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挖了几天, 萧楠承包的山总算打理出来几亩, 准备先把西瓜秧栽下去,剩下的她打算慢慢来。 第一次发西瓜苗,萧楠非常成功,一根根瓜秧嫩生生的,看着着实脆弱。栽的时候, 她让萧六叔教大家, 好在都是庄稼老把式, 随便指点了两句, 上手都非常快。 时间她挑在傍晚, 这样可以给瓜苗一晚上的适应时间, 存活率也高些。避免瓜秧被野生物糟蹋,萧楠不仅在坡地周围插上了竹子篱笆, 还将大灰又外派到山坡上守着。 大灰这些天也渐渐在萧楠家定居了, 偶尔才回老太太那边逛一圈, 搞得老太太都在嘀咕, 说这狗多半是给她养了。或许是潭水喝多了, 大灰现在基本勉强能听懂萧楠的话, 所以萧楠很是放心让它去守西瓜地。 回到家,她就接到了镇上邮政打来的电话, 说是包裹到了,让去取。 挂上电话,萧楠还在想到底是什么包裹,等拿回来打开一看, 原来是打磨麻将席的工具到了。 左右闲着没事,萧楠问了一句陈亦松要不要同她一起去送,得到拒绝后她独自一个人提过去了。 顺便还将记录本带过去,这么多天了,她准备上村里看看那些接了竹制品单子的人完成进度如何,是时候又可以发一批货。 到了村子里,萧楠还是先去了她阿爷家。小叔这几天都在给她干活,麻将席几乎都是老爷子一个人在弄。老爷子也厉害,短短几天,这都开始收尾了,还是纯手工的。 “阿爷,您这速度挺快的呀!”萧楠上手摸了摸串成一条一条的麻将席,均匀细腻又有光泽,看得她自己都想捞一套过来用。 老爷子也不说话,呵呵笑了两声,显然他也比较满意自己做出来的效果。 “对了,阿爷,村里其他人接的单做了是放在自家还是拿到您这儿来了?” “都没拿过来,兴许都在放在自家了,咋了,马上就要?”老爷子停下手中的活儿,他到现在为止都还搞不懂萧楠说的什么网店,在他看来,买东西还不得在现实中慢慢挑选,在那啥子网上咋个选哟。 “没事,这积了几天的单子,我想要是他们有就先发了,让别人等太久也不好。” “那要不要我陪你去看看?” 老爷子作势要起来陪萧楠去村里看看,要真耽搁了那还了得? “不用,不用,阿爷,您还是先把这席子弄好再说,这里是今天到的切割机,下次就可以用这个了,不过这次还是都用手工的,免得到时候做出来的麻将块大小不一。” 萧楠急忙推脱道,她知道老人要是真的陪她去了,晚上指不定得加班呢。 问清了是哪几户人家,萧楠直奔目的地。 等走到这些人家里,萧楠发现一个十分普遍的现象,大多数都是老人在家编织,年轻人都很少。这些老年人的手艺都非常过硬,编制的竹具都非常紧实,一看就知道结实耐用。至于创新性,她倒没看出来多少,不过萧楠也没作过多要求,慢慢来就是了。 萧楠给这些样品都一一拍了照片,到时候发到网上,如果有人喜欢,自己挑选就可以了。 不过萧楠还是发现了一家编席子编的比较新颖的。这家人姓霍,两个老一辈都是特殊时期下乡到她们这地方的,后来即便可以回城了,也没有走,反而定居在这里,说是回去了也没有亲人。 现在她们家里只有一个老太太和儿媳妇,男的都去世了,一个壮劳力也没有,听说还有一个孙子,也上去外地上大学了。 “小楠过来啦?快进来坐。”一个黑壮的妇女无意间看见萧楠,赶忙走到门口将萧楠迎进来。从她黝黑的五官中,依稀可以看出年轻时候还是一个不错的美人胚子。 院子里还坐了一个老太太,气质非常好,头发光光顺顺的捋在后面绑着,见了萧楠,也是和蔼一笑。 “小楠你先坐这儿,这是我妈,你喊阿婆就行了,多年不见,兴许都认不出来了。”妇女笑着和她解释,“我妈腿脚有些不好,你别介意啊。” “婶子这是说的什么话,我是小辈,应该我向阿婆问好才对!”转过头对霍阿婆道,“阿婆您说是不是啊?哈哈。” 换来霍阿婆一个慈祥的淡笑。 “哈哈,那就好,咱不来那些虚的。”霍婶子爽朗一笑,进屋端出一杯水递给萧楠。 萧楠接过水喝了一口,这才有空仔细打量霍阿婆手中的活儿,居然是在刺绣! 清幽幽的竹席边缘用素黄的棉布包边,棉布上绣了十分精致的水墨画,仔细一看,是一丛丛形态各异的竹子。 “阿婆,你这竹子绣得可真好!” 竹席编得也好!不是她刻意维护自家人,摸着良心说,这竹席编得比自家阿爷编的还好。 听了萧楠的夸奖,婆媳俩都笑开了眼,霍阿婆矜持一些,抿着嘴淡淡的笑,一看就是十分有涵养的人。 从刚刚到现在,她都一直维持着一个动作,双腿并拢微微弯曲,见此,萧楠不由得在心里猜测她以前八成是一个大家闺秀。 “婶子、阿婆,你们怎么想起在席子上绣花啊?还有这布,质量也挺好的,刻意去买的?” “哪里刻意买的,这不是贤林去外地上大学了吗,看到这棉布质量还不错又便宜,想起你阿婆她喜欢穿纯棉的,所以就买了点给我们寄回来了。” 霍婶子说的风轻云淡,眉眼间自豪的神色看得出她对自己的儿子还是很满意的。 这席子的档次经她们这么一弄,萧楠倒不好给她们和村子里同一个定价了,干脆问本人的意见,“婶子,这席子绣花了,您觉得该定多少合适?” “村子里是怎样的就怎样呗,单独定什么价?”霍婶子想也没想的就回答。 倒是霍阿婆,仔细思量片刻,才温和的对萧楠说,“小楠,这价格比村子里的竹子至少得多定200。” 定这么多阿婆她是有道理的,如果定得和村子里一样,到时候弄得村子里的竹席不好卖,肯定会得罪人,还不如一开始就往高了定。再说了,她绣的东西值这个价。 萧楠诧异的看了一眼老人,没想到这是一个明白人,不过转念一想人家曾经的身份,这也倒说得通。 可惜婶子一时却没明白过来,急忙说,“妈,定这么高到时卖不出去怎么办?” 老人无奈的摇了摇头,她这儿媳妇,嫁过来半辈子了,干活挑粪样样都行,唯独这个性格,还是那么急躁。 她不好意思的对萧楠笑笑,萧楠倒是没在意,“素琴,这价格还就得这么定。” 最后商量并登记好数量,萧楠就离开了,她还有一家没走完。 看了看记录本,萧楠有些诧异,居然是萧仲明家。 远远看过去,萧仲明家和周围人家风格迥然不同。 一排排结实的木桩子牢牢的将整个院子围起来,木墙有半人多高,正中间还竖立了一块结实的大门。和别人敞开大门的行径不同,此刻他家仍然紧紧关着。 萧楠上前扣了扣大门的铁扣,大喊,“有人在家没?秀娟在吗?” “汪汪汪——” 人声没听到,里面的狗倒是先吠了起来。 萧楠竖起耳朵听见里面传来窸窸窣窣一阵响声,门“咯吱”一声被打开。 来人正是秀娟,看到门口站着的萧楠,她十分惊讶: “小楠姑,你怎么过来了?” “过来看看,”萧楠笑着说道,“大白天的怎么关门了?” 秀娟来不及回答她,先是一把把她拉进院子,然后“砰”的一声把门关上。这才有空回答萧楠的问题。 “小楠姑,关门是防止我阿奶跑出了。” 说着,把萧楠引到堂屋去。 路过院子的时候,萧楠发现她家的院子十分杂乱,到处都是摆的竹子竹块,还有一个头发剪得很短的老人坐在院子里,手里正抓了什么东西在吃。 仿佛察觉到萧楠正在看她,她猛的抬起头嘿嘿朝她笑了两声,眼神空洞,嘴边糊满了白色的残渣,笑完又继续低头吃东西。 过后,萧楠悄悄抚了一把左胸口,发现心跳刚刚有那么一秒剧烈跳动。 “那是你奶奶?” 想起秀娟的奶奶好像患了老年痴呆症,她还以为就像小孩一样,哪想到居然这么诡异。 “嗯,是我阿奶。她以前很好的。”秀娟语气有点低落,萧楠也明白,最疼爱自己的亲人生病了,最伤心难过的肯定是她。 “你弟弟和妈妈呢?” “弟弟在房间里妈妈看着。”这几天,她按照萧楠说的方法给她妈妈炖黄鳝吃,身体居然有了好转,每天都能在床、上坐上一会儿了。 把萧楠安置在堂屋的板凳上,秀娟就要去给她倒水,萧楠赶紧喊住她,说明来意,“秀娟,别去忙了,我过来主要是想看看你接的单子做得怎么样了。” 见萧楠执意不喝,秀娟只好作罢。 闻言,她从一个屋子里拖出来一个带盖子的箩篼,打开盖子,将盖子翻一面当簸箕用,然后从里面掏出一堆小东西,挑出来捡捡摆摆,一眼看出就是一套茶具。 最大的那个茶壶快有大海碗口粗细,这种竹子一般很难找,萧楠惊讶的看了一眼秀娟,还真难为她居然找到了这种大竹子。 这些竹杯上都刻了画,很简单的一些小花儿,有点抽象派的味道夹杂在里面,晃眼一看还挺有味道的。 “你这兜里还有些什么啊?我刚刚看见里面好像还有。”萧楠翻了翻盖子里的这些小茶杯,问秀娟。 秀娟抿抿嘴,似乎有点不好意思,犹豫了一会儿还是弯着腰掏了出来递给萧楠。 萧楠接过来一看,哟,好像还是一个蒸竹筒。 蒸竹筒应该可以平躺着放,底部被刮平了,平放着不会滚动,朝人的那一面,被她用锯子锯成了一个椭圆形,可以揭开,椭圆形盖子上她小心的钻了一个小孔,镶嵌了一个小竹块,刚好可以供一个人用手把盖子提起来。 “这是用来蒸竹筒饭的?”萧楠实在佩服了这小姑娘的创意,她们这蒸饭用的都是篜子,不会特意去做什么竹筒饭,因此大家根本就没想到这一点。没想到秀娟居然提前做出来了。 “嗯,就是不知道卖不卖得出去?” 小姑娘还是有点谦虚,担心卖不出去。 “你这几天用这竹筒尝试过做饭没?”萧楠翻来覆去看了一遍又一遍,越看越满意,越看越惊喜。 她有种预感,这个竹筒肯定会大卖,特别是被她浇了潭水的卧龙湾的竹子,其中竹子的清香比其它地方更甚好几筹。 “做过几次,竹筒也没爆炸,米饭蒸出来也特别香。” 一提到这个,秀娟瞬间自信起来,她奶奶自从生病之后,吃饭特别不省心,经常像小孩一样,追着喂她吃饭。后来偶然间在电视上看到了竹筒蒸饭时,她也尝试了一下。 没想到她奶奶特别喜欢,吃饭时间也乖了。而且她妈妈吃竹筒饭往往也会多吃半碗。 尤其是最近这些日子,竹子的品质上升之后,蒸出来的竹筒饭更香了。 “这样,秀娟,你先自己做这个竹筒,卖了一个月后咱们再和村子里的人说,行不?” 蒸竹筒做起来也简单,要是大家都知道了,肯定都争先恐后的做出来卖。她还是想多帮帮这个懂事聪明的女孩。 “对了,以后要是你有什么新发现,也都可以给我说。” 见天色渐渐暗下来,萧楠进去和秀娟的妈妈打了个招呼,才走了。 走的时候,院子里秀娟奶奶已经吃完东西。她正拿着个竹竿一直在地上拍打,嘴里“嗦嚯嗦嚯”的念叨。 萧楠加快脚步落荒而逃,主要是她心里还是有点惊悚。 止不住一阵感叹,以前老人是多么利索的一个人,现在……唉! 还没回到家,萧楠在路上又遇到了春三婶。 “哎呀,小楠哪,上哪去了!你家又来客人了!” 又来客人了??? 说实话,萧楠现在最怕听到这句话,现在家里都还蹲着一尊大佛呢。整天伺候老爷子一样伺候,她真害怕又来了一大爷! 想着怎么没人给她电话通知一声,掏出手机看看,原来没电了,手机早已关机。 三婶遇到了萧楠,也不急着回去了,又跟着萧楠一道儿返回她家。这大妈,看戏看得可热闹了。 “师父——” 一进门,伴着一声“师父”,一个人影子倏地蹿上来。 众人还来不及阻止,就见萧楠下意识的一脚踢过去,那人“嗷”的一嗓子滚到地上去了。 糟了! 萧楠表情讪讪的,出脚太快,都来不及收回来。 看清地上的来人,发现是一个剃着平头的高个子男人。 劳、改犯? 就在萧楠暗搓搓的揣摩时,地上的人爬起来了。 杨森忍着大腿上的刺痛,心里暗暗抹了一把虚汗,幸亏他高啊,要不然这一脚要是踢到那里,指不定他们老杨家就此绝后了。 他站起来规规矩矩的深深一鞠躬,部队里锻炼出来的大嗓门高声一喊:“师父!” 萧楠赶紧侧了侧身子,“好汉好汉!别乱来,谁是你师父,受不起啊。” “不!您就是我的师父,我决定了,这辈子就认定您是我的师父了。” 杨森坚持的弓着腰,大有一种她不同意就鞠躬到天荒地老的错觉。 哪儿来的憨货? 萧楠眼神示意询问看热闹的陈亦松,周围的那些村子里的老汉大叔们一个个看热闹看得正津津有味,哪里还顾及得到她。 “我哥的战友!”陈亦松简单一句话,将杨森的身份和关系抖了出来。 合着不是劳、改犯哪! “那个……好汉贵姓?”萧楠硬着头皮扶起杨森。 杨森以为她是答应了,瞬间抬起头对萧楠道:“师父,我叫杨森,上京人,今年29岁,未婚单身。” 我这不是相亲会所!萧楠一头黑线。 “叫我萧楠就行了,别叫师父,我当不起这个师父。” 听她俩左一个师父右一口师父的,村子里的人都疑惑了。 “小楠,你咋个成了这小伙的师父?” “我不是……” 萧楠正准备解释,杨森却先她一步抢先道: “萧楠师父她武艺高超,自然当得起我们的师父!” “你们?”有人就扣字眼了。 “是啊,师父她在网上直播打拳,我们练了都感觉非常不错,所以这次我准备过来当面拜师学艺。” 众人面面相觑,萧楠什么时候会武艺了,他们怎么不知道? 不过既然这外面的人都找了过来,说明萧楠可能还真有两手,于是就开始为自家娃娃谋福利了。 “小楠啊,你教一个也是教,要不我家的娃子也帮我们调、教调、教?” 萧楠:“……” 于是,卧龙湾的“武林高手”萧楠又出名了,上次是在那些大人口中传得比较热闹,这次却是在那些孩子当中出名了。 这边—— “喂,陈大哥,你上哪儿给我招来了一个这么‘耿直’的徒弟?” 接到萧楠的电话,陈亦青还有些诧异,还没说话,对方兜头来了这么一句。 他分明听出了对方咬牙切齿的味道。 “谁啊?” “杨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