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不过片刻, 雍蒙进来了。 刘瑾禀告过后,谢镜愚就飞快地给朕整理好了衣领。雍蒙应当不会看见任何可疑痕迹, 但也许谢镜愚在这件事本身就足够触动他的神经。他先给朕行礼, 谢镜愚再给他见礼,而后他就笑言:“近日碰上谢相的机会比之前大得多了,看来臣有幸沾到了陛下的福气。” “新科进士头回齐聚一堂, 臣也不能免俗,想要瞧瞧热闹。”谢镜愚答,从表情到口吻都毫无破绽。 “谢相此话说得真是对极了。”雍蒙还是笑着,望了望朕,“毕竟新科进士都是将来的国之栋梁, 乃陛下心之所系。咱们做臣子的,当然还是要以陛下之事为重。” 要不是知道他俩关系还停留在谢镜愚避雍蒙不及、雍蒙对谢镜愚则是醉翁之意不在酒的程度上, 朕真以为这是一次亲切友好的交流开头。演技都爆表了…… 朕轻咳一声。“既然是上巳, 就不说什么重不重的了。稍作休憩,再评鉴一番新科进士的诗词歌赋,岂不是很好?”朕又挨个看了看两人,笑道:“刚刚听到魏王求见的时候, 朕就忍不住想,今日运气最好的说不定是朕。谢相和魏王均以才学闻名朝野,今日难得都在,朕只消听你们的高见便够了。” 两人齐称不敢。 此时, 外头的流水宴饮已经开始。刘瑾又进来一次,禀告说进士们的题目定下来了, 是樱桃。 “这倒不怎么令人意外。”雍蒙率先开口,“陛下特赐御园樱桃及糖蒸酥酪,诸人理当领旨谢恩。” 这话说得没错,朕也不吃惊。但问题在于,以樱桃为题,等会儿朕就只能听到一些歌功颂德的奉制诗了。真是计划不如变化快啊…… 谢镜愚似乎猜到了朕被败坏的心情。“道理是如此。但樱桃本非寻常之物,有人怕是首次得见,多少影响发挥。” 朕一想也是。这种时候,要他们想出除了夸朕以外的内容,确实有些强人所难。“那谢相可有什么主意?” “臣提议,不如臣和魏王殿下以此为题比拼一场,陛下为裁。”谢镜愚恭声道。 此话一出,别说朕惊诧,雍蒙也小幅扬起了一边眉毛。但他很快把那种震惊压了下去,饶有兴趣地问:“谢相此言当真?” “当着陛下的面,臣绝无玩笑之心。” 雍蒙微微睁大眼睛。“那真是妙极!”他搓掌笑道,“此比试是臣的夙愿,臣恳请陛下恩准。” 朕不由多看了他两眼。谢镜愚大概是想给朕解闷,但雍蒙像是真心高兴?“谢相和魏王如此有兴致,朕怎么能不成人之美?说说,你们想比什么?” “既然陛下为裁,那自然是陛下出题。”雍蒙立刻道,一副有得比就绝不挑剔的样子。 “臣附议。”谢镜愚也没有意见。 朕点了点头。朕知道的名句肯定比他俩都多,然而比起自己作诗……那还是算了。“就以你们各自擅长的体裁来。左右咱们就是比个彩头,定死了反而不美。” “陛下说得极是。”雍蒙接口,双眼依旧望着朕,“臣斗胆一问,陛下的彩头是?” 见谢镜愚也望过来,朕便指着面前玉盘道:“意境高的赐樱桃,韵律好的赐玉盘。” 雍蒙一怔,而后笑了。“如此好是好,但不论输赢都是臣赚到……臣怎么能贪陛下的便宜呢?” 谢镜愚没说话,但他的眼睛里写着同样的意思。 “魏王此言差矣。你们比试,朕赐彩头;你们比得高兴,朕瞧着开心,两全其美的好事,怎么能叫贪朕便宜?”朕道,振振有词得很。 谢镜愚是见过朕如何把歪理掰成正理的,此时唇边便忍不住显出了笑意。而雍蒙又是一怔,目光里带上了一丝朕以前没见过的温度。“既然陛下这么说,臣不尽力怕是不行了。” 之后便是时限。朕定了一炷香,而后让人布置笔墨纸砚。 细香点上,谢镜愚和雍蒙都对着自己的白纸沉吟。而朕无意识地盯着那股淡而朦胧的青烟,思绪不由自主地发散开去。 雍蒙向来好诗词,又细心,今日会到曲江池、继而注意到朕的行迹实在不足为奇。他早年便风靡兴京,谢镜愚后来居上,他想和谢镜愚比试一番也实在无可厚非。朕一直不知道他接近是为何,直到刚刚—— 那种微妙的感觉,该怎么形容? 雍蒙终于像个人了? 想到这里,朕恍然大悟。可不就是么?以前朕总觉得雍蒙完美得像是天上仙人,不食人间烟火的那种;刚才那个眼神却不是仙人的,而是一个会在正常人身上出现的反应。素来遥不可及的人突然变得真实可期…… 难道雍蒙说要加强兄弟感情的话是真的? 朕没忍住多看了雍蒙一眼。他像是察觉到了,抬眼看来,又是微微一笑。可能还是因为之前眼神的缘故,朕瞧他这个笑也比之前有温度了。 继续往下思考,如果朕的猜测是对的,剩下的最后一个问题就是,为什么雍蒙直到去年才想到要加强兄弟感情…… 朕那时候干了什么?把谢镜愚调到中书令任上? 这本是个提拔中带着警惕的举动,但后来康王自投罗网,朕便打消了之前的疑虑,真正开始重用谢镜愚。绝大多数人注意不到那种细微的改变,雍蒙也许可以?正因为他注意到了,便觉得朕可能并没那么忌惮几个兄弟,故而想要接近? 朕不由又设想了下朕在雍至、雍桓等人眼里的印象。性子闷,心思缜密,拒人于千里之外…… 拒人于千里之外? 朕忽而一惊。 所以这才是原因?因为在雍蒙眼里,朕也是个高高在上到无法接近的人?直到谢镜愚之事,雍蒙才发现朕可能不是他想的那样;刚刚也是,朕几乎算是开了个玩笑,他便更肯定自己的猜测? 同性格相斥,为什么听起来很令人信服的样子…… 朕在心里默默地扶额。朕看雍蒙可能有八百米滤镜,雍蒙看朕可能也有……闹了半天,原因竟很可能在朕自身,这实在太尴尬了。朕已经尽力做到客观;现在看来,可能还是有所欠缺…… “陛下,臣完成了。” 两句一模一样的话几乎同时响起。朕回过神,正好看见谢镜愚和雍蒙互相注视对方的桌案,脸上都有些惊讶。 “你们俩莫不是约好了?怎么这么巧?”朕笑问,瞄了瞄用来计时的细香。“这才燃了过半,你们不用再修饰一番?” “能一气呵成的诗句,再修饰便不免过于匠气,更可能画蛇添足。”雍蒙解释。 谢镜愚依旧不吭声,但瞧他面上神气,朕估计他也是同意的。 他们俩竟然能达成相同意见,朕被吊起了好奇心。难道真是旗鼓相当?“那朕便瞧瞧。” 雍蒙写了一首七律。平仄韵脚再规整不过,内容则是咏春。一般的咏春也就罢了,他颔联点的是富贵不知贫困苦,尾联写的则是愿秋有丰收、四海升平,意境一下子拔高了。 再看谢镜愚,句型长短不一,竟誊了一首杂曲。杂曲自汉乐府调而生,备上一应乐器就能边唱边舞。既然是民间所好,歌辞写什么海晏河清就太不对头了—— “别来几春千万结,玉窗五见樱桃花。 况有鱼素书,开缄使人嗟……” “思别离?”刚看头两句,雍蒙就惊诧得把朕想说的话给说了,“谢相,你这是……” 雍蒙没说下去,但朕知道他在惊诧什么。自谢镜愚说好南风起,身边并没多一个半个清俊少年,也没人见他去灯红酒绿之地放纵自己。据朕的探子传话,朝中风向都认为那只是谢镜愚用来打消朕疑虑的。 但现在,谢镜愚竟然写了一首情真意切的思别离?那岂不意味着,不管是男是女,谢镜愚确实有个意中人? 显而易见的是,谢镜愚不会承认。“前些日子,臣听到一首极好的曲子,但只有一半。臣日思夜想,实在技痒,便忍不住跟着写了。” ……只有一半的曲子?他不会还记着朕念的那半阙词? 朕不由更仔细地把谢镜愚的杂曲从头到尾看了一遍。谢镜愚明明没听到后半阙,怎么知道那首词就是在说意中人? 见朕不说话,谢镜愚又补充:“怕是仿得虚有其形不得其髓,臣献丑了。” 然而事实完全相反,朕简直不知道该说什么好。估计只有朕知道他到底在仿什么,估计也只有朕看得出里头接连的隐喻…… 五见? 这是说他五年前就暗恋朕? 鱼素书? 莫不是在说朕那道手谕? 这会儿,朕万分庆幸朕喜怒不形于色了。真是胆壮了,当着雍蒙的面就敢给朕写情书!虽说没第三个人能发现,但…… 谢镜愚这坑爹家伙,永远都不按常理来! 作者有话要说: 你们觉得谁赢了?【doge Ps,如果没有特殊说明,本文诗句均引自《全唐诗》。 本章特殊说明,杂曲改自李白大大【自觉献上膝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