这边的菜也很好吃的。” “你等着,我就来。”谭妈妈整理行装出门,与儿媳妇培养感情去。 挂上电话的陶洛眨巴眨巴眼,似乎哪里不对?不是说来看谭暮青,为什么要她等着? 谭暮青过来招呼她去吃早饭,陶洛道:“你妈妈说要过来。” “我妈?”谭暮青掏出手机,确定没有未接来电:“她怎么把电话打给你?” “不知道。”陶洛转身往饭厅方向走,吃完还得去拍摄场地继续干活。 谭暮青脑子转得飞快,联想到之前的事,这是过来帮忙还是添乱? 几个小时后,谭暮青的私人助理在军营附近接到了谭母,一点不敢怠慢,马上送到了剧组拍摄地。 到的时候陶洛正在拍戏,这一场与她演对手的是周力,谭暮青在秦老身后看着,见了助理小刘在远处和他做手势,起身过去。 “妈,一路辛苦了。”大老远开车过来是谭母的一片慈母心意,不管咋样,开口先慰问。 “这妆不错啊,来,我们先合影留念一下。小刘,用我手机拍,你看这个角度怎么样?” 谭暮青此时的样子不太好,过会儿他要拍一幕逃脱追捕的戏,脸上化了擦伤的妆,青紫一片,颜值高的人有了这样的“点缀”,看着格外让人心疼,要是粉丝们见了,非得“嗷嗷”几下,再控诉几声编剧和化妆师。 疼爱儿子的谭母却是看得直乐。别说这是化的妆,就是真的她也见过不少。 心疼不是没有过,那都是谭暮青小时候的事了。谭家老少都练武,谁身上没弄出颜色过?疼着疼着就习惯了。况且,随着谭暮青年龄增长,武力值也在增加,都好久没见到他挨打的场面了呢。 与乖儿子合影完毕,谭母才将注意力转到拍摄中的场地方向。 与谭暮青相比,陶洛的形象就好多了,虽然同样演的是翻墙逃脱的场面,人却是全须全尾的,除了身上头发上蹭的一点灰尘,落地站好,还是美女特工一枚。 陶洛对谭母的好感增加之前,谭母对陶洛的好感先往上蹿:“这身手利落的,配我儿子正正好,你倒是动作再快一点啊。”想起车里放着的保温盒,吩咐,“一会儿给洛洛送去。” 谭暮青点头应下:“妈,你打算呆多久?” “刚来就赶我回去?” “洛洛这么忙,你还打算让她招待?东西送到心意就到了,有机会我再带她回家看你。” 谭暮青很乐意看到母亲与陶洛和谐相处,现在却不是好时机。拍戏已经够忙。 谭母想了想:“行,等你的好消息。” 谭母来去一阵风,留下一盒食物与一句关心。 陶洛从保温盒里捞吃的,边吃边奇怪:“阿姨走得这么急?”来回好几个小时呢,真的只是来看看儿子? 谭暮青笑:“看到我好着,她就放心了。” 陶洛点头认同。天下妈妈都差不多,她家妈妈也问了好几次说要来探班。 这边吃完,那边又吼着开拍。陶洛擦擦嘴,马上进入状态。拍戏还得有好身体,才扛得住高强度。 可能是因为导演的风格,也可能是别的原因,《双谍》剧组的氛围比起陶洛以前见过的要正经的多。别的剧组,经常会听到有人在半遮半掩地聊八卦,到了秦老这里,就少多了。偶尔的闲暇时间,大部分人不是在研究剧本就是在复习身手,你找我练文戏,我找你练武戏,一个个都特别自觉。 每天醒来拍戏,拍完睡觉,日子在镜头和床铺前重复流转,《双谍》历经3个多月的拍摄,顺利杀青。 能够这么快拍完,除了大家的态度认真外,还得归功于几个主要演员本身实力就不低,加上不摆架子,交流得多了,配合越发默契。哦,还有营里士兵们的帮助,令行禁止,效率极高。秦老心情甚好,杀青那天大手一挥:“食堂聚餐,爱吃什么自己点,管够!” 饶是大家经验丰富,杀青宴放到军营食堂举行也是一段新奇的体验。 进食堂一看,餐桌被移到四周,中间设置了讲台,食堂被布置成了晚会现场,带着腼腆的小士兵正在往桌子上摆放鲜花和餐具。 “您老真是一点都不浪费。”陶洛感叹,“在这里摆席是不是比较省钱?” 秦老笑得眼睛眯成一条线:“军民一家亲,同样的钱,买来自己烧,我们吃得到,战士们也能加菜,干什么去选那贵得要死的酒店?”老人家是苦出身,最见不得乱花钱。 “说得对,实惠最重要。”陶洛点头赞同,做人实在点好。 “就是说嘛。” 谭暮青进门,眼神扫了一圈,向陶洛这边走来,秦老说他:“怎么才来,赶紧去后厨做几道菜,等着你的手艺开席呢。” 谭暮青无奈,转身走人。秦老继续和陶洛说话:“这戏拍完,你有什么计划?听说要自己拉剧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