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137中文网 > 玄幻魔法 > 儒道成圣,但是理科生 > 第102章 断章 初始的火

第102章 断章 初始的火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没过多久,众人很快就来到了天空之上,发现了这一大片的命源,不由得惊讶至极。而一些人立刻离开了此处,因为如此庞大的命源必然有着平天境邪物诞生,没有屏蔽邪物感知的宝物的他们若是留下必然死无葬身之地。
    而留下来的人出乎意料地多,毕竟此地乃是亚圣级邪物陨落形成的命源,纵是亚圣也对此垂涎欲滴,自然也就不吝于赐下宝物。
    孔伯升额外捎上了黄图。虽然这会让他宝物的使用时间变短,但既然最重要的东西已经到手,那带上黄图卖许开一份人情也并不算什么。
    而在这么多人、且还没有妖魔干扰的情况下,众人也是效率很高地找到了真龙之巢。
    但比起真龙之巢本身,这一次反而是一行刻在巢穴上的字更加显眼。
    【总觉得回去之后会很麻烦,所以我就先走了】
    “……还真是个肆意妄为的家伙。”黄图看着这一行一看就知道是谁写的字之后,嘴角不停地抽搐。
    “我倒觉得很像是许开做的出来的事情哦。”云青山倒是没觉得什么。
    “说的也是。”
    孔伯升却不由得皱紧了眉头:“许兄到底为何要如此?他这样离去,我怎么给他报酬?”
    话音刚落,一座小鼎便从虚空中落了下来。
    小鼎内飘出了一张纸条,上面也只有一句话。
    【我还会回来的,别赖帐】
    于是孔伯升的嘴角也不停地抽搐起来。
    云青山却眼尖地发现了什么:“这里面还有纸条。”
    说着,她探出两根手指,伸向里面。
    里面还有三张纸条。
    【把我手稿保存好,直接公开,看我气不死他们】
    【分红记得继续打我账上】
    【对外就说我死了】
    云青山看着周围围着的几十号一起看着这些这纸条的人,不由得扑哧一下笑出了声。
    这下还怎么“对外就说我死了”啊,倒不如说许开都快社死了。
    一些与许开交情不深的人看见了许开的三张纸条,原本脑海中许开那高冷离尘的天才形象顿时崩塌了一半。
    孔伯升却沉声说道:“诸位,记住,对外必须要说许开已经死了。”
    众人疑惑不解,这么多来自不同派系的人,即使孔伯升有着极高的威望,也无法做到封住每个人的口。
    但他们很快就理解了原因。
    “不是说给我人族听的,而是给妖魔听的。”
    众人神色一凛,都纷纷答应答下,对外就说许开已死,除非对方是一位半圣,否则不会将此事告知。
    墨岑黄图云青山三人却总觉得许开不是这个意思,但这样也好,于是他们也没有说什么。
    “准备回去吧,这次发生得事情真多啊。”孔伯升摇了摇头。
    “我们能从这里出去吗?”有人问道。
    “别想了,除非你有许开那样的肉体,才不会被其中的空间风暴绞碎。你觉得自己有那个能耐吗?”
    那人看了朝通道看了一眼,感受到了其中蕴含的惊天之威,不由得打了个寒颤,连连摇头。
    ……
    ……
    唰拉拉。
    六月的天气总是这般喜怒无常,方才还艳阳高照的天气,瞬时间就倾盆大雨倾覆而下。
    雨水滴落在被艳阳烤灼了许久的官道上,带着一种莫名的气味,让站在官道旁的一位头戴斗笠的黑衣青年抽了抽鼻子。
    而即使是这些没有味道的气息,也这让得先前被迫闻了许久臭味的他仿佛坠入了天堂一般舒适。
    一辆马车驶来,他连忙去拦下:“两位,能否搭乘一下马车?我会付银子的。”
    车上的二人对视一眼,便又看向那黑衣青年,有些惊讶于他的不凡气度,于是邀请他同乘一辆马车。黑衣青年连忙上车入内,托斗笠的福,他身上并没有怎么打湿。
    “我看这位兄台气度不凡,莫非也是一位文人?”车内一人道。
    “愧不敢当。在下不过读过几天诗书,现在连童生都未曾考上。不过……‘也’?莫非二位是文人?那还真是在下失礼了。”
    黑衣青年说着就忙不迭地想要行礼。若这他们当真是文人,那可和他这个普通人不是一个世界的。
    二人扶起了这个青年,没有让他对自己行礼。其中一人苦笑道:“在下确实是文人,不过也刚刚才考取了童生而已,这还有几分运气成分。如今考上,我二人不喜那些逢迎巴结之人,就打算先回村里,告诉乡亲们这个好消息。我二人能考上这童生,可多亏了乡亲们的支持。”
    黑衣青年闻言一愣,随即脸上浮现出一抹复杂的神色,不过有斗笠的遮挡,二人并未发现有什么不对。
    “原来二位还真是文人,那还真是失敬。那在下就预祝二位科举一帆风顺,未来高中状元了。”黑衣青年拱了拱手。与其他童生不同,大部分人一旦考上童生,就已经与普通人拉开了差距,但这二位却依然平易近人,不骄不躁,未来还真会有所成就。
    “哈哈!这位兄台可真会说笑。说实话,我二人虽有些野心,但能考上举人就已经谢天谢地,不负父老乡亲了。”一人笑着说道,虽然知道自己的水平,但被人恭维总能感到一些心情愉快。
    “对了,在下曾义仲,这位是柴源,不知兄台姓名?”
    “我叫许……嗯,二位可以叫我许关。”
    “雨道回乡,颇有些诗情画意,不如我们以此为题,赋诗一首如何?”曾义仲提议道。
    “好,我们正好中了童生,心情愉悦,借此兴致,你我或许还真能做出一些好诗出来。对了,许兄,伱说你也读过诗书,不如也来试试,未来科举也有所裨益。”
    “不不不,在下不擅诗词,作出来怕有碍二位观瞻。”
    曾义仲和柴源原本还想劝他几句,但见这位自称许关的青年脑袋摇得像个拨浪鼓似的,心中疑惑,也就没有再劝,而是相对吟诗。
    作了几首诗之后,二人感觉颇为尽兴,于是又回过头,以一副前辈的姿态对许关说道:“许兄,诗词虽在科举中比重不高,但也不应轻易放弃,不知许兄以往可有什么作品?我二人可以帮许兄看看。”
    “什么东西天上飞……啊不不不,没什么,不用在意。我的道不在此处。”
    “那许兄侧重于何处?是策论,还是经义?”
    “都不是。”斗笠下的黑衣青年终于露出了一抹微笑,仿佛谈到了令他高兴的事情,“我只是点燃了一颗初始的火种。”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