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9章 烟花
郑长河还想要和许开交流一些细节,许开当即就让他走人,等到之后去跟沈长青说。于是难得放了一天假在东亭休息的沈长青第二天莫名其妙地发现自己的工作又变多了。
运送土著的火车一辆接着一辆,这场仪式当然不可能接送完了所有土著才结束,于是到了现在,也终于开始临近尾声了。
巡抚登台,发表了重要讲话。许开百无聊赖地听着,结果台上的巡抚忽然一句“那就邀请我们的东亭侯也来发表一下看法”给整懵了。他云里雾里地上了台,最后没办法,于是说道:“既然如此,结束!敬请欣赏最后的表演吧!”
然后,打了一个响指,与此同时在暗地里发送出去了一条讯息。
接收到了讯息的祁伤永把完成的画作扔上天空,便有仙女飞舞、举霞飞升、各种美丽灿烂的烟花数不胜数地绽放,在这因雪天而变的阴沉的天气下,即使是白天也很是显眼,整个平州都可以看到这艳丽的奇观。引起了一众观礼之人的惊呼与赞叹。
祁伤永凝视了一会自己的作品之后,收起了自己的拐杖,学着许开以凡人的步伐一步一步地向着平峰走去。
“还以为要我做出‘弥补’是有什么要求……结果就是让老夫放一场烟花?”祁伤永摇着头,“这位东亭侯,当真是……老夫竟是找不到词语可以来形容了。”
……
……
许开原本打算是尽快回东亭,然而其他人提出也想要试试这玩意,于是一行人蹭了一辆火车,与其他将要一起前往东亭的土著一同乘车向着东亭驶去。
火车上在尽量保证安全的前提下人满为患。而在火车上的空屠界土著,大多都是凡俗,偶尔有一两个达到了明心境界的,不过即使是他们,也没能发现这一行人的存在。
云青山不知道哪里拿出来了一块蓝色的玉石,于是一行六人坐在一个角落,既没人注意到他们,也没人来跟他们争抢座位,于是得以一直不受打扰地观察着这些土著。
与打扮整洁得体的瞑炎与源凛不同,这些土著大多身着各种看不出原本样貌的兽皮,头发披散,身上还有各种色彩绘制着类似图腾般的东西。而且凡俗大多是没有那块形似口罩且绘有各自氏族代表图案的“撒遮”的,这东西仅仅只有那些晋入了明心境界的土著才会拥有一块。这些土著坐在火车上十分热闹,毕竟这是无论空屠界还是天言大陆都从未出现过的东西。有人好奇打开车窗,将头探出去,结果被迎风吹来的烟尘和雪一并糊了一脸,口中不清不楚地说了一些什么,似乎是在骂骂咧咧。
这些土著的打扮与许开想象中的原始人差别不大,但是他们的语言程度却非常高,而且拥有属于自己的文字。也不知道这些土著与人族连语言也不互通,到时候一起居住交流时又会出现什么问题。不过许开注意到了有几个看起来地位比其他土著要高一些的土著手里拿着一本书,是介绍人族语言文字的书籍,口中念念有词,是在学习人族的语言。虽然水平不高,但看起来似乎满足日常对话的需要已经足够。
这些应该就是担任翻译职位的人。许开暗自想到。
而其他人已经在讨论火车的感受了。
“这火车感觉还不错,就是太颠簸了。感觉比马车都要颠簸不少,对人的盆骨影响不良。”张云漾细致地感受了一会之后评价道。
陈士及不满地评价道:“确实。”
云青山享受着车窗外刮进来的风雪。
黄图心想要是当时就有这火车或许他当时就能赶回去见老爷子最后一面了。
许初已经睡着了。
“一开始不能太讲求舒适度。对大多数人来说,他们认为速度更加重要。”许开说道,“而且再怎么说也不至于比马车还颠簸吧。”
“是吗?可是我坐的马车都是四平八稳的啊。”陈士及不解地说道。
“废话,你做的马车那都是用什么做的,材料就不说了,拉车的都是异兽,还雕刻了各种阵法吧。”许开没好气地说道,“你那一架马车估计能顶我十多辆火车了。”
“哦。”陈士及低下头。
许开见此,也不再多说,只是说道:“你们感觉这些土著如何?”
张云漾沉思片刻后说道:“嗯……虽然穿着野蛮,但语言似乎很是成熟,用的器具也有一定的技术水准,想必与完全的蛮子是不同的,如果经过一段时间以圣人之道进行教化,想必与人族的融合会很顺利。”
黄图说道:“没几个好看的,不过倒数第二排靠窗那俩还不错。”
陈士及说道:“感觉不如红玉姑娘。”
许开一把打在他俩脸上:“就想着看好看的!”
云青山说道:“全杀光算了。”
此话一出,众人都惊愕地看向她,就连许初都被这句话惊醒,目光错愕地看向她。
“看我干嘛?”云青山反而疑惑地说道。
张云漾扶额:“这些人又不是没有与人族融合的机会,而且整整九大至圣呢,这是一笔不可忽视的助力,怎能如此轻率?而且伱刚才说的,实在是不符合圣人的恕道。”
陈士及和黄图对视一眼,不知道该说些什么。
许初见云青山没有继续说下去的意思,便继续靠在许开的胸上,又睡了下去。
这里才要说到几人的座位。许开坐在中间,张云漾与云青山一左一右地夹住他,而许初则直接坐在许开大腿上,就这么靠在许开怀里睡觉。而黄图与陈士及悲惨地坐在四人对面,不知道该不该羡慕坐在自己对面的许开。
六人变得安静下来,唯有周围的土著仍在各种交流。经过这么长时间的聆听,再加上强大灵识与算力辅助,许开已经学会了不少语言,至少与他们进行一些简单的对话不成问题。
但现在他不想说话。于是几人继续沉默着,直到火车终于来到了东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