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1章 南昭慕容
“是么……”顾之淮听了他的话,丝毫没有起疑心,手指在锦被上划了划,神色多了一分阴郁,唇角却扬起一丝讥嘲,“我久不出宅院,困于这方寸之间,只为苟延残喘——却不知我的父亲,还做了这样的事。” 独孤俨听到那苟延残喘四个字,禁不住想起那人伏在锦被上,一边咳嗽一边吐血的模样,眸光倒是更深了几分,稍稍挨近了顾之淮轻声问道:“你的病……你不是这府中少爷么?怎么病成这副模样,也没有府医来看?” 顾之淮见他关心自己,暂且压住了自己心里,关于那血书的思索,唇角逸出一点苦笑应道:“这是胎里带的病,治不好的,寒公子不必担心,这几年我还死不了。” 独孤俨神色晦暗的望着他许久,终究站起身来朝着外间走去,快要走到门前推门之时方开口道。 “你好好歇息,有什么事情,我会告诉你的。” “寒公子。” 顾之淮望着他的背影,眸子被阳光映亮,一时间竟有些迷离,却愈发显得清澈见底,没有一丝杂质。 “多谢你……今日帮我。” 独孤俨仅看了他一眼,就不敢再看一般,转过脸来低声应了:“不必。” 顾之淮眼看着他走出门外,将屋门紧紧关闭之后,忍不住先是松了一口气,低身躺下闭上眼睛休憩时,心中已然下定了决心,虽然那血书之事他已经管不了,但帮着这位寒公子救母亲,他还是可以有些作用的…… 旧一年的元宵节转眼过去,天气就开始渐渐转暖,又大抵过了一月有余,翼王府的丫鬟换上春衫,淡粉的颜色与新绿交替,仿若道旁正长花苞的桃花,娇嫩美丽让人心中欢喜,而溶梨院中的那棵梨花树,也已焕然一新萌发鹅黄嫩芽,令每一个走到身边的人,都禁不住伸出手来,轻轻触碰春日里新长出的嫩叶,又不自觉露出会心的微笑。 “清欢。” 着一身暗红绣金春衫的少年,正安坐于梨花树之下,手指自面前的白玉盖上,极轻的滑落而下,唇角带了几分似有若无的笑:“最近我们府上,可是要请什么贵客?” “请人?”正低身给他续茶,也穿着一身崭新的桃红春衫,面上带着微笑的小丫鬟,闻言倒是有些怔怔,低头想了一会后有些不解其意,“没听说过……少爷为什么这么说?” “那盛开的二乔和洛阳红,可都是明都内的名贵花种,且现下还不到开放的花期,但前几日我去后花园散心时,却偶然瞧见她们摆了许多,那花那样贵重——若不是府内要接待贵客,我怎么能在院子里瞧见?” 顾之素看着那浅碧色的茶水,在那白玉梨花盏内旋转,乌玉般的眸子微微闪动,手指轻触其上雕刻的梨花,指尖仿佛带着些许眷恋一般,反复摩挲不止也未曾离开。 “母亲的身子刚有些起色,倒是再有赏花的心了,难道不是很奇怪么?立刻去打探一下,看看到底发生了什么。” 清欢闻言,也知晓事情重要,立时放下茶壶,低声应了:“是,少爷。” 顾之素望着她的背影渐远,目光不自觉落在不远处,正在煮水的胡沁儿身上,待瞧见胡沁儿看向他恭敬点头,他就仿佛骤然明白了什么,眸中神色愈发深不见底,手指端起那白玉梨花盏,低头轻轻抿了一下。 “少爷,清欢打听到了。”清欢走出去没有多久,就在后花园打听到了,自家少爷想要的消息,忙小跑着回到了院子里,面上犹还带着几分期待之色,对着神色镇定的顾之素低声稟道,“是王妃……王妃要举行赏花宴,请各府夫人小姐来赏牡丹。” “小产之后没有两月,母亲就着急要宴客了。” 顾之素看着清欢高兴的模样,知晓她在屋子里也闷得久了,喜欢热闹的天性不改,翼王府内若举行赏花宴,大抵就会很是热闹——想到这些,顾之素神色不变,面上也没有喜色,只是若有所思的,将眸光落在了院墙外,辛氏所住临江院的方向,唇角勾起一个淡笑:“看来对于大姐,母亲还是很上心,并不因那件事疏远,这倒是一件好事。” 清欢再一边听着他低喃出声,有些不解其意却不敢问,挠了挠头看了一眼天色,正要说些什么的时候,却瞧见自家少爷自梨花树下起身,朝着回廊的方向而去,刚走了几步却像是想起什么,蓦地侧过身来沉声唤道。 “连珠。” 话音落下之时,正端着小点心走在半途,一个看起来二八年岁,容颜秀丽的双子,忙快步走了过来,低身对顾之素行礼:“奴才在。” 眼看着清欢连忙上前,从这名为连珠的双子手上,将那做好的小点心接了,顾之素抬步走到他身侧,压低了声音吩咐道:“去查一查,这一次的赏花宴,到底都请了谁。” 连珠闻言,眸光一闪,低身应了:“是,少爷。” 直到天色渐完又吃过午膳,顾之素正让清欢点起蜡烛,自己则侧身靠着贵妃榻,有一页没一页的翻书时,一阵脚步声就渐渐靠近门边,令低头看书的人乍然抬眼,不出意料外的发现,一个双子正侍立在门边不远处。 “少爷,连珠回来了。” 注视着连珠进屏风内回话,清欢悄无声息的退出去,将两扇雕花门紧紧关上,只留下屋内两人说话。 看着名为连珠的双子进门来,顾之素的眸光略有些复杂,这个双子一个月前,被太夫人当做自己人,自怜花院中到了溶梨院里,表面上为了监视他一言一行,是太夫人不愿让他再动手,阻止他与顾海棠和辛氏拼斗之人,然而实际上这个年少的双子,却是琼华在大房中的三枚棋子之---想到琼华在顾氏大房,竟能埋下这样的棋子,顾之素眼神更深了几分,站起身来呼出口气,将手中的游记放下,缓步走到了窗边垂下头,听着连珠的低声稟报,良久后方才淡淡道。 “你方才说,慕容意?” “是,少爷。” 连珠跟随顾之素也有一月时间,足以让他看清,自己的主子到底性情如何,知晓他不必绕圈子,顾之素定然能明白其中深意,就毫不犹豫的低声应道:“其他的王公贵族,在明都之内邀请,看在顾氏面子上,都一定会前来,但只有这个慕容意,就算是王妃请了,也不一定会来——但帖子已发出去,王妃定然是十拿九稳,所以才分外奇怪。” 顾之素自从听到慕容这两个字后,面色就骤然变得微妙起来,良久方才转过身来,压低了声音喃喃道:“慕容意……南昭慕容氏,嫡系大房幺双,这样的身份——”南昭慕容氏在大齐的地位,可以说是一直都十分超然,根本在于前朝大金之时,南昭慕容氏护国公长双,慕容昶在皇帝南钧朗病逝后,为太后将其亲子太子软禁,将时任护国公的慕容垂贬出朝堂,其弟慕容敛则被罢官,被迫迁往琅琊慕容氏,一生再不能出仕。 后慕容昶坐上皇位,摄政十年令行禁止,不但并未重用慕容氏,反而令南昭慕容氏,这一脉立下了誓言,三代之内不得出仕,南昭慕容氏自此之后,紧守门庭不再入仕,却怡好避过了大金灭亡,辛顾两氏争权之事。 南昭慕容氏家学渊源,子弟文武双全者多,且与辛顾两氏中人,都有着扯不断的联系,旁系女子更嫁入明都,许多成为王公贵族嫡妻,因此虽然族中子弟,很少有人真正入仕,但其声名响亮,也受大齐皇帝看重,明都里若非极贵人家,必然请不动慕容氏之人。 至于这个名为慕容意的人,乃是这一代慕容氏家主的嫡出幺双,很小就喜四处游山玩水,结交了很多明都贵子,虽然只是个双子而已,却十二岁就参加大齐科举,成了大齐最小的探花郎,只是他经脉有些问题,自小没有习过武,不如他的两位兄长一样,文武双全。 虽然慕容意并不会武,大齐皇帝却十分欣赏他,不仅不嫌弃他年纪小,还封他为从五品校书郎,令他呆在翰林院里,为大齐修撰书籍,一直到了如今,慕容意年至十八,还有两年就会加冠,明都的许多人家,都很是相中这个双子,希望他能成自己的女婿。 如今看来这期望的众多人中,好似还多了一个辛氏? 顾之素前世并未见过慕容意,不知他到底长得什么模样,不过慕容氏中的子弟,向来是芝兰玉树,皎皎月华般的人物,何况是仅以十二岁稚龄,就当了当朝探花郎的少年? 不必想就知晓这慕容意,定然是百里挑一的人物。 想到此处,顾之素弯了弯唇,只觉得辛氏的打算,当真又大胆又新颖,一旁的连珠看着他,许久都没有说话,不由试探着开口问道。 “我们……需不需要做些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