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章
他正处于身心都受到打击的不稳定状态中。 孟老爷子和陈父老领导请过来的医生都说了, 这个时候的陈锦州必须要仔细小心照看,要是一个引导不妥,就会十分危险。 为了照顾陈锦州, 就近搬到一起的徐慧当时是听得清清楚楚。 危险! 徐慧深深地记住这两个字。 而这两个字对她的影响, 是徐慧自己都始料未及的。 有时候不知不觉中, 就做了连她自己都不知道的事情, 时候幡然悔悟, 痛恨自己,从而加倍对陈锦州好。 那个时候的陈锦州,有人待他好, 就像是黑暗中冰冷的环境中,突然有温热的火源靠近, 他是毫无防备地去亲近。 只是人就和火一样,她无害的时候,是温暖,是阳光。 一旦变了, 就是熊熊烈火, 是黑暗。 而这种黑暗是隐藏在阳光的背后,更加让人防不胜防。 时隔这么多年, 徐慧依然记得当时陈锦州知道真相后看自己受伤而又冷漠的眼神。明明只是个少年, 在他的注视下, 徐慧仿佛无所遁形。 好在,他很快就离开。 徐慧才得以喘口气,然后拼命地把自己投入工作中。 她几乎以为自己忘记了的。 为什么呢? 徐慧近乎低喃地问道。 孟海东神色一动, 却是什么都没有听见。 “妈?”他着急地喊道。 这次陈锦州回来,是难得的机会。明明是一家人,陈锦州对自己从来是毫无保留地帮助,孟海东欣喜着他愿意回来,心里一直想着趁这次机会让嫌隙化解。 要是陈锦州愿意留在京城,孟海东也觉得这是不错的选择。 孟家虽然除了他还有其他堂哥堂弟,可比起这些人,他更能接受也跟愿意接手京城的人是陈锦州。 “哪有什么为什么?”徐慧目光游戈,只是不肯看向孟海东:“当年的事情,我早就和你爷爷还有爸爸坦白道歉过了。我那个时候也是鬼迷心窍了,担心他回来,可能对你不利,加上被人怂恿了,脑子一抽就做了错事。这些年,我也是非常悔恨,只是锦州不肯给我机会,也一直不回来。” “那他现在回来了。”孟海东急声说道。 徐慧叹了一口气,终于看向孟海东:“我知道了,牛肉的事情是我没有想到。回头他走的时候,你拿几包过去。” “不过……海东啊。妈也有事问你。” “什么事?”沉默良久后,孟海东的声音再一次响起。 门外的陈锦州收回想要扣门的手,沉默地转身,他想了想往厨房去,同刘妈说了几句话,提了一壶开水往回走。 “锦州?”孟海东开了房门出来,正好看到陈锦州从厨房出来。他身后的徐慧脚步一顿,默默退了回去。 孟海东余光瞥见,心里不是什么滋味。 只是在陈锦州迎视上来的时候,微笑着走了过去,有意无意地就用身子挡住了对方看向房门的视线。 “怎么出来了?”这才多少的时间?难道这么快就搞定了?不过到底是老爷子搞定陈锦州,还是…… “提点热水进去。”陈锦州说了一声。 孟海东看到他手里提的热水壶,问道:“我跟你一起过去?” 陈锦州点点头。 书房里的孟老爷子,看到门开了,两个孙辈一起进来,也没有什么反应,只是看到陈锦州手里的热水壶后,不满意地说道:“我不是让你去拿茶叶吗?你舅妈知道放在那里?” “有这个就够了,您不就是不满意第一泡茶吗?倒了再泡一次就好了。”陈锦州忽视孟海东突然投注过来的视线,镇定自若地过去把孟老爷子面前的茶水倒掉,又大大咧咧地冲了热水进去。 孟老爷子看得眼皮直跳,这要是换了孟海东,准得骂人暴殄天物,不懂得品味。可一到陈锦州面前…… 孟老爷子只能狠狠瞪了孟海东一眼,觉得肯定是这个孙子没有处理好事情。 孟海东有些莫名其妙,摸了摸鼻子,到一边坐好,心里却是想着刚才的事情,他和妈妈的对话,锦州有没有听到。 他觉得没有,可又觉得自己判定错误了。 这是他的直觉。 “外公说的事情,你真的不考虑考虑?”孟老爷子无可奈何地喝了外孙亲自泡的第二道茶后,沉声问道。 方才他们已经说了不少,只是锦州一直不吭声。 孟老爷子把人喊出去,也是想让陈锦州好好想一想。 对于这个外孙,他多少有些不愿意强逼他做出什么决定。 可又觉得孙子的想法是正确的。 这的确很让人矛盾。 孟老爷子的声音把孟海东从思索中拉了回来,他定了定神,想听听陈锦州的意思。刚才下棋的时候,尚老爷子可是暗示了几次对陈锦州的满意。 大院中,不乏这样的事情。 “不了。我觉得现在这样挺好的。”陈锦州一句话概括了全部。 要说只是孟老爷子一个人,陈锦州可能会考虑一下。 可他似乎是个不怎么受欢迎的人。 陈锦州在心里自嘲的一笑。 不过他原本就没有打算在京城多留,之所以回来一趟,也是知道老爷子年纪大了,不想让自己留下什么遗憾。 最少,他也应该为了母亲多多顾忌一下外公的心情。 至于其他的……漫说他现在对小姑娘满意地很,一点也不觉得人家配不上自己,反而时刻有危机感,觉得一个恍惚,可能让到嘴的小兔子跑了。就是对小姑娘没有什么想法,也不可能找个什么人将就。 原本,他就是没有想过要成家的人。 只是有时候心动来得遂不及防,也来得莫名其妙。 就像孟海东和龚琪不只问过一次,为什么会独独对这个小知青不同。陈锦州也回答不出来,其实两个人的相遇也没有什么特色。 可大概感情就是如此,喜欢就是喜欢。 可能当时阳光不错,或者那一撞的缘分,总归要说出什么,似乎什么都能成为理由,但在别人眼里又不怎么能站住脚。 然而喜欢就是喜欢。 想着把小姑娘送上火车后,她在车上看自己的目光,陈锦州心里涌现出一股暖流。即便有时候两个人没说什么爱啊喜欢的,但他知道他不是在做无用功。 他所做的,小姑娘也在慢慢回应他。 陈锦州突然想去上海看一看。 或许能给她一个惊喜。 也不知道自己若是突然出现在那里,小姑娘会是什么惊呆了的表情。 想到这,陈锦州忍不住唇角上扬,整个轮廓都变得柔和起来,不再是那种漠然的,拒人于外的样子。 坐在他面前的孟老爷子看得心惊,眉头轻轻隆起又松开,最后化为一声长叹。 孟海东似乎有什么话要说,也被老爷子摇摇头挡了下来。 他不想把这个外孙逼着急了。 谈对象嘛,没关系。 也不是每一对,最后都成的。 两家门第的差距,这是天然不能补足的。 聪明一点的都会知道。 可要是那专门动歪心思的,想要借此一步登天的,孟老爷子也愿意给对方暴露自己的机会,到时候也不需要他在做什么。 最后再孟老爷子再三挽留无果后,孟海东把陈锦州送了回去。 这是一处四合院,就在什刹海。 时间已经不早了,孟海东就没有进屋坐坐,而是在车子里对陈锦州说道:“明天早上,我早点过来接你。” “不用了。”陈锦州看了一眼车子,摇头:“明天去的人不少,你就别走开了。我自己去,不必那么麻烦。再说了,我可能还要早起出去锻炼一下,你来了也麻烦,到时候我肯定不会迟到的。” 孟海东犹豫了一下,点了点头。 明天他爸孟川流也回来,但估摸着只能赶得上吃饭,之前招待客人的时候,肯定回不来。就是他到时候想过来接表弟,妈妈那边也不好说。 本来就关系有些不太好。 孟海东也不愿意再添生事,只是仍然不放心地说道:“都知道怎么走?你也好些年没有回来了?实在不行就打电话给我,让小王来接你?” 陈锦州笑笑应了,等孟海东开车离开,才返身进了屋。 他这次回来,没有住在大院,也没有住招待所。但因为临时回来比较着急,也没有叫人来打扫,只是在最前面原先是倒座的位置挑了一个房间随意打扫了一下,就住进去了。好在他什么环境没有住过?也不会觉得不舒服。 陈锦州没有直接回房,而是去了二进那一排屋子的客厅里,看着茶几上的电话沉默了许久,终于按耐住想要拨打电话的冲动。 …… 这一天,舒曼被舒母叫了起来。 她昨天晚上睡得有点晚,一直在想陈锦州的事情。算算今天是孟老爷子的生日,也不知道那边怎么样了。 “你昨晚不会都没有睡?”舒母看舒曼又打了一个哈欠,嫌弃地说道:“你这闺女,就是让人操心。老舒,要不,今天就我们带舒安过去。曼曼就不用去了,让她在家里多睡一会儿。” 舒父到底心疼女儿,早就有这样的想法了。 只是今天是约定好去乡下看看舒曼外婆的时间,他做女婿的这种的话不好说,哪怕舒母再好说话,这也不是什么好提的话题,容易让她炸掉。 但舒母提了就不一样了。 “不用了,妈。我这就起来了。”舒曼从床上滚坐起来。她昨晚也不是瞎想的,除了陈锦州那边,在冷静的夜色中也一点点再梳理原主的记忆。 记忆中,舒曼的外婆对舒安和舒曼都很好。 原本按照上海的一些地方政策,哪怕下乡,只要又亲戚在农村里,也是有法子动一些关系,就近分配过去的。 虽说开始这般忙碌动作,是为了舒安。 但舒曼相信,若是一开始是原主的话,舒曼的外婆也绝对会找人帮忙跑动关系。可知青下乡原本就是一些政策上的任务,去偏院地区也是每年都有一些名额的。 本来一开始,若是下乡的是舒安,还是有一定几率去舒曼外婆家那边的。到了那里,虽说也是下乡,可往返两地就方便许多。 但因为董晓华临时插了一脚,事情就发生了变化。 舒曼就被直接扔去了东北。 当然这里面的内情,舒家人都不知道的,就是想着运气不太好,但运气不好的,又不只是舒家,邻居家里下乡的子女中还有去大西北的呢。 这么一比较,去东北已经是退而求其次后不错的选择。 而从舒曼回来后,在她报喜不报忧的情况下,舒家父母之觉得闺女下乡的地方是遇上好人了。 这才忙着想弄点东西让舒曼带回去,也好感谢一下当地人对女儿的照顾。 等舒曼起来,吃过舒安从外面带回来的早饭,跟着父母从了去乡下的巴士。每一次下乡,舒家父母习惯性都会带一些东西过去。 舒母前些天刚去过,这次干脆就拿了点舒曼带了的山珍,除此之外还有之前白玉英给的一些藏红花。 她一直没敢用,直到舒曼回来知道后,让舒母拿出来泡水喝。 藏红花可是好东西,不管老人还是年轻的,特别是女人每天喝一点都是有好处的,能降血脂,美容还有对减缓痛经的作用。 舒曼的外婆正好年纪大了,血压有些高。 舒母小心翼翼地拿了四分之一放好,打算到时候偷偷是给老太太。她可没忘记了娘家的几个嫂子偶尔回去打秋风。 别的东西就算了,但既然两个儿女都说藏红花是好东西,舒母私底下又跑过大药房,对比过,知道自己手里的绝对是非常好的那种,就更加舍不得拿出去给别人用了。 舒家外婆就住在上海的郊区。 路上并没有耽搁太久。 舒家一家人到的时候,舒外婆正躺在院里的藤椅上休息。 “妈,你看是不是小妹她们?”林家富站在墙根边抽烟,眼尖地看到前面道上走过来的人,立时眯了眼睛:“妈,您快起来看看。” “看?看什么看?都气是了,还能看什么?还想你妹回来给你们送钱话啊?你们不要脸,我老太婆臊得慌呢。咦……”舒家外婆说着话还是起身了,等看清舒母几个人后,那动作利索地跟一阵风似的。 舒曼还没有反应过来,就看到一道人影冲过来,随后背部被狠拍了一下,然后被抱住哭骂:“你这傻曼曼,还知道回来看看外婆啊。外婆还想着会不会等死了都看不到你呢?” “外婆。”舒曼六神无主地看着舒家父母。 她是知道原主和外婆感情好。 以前舒曼刚出生,家里一时之间照顾不过来,那个时候舒家外婆身板硬朗,就主动从乡下带了口粮进城说要照顾舒安兄妹。等到舒家后,真正被照顾的其实是舒曼,等原主大一些,有时候还会跟着回乡下住上几个月,一直到舒安的身体好了一些,舒家父母怕两兄妹感情生疏又觉得一直让女儿住在林家不妥当,舒曼就再没有长时间在林家住过。但祖孙两个人的感情一直以来都很好。 也是知道这么一个事,舒曼刚才在舒外婆冲过来的似乎老老实实地受了一记铁砂掌,不得不说舒外婆和舒母绝对是亲母女,打人一样的痛。 “妈,是不是让小妹和妹夫先进屋啊。还有舒安,今天没上班呢?”对于这么一个原本身体不好但通过自己的努力却也是又了正经工作工资还不低的侄子,林家富是非常自豪和喜爱的。 “请假过来看看外婆。”舒安手里提着一个小袋子,东西不重,舒父就没有去抢,也乐得儿子慢慢能帮忙家里分担,哪怕只是这样的小事。这说明舒安的身体真正的再转好,不必像从前那般小心。 不过林家富却不这么想,直接上手把东西拎了过来,感受到轻重后倒没有再说什么。 另一边,舒家外婆已经变换心情,喜滋滋地拉着舒曼往院子里走。 在厨房忙碌的林大舅母听到动静,赶紧洗了手出来,看到舒曼的时候愣了一下,随即笑着上前拉过手看了看,笑眯眯地说道:“回来就好,回来就好。家里也不差你一口饭,再说了等过个几年就能嫁人……” “还不去倒水,就你多话。”舒家外婆脸一沉,恨不得拿鞋底抽这个臭女人,真是一点好听的话都不会说。 就算舒曼回家,又怎么样? 跟她什么事情? 舒外婆是知道舒家已经是因为舒安的病才过得拮据,不是舒家本身穷。可这个儿媳妇以前不觉得怎么样,但等到孙子大了要娶媳妇了,那眼皮子就变得非常浅。 可舒外婆能说什么呢/ 她又不是就一个儿子,也不是就一个孙子。 掏了一个人的钱?剩下的呢? 把老婆子的棺材板拿出来都不够用。 可谁叫现在的有些姑娘,那彩礼叫地越来越夸张,仿佛只有如此才能显示自己的好行情。话虽然这么说也是没有错。 但娶媳妇原本就是量力而为的事情。 太高的攀不上,那就往下走一走,总是都有好闺女的。 再不行,就自己想办法。 可打上自己的主意,舒外婆气也就气了,但她又不是不知道,这几个儿媳妇真正看中的还是女儿那边。 这就是舒外婆万万不能允许的。 老太太拉着舒母和舒曼进了自己的屋子,把想要跟着进来的林大舅妈拦在门外。 舒父见了同舒安对了个眼神,默默地把林大舅拉到堂屋里去。 屋子里面,舒母把那装着藏红花的盒子给老太太看过后,就帮着偷偷装到木箱子里:“您平常没事就在屋里喝一些,要是觉得好,我再给你找点过来。” “干什么做这费劲的事情,你拿回去自己喝就是了。”老太太哪里不知道藏红花贵重,是一点也不愿意舒母费心。 “哪里费劲,这也是舒安和舒曼的心意。”舒母不理会,反正带来了也没打算拿回去,倒是林大舅妈的事情,舒母还想说一说,但看着旁边乖巧的舒曼又犹豫了。 “曼曼这次回来是不走了?”舒家外婆也看出来了,她是一点都不愿意让家里那糟心事给外孙女听到,当然也有那点长辈的事情她当妈的再生气还是不要让她们到小辈面前也难堪,索性就问了心里一直想问的。 有关舒曼当老师的事情,因为之前的信里只说了是代课老师,是因为原来的老师怀孕的缘故才当上的。谁也不知道这老师会不会又回去,又或是发生其他什么事情,舒家父母商量过后,倒是没有声张出去,老太太这边也是瞒下了。 因而舒家外婆是不知情的。 等舒母说了舒曼回来的原因,舒家外婆一张脸就笑得跟绽放的花朵似的:“还是曼曼有本事,我们家这也是出女先生了。” 舒曼听了发窘。 老实说她这老师当的一点也不正规。 可看外婆高兴,只能笑笑。 中午是在林家吃的。 不管林大舅妈怎么想的,午饭还是非常丰盛的。 舒曼在屋里都听到院中杀鸡的声音。 等上了桌,舒家外婆就夹着筷子把两只大鸡腿分给了舒家兄妹,手上的筷子一转,鸡翅则落到了林大舅和舒父的碗里。 对此,舒母十分淡然。 林大舅妈倒是咬了咬筷子,不过儿子不在家,女儿在娘家,也轮不上他们,就不再多想了。 期间,林大舅妈也知道舒曼是出差回来的。 得知这么一个事情,林大舅妈那脑袋瓜就开动起来了,但一想到舒曼在东北又泄气,总不能让娘家侄子娶个不在家的媳妇。 一顿饭,舒曼吃得很香。 骨子里,她还是更适应南方这边的口味。 林大舅妈烧得又不是十分甜口的那种,总的来说她的厨艺的确只得夸赞。 舒家人走的时候,是差不多下午三四点了。 舒家外婆硬是要林大舅去抓一只鸡给舒曼带回去。 舒家人推迟不要,舒外婆说道:“现在不同以前了,家里谁不是多养了好些鸡,没事,都还有呢。带回去给曼曼补补,我看在外面呆着都瘦了。” 舒曼听了心中一动。 可见在她不知道的地方,有些政策早就松动了,想来中国那么大,其他地方也会有这样或那样的悄然变化。 看来几年后的改革开放也不是一夕之间幡然变化后的决定。 或许也是如此,白父才那么容易就信了舒曼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