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137中文网 > 其他类型 > 冰刃之上 > 第61章 冰雪襄盛会(三)

第61章 冰雪襄盛会(三)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简冰正看得入迷, 身后一个熟悉的男声响起:“有什么好看的,他们会的我哪样不会?”    这声音又骄傲又欠揍, 简冰转过头, 果然就看到一脸臭屁的单言。    单言穿了一身白衬衣黑裤子,领口扣子开着好几个,看着优雅而又颓废。    “你会三周抛跳?”简冰嘲讽道,“那上次比赛怎么不见你用?”    那一次比赛,虽然不够正式,确实单言明面上“输”给陈辞的最大证据。    单言表情立刻就狰狞了起来:“陈辞呢,他晚上真的不参加演出?”    “他在发烧。”简冰一字一顿道。    “弱鸡。”单言嫌弃地撇嘴, 又手贱地扯了下她衣服:“你这穿得什么呀, 男不男女不女的。”    简冰一把拍掉他的手,“你才不男不女。”    那边工作人员从他们身侧挤过去, 又开始催外面的容诗卉他们。    下半场马上要开始了, 而他们的四人滑是开场第一个节目。    简冰瞅了眼手机,也打算往回走。    毕竟, 陈辞还一个人在冰场里呢。    单言的节目排在后面, 跟在她后面絮絮叨叨地追问:“我哪儿不男不女了?”    简冰怕他发现陈辞也来了, 又闹出新闻,只得在停下冰场门口:“你再继续跟,我就要喊了。”    “喊什么?”单言觉得好玩,“非礼,救命?俗不俗啊?”    “信不信我只喊你名字,你就出不去这个走廊。”简冰威胁。    单言一愣, 随即瞥了眼冰场内黑压压的人群——就在不远处,就可以看到写着他名字的灯牌在一闪一闪。    他“啧”了一声,悻悻然往回走。    简冰这才松了口气,弓着腰,一路道歉着回到座位上。    台上的容诗卉和林纷纷等人已经上冰,追光如水一般温柔。    一道由左向右,一道由右向左。    小提琴声悠扬,《梁祝》的乐声缓缓奏起。    陈辞看了她一眼,轻声问:“你去哪儿了?”    简冰没回答,只盯着台上的四个人。    出乎她的意料,容诗卉还是和路觉一起出场的。    两个祝英台,两个梁山伯。    一对衣衫如雪,一对火焰一般鲜红。    同对镜照影一般,一举一动,一颦一笑,都一模一样。    但仔细看的话,还是能看出他们之间的区别。    譬如,较之林纷纷,容诗卉的鲍步下腰更低。    再譬如,较之陈迪锋,路觉的托举看着更轻松。    到了捻转和单跳部分,他们差距就更加明显了。    ——技术性强的项目就是这点没办法,优缺点一目了然,藏都藏不住。    四个人的同步率虽然还不错,但连跳结束,林纷纷落冰的时候,动作明显没有容诗卉干净。    简冰全神贯注,手指抓紧了椅子扶手。    陈辞小声提醒她:“注意看她们两个的用刃,林纷纷那样,已经算错刃了。”    简冰“嗯”了一声。    旋转、螺旋线、单跳……当抛跳结束,代表祝英台纵身投坟的锣钹声响起,红衣的容诗卉在落冰之后,却没有如往常一样滑回路觉身侧。    她宛转而行,与身侧一身白衣的林纷纷交叉了滑行的轨道,音乐也转到了哭灵的部分。    万古英台面,云泉响珮环。    冰场上的灯光聚为一线,分隔开生与死的界限。    作为生者的红衣祝英台,一往无前地奔向了已然身亡的白衣梁山伯。    简冰刚才在走廊上看到的场景再一次重现了。    只是,这一次,陈迪锋和容诗卉的旋转比之前任何一次看到的都更加流畅和唯美。    世事嗟兴丧,人情见死生。    陈迪锋的确不是天赋型选手,但他毕竟足够努力,站在冰场上,依旧光彩照人。    化蝶的悠扬乐声响起,红白身影交错,宛如蝴蝶在花丛中穿行。    待到乐声停歇,蝶影凝固。    全场掌声响起,被塑料纸包装着的小礼物如雨点一般落向雪白的冰面。    简冰也不由自主地跟着鼓掌,刻苦坚持的人,总是值得钦佩的。    哪怕他并不是最强大的,哪怕他已渐入颓势。    谁不是懵懂出生,然后奋力生存呢?    四人滑之后,是单言的新赛季表演滑,《牛虻》。    他这版编曲严格意义上来说不是剪辑自前苏联电影,而是前苏联的作曲家肖斯塔柯维奇《牛虻组曲》的混剪。    电影里,“牛虻”光伟正而战斗力十足。    而在作曲家笔下,描述的却是“牛虻”从大学生到作为革命者死去,短暂而起伏的一生。    编曲老师考虑到单言的年龄,曲子大部分在展牛虻初期理想化与神经质的一面。    单言那意气奋发、天下我最大的骄傲模样其实并不特别合适诠释这样的角色,但是他胜在年轻外形好。    甫一开场,他直接就是一溜高级三周连跳。    白衣黑裤的少年起跳时姿态悠然,落冰则如雁降平沙,稳得人无话可说。    表演滑自由度比实际比赛大,单言挣脱了规则舒服,滑得也酣畅淋漓。    旋转从蹲转到提刀蹲转再换足,再直立再燕式再反燕式再换足再弓身……只有人想不到,没有他做不到的。    那奔放不羁的模样虽然不像英国绅士,却很有些西班牙斗牛士的范儿。    到牛虻逃狱那段,音乐声渐高,加速助滑的身影靠着刀齿点冰起跳,如风一般旋转——    一周、两周、三周、四周!    平稳落冰,外刃滑出。    这是四周的拉兹跳!    拉兹跳英文简称LZ,又称“勾手跳”,因为助滑时施力与旋转的方向完全相反,难度仅次于阿克谢尔跳。    目前国际上还没有人跳出过被裁判们承认的阿克谢尔四周半跳,勾手四周跳是名副其实的最高难度跳跃。    单言今年才刚刚从青年组升上来,居然就可以完成这样高质量的勾手四周跳,当真是把在场的众人都震到了。    这可不是国际赛场,这是商演平台上的表演滑节目啊。    居然跳勾手四周!    短暂的几秒钟沉默之后,掌声如雷鸣一般响起。    演出虽然还没有结束,所有人却都几乎可以确定,眼前看到的,便是今晚的最高难度跳跃。    哪怕他滑的牛虻完全不像牛虻,舞蹈动作也有些僵硬,勾手四周跳13.6分的高基础分是明摆着的。    现役男单就是不一样,直接技术碾压,就问你怕不怕!    简冰瞥了陈辞一眼,灯光昏暗,他靠着椅背,眼神悠长,不知看到了哪里。    “是不是很羡慕”    陈辞一愣,失笑,继而摇头。    简冰有些不信:“跳四周的感觉,不好吗?”    奥林匹克的口号就是更快、更高、更强,将竞技的本心描述得通透彻底。    可以跳得更好,偏偏要放弃在难度上的追逐,一心配合连三周半都还跳不好的自己,值得吗?    “你看他刚才那一场,pcs能拿多少?”    简冰沉默。    PCS,Program Cponent Score,即比赛时候选手的节目内容分。    它考量选手比赛时的滑行技术、编排衔接、表现力(执行力)、编舞构成和诠释表演。    相对于技术得分(TES)来说,PCS的主观因素更大,也更难攻克。    因为确确实实,有些人在艺术表现力等方面就是有所欠缺的。    而单言自世青赛成名以来,最大的优势便是不断升级的跳跃难度,最为人所诟病的,也正是他步法基础不够扎实和PCS太低。    他的跳跃难度基础分一向不错,但是等到执行分出来,冰迷们往往就十分可惜。    与他完全相反的,则是俄罗斯的西多罗夫。    他至今还是没能跳全五种四周,却已然是金牌在手的奥运冠军。    “曾经有体育评论家做过计算,身体的转速得达到每分钟400转,才有可能跳出一个完美的冰上四周跳跃,而按他的统计,世界上最顶尖的选手跳四周的成功率也不到70%。”陈辞看着冰场上行礼致谢的单言,声音不疾不徐,“但我们真正在跳跃的时候,压根不会去计算这些。肌肉有他自身的记忆,刻苦训练之后,就牢牢地印在了脑子里。这种记忆又和别的不同,它是一直成长的,体重的变化、身高的变化……花样滑冰,要求的从来都不只是难度而已。”    简冰嘴巴张了张,应答不出。    她不由自主的,就想起当年自己才刚学会基础滑行,就急哄哄的求着云珊教自己跳一周半。    云珊无奈极了,叹着气说:“我知道你好学心切,可是,这个项目的名称叫做花样滑冰,而非冰上跳跃——肆意滑行才是一切的基础,你的步法还这么差,急着上跳跃有什么用?”    多年过去了,当年她不屑一顾的观念,却在这一瞬间,在脑海中再一次清晰显现。    犹如枯萎的根须重新寻找到新鲜的水源,断线的风筝依凭上飞鸟的羽翼。    归根结底,这项运动最初的模样,应该就是类似古籍中描述的“流行冰上,如星驰电掣”的生活与嬉戏?    作者有话要说: 谢谢糖糖和莫幽冥妹子的地雷~    我写的实在太慢了,又憋不住修文……不过明天肯定更,因为明天那章已经写好了……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