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三六
周静伊带着女儿进了家门, 正屋有十几个家里的亲戚, 她看了她妈不在这里,也不打声招呼, 就径直去找她妈了。 十几年来大家都见惯了,对于这种架势已经见怪不怪, 反正她爱搭不理的,他们也不想腆着脸凑上去,又没什么好处值得他们这样做。 虽说人是嫁到城里了, 可他们也一点便宜都没占过, 还要被看不起, 换做谁都不爽。本来还不错的姑娘, 一天一天的跟着城里的婆家学了势利眼, 连自己娘家都看不上。 她以为别人都羡慕她,其实别人也看不起她,因为她先看不起别人。 虽说习惯了, 可这样的日子还这样的脸色, 周嫣的父母还是觉得面子上挂不住, 毕竟是自家人,别人看他家有这种人, 还会以为他家家教不好。 周静伊找她妈说话了,她的小女儿方小娜却没有兴趣留在这里,于是她一个人去了周嫣的房间。 周嫣的长相要比李芬芳明艳一些,在这个小村子里,两人都是数一数二的大美人了。 李芬芳是古典型的美女, 像一朵清雅的百合花,越看越耐看。周嫣则是一朵玫瑰花,明艳动人,很容易让人眼前一亮。 方小娜一进门,就被坐在正中间的周嫣惊住了,以前她不是没有见过这个表姐,以前的表姐很好看,她一直非常羡慕,也遗憾自己没有遗传到妈妈的模样。 可是无论什么时候,周嫣都没有今天这么漂亮。 她穿着红色带底纹的红嫁衣,宽大的裙子铺在炕上,脚上是一双同色绣着花样的布鞋,脑后仔细编织的发髻上簪了一朵大红花。 不知道是因为女儿家的羞涩,还是因为嫁衣的红色,此时的周嫣脸颊微红,更是人比花娇。 屋里的人说说笑笑的,见到方小娜推门进来,周嫣赶紧笑着打了个招呼道:“小娜,你也来了呀,我们这里几个人都是自家姐妹,你快过来一起玩。” 方小娜也不答话,屋里还有其他姐妹,可是一个招呼都没有打,就直奔周嫣而去。 摸了摸周嫣的裙子下摆,又仔细看了她的梅花衣扣,方小娜一脸羡慕地道:“表姐,你这衣服好漂亮,是在哪里买的?我也想要一件 。” 因为方小娜不理人,周嫣一下子就有点尴尬,她的亲姐姐周灵帮着解围道:“我就说这衣服好!显得你多好看啊,连城里人的表妹都想要。” “不过小娜啊,这衣服可是买不到的,这是你嫣姐的婆家送来的布料,我跟她做了半个月才做成了现在这个样子。”周灵语气里有小小的得意,她不喜欢她姑妈,自然也不喜欢这个表妹,能在她们面前炫耀一下也是好的,叫她们什么时候都以为自己高人一等。 方小娜哦了一声,才恋恋不舍地移开目光,放开周嫣的裙子下摆,看着周灵疑惑地问道:“怎么是这样啊!我娘不是说嫣表姐嫁的也是农村人吗?他们家咋有这么好的布料?” 大家听了这话都有点不自在,在场的谁还不是农村人,嫁的不是农村人,这个方小娜可真有意思。 “这……谁知道呢!反正我妹婆家有能耐,现在衣服就穿在阿嫣身上了,福气是她的,别人想要都没有。”周灵捂着嘴笑道。 “我……”方小娜有点脸红,她是想要,但是又没说什么。 气氛正凝滞的时候,又一个人说话了,是周家二房已经出嫁的大女儿周晚,嫁了有点远,特意回来参加婚礼的。 “哎呀,小娜妹妹,我们这一群姐妹在这里,你是看不见,只看见今天的新娘子了吗?” 周晚还更看不得她姑妈些,当年她嫁人的时候被说得太难听了,对周静伊教出来的方小娜也没什么好感,一点礼貌都没有。 “我不是……”方小娜支支吾吾的,又是没话说了。 周灵笑着看了周晚一眼,拉着方小娜的手道:“好了,刚才我们说到哪里了,继续说!以后小嫣嫁出去了,我们几个姐妹想再聚在一起就更难了,得好好珍惜这个机会。” 这样一说,屋子里又开始热闹起来,喜庆的日子,还是要和谐一点才好,不能出了乱子。 相比于周家的热闹,李家就不太一样了,李芬芳的屋子里,她娘和李家的姐妹们在这里,媒人刘翠娘也在。 “阿芳,娘有点舍不得你!”李妈妈生怕自己在外面哭出来,早早地就进了女儿的屋子。这是她第一个孩子,现在要出嫁,之前是欢欢喜喜的,可现在她舍不得了。 李芬芳无奈,她娘就是这个爱哭的软性子,一点都不像是三十多岁的人,有时候还要自己来哄她。她也舍不得,但是都到现在了,她能怎么办,只能安慰道:“娘,别这样了,你看高家对我这么好,还有什么不放心的。” “我……我就是舍不得嘛!” 李妈妈擦擦红了的眼眶,嫁出去做媳妇的,谁能不受苦。任别人说得天花乱坠,她也不信,这年纪了还有什么不清楚的,别人老说她婆婆人好宽和,她还不是受了很多委屈。 “你这个当娘的都没孩子想得清楚,时辰快要到了,再把眼睛弄红了也不好看,这大喜的日子,可不兴岳母哭嫁。” 刘翠娘不是第一次看见亲娘搂着出嫁的女儿哭了,她是真的有点看不上眼。要是嫁人去受苦了还好,舍不得就舍不得! 可这高家多好啊!家人就没有一个不好的,日子也好过,嫁过去肯定比在家里好多了,又不是舍不得就能不嫁人,总比别人家的不知道好了多少。 “哎,是我不对……”李妈妈赶紧又擦了眼泪,旁边已经嫁出去的几个李家女儿纷纷也劝慰她。 “就是啊,三婶,姑娘大了可不就是要嫁人嘛!我们都好好的呢!” “三婶不该担心的……” 外面屋里也说着话,气氛热闹得很,在路上疯玩的李三江幼子李平安就跑了进来,气喘吁吁地道:“来人了,外面来人了……” 李三江连忙拉着他问道:“是高家的人来了不?” “不知道,反正好大一群人,还有马车呢!快到我们家了。”李平安茫然地摇头,他才五六岁,不认识什么高家人。 李家几个亲戚急急忙忙地站了起来,李家大伯李大江道:“时候差不多了,肯定是高家人来了,赶紧起来到外面接人。” 众人都拍拍自己身上,检查一下有没有什么不对的地方,免得在亲家面前失了礼数,然后再一起走出去到院门口迎人。 大伯娘拍响了李芬芳的房间门,通知道:“三婶子,阿芳,高家人来了,你们好好准备准备。” “唉,我们知道了。”李妈妈应了一声,然后屋里的人全都急了起来,人来了,她们也快得出去了。 李芬芳的心更是扑通扑通地跳了起来,她等了这么久,做了很多心里建设,怎么到了这一刻还是这么紧张呢! 刘翠娘也站了起来,她本来就应该跟着男方来接人的,现在也该出去了,走之前她嘱咐道:“阿芳,做好准备,等外面叫人了你们就得出去了,我先出去看看。” 高家一行人说说笑笑地先来了李家,李家姑娘是大媳妇,先接李家的无可厚非,这都是商量过了的,周家也不会有意见。 “待会不知道该说什么话就不说,反正别乱说,知道不,说话都是大人的事。”进门之前,林正勇再次叮嘱高明华和高明军。 “知道了,大舅舅。”高明华和高明军都点头,他们现在是真的很紧张,怪不得接亲要大人一起,他自己等会儿怕是说不出话来。 就是平时说话再利索的人,当新郎官的时候都免不了要紧张,一紧张就可能会说错话,所以很多有大人陪同接亲的新郎都是不说话的。 新娘就更不用说话了,本来女孩子都害羞,只要没人问话,好好当个摆设就行。 高家从大门进了,就见院子里已经站了李家人,刘翠娘赶紧走过来,夸张地道:“哎呦,我说这大雪天的怎么有喜鹊在枝头叫呢!原来是今天有好事啊!” 张小萍挑着担子走在最前面,也是照着套路笑问道:“今天当然是好日子,我家来接我家的媳妇了,我家的媳妇在哪里藏着呢?” 李家大伯娘道:“我家只有李家女儿,没有高家媳妇,你们是不是走错门了哦?” 张小萍道:“没走错没走错,李家姑娘就是高家媳妇。” …… 两家人打趣笑闹了几句,等到气氛很热烈和谐,李家就叫李芬芳出来了。 林佳送的那块布料挺大的,李芬芳和她娘一起做了一件新衣服和一条裙子,剩下的边角料就缝了一朵大红花。 李芬芳在几个姐妹的簇拥之下慢慢走出来,她也穿着一身红衣红裙,头上戴了同色大红花,看起来比平时好多了。 高家来的几个人很是惊艳,本来都以为他们会接到一个和自家侄子/外甥穿着不搭的新娘子了。 现在一看倒是放心了,不过他们都不知道林佳送了布料过来,还以为是李家下了血本,给女儿买了这么一身好衣裳呢! 高明华以前就见过了李芬芳,这次只敢匆匆看了一眼,不敢像别人一样盯着看,不然别人要笑话的。 高明义站在高明华旁边当伴郎,看到漂亮的新娘子出来,他捅了他哥一下,还挤眉弄眼地朝他笑,然后接收到了高明华的白眼一枚。 “还说我家媳妇不在这里呢!这么漂亮的人肯定就是我家的,这不就出来了。”张小萍假装瞪了李家人一眼,然后就上前拉住了李芬芳的手。 “好媳妇,我们来接你回家了,跟我们走!” 李芬芳忍着羞意被扶着坐到了张大爷的马车上,然后一起去周家接到了周嫣。 李家和周家的亲戚都来送嫁了,只留下家里人。周妈妈虽然没有直接哭出来,但眼睛都是红的。都是疼爱闺女人,这一嫁人,以后就是别人家的人了,受了什么委屈也不能及时知道…… 两个穿着差不多衣裙的新娘子坐在马车上,再加上两个长的八分像的高家兄弟,两对俊男美女的组合,吸引了第三生产队很多人的目光。 在家的人纷纷出来看热闹,双胞胎兄弟同一天娶媳妇,娶的还是第三生产队的姐妹花,这怎么说也是稀奇事了。 要是以前出嫁,条件还算好的人家还可以给闺女陪嫁几条被子,可是现在已经实行国家平均分配制度好几年了,很多人家已经连衣服都没有能陪嫁的了,更别说被子。 饶是周家和李家都对女儿很好,也只能给女儿做了一套新衣服,带到婆家穿。 均西县比较多的还有木料,所以每家都给女儿打了两个箱子和一个柜子,都上了红漆,还有一些能买到的生活用品等,大的放在了马车上,小的都由送嫁的家人抬着走在后面。 在路边看着的人不少,其中一个年轻的妇女拉住了抱着搪瓷盆,走在旁边的李家大伯娘,好奇地问道:“这就是高家的双胞胎兄弟?” 大伯娘不停下来,那个妇女就一直跟着队伍一起走,一点不害羞,又是同村的人,她只好回道:“都把人接走了,这当然是高家的人,是不是看着还不错?” 那人看着马车上的人,一脸的羡慕道:“那是当然了,我就没看见行头这么好的新郎,这高家条件很好啊?听说你家侄女衣服也是高家送的?” “那怎么样?什么锅配什么盖,好姑娘就得配好小伙,我们李家和周家这么好的闺女,自然是要配最好的小伙子。”大伯娘有点小骄傲,她自己没这样的闺女,可侄女也是一家人啊! “那是,那是……” 说了几句话,那人也不好再跟着。心里则是在想,还真是什么锅配什么盖,这村里的两枝花,最终还是嫁到了外面,村里还不死心的那些男孩子现在也该死心了。 一路上都是大人们在说说笑笑,两对新人坐在马车上,个个都低着头装鹌鹑,高明华两兄弟还好一点,时不时还抬头看一下对面的新娘子。 以后她/他就是要陪着自己度过一生的人了,不知道以后两个人的生活,会变成什么样子…… 林佳和高明娟很快就换好了衣服,出来就把该收拾的东西都收好,该摆放的凳子,瓜子、水果糖都放在盘子里,然后就坐在炕上,等着接亲的人回来,至于其他的客人,要到晚饭时间了才过来。 高红河的小女儿叫高明彩,小儿子叫做高明正,他们在这个叔叔家里都不怎么自在,已经和高大志一起回去了。 时间很快到了下午四点多,林佳心里着急,就到门口去看看,很快就看见接亲的队伍从村口那里走来,她赶紧跑回去和高明娟说,举动像个小孩子似的。 高明娟顿时就变得很紧张了,虽然根本说不清楚自己到底在紧张什么。 “娘,你说嫂嫂们会不会很凶啊?” “你这孩子也是,都跟你说过很多遍了,不会的,别紧张,我走了。”高明娟这孩子咋这么没有安全感,明明家里人都没亏待过她。 “哦!” 林佳拿着放在炕桌上的两根红布条,就走到外面大门口等着人来,这边的风俗还有一项,就是等新娘子下来了,婆婆得给新媳妇手臂上拴一根红色布条。 作者有话要说: 讲一下我们这里的婚俗! 进门 男女自由恋爱,得到男方父母认可之后,男方找人看一个合两人生辰八字的日子,当天男可以带女回家。 我们这边全是两层的房子。当天凌晨十二点整,两人从别的地方(不能是女方家)来,两人均穿黑衣黑裤,女方打一把纯黑色的伞。 两人先在男方家旁边露天做一顿饭吃,然后女方关上伞,找一个适合爬到二楼的位置(不能搭梯子),那里会放着一只小鸡,女方把鸡踩死以后,从那个地方爬到二楼(栏杆式两层楼不难爬),进到二楼里面。 二楼正中间会有一个长长的案桌摆放祖宗牌位,之前要先用黑布蒙着,不能露出来。这时男方母亲为女方盖上一块黑盖头,两人跪在祖宗牌位面前念一段话(不知道叫什么)。 之后这个进门的仪式就完成了,女方要在男方的房间里呆三天,不能走出房间一步。 第二天男方父母要提着礼品到女方家里去,告诉他们这个消息(女方有时候进别人家门,父母是不知道的) 第三天女方族人(不包括父母,六到八个人,必须夫妻)到男方家去,同意就商量,不同意就把人带走。 两方父母同意婚事之后,两人已经算是未婚夫妻。女方可以住在两边,但一般住娘家。 ②嫁女 到了这一年的年底,女方回家过年,年初三或初六,男方家里需要准备三百六到六百六个大粽子和十担千层糍粑,一头杀好的大肥猪,以及各种礼品由族人一起送到女方家里去,两方家族会晤,需要在女方家狂欢三天。 第一天早上男方父母要拿着一根系着红绳的大木头去给女方家顶在房子背后,估计因为有人出去了。 然后再在女方家里炒黄豆,放黄糖一起,炒好了带回家族分了。 中午男方大部队上门的时候会被堵门,每次只能进两个人,先喝一杯酒,唱几句民族歌,然后在喝一口茶,最后进门。 女方在此之前要做民族绣花鞋,男方父亲有多少兄弟姐妹就做几双(乘以二,因为夫妻都要有。) 在此三天期间双方家族要对歌,斗舞,如果输了会很没面子,对歌的时候唱歌人要用背袋背着超级大粽子,跳舞的时候也是。(我姑姑嫁人时都被拉去跳过舞,可怕)。 第一天晚上十二点,女方要给男方家族长辈敬茶,然后聆听教诲,得到钱(不包着)(我曾经帮我堂姐和姑姑做过帮着端茶盘子的事情,手上那个酸啊!还要穿得特别隆重,光是衣服和首饰就差点没把我累死。) 第二天吃吃喝喝,第三天女方跟着男方回去。 ③娶媳 女方这边完成,还有男方这边,这边比较简单,请家族、亲戚吃吃喝喝就行了。 结婚这天男方家族还是要去接女方(一般这时候的女方是怀孕的,或者生过孩子的,没有孩子不能结婚),带着一些礼品去,然后唱歌跳舞把人和嫁妆接回来。 到了男方家,女方进房间休息,剩下的全是两个家族的事情,又是吃吃喝喝唱唱跳跳。 比较重要的是女方怀孕这事,这时候会请人来看是男是女,如果…… 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累死我了,但是后面真的不想讲,你们肯定会说这是封建陋习,不过不是重男轻女,不会流产什么的。) 忘了说了,再加一点,我觉得很变态,女方嫁到男方家里,结婚第二天必须帮家族里所有的人家挑一担水,身体不允许的就得让娘家姐妹帮忙挑,有时要一整天才能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