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7 部分
,如今快70岁了,还硬朗的很。当年王锐父亲分家时才17岁,年纪小力气小,挣的工分都不够吃。那年冬天队里照顾他出门换油。换油是个苦差事,却也是个肥差。每天记满工分,还一毛五补贴。冬天换油却是真的苦。大三九天赶驴车出门,车是不敢坐的,怕冻坏,人都是跟车边跑,跑累了就上去坐一会儿,稍微坐一会儿还得下车跟着跑。手上脚上脸上全是冻疮,耳朵也是又红又肿。 饭是自带的。王锐父亲每天带的都是糠饽饽,只掺很少的玉米面,又冷又硬还掉渣。中午他们多是找小卖部歇脚,要一碗热水,买五分钱干豆腐打五分钱白酒。王锐父亲是舍不得花钱的,每次都是热水就糠饽饽。 有次姑姥姥在小卖部碰到王锐父亲,一搭话是自家人,就把人带回家吃了一顿热饭菜。姑姥姥男人是队里的会计,只一个闺女在民兵团,家里不缺粮。从那之后三叔公就让王锐父亲每天跑那一条线,中午能省一顿嚼果不说,最起码是热的。姑姥姥男人是个厚道的,有一回赶上王锐父亲生日,特意给下了一锅白面条,还卧了俩鸡蛋。后来王锐父亲瞄上了姑姥姥隔壁家姑娘,就近水楼台把人姑娘给拐走了,正是王锐他老妈。 王锐爸妈成亲后是把姑姥姥当亲姑姑一样走动的,两家也是常来常往的。 对这个姑姥姥王锐一直心存感激。在他父亲长起来挣满工分之前的那两年冬天,如果不是有这每天一顿的好饭菜,他的父亲,还不定得遭多大的罪呢! 王锐的礼简单而又实在。大块肉,大只鸡,大桶酒,大袋干果,装了满满一大箱,还有两只五十年参。 到了地方,门是关着的。王锐没急着敲门,这个点儿姑老爷应该在别人家摸牌,姑姥姥耳背,敲了也听不到。王锐开始爬舅舅家墙头。舅舅不在家,过年也没回,这会儿还不定在哪儿漂着呢!上辈子也是,直到拐到小舅妈舅舅才在家安定下来。 “哎哎哎,爬墙头那个,我喊捉贼了啊!”一个清亮亮的声音响起。 王锐刚蹲到墙头上,一听声音乐了:“小强哥,你在家啊?” 赵国强笑着开门:“这不放寒假吗,怎么,中考省状元,市一中特招,行啊你!” 门一开,赵国强扯开了嗓子:“姥姥,王锐看你来了!” 王锐解绳子,赵国强帮着搬箱子,一搬,开骂:“怎么这么重?刚差点撒手!你装石头啦?” 王锐帮人把箱子搬进屋,老太太才听到声儿出来,一见王锐眼泪就止不住了,被两个小子哄了好久才收了眼泪。 赵国强蹲地上一样样扒拉王锐带的东西:“哎呦王锐你捡钱啦,暴发户你?这牛肉怎么也有十多斤,还俩羊腿,还两只鸡,还鹅!哎,我最喜欢吃鹅腿了!呦,这人参啊,这么大个儿?这什么酒?能喝不?呀,老多干果,有我爱吃的栗子!” “五十年参。葡萄酒。能喝,不过里头都泡了十年参,喝多了睡不着。”王锐一一作答。 老太太笑眯眯看着两个孩子,手上摸着王锐刚给带上的一对儿玉镯子。 赵国强一眼看到,凑过去摸他姥姥的新镯子:“这么好的玉,不便宜?” “不贵,捡漏的,地摊上十块钱三件买回来的。”王锐笑说。 赵国强嫉妒:“我怎么捡不着?” 王锐脸一扭:“人品问题!” 赵国强扑上去拧王锐的脸:“你这小孩真不可爱!” 王锐反手就把人按炕上了。 赵国强眼睛都瞪圆了:“还练过?” 王锐得意一笑:“散打!以后再也不怕你了,让你老仗着块儿大欺负我!” 赵国强鄙视:“哥现在也比你块儿大!” 王锐更鄙视:“我还小,还长个儿呢,你还能长几天啊?” 赵国强不屑状:“23我还蹿一蹿,25我还鼓一鼓,哥才20,还好多年呢!” 王锐眼皮一抽:“老男人!” 赵国强嗷嗷叫着把人扑在炕上滚打成一团。 “哎呦,你们俩这就练上啦?”姑老爷摸牌回来了,手上提着两只猪耳朵,一看就赢钱了。 “姑老爷!”王锐站直了。 “姥爷!”赵国强也迅速站直了。 “你爸妈赶集还没回?小锐应该早上来,吃过晌午饭还能多玩会。”姑老爷笑眯眯的。 “昨儿就天黑才进家门,道儿远。”赵国强说。 “赶集就这样,年前最辛苦了。”王锐也说。赵国强父母做水果生意,每天转圈赶集,就数年前最忙最累,可收入也最好。 “再说,也不差一顿饭,下次一定早来,最爱吃姑老爷做的打卤面了,我爸念了半辈子呢!”王锐笑。那一顿生日白面条,手擀面,切得细细的,咸菜肥肉卤,卧两个鸡蛋,淋了香油,一家人看他爸一个人吃。当年那个十七岁的少年一边吃一边掉眼泪,一锅面的味道,记了近三十年。 姑老爷叹口气,去炕席底下摸烟斗。 王锐帮人卷旱烟卷,不大功夫就卷了一堆。 赵国强眼巴巴看着:“我一个也卷不成。” 王锐看人一眼下了结论:“你笨。” 赵国强一抬下巴:“好歹哥也是大学生!自己考的!哎,我买电脑了,我姥爷给买的,去看看不?” 这个得看看!看完感慨,果真是又大又笨又难看啊! 王锐用看怪物一样的目光看赵国强:“这么大一家伙,你是怎么从学校背回来的啊?” 赵国强一张脸扭曲了,显然是想到了某些不堪回首的往事,而这往事在年后还得再来一次! “改学计算机了?”王锐问。 “嗯,正打算转系换专业。不过我都大二了,不好换。”赵国强说,“先自己学着,等学出点成绩来好说话。” 王锐心下一动。网络可是个赚钱的东西,或许他可以先下手插一脚。现在可以先从股市弄点本钱,毕竟网络这东西前期投入不多,几台电脑就能搞定。而且他知道流行趋势,只要能拐到人才…… 王锐再看向赵国强时目光就变味儿了,就跟看自家大棚里种的小白菜…… 告辞回家的时候,王锐抱住老头老太太一人亲了一口,特响。亲得老头老太太笑成了两朵老菊花。 很快,就年二十九了。 王锐开始担心年三十的午饭了。家中过年紧三顿。三十中午最丰盛,炖鱼炖肉炒菜,晚上水饺,初一早上蒸饺。 王锐家这么多年年三十中午就没吃过一顿好饭。三十中午从来都是在大伯母家一起吃的,也是奶奶要求的。但是那一顿从没见过半点荤腥。桌上的菜,近几年都是炒干豆腐,炒白菜,炒土豆,酸菜熬粉丝,最好的是炒鸡蛋。而王锐父母每年雷打不动在二十四那天送去十斤肉两条鱼。 今年,王锐是不想委屈自己的胃的。但是奶奶一早就亲自过来叫人了。罢了,第一年,看看! 大伯家王锐也送了年礼,二十八送的。十斤五花肉,十斤排骨,两条白鲢鱼,十斤散白酒,用蛇皮袋装的。 王锐大伯搓手:“哎,小锐你拿这些东西干啥,咱家不兴这个!” 大伯母掐了大伯一把。 是不兴这个,远的不说,只说近几年,你家三个二十来岁的儿子从没给亲叔叔打过一斤酒! 王锐笑笑:“我是户主了,又是晚辈,该有的礼节不能丢。我爸说刚分家那年,他净身出户,身上没有半粒米,幸好第二天队里分粮食。他的粮不够吃,断顿的时候是大伯偷着送了半袋子苞米面和稻糠、白薯面才没饿死。我爸记着,我也记着。” 王锐看一眼他送的年礼,刚好半袋子。那么以后的每一年,也都会有这样的半袋子,也只有这样的半袋子。你对我爸的好,哪怕只有一丝,我都会回报。你对我的不好,我也会一点一点慢慢回敬。 没人说话了。 王锐勾起了唇角。 第 29 章 三十午饭。 大伯母家的餐桌很丰盛。不知是因为有新媳妇的缘故,还是因为今年鱼肉多。大伯家条件差,奶奶和大伯母又都是仔细人,在一家子的吃食上都抠门的很,一年到头也吃不上几次肉。每年过年王锐家和王锐小姑送来鱼肉,是要用来待客的,他们家只要少少添上一些就够了。 炖肉。王锐一上筷子就后悔了。这也太肥了!大伯母肯定是把瘦肉切下去留着炒菜了。于是王锐筷子一转就把肉送进了旁边三哥的碗里:“三哥吃肉,上午劈柴辛苦了。” 三堂哥王涛一口就吃掉了,又回了一块更肥的。王锐想挠墙。哥,你爱吃肥肉不代表我也爱啊! 大堂嫂眼尖:“小锐怕是不爱吃肥肉,吃不下就给你哥他们,他们都能吃。” 大堂哥隔着两个弟弟就把碗伸过来了。 王锐满意了。 王锐大堂嫂会闹也是没办法。人家新媳妇都有新房,偏她旧房还得跟婆婆住对面屋。当初二叔家的房子她一直以为是王家商量好的,嫁过来才知道她那婆婆都干了哪些缺德事!一家子吃饭菜里都不见油花,别人她不管,可她肚子里还有一个!每天就给俩鸡蛋管屁用啊!不闹能行吗?分开了三间房门一关,爱吃啥做啥,亏什么也不能亏了儿子! 那个叔伯小叔,当初看他见人三分笑,嘴甜又有礼貌,还当是个绵软的。哪知道居然那么手黑!在他们结婚那天趁着这边闹洞房那边就把人给打了,打得老舅爷平时过来先打听那小子在不在,一听在家跑得比兔子都快。谁不知道他们家老舅爷吃喝嫖赌不干人事啊!那孩子可才十五! 一顿饭吃得不顺心。东西都是好东西,大伯母也是好手艺,可架不住偷工减料!五花肉瘦肉切掉了。排骨只有龙骨,肋条都没放。炖鸡,鸡腿鸡翅膀都拣出去了,鸡胸肉也早就剔掉了。吃完,王锐又觉得挺有意思的。他那大堂嫂,这样的日子怕是忍不了多久,估计到时候坐月子还有的气好生呢! 晚饭王锐自己开火。他没包饺子,直接用当归炖的羊肉,学着副班长做的红烧牛肉,长得不像味道还凑合,炖鱼,炖肉,西红柿炒鸡蛋,尖椒炒肉片,炒豌豆苗,烧茄子,黄瓜拌海蜇丝,凉拌金针菇。凑了十全十美十个菜,又下了一包速冻饺子。 晚饭上桌的时候,大堂嫂带着王冰过来送饺子,岗尖岗尖两大碗,羊肉馅的。一进门,姑嫂俩看着饭桌就走不动了。 王锐暗笑。王冰一向嘴馋没规矩,大嫂却是孕妇脾气! 王锐也没言语,倒出饺子碗,按着王冰指挥牛肉羊肉炒菜给拨了一满碗,又把一大碗黄瓜拌海蜇丝全给大嫂倒进了另一碗,又给捡了几个西红柿。 吃完晚饭上坟。 王锐提了满满一兜子纸钱鞭炮,在父母坟前放了厚厚一层炮花儿。 晚上一点,王锐还在看书,隔壁大堂哥来砸门了。门没锁,人就直接进来了。 “小锐,你那黄瓜还有没?你嫂子想吃都想疯了。”大堂哥只穿着毛衣,一脑门子汗,“闹半宿了,说我虐待她儿子不乐意跟我过了!” 王锐围着被子坐得暖烘烘的,不愿意动:“大哥,外面橱柜里有,你自己拿,多拿些,灶台上有泡好的海蜇,不够的话地窖里还有些。冷,我不下炕了,你随手帮我把门带上就行。” “哎,中中!”大堂哥难得的笑开了。 王锐就又想起自己父母了。那时日子紧,还在生产队,老妈想吃鱼,老爸白天上工没时间,又没钱买,就晚上偷摸着去大坑里砸冰窟弄鱼,弄回来连夜吃,早起做饭鱼刺鱼鳞扔灶坑里烧掉毁尸灭迹。王锐妈吃了一冬天的鱼,开春二月二龙抬头,生了一个八斤半的大胖小子!八斤半,那年头哪有那么大个儿的孩子啊!只是,王锐他爸整整瘦了二十多斤! 初一一大早天还没亮,王锐叠被下炕洗脸刷牙。他不用出门拜年,不代表不会有人上门拜年,村里晚他一两辈的大有人在。 炕桌没收,挪到了炕沿上,摆了满满一桌瓜子、花生、大枣、糖块,热得快烧水泡了两壶茶。 才收拾好,王冰来了。王冰身上穿着白色棉外套,黑色小背带裤,红色小皮鞋,头上是带小辫子的帽子,毛茸茸的。别说,小姑娘这么一收拾还怪好看的。而且新衣服一上身,这孩子也顿时斯文了许多。 这一套是王锐从市里买来的,算是感谢小孩心直口快给他揍人出气的机会。所以说,大人说话的时候还是背着小孩子的好,不然不定什么时候就把你卖了。 王冰外套上有两个大大地口袋,可劲装糖能装一盘子。这会儿小丫头就在使劲往里塞了:“小锐哥,我满了,还想吃核桃。” 王锐从瓜子盘子里拿了几个核桃,小丫头一手攥两个,乐颠颠送回家了。 早饭时大堂哥送了两盘蒸饺过来,牛肉馅的。然后又顺走了几根黄瓜。 上午来的基本都是小孩儿,连吃带拿,王锐装了好几次盘子。下午也有大人。还有一个五十多岁老头,管王锐叫小叔。他俩儿子,管王锐叫小叔爷。三岁小孙子,管王锐叫小叔公…… 王锐抽着眼角,给那小孩儿了一大串葡萄…… 小孩乐得又连叫了好几声小叔公…… 最后来的是王小二他们那一支的几个子侄。同辈份比王锐大的没来,是王小二带着弟妹和侄子侄女过来的,浩浩荡荡十几个,把个西屋挤得水泄不通。 王锐乐了。这人丁兴旺就是好啊,往那儿一站黑压压一大片,跟人打架心里也有底气。有几个大些的,揣着小锐叔给的几盒好烟到院子里扎堆尝鲜,剩下十来个小萝卜头,王锐就挨个儿给人往兜里装糖块干果儿。 王小二抿着嘴笑:“小锐哥,你人真好。” 王锐挑了几个核桃给王小二塞进口袋:“别拍马屁,想过来随时都可以,初十之前我都在家。” 王小二更乐了:“小锐哥,你人更好了。” 王锐在小二头顶上呼了一巴掌。这孩子不够聪明,可是努力,基础扎实,从没掉过班级前三名,进县一中把握还是很大的。 王小二犹豫着问:“小锐哥,我爸想让我考中专,说中专少花钱早受益,挣钱也不少。” 王锐停了停:“那你的意思呢?”96年,中专毕业生确实还吃香。但是96届,三年后毕业基本上已经不分配了。去找工作,大学生越来越多。不过这种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