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回吃水牛奶呢,还是这种形状的。” (5)
验啊,他从前还在车间干过呢,焊接喷漆这些活儿都没少接触。 “你这是打哪儿蹭来的啊?”马家老爷子念念叨叨。 “咳咳”马从戎掩饰性地咳了两声。 “算了,刚好这两天你妈在打铁铺住着呢,一会儿拿回家看看她能不能洗得干净。” 马家老爷子在打铁铺住着,他们家的晚辈就要轮流过来照顾他,刚开始有些人还嫌麻烦呢,不太乐意跑山沟沟里住着,后来渐渐也就习惯了,每回过来就跟度假似的,日子过得也挺惬意。 一会儿马从戎又和罗蒙谈了一下接下来一段时间螃蟹供应的问题,这回他倒也别提包圆的事情了。 罗蒙他们这一年产的螃蟹,其中一大部分个头大的优质蟹还是要供应给极味楼,剩下的主要就是放在镇上店面出售,个头比卖给牛王庄的小一些,价钱便宜不少,另外每天也会抓几对大螃蟹到店里,有些人要请客送礼什么的,也会有这方面的需求。 马从戎和罗蒙说完事,就上打铁铺找他老娘去了,车子开到打铁铺下面的时候,他想了想找了个地方停了车,摸出手机来打了个电话。 “喂,老李啊,你说咱那个游泳馆啥时候动工?” “啥?十一月中旬?” “不行啊,能不能提前一点?” “设计没出来啊?那就让他们赶赶工嘛。” “最晚到这个月底!” “我急?我急什么,是你们太慢了。” “啥?你说天太冷盖好了也没人上游泳馆?” “那咱可以搞温水游泳馆嘛?” “我啥时候嫌贵了?” “咱就建温水游泳馆。” 牛王庄上,送走马从戎以后,罗蒙没啥事,一会儿等肖树林和猴娃子他们从山上下来,一家三口就骑着三轮摩托车,运着一盆子热豆花,给东南西北它们送过去了。 同行的还有金子,这条金毛母犬,经过一段时间的共同生活以后,跟罗蒙肖树林他们也亲近了许多。 “汪汪!”他们先去的是南边老二那里,这家伙远远就看到罗蒙他们过来了,摇着尾巴跑出来迎接。 “瞧瞧,这是想媳妇了。”罗蒙哈哈笑着从摩托车上下来。 “呜……”老二往金子身边凑了凑,还挺友好,从前它们东南西北四兄弟在一块儿的时候,那是真热闹啊,干啥都一起,如今就自己独自守着这么一大片地方,能有个伴当然很高兴啦。 金子胆子小,之前刚开始接触东南西北的时候,就总往罗蒙他们身后躲,现在已经好多了。 “来,猴娃子,给南南打一碗豆花。”罗蒙拿了车上的小勺递给猴娃子。 “啪……”猴娃子转头看向肖树林,肖树林笑着把老二的饭缸从地上拿起来递给他。 猴娃子看看罗蒙,又看看肖树林,低头认真地从盆里一勺一勺地打出豆花装在饭缸里,最近罗蒙和肖树林经常带着他在牛王庄上到处转,给东南西北送吃的也不是第一回了。 “这小子,干活还真不赖。”罗蒙心里一高兴,手里的核桃就转得更快了,一旁的老二闻着浓浓的豆花香,也把尾巴甩得飞快。 “给它端过去。”见猴娃子打满了一碗,肖树林拍了怕他的后脑勺鼓励道。 “呼……”猴娃子习惯性地呼了一声,看看等在一旁的老二,小心翼翼把那碗热豆花放在了它跟前。 “汪!”老二冲罗蒙吠了一声。 “吃。”罗蒙对自家狗狗的表现非常满意,如今它们各自看顾一个区域,要还跟小时候那样谁给的东西都吃,那就麻烦了。 一会儿罗蒙让金子先留在这边,自己和肖树林猴娃子又先后去了其他几只狗狗那边,老三和老四的婚姻大事都还没着落,之前龚白棋倒是领了几条母犬过来让罗蒙看,罗蒙都没瞧上,不知道咋的,就是看着不顺眼。 肥妹的肚子越来越大,整个身形也圆了一圈,老大还尽惯着它,有啥好吃的都让它先吃,猴娃子给它们打两碗豆花,肥妹就要干掉一碗半。 “唉,这么吃下去,到时候会不会生不出来?”罗蒙看着这吃货,也怪忧心的。 “不行就找棋叔来帮忙。”肖树林说道。 “呜……”肥妹正吃着香喷喷的热豆花,老大却在一旁看着。 “完全妻奴啊这就是。”罗蒙见了忍不住摇头。 肖树林笑了笑,没说话,往一旁的空盘子里又撒了一些南瓜子,肥妹最爱吃瓜子,而且嗑瓜子的水平还十分高超,一般葵花籽已经担不住它吃了,西瓜子和南瓜子还行,一两把也够它嗑小半天的。 罗蒙最近这段时间经常跑外面,常常胡群峰一个电话过来,他就要出门了,虽然不愿,但也是没办法的事,五证还没全呢,房子倒是动工了,等哪天这栋房子的事情都弄好了,他就打算慢慢减少跟那些人的接触,保持必要的联系就好。 “今天这一位,你别看他职位不是最高的,说话却很有分量,咱这点事情,他要是肯帮忙,那以后可就顺利了。”这天晚上,去永青镇的路上,胡群峰对罗蒙说道。 “那咋现在才请呢?”罗蒙问道。 “你当我不想请?那也得请得动才行啊,人家一般不掺和这些事,晚上你也看着点,不管事情成不成,先给人留个好印象。” “行,知道了。”县里这个大人那个大人的,罗蒙最近也认识了不少,各位大人都有自己的性子,有喜欢含蓄的,也有喜欢直白不爱拐弯抹角的,今晚这位大人不知道什么性子,但是罗蒙直觉自己应该不会招人讨厌才对。 胡群峰对他们县里的关系网那是门儿清,不过门儿清归门儿清,能不能攀得上关系那就得两说,这一回要不是有牛王庄的大闸蟹开路,怕也请不动这尊佛。 罗蒙他们店里最近每天都有一批大闸蟹出售,那些上水牛镇买螃蟹的车子,快把整条街道都给堵死了,稍微去晚一点的,就得白跑一趟。县里的各位也都知道牛王庄的大闸蟹好,胡群峰就打着罗蒙要请他们吃自家土特产的旗号,敲开了好几扇门。 等到了地方,他们刚刚让酒店里的人帮忙把那几只螃蟹拿去厨房加工,那位就到了。 “老胡!你们来得早啊!”那位一进门,见罗蒙和胡群峰正在海鲜区那边站着,高声就喊了一句,显得十分爽朗的样子。 “哈哈哈,老赵。”胡群峰笑着给他介绍:“这个就是罗蒙,咱水牛镇上的后生,这两年把他那个牛王庄整得还不错。” “听说过听说过。” “你看看还要点个啥?” “不用了,你们不是说带了螃蟹过来吗,就不点这些个了,咱就三个人能吃得了多少,有螃蟹,再整两个素菜,别到时候点一堆吃不完尽浪费。” “那行,听你的。” 三人很快进了包厢,服务员先是上了小菜和茶水,三人便就在包厢里说起话来了,主要是胡群峰和那位叫赵献礼的局长在说话,罗蒙偶尔应上一两句,并不怎么多说。 见离上菜还要一会儿,罗蒙左右无事,就把口袋里那对核桃拿了出来,放在掌中慢慢搓揉,掌中旋日月,时光欲倒流,之前罗蒙盘核桃,就是想要看成果,现在他盘核桃,已经能找到这其中的乐趣了,沉心静气,安逸非常。 “你这对是秋子。”赵局长突然说道。 “哦,没事搓着玩的。”罗蒙笑了笑,他这两个秋子个头不大,放在掌中也并不十分明显,没想到对方还是注意到了。 “我平时没事也喜欢玩玩核桃,你给我看看你这对。”这人好像对罗蒙手里那对秋子很感兴趣的样子。 “行。”罗蒙也没多想,直接就把核桃给他递了过去,他这对秋子不大也不特别,纹理质地各方面条件都很一般,不过被他把玩了这么长一段时间以后,也跟别的核桃显出一些不同来了。 “你这对盘了有多长时间了?”这位大人把罗蒙的那两颗核桃拿到手里仔细看,一会儿好像是嫌看不清楚一样,又从口袋里掏出一副眼镜,对着灯光仔细端看起来。 “一个多月。”罗蒙说道。真要算起来,应该还不到一个月,不过他毕竟有灵泉在手,罗蒙觉得自己还是应该藏点拙。 “哎呀,这对核桃……”这位大人一边对这对核桃爱不释手,一边又摇头叹气。 “怎么了?”罗蒙问他。 “看不懂。”这位大人还是摇头。 “给我们也说说。”胡群峰也被他勾得有些心痒。 “这质地,这色泽,咋说呢,它不对啊。”对于罗蒙盘出来的这对秋子,这个玩核桃有些年头的老手也看不明白了:“从来没见过这样的。” “是好核桃?”胡群峰问他。 “那肯定是啊,你看这质地,现在虽然还不太明显,你就看表面这一层,它似玉非玉,不是玛瑙胜似玛瑙,好核桃啊,等以后盘出来了,肯定出彩!”老赵把这对核桃拿在手来看了又看,一刻都不舍得放下。 “赵局长要是喜欢,这对核桃就留着。”罗蒙这时候适时地开口了,这对核桃送人了,他以后还可以再盘一对啊,房子的事情要是能落实下来,他接下来的时间都不知道能省多少心呢。 “那怎么好意思,不好不好不好。”赵献礼连着说了几个不好,君子不夺人所好,都是玩核桃的,他要这么做就不合适了。 “这有啥,反正我也是搓着玩,你要是喜欢,我就当给这两颗核桃找个好归宿了。”罗蒙玩笑道。 “对啊,老赵啊,他们这些年轻人,说是喜欢喜欢,其实也就三分钟热度。”胡群峰听罗蒙开口说是要送,这会儿连忙也搭腔了。 “那……我就收下了?”老赵虽然还是觉得不应该,可他心里实在是喜欢啊。 “扣扣扣。”这时候包厢的门被敲响,QQ小说网服务员开始上菜了,大概是因为这俩核桃的关系,这顿饭吃的十分愉快,气氛也特别好,老赵甚至还答应帮胡群峰和罗蒙看着点他们那几个证的落实情况。 牛王庄的螃蟹好,眼下又正是膏满蟹肥的时候,老胡老赵俩人吃得那叫一个赞不绝口,罗蒙见这气氛,估摸着他那几个证的事情大概是尘埃落定了。 “你小子也不用不舍得,在咱永青,敢不买肖老大的账的,这个赵局长就算一个,你小子这回走运了,又给你搭上这条线……”散席后胡群峰打着酒嗝对罗蒙说道。 “这个老赵你别看到不声不响的,后面的关系可硬了,像马家,在咱永青也算是了不起的了,出了咱们省,那就没多大影响,知道人家老赵的关系能通到哪儿吗?” “哪儿啊?”罗蒙问他。 “!”胡群峰说着就给罗蒙比了个军礼。 “军方?”罗蒙这会儿也是吃了一惊。 “没错,当年他父亲就是军人出身,他自己弃武从文,前些年,他儿子又考上军校了,现在就一直在部队里发展,据说是前途无量,这小老儿大概是怕给他儿子拖后腿,这些年低调得很,但是在咱永青,还真没人敢不把他当回事。” 晚上回到家里,罗蒙就问肖树林了:“XX局那个老赵局长你知道?” “赵献礼?”肖树林好像也有点吃惊的样子。 “嗯,是他。” “听我爸说那家伙不太好搞。”肖树林知道,他老子曾经就吃过这个赵局长的亏。 “老胡也这么说。” “怎么样了?” “还行,送了对核桃。”罗蒙说着拉开墙边的厚绒布帘子,从里面的架子上又挑了一对核桃出来盘上了,他这都盘了快一个月的核桃了,这会儿突然送了人,手头上空荡荡的,有点不适应。 再说赵献礼这边,得了罗蒙的这一对核桃,也是欣喜非常,这一对核桃看着颜色有些暗淡,不红不亮,一般不识货的,可能还真看不出来什么好,但是他能看出来啊,这一对核桃虽然不红不亮,但是隐隐有一股清透劲儿,别的核桃那是望尘莫及啊。 老赵高兴得那是日也盘夜也盘,还没几天,颜色就被他盘出来了,可能是个人体质的关系,罗蒙盘了这么久硬是不上色的核桃,被他刚盘上几天,颜色看着就红了。 这下老赵可高兴坏了,更是日日盘玩爱不释手,那边还不忘替罗蒙他们打了几个电话: “小刘啊。” “对,我是赵献礼。” “前些时候胡氏房地产不是弄到两块地皮嘛。” “对对,就是这个事。” “他那个《建设工程施工许可证》下来没有?” “哦,还在办理是?” “那你帮我留意一下,没啥问题就赶紧落实,别给人拖着了。” “诶,好。” “……” “哎,老张啊,跟你说个事。” “胡氏房地产那两块地皮的事你知道?” “……” 接下来罗蒙和胡群峰那两块地皮的几个证件果然下来得特别顺利,饭局也少了,日子也悠闲了,老周终于又过上了老婆孩子热炕头的好日子。 这一天晚上罗蒙一边盘子手里的核桃,一边又点开他常去的那个文玩核桃交流网站,一点开,就看到首页有一个火红火红的热帖,标题也写得很低调:机缘巧合之下得到的一对秋子,请大家共赏。 罗蒙一看那后面的点击和回帖数量,忍不住也有些好奇,啥好核桃啊那么多人看?于是就把这个帖子打开了,没想到网页一开,映入眼帘的竟然是自己前些时候盘过的那对核桃。 如今这对核桃也有些变样了,最明显的是在颜色上,被老赵给盘得红了不少,总体还是比别的核桃要清透许多,当真是似玉非玉,漂亮非常。 “老夫玩了这么多年的核桃,还是第一回见到这样的。” “干净!漂亮!” “美啊!美得自然!” “没想到秋子竟然也能盘出这个水平!” “高人啊!” “我现在看秋子的形状纹路咋就觉得那么顺眼呢?” “秋子这是要崛起啊!” “知道哪里还有好秋子卖吗?” “都这季节了,有点晚了,明年赶早。” “秋子出精品啊!” “楼主!多少钱出?” “我出一万。” “刚刚有人都出到十六万了,这种核桃你一万就想买,怎么不去捡啊?” “毕竟是秋子嘛?” “秋子咋了?英雄不问出身!” “都别吵了,楼主早说过不出了。” “……” 罗蒙看着看着,一转头,就看到猴娃子正蹲在他身边,手上习惯性地转着核桃,两眼盯着电脑屏幕里的那对核桃看得还挺认真。 “儿子诶,咱以后就盘核桃赚钱。”罗蒙高兴地抱着猴娃子在床上打了两个滚儿。 “呼呼……” 185 185、最新更新 ... 不知道是不是因为灵泉的关系,罗蒙怎么盘都不上色的核桃,到了赵献礼手里,几天就盘出颜色来了,而且这一对核桃现在被盘得清透如玉,色泽也够红够干净,一眼就能看出来是一对好核桃了。 为了验证自己的猜测,罗蒙决定再做个试验。 “儿子诶,让我看看你的核桃。” “呼……”猴娃子看看罗蒙,又看看自己手里的核桃,弄明白罗蒙是要他的核桃以后,半点没犹豫就递了过去,这孩子不知道是不是受了猴群的影响,对罗蒙的要求从来没有不答应的。 “来,以后你就盘这一对。”罗蒙说着又从墙边的架子上给他拿了一对还没盘过的核桃。 “……”猴娃子仔细看了自己手里的这一对新核桃好一会儿,这才慢慢盘完了起来。 罗蒙也仔细看了看猴娃子这段时间盘出来的这对小核桃,原本他是把这两颗核桃当玩具给的猴娃子,没抱多大希望,也就没关注他的进度,这会儿拿过来仔细看,别说,还真是有模有样。 这对核桃被猴娃子盘了快一个月,也开始包浆上色了,不过它们的颜色不像赵献礼盘出来的那对那么红,更像是茶褐色。罗蒙把这两个小核桃放在手里慢慢转,他想看看被自己盘过一段时间以后,这对核桃到时候会有什么样的变化。 因为剩下几个证件的事情办得很顺利,老周最近就悠闲多了,山上的大多数活儿也都有专人负责,罗蒙只要每天上午去一趟镇上的店面,下午晚上大把的时间基本上都是自己安排着过,有时候一家三口会一起上一趟山,有时候就肖树林跟猴崽子去。 养了将近一年的螃蟹,也到了收获的时候,罗蒙家的螃蟹从来都是论只卖的,根据块头大小不同,价位也不一样,总体来说,这个收入还是相当可观,比夏天的时候卖西瓜还要赚钱。 这天晚上,牛王庄上的人们睡得正香,稻田里的螃蟹们沿着防逃墙的墙根下面一圈一圈地绕,当初罗蒙和肖树林为了修这个防逃墙,很是花费了不少功夫,墙面又高又滑,埋在地底下的部分也够深,螃蟹们在里边打了不少洞,都没能成功越狱。 “!!!”这些螃蟹排着队在墙根下绕着绕着,不知道怎么的,其中几只螃蟹就不走了,后面的螃蟹也奇怪,一只一只跟着往上叠,这些家伙仗着自己有一副硬壳不怕压,愣是把罗蒙叠到一米多高。 “啪!”第一只越过围墙的螃蟹摔到地上,发出一声清响。 “啪啪!” “啪啪啪!” 后面的螃蟹越来越多,一只一只从一米多高的围墙上掉落下来,划拉着它们细长的蟹爪,挥舞着两只大钳子,没一会儿就消失在了附近的草丛中。 “汪!汪汪!” “汪汪!汪汪汪!” “汪!汪汪汪汪汪!” 凌晨两点多钟,山上突然狗吠四起,惊得大家连忙从床上翻了下来,一个个急忙忙穿好衣服,拿上手电筒,三五成群到牛王庄各处去看情况,首先去牛棚,然后去鸡棚。 “咋回事啊?”罗蒙和肖树林这会儿也扛着猴娃子带着金子出来了,因为不确定山上到底出了什么事,也不敢把他们单独留在小屋那边,一路出来,他们已经把果林那边查看了一遍,并没有发现什么异常。 “不知道,牛棚和鸡棚都没事。”陈建华等人这会儿也不知道到底发生了什么事。 “!!!”这时候,螃蟹堆已经变成了一条细长的梯子,后面还有螃蟹源源不断地从稻田里沿着这条梯子翻出围墙。 “汪!汪汪!”老二用一条前腿压住一只螃蟹的蟹壳,那只螃蟹凶猛地挥舞着它的蟹钳试图反抗,一旁还有更多螃蟹,排着队迅速地从它们身边爬过。 “汪汪!汪汪汪!”老二大吠不止,山上它的其它几个兄弟也纷纷声援。 “去蟹田看看。”罗蒙已经有了不好的预感,肖树林的脸色也不太好看,之前他们刚开始养螃蟹的时候,就曾经听很多养殖户说过,螃蟹这东西最爱逃跑,这些日子以来他们也一直都很小心,希望不要在这个节骨眼上出岔子才好。 “哎呀!螃蟹!”陈建华等人这时候也反应过来了。 一行人匆匆赶去蟹田,打着手电筒找了一圈,很快就找到事发地点,只见一串螃蟹正在翻墙,十来只螃蟹勾成一串,最上面那只螃蟹用它的蟹腿紧紧勾住防逃墙顶部,最底下的螃蟹就勾着这个由它们同类组成的梯子努力往上爬。 爬到最上面,再翻出去,“啪”一声就结结实实落到了地面上,划拉着几条细长的蟹腿,飞快地沿着前辈们留下的痕迹爬去。 罗蒙把手电筒往稻田里再一照,哪里还有几只螃蟹的身影。 “奶奶个熊!”老周急眼了。 “抓!”肖树林只说了一个字,眼疾手快,一把就将刚刚翻墙出来的那只螃蟹给抓了个正着,撩起蟹脚,一下就把它甩到稻田里去,那个已经不知道帮助了多少螃蟹成功出逃的蟹梯,也被他三两下从围墙上给弄了下去。 “赶紧回去拿水桶。”陈建华连忙安排起来。 “我去把榔头它们拉过来。”纳茂成说道。 今晚东南西北他们都吠得很厉害,榔头一家倒是安静,就是刚开始的时候警觉了一下,后来大概是没听到闻到什么不对劲的,就又睡下去了,毕竟蟹田离牛棚也有段距离,螃蟹们的动静又小,实在很难发现。 “东南西北!”罗蒙喊了一声,自打这几只都各自有了领地之后,罗蒙就不让它们私自离开了,担心它们以后被猴子们调虎离山之类的,不过这会儿也管不了那么多了,先把螃蟹抓回来要紧。 “汪汪!汪汪汪!”东南西北好像早就等着罗蒙的这一声命令一样,很快就向这边汇集起来,老二看了看自己脚底下的那只螃蟹,犹豫了一下还是松开了,选择先过去集合。 “啊呜啊呜……”丫丫也带着它儿子过来凑热闹。 很快,纳茂成带着榔头,陈建华带着一群人提着水桶也都过来了,顺着那些螃蟹逃亡的方向,把这群狗撒出去,时不时发出几声汪汪,大伙儿就跟在后边一只一只逮。 “汪!汪汪!”丫丫找到一只螃蟹,又不敢伸爪子,只好在不远处吠个不停。 “汪!”大宝看着那只大螃蟹那俩巨大的蟹钳,也不敢靠近。 “!”猴娃子动作飞快,伸手一拎,就把那只螃蟹拎到了水桶里,在猴群里他也学到不少东西,手上的速度甚至比肖树林还要更快一些。 “啊呜啊呜……”丫丫谄媚地叫唤起来,这段时间以来它也发现了,猴娃子手里头吃的东西可多,特别是那种香喷喷的饼干,要多少有多少。 “呜……”大宝也友好地甩着小尾巴。 “再找找去,都别愣着了。”罗蒙拍拍丫丫和大宝,让它俩继续干活,今晚这田里的螃蟹起码跑了大半,到底能找多少回来,就要看这些狗狗们给不给力了。 “啊呜啊呜!”丫丫这货从来就没有乖乖听话的时候,总要整点什么幺蛾子出来才肯罢休。 “要是都抓回来,明天就给你们煮螃蟹吃。”这个任务是不可能回来的,所以这个奖赏也是不存在的,牛王庄一只螃蟹就上百,罗蒙自己都不大舍得吃,能给它们煮吗?弄点大骨头棒子啃啃多好多实惠。 “汪!汪汪!”东南西北像是都听到了,情绪瞬间都变得十分亢奋。 “汪!”大宝吠了一声,嗖一下就扎进草丛中不见了,丫丫见了连忙跟上去。 “汪汪汪!”很快,不远处又传来狗狗们找到螃蟹的报信声。 “你们继续找,我带几个人先把这些螃蟹弄回去。”陈建华高声对罗蒙说道。 “再安排几个人守着蟹田。”罗蒙怕那边一会儿又叠罗汉。 “哎,是罗蒙?咋回事啊这三更半夜的?”这时候,村口也出来一群人,个个手里拿着手电筒,远远的,就冲山坡上这些人喊了。 “螃蟹跑了。”罗蒙从他们喊道。 “啥?螃蟹跑了?哎呀!赶紧帮忙找找!”村子里的人一听螃蟹跑了,也都挺替他着急。 这一年罗蒙和肖树林弄了多少好东西喂这些螃蟹啊,又是荤菜又是素菜的,光是喂的那些泥鳅田螺都值老鼻子钱了,罗蒙他们地里的泥鳅可都是要卖给极味楼的好东西,那田螺卖给在镇上开大排档的罗景亮,一斤还要十块钱呢。 这会儿这些螃蟹这一跑,那不是要亏了血本了? “往哪边跑了啊?”罗景亮问道。他跟他老婆在镇上开大排档,今晚最后一桌客人直吃到十二点多才散伙儿,他俩收了摊洗洗刷刷,骑了车子回村,快一点的时候才睡下,刚躺没一会儿,就又被村子对面山坡上的动静给惊醒了。 “没事,你们也累了一天了,先回去睡?”罗蒙也大概知道他们夫妻俩的情况。 “累一天算啥,你这可是一年的血汗呢。”罗景亮二话不说,也朝他们这个山坡上过来了。 “哎,都帮帮找找。” “找找,找找。” “啊呀!这里有螃蟹!” “这咋抓呢这个?哎呦!凶得很!” “赶紧的,先回村里拿家伙什,水桶簸箕,对了,再拿几把火钳过来。” 山坡上很快又加入了新的力量,不时响起阵阵狗吠和人们的惊呼,罗蒙和肖树林跟着猴崽子,被大宝那家伙带得离人群越来越远,这都好久没有抓到一只螃蟹了,这丫还不肯放弃。 “东家,你们在哪儿啊?”陈建华他们那边忙得差不多之后,就给罗蒙打了个电话。 “我们往西边走了,你们那边怎么样?” “应该差不多都抓回来了,就算有损失,估计也不大。” “那就好,我们一会儿就回去了。” 挂上电话以后,罗蒙打了个哈欠,对前边的大宝说道:“差一两只咱就不要了。” “汪汪!”大宝干劲十足,今天它是肯定要吃螃蟹的。 “没抓够一会儿也给你们蒸螃蟹吃。”罗蒙刚刚也发现了,今天这些螃蟹一跑一抓的,难免就会出现伤亡,这伤了死了的,价钱就卖不上去了,干脆就蒸来吃,也算是犒劳犒劳大伙儿忙活了一个晚上帮他找这些螃蟹。 “汪汪!”大宝依旧埋头寻找,那么好吃的螃蟹,它是绝对不会轻易放它们走的。 “罗蒙啊,咋回事啊?听说螃蟹跑了?”刘春兰和罗老汉也是天快亮的时候才知道这事的,因为他们那一屋子老的老小的小,村子里也没人半夜里去喊他们。 “没事,都抓回来了。”罗蒙也不想让老两口跟着担心。 “咋不跟我们说一声呢?要不是你爸一大早上罗汉良他们那儿买肉,还不知道这事呢。”刘春兰念叨说。 “对了,他们兄弟俩不是都过来了,今儿早上谁买肉啊?”罗蒙这才想起来了,罗汉荣罗汉良他刚刚都遇到过,这会儿村子里该卖猪肉了。 “还不是你全顺叔,猪也是他杀的,咱村里不少老头给他帮忙呢。” “哦,你跟我爸一会儿上不上牛王庄?” “咋了,啥事啊?” “你要过去,跟陈管事的一起,帮我招呼招呼咱村里的人,今晚抓回去的螃蟹,要是伤了壳缺了腿的,就都蒸了,一会儿再到我姐那边运点早饭过来,叫大家吃完早饭再回去。”也不能叫大家白帮忙啊,招待着吃一顿那是起码的。 “行,我知道了,你也早点回来,差一只两只的就别找了。” 罗蒙也想不找了,他们前面那三只不肯啊,大宝打头,丫丫在后面跟着,猴娃子也是穷追不舍,这小子今天抓螃蟹好像是抓上瘾了。 看看附近的地形,罗蒙发现他们已经从水牛镇的东面一路走到西面了,按大宝这吃货的态度来说,前边应该还有螃蟹才对,可这是什么螃蟹啊这么能跑? “汪汪!汪汪汪!”这时候,前面突然又传来一阵骚乱,罗蒙和肖树林提了手电筒照过去,只见一只大螃蟹正带着一个小部队翻山越岭呢,猴娃子跟在后面,一只一只把后面的螃蟹往他手上的水桶里撩。 “汪汪!”丫丫冲到最前面,试图阻止那只领头的螃蟹。 “!!!”那只块头很大蟹钳也很威武的大闸蟹颇有几分亡命之徒的架势,挥舞着大钳子横冲直撞,丫丫这货竟然不敢再拦,一边汪汪叫着,一边给它让路。 “汪!”大宝也怕,但是这家伙显然比它老子更执着,就算不敢正面对敌,还是要坚持侧面扰敌,伸出爪子一下一下地扒拉。 “!”那只大闸蟹猛地挥了一下它的大钳子,丫丫呜地一声就把它儿子给刁走了。 罗蒙和肖树林也不急,就跟在这一队螃蟹后边,看着猴娃子一只一只把队伍后面的螃蟹往他水桶里撩,时不时还帮他清空一下水桶,把他抓的螃蟹倒进自己桶里。 直到剩下最大的那只螃蟹的时候,肖树林这才上手,一把捏着那只威风凛凛的大闸蟹的蟹壳将它抓了起来。罗蒙从旁边抓了一把干草,放在手里搓了搓,搓成一条粗糙的草绳,在肖树林的帮助下,三两下就把那只带头跑路的大闸蟹给五花大绑了。 “这丫留着绝对是个祸害,拿回去蒸了?”罗蒙对肖树林说道。 “留着卖,多卖几个钱。”肖树林说,他们后面抓到的这几只公蟹母蟹个个肥壮,拉出去肯定能卖不少钱。 “找马从戎去?”罗蒙问肖树林的意思。 “行。”在他们彤城这片地界上,这玩意儿大概也只有弄到极味楼去,才卖得出真正的好价钱。 “干啥呀?天还没亮呢?”马老板的美梦才刚起了个头儿,就被罗蒙一个电话给响没了,很是失落恼火。 “蟹王蟹后要不要?”罗蒙直接问他。 “蟹王蟹后?大多?”马从戎立马就来精神了,赚钱是他的本能和天性,对金钱的喜爱已经融入到这丫的骨血里了。 “这玩意儿,瞧着快有一斤了。”罗蒙用手电筒又照了照肖树林手里的那只公蟹,真够大的,实属优良蟹种,罗蒙也想留着它在牛王庄上繁衍蟹子蟹孙,只可惜这家伙的基因有缺陷,太能跑,说不定哪天就把自己那整片田地的螃蟹都搅和没了,风险太大。 “咋卖?”马从戎最近在极味楼卖牛王庄的螃蟹,反响那叫一个好,要是真能弄来蟹王蟹后,那绝对有人肯出高价的。 “你看着卖,卖出来多少钱,我得七成,你得三成。”罗蒙这回也不肯吃亏了。 “五五。”马从戎讨价还价。 “爱要不要。”罗蒙这一晚损失不少螃蟹,这会儿也没心情跟他扯皮。 “要,七三就七三。”马从戎连忙说,他不仅能赚三成的钱,还能赚名声呢,这买卖怎么都是要做的。 第二天一早,马从戎就安排人放出消息去了,说是今晚极味楼会有蟹王蟹后在大堂里拍卖,恭请广大新老顾客届时光临。 结果当天晚上天还没黑透,极味楼就是一番人山人海的热闹景象,大堂里的位置早就坐满了,都等着看蟹王蟹后呢。最近马从戎在极味楼卖的这个大闸蟹,名声本来就被传得挺广了,这回又是蟹王蟹后,那绝对是精品中的精品啊。 七点半,马从戎才终于带着一对蟹王蟹后登场了,其中这只最大的公蟹,就是今天早晨被罗蒙和肖树林他们一路追着赶着,翻山越岭好容易才抓回来的大家伙,蟹后也是从当时抓到的几只母蟹里跳出来的最大最威风的一只。 “哇!”蟹王蟹后一登场,大堂里登时就响起阵阵赞叹之声。 “瞧瞧这精气神!”一个穿着绸布褂子的老头忍不住赞道。 “谭老先生瞧着这对螃蟹好?”一旁就有人问了。 “好啊!怎么不好?好极了!”这老头一开口就说了好几个好。 “这标出来的重量才九两啊,应该也不算是太罕见,这公蟹大的,听说一斤多的都有。”和谭老先生坐一桌的另一个老头就搭腔了。 “诶,那怎么比,这螃蟹,你看这精气神,灵性啊,咱吃人参吃雪莲,吃的是个啥?就是这天地之气嘛!不一样,不一样啊!” “依谭老先生之见,这对螃蟹值多少钱?” “反正我是吃不起了,你们看着拍。”好东西一旦被整进极味楼,不出点血那是绝对弄不到手的,就像今晚这对螃蟹,要不是大出血,别说蟹膏蟹黄了,怕是连蟹毛都别想沾上一根。 186 186、最新更新 ... “你们山上的柿子咋那么小嘛?”前一晚为了抓螃蟹,大湾村的人几乎把牛王庄都给逛遍了,在感叹其他庄稼欣欣向荣的同时,那二十几棵看似不太争气的柿子也成了他们谈论的焦点。 这天下午罗蒙和肖树林带着猴娃子到村里去帮刘春兰他们收黄豆的时候,大伙儿就问他了。 “听说就是这么大的品种。”当初自家山头上的柿子还没长到鸡蛋大小就不再生长了,罗蒙也为这个事去问过马丁良的,人家说这个品种的柿子就是这样的,虽然个头小,但是口感各方面都很好。 “咋弄个这么小是品种过来种嘛?”村里那个叫罗长铁的老头就想不通了。 他们本地的柿子个头本来就小,前些年就有人想从外边引进一些果实大的柿子树回来种,不过柿子这东西在他们这地方根本卖不上价钱去,所以就一直拖着,这回罗蒙倒是引了新品种回来,没想到结出来的果子比他们本地的还要小。 “听说这个柿子熟了以后好吃着嘞。”罗蒙坐在田埂上,一下一下地摘着豆荚,这会儿太阳好,秋风凉,坐在地头上干活也也舒服得很。 “再好吃它不还是柿子?”柿子算啥好东西啊,这个时候,他们水牛镇上就不少卖柿子的,附近村子里的人挑一担自家的柿子到街上,一块钱一斤有时候都卖不出去。 个头要是大一点,卖相要是好一点,说不定还能拉到永青去多卖几块钱,本地品种那就算了,怕是连车费都赚不回来。 “长铁叔院子里那两棵柿子树摘了?”罗蒙问他。罗长铁年纪大,但是辈分不高,跟罗老汉罗全顺他们一个辈分的,所以罗蒙也管他叫叔。 “摘啥呀摘,那树都长得老高了,家里那根杆子也够不着,我这一把老骨头的,哪里还能摘得到?不摘了,摘下来也卖不到几个钱,就挂树上,等冬天的时候冻一冻,就给那些鸟儿吃了拉倒。” 他们这儿产的都是涩柿,这个季节都没鸟儿去啄,等到冬天的时候,柿子熟透了,又经过几场霜冻,渐渐由涩变甜了,常常就可以看到鸟儿在树上啄柿子吃。 “留几个别摘完不就行了,还要留一树啊?”一旁干活的人笑道。 “哎呀,不管了,摘不到。”罗长铁摇摇头摆摆手,他一个老头子,地里这些活儿都够他累的了,卖卖菜收入也不错,那柿子既然不值钱,就不太想去费那个力气了。 “要不咱去帮你摘?”罗蒙问他。 “那感情好,摘下来给你拿去喂鸡也行,不然挂在枝头上,隔三差五掉下来一个,弄得到处黏嗒嗒的,也闹心。”罗长铁一直在村里种地,之前种的庄稼怎么样,现在种的庄稼怎么样,每星期上罗蒙那儿挑的那些牛粪到底有多大用处,他心里那是门儿清,几个不值钱的柿子,那还有什么不舍得的。 “还能白拿你的?一块钱一斤跟你买。”刘春兰笑着说道。 “几个柿子,还买啥买?往年我也没靠这个挣到过钱。”罗长铁也坐在不远处的田埂上,一颗一颗剥着白玉豆,这种豆子形状和芸豆相似,个头比芸豆略小些,口味也更加鲜美。 “往年是往年,今年是今年。”罗老汉也说了。 “行了,知道了,你们都是有钱人,不爱占我这点便宜。”罗长铁玩笑道。 “长铁叔今年也不错啊,听说种这一年地,挣得比在外边上班的孙子还多?”一旁几个在地头上干农活的村民就笑话他了。 听说前阵子罗长铁的儿孙来村里看他,其中有个小伙子年纪不大,刚刚从学校毕业出来,找了个工作还算不错,转正后一个月正五千多,这小子就挺得意,言语间颇有些飘飘然。 罗长铁越听越不爱听,后来就说他了:“一个月五千多有啥?我这个月都挣够八千了,五千多块钱还说说说。” 最近这事不知道怎么的,就被村子里的人给传开了,大伙儿都说往后那些在城里打工的要是再回来嘚瑟,到时候他们也跟人家比比收入去,这一年大家都挣钱了,腰杆子个个都挺硬。 他们那边说得热闹,罗蒙却不再搭腔了,走到另一块地的田埂上,又拔了一抱黄豆回来,堆放在肖树林和猴娃子身边,让他俩去摘,这俩人手快,一棵黄豆两下子就被摘完了。 摘下来的豆荚放在箩筐里,豆萁被罗蒙用三轮车一车一车运到牛王庄上,堆到沼气池里头去发酵。 等到傍晚的时候,罗红凤带着罗美慧和罗美玲从镇上回来,罗蒙带上这俩丫头,肖树林扛上猴娃子,一行人就往罗长铁家的院子去了。 他们这边各家各户都有摘柿子的工具,一般就是一根长竿,长竿顶端有个网兜,网兜边缘的铁丝扭出几个V状,摘柿子的时候,就用网兜套住柿子,再把柿子上的枝条卡在V字的位置,然后一拧手里的长竿,柿子就掉网兜里了。 罗长铁家的这两棵柿子树实在是太高了,底下的还能用杆子够到,上面的就不行了,只能上树。 要说罗蒙家的上树高手还真不少,猴娃子一弄清罗蒙他们是要摘树上那些红红的果子,提着篮子第一个就上去了,这丫在树上那绝对是如履平地,从这个枝到那个枝的,手脚并用来去自如。 肖树林随后就跟了上去,提着了一个大箩筐挂在一根结实的树杈上,自己就捡附近的果子摘,那些太细的枝条,他是不敢出去,体重太大,怕给压折了。 罗美慧和罗美玲一脱鞋子也跟着上树了,穿着裙子在大树上爬来爬去,看得随后过来的刘春兰只皱眉头,刚刚刘春兰罗老汉和罗红凤三人先把今天摘的豆子运回家,然后也跟着过来了。 “咱以后可别再给她俩买裙子穿了。”刘春兰说道。 “早都不买了,这还是去年的。”罗红凤笑了笑,又说道:“没事,穿着裤袜呢。” “好好的姑娘,愣是被你们惯成俩小子了。”罗老汉哼哼道。 “你没惯着,那咋还给做弹弓呢?”刘春兰道。 “……”罗老汉不吭声了,前些天罗美慧说要弹弓,这老头就到后山去砍了几个树杈回来,削得甭提多仔细了,整出来的弹弓比村子里那些小孩的都威风都大气,被小丫头夸几句,他还很是得意了一把。 “都挑红的摘啊。”罗蒙在树下监督他们的工作。 “没红的留着下回再摘吗?”罗美慧问道。 “下回不摘了,留着喂鸟。”罗蒙说。 “来,吃花生。”罗长铁从屋里端出一盆水煮花生来,刘春兰他们就坐下来吃起了花生,一边跟罗长铁扯些闲话,无非就是地里最近的收成咋样,明年打算种点啥之类的。 “啪……”这时候,猴娃子不知道从哪儿摸来一只鸟蛋,献宝似的递给肖树林。 “乖,放回去。”肖树林对他说道。 “呼……”猴娃子看看手里的鸟蛋,有些不太舍得的样子。 肖树林拍了拍他的后脑勺,从他手里拿了那枚鸟蛋,爬到鸟窝附近,轻轻放了回去。 “你们家柿子树上还有鸟窝呢?”刘春兰问,这也算是新鲜事了,他们这边种柿子的人多了,但是鸟儿一般都不爱在柿子树上筑窝。 “是一对叮当。”罗长铁笑着说道:“今年刚搬过来的,多少年都没见过这种鸟了。” “叮当啊,叫起来怪好听。” “可不是,我年轻的时候挑担子下山,一路上常常听到它们叫唤‘克叮当克叮当’,好些年没听到了,还以为死绝了呢,没想到还有。” “唉,我小时候也听到过几回。”刘春兰又对罗蒙他们说道:“咱摘完了赶紧走,别把鸟儿给吓着了。” “没事,这会儿还早呢。”罗长铁说。 “他们摘得快,一会儿就完了。”罗红凤笑着说。 罗长铁转头往树上一看,只见树上人影晃动,几个娃娃在树上摘柿子,肖树林来来回回地运,罗蒙和罗红凤在树下做后勤,两棵大树上的柿子,这会儿竟然已经被摘了个七七八八。 这些柿子运回牛王庄,拉进一间仓房里,又取了一些白酒过来,在每个柿子的果蒂上都沾上一些白酒,整齐地码放在铺了塑料薄膜的架子上,放好柿子以后,又在上面铺了一层塑料薄膜,严严实实地包裹起来。 他们这个地方十分适合柿子的生长,本地生长的柿子偏小,就比鸡蛋的个头大一点点,形状为圆形,顶端略尖,吃起来又甜又糯,最大的缺点是有核,不好用来晾晒柿饼。 原本罗蒙还打算找侯胖子设计设计柿子的加工产品,看能不能给他们这种本地柿子找找销路的,可是他复一想,最近这胖子也精明了不少,随随便便一个刺玫果酱,就要他一对大闸蟹,还选大的挑。 这会儿再去找他,估计又得扯皮,于是他就什么也没说,等过两天,这批柿子就能吃了,因为牛王庄上自己种的柿子还没有成熟,这些柿子也很受大家的欢迎,有事没事拿一个吃吃,罗蒙也不管,敞开了让他们随便吃。 很快,侯胖子就吃腻了新鲜柿子,自动自觉就开始整花样了。 把剥皮去核的柿子肉打成浆,掺了面粉下去和,又以核桃为主料做了馅料,这丫做馅料相当有一手,加了猪板油芝麻等等,做出来的馅料用手能搓成团,包到饼里烙过之后,便化成了浓稠的汤汁,咬一口,直美到人心里去。 “侯胖子好像在厨房里煎柿子饼。”陈建华在院子里闻到香味,就给罗蒙打了个电话,这些天他得了老周的交待,让留意胖子的动向。 “哎呀,总算做出来了。”老周得到信儿以后,心情大好,盘着核桃,扛着猴娃子,喊上肖树林,带上金子,一家四口就上四合院吃饼去了。 “你们咋来了呢?”胖子一个人窝在厨房里,抱着一盆柿子饼刚开啃呢,抢食儿的就来了。 “闻着香味就过来了。”老周笑得嘿嘿的,这会儿他当然不能把陈管事的给供出来,以后还指望他当自己的眼睛耳朵呢。 “我才做没几个!”胖子不舍得盆里的那些饼。 “不少了,吃完了一会儿再做,我给你打下手。”他是东家,他说要吃,侯胖子还能说不? “鼻子咋这么灵嘛?”侯胖子哼哼唧唧的把怀里的那盆柿子饼放到桌面上,算是认命了。 “来,闻着怪香。”罗蒙伸手就抓了俩,一个递给肖树林,一个递给猴娃子。 这对父子俩坐在桌子边上,一口一口,吃得十分香甜,肖树林几口干掉一个,又伸手去盆子里抓了一个,猴娃子一个没吃完,见肖树林又拿了一个,他也伸手过去给自己抓了一个。 “咋样?好吃?”罗蒙也拿了个柿饼咬着吃,味儿确实不错,这柿子饼咬起来又软又糯,还有柿子的甜香。 “不错。”肖树林大口嚼着柿子饼。 “呼呼……”猴娃子也挺喜欢吃这个。 “当然不错了,我忙活了小半天了。”侯胖子也拼命往自己嘴里塞,原来他是打算慢慢享受的,现在这情况显然已经不允许了。 “要不你把做法教给咱院子里的老人,改天自己不用动手就能吃现成的了。”罗蒙咬着柿子饼,不紧不慢地对侯胖子说道。 “有啥好处?”胖子问。 “以后柿子饼吃,爱吃多少吃多少。”老周说。 “要吃多少都给?不算钱?”胖子问他。 “那是,我啥时候骗过你啊?”罗蒙信誓旦旦。反正胖子的肚子就那么大,不吃柿子饼他还吃别的呢,吃来吃去都是牛王庄上的东西。 “那行。”胖子同意了,因为罗蒙的信用度还是不错的,就目前来说,的无限量供应的柿子饼对他还是相当有吸引力的。 “那就这么说定了,一会儿我就安排几个人过来跟你学,还差什么材料工具的,你就跟陈管事说一声。”事情进展得如此顺利,老周的心情也很是不错。 当天下午,侯胖子就在四合院里教几个老人做起了柿子饼,陈建华也是早有准备,一早就把人选安排好了。 罗蒙特意弄了几个柿子饼放凉,等到晚上这几个饼都发硬了以后,这才把它们分成两份,一份放在微波炉里加热,一一份放在电饭煲里蒸。 几分钟以后,他家就飘出了阵阵柿子饼的香味,微波炉里加热出来的又干又香而且有嚼劲,电饭煲里蒸出来的就更加软糯可口一些,两样吃起来都不错。 确定这种饼经过再加热以后味道也不错之后,罗蒙心中大定,第二天早上就在他们家买菜的那个店面挂了块牌子,上面写着:“收购本地柿子,一元一斤。” 最近猴娃子跟刘春兰他们已经熟悉了,今天罗蒙又打算到镇上来收柿子,就把猴娃子交给两个老人,让肖树林也到店里来帮忙,不然他和肖老大两个人又要卖菜又要收柿子的,肯定忙不开。 “一块钱一斤,你要多少啊?”一个挑着一担柿子的老农从他们家店面经过的时候看到了这块牌子,就停下了步伐。 “你有多少嘛?”罗蒙问他。 “嘿,我们家柿子树那可多了去了,总共有小半座山那么多,你要得完不?”那人似乎是觉得罗蒙的口气有点大了。 “那还真难说,我先尝一个看看。”他们家网店那些老客户的购买力也是不容小觑的。 “吃。”那人把担子往罗蒙他们店面和隔壁店面之间的马路边上一放,就给他递了个柿子过去。 罗蒙蹲路边上把那个柿子三两口给吃了,味儿还不错,就是他们本地柿子的口味,比前些天从罗长铁院子里摘的还更沙更糯些,不过看他箩筐里这些柿子的卖相,实在不咋样,个头也小。 “你那里孵好的有多少?”罗蒙问他。他们这边的人习惯把给柿子退涩的过程叫孵柿子。 “三百来斤。” “那你啥时候回去,我跟你过去运柿子。” “全要啊?”对方还是有点将信将疑。 “全要,一块钱一斤,咋样?”罗蒙问他。 “那现在就走。”这卖柿子的这会儿还有点飘忽,不敢相信自己竟然还能遇上这样的好事,一下就要三百多斤柿子,而且以后可能还要,那他们家今年的柿子不是就不愁卖了? 罗蒙出发前跟肖老大和肖树林打了个招呼,店里买菜的人实在是太多了,肖老大被人催急了嗓门就大,肖树林压力一大就爱抽烟,偏偏来他们这买菜的人早都已经习惯了这对父子俩,根本没把这俩黑一代黑二代当回事。 “我出去一下。”罗蒙对肖树林说道。 “行,去。”肖树林额头上冒出细密的汗水。 拿上车钥匙,到附近停车的地方把早上拉货下来的小卡车开了出来,按那个卖柿子的老农指的方向把车开出水牛镇。 路上罗蒙心里也暗暗盘算着,每天卖菜这活儿确实是太忙太乱了一点,尤其上他们家买菜的人那么多,店面却只有那么窄的一点,人手也少了点。 以后最好是能把肖老大和肖树林都给解放出来,不能总这么累一直自己干啊,肖老大要是实在没事做,到时候再给他寻个轻省点的活儿,像刘春兰和罗老汉最近做饼干那样的。 “你买那么多柿子干啥用啊?”这时候,坐在副驾驶座上的那个卖柿子的就说话了。 “哦,买回去做柿子饼用的,我叫罗蒙,你咋称呼啊?”罗蒙把心思收了回来。 “我姓项,你喊我老项就行了。”老项全名项卫忠,之前他也听说过罗蒙,也能认出他来,不过自己毕竟和他没什么交集,所以也就没套这个近乎。 “哦,老项啊,你们家最近这段时间每天能出多少柿子?” “三五百斤没问题,你要是要得多,七八百斤也出得来。”柿子长在树上,早两天摘还是晚两天摘,还不是全凭他们自己。 “那每天就先要三百斤,到时候我让人开车过来运。” 开始这段时间,柿子的货源肯定是很充足的,后面估计就会有点紧张,罗蒙主要还是想把这个供货周期拉长一点,不要一窝蜂挤在眼前这几天。 项卫忠的家在距离水牛镇三十多分钟车程以外的一个小镇上,说是小镇,其实也就是几排房子一条小街,比水牛镇冷清多了。项卫忠他们住在离街道不远处的一个山脚下,罗蒙站在他们家院子往后山看,红彤彤的全都是柿子树。 “你们家这柿子可真够多的!” “嘿,当年我爹年轻的时候种的,说是柿子这东西好啊,好种长命不招虫子,反正啥啥都好,嘿,就是卖不出去,每年我们家都不知道要烂掉多少柿子。” 项卫忠说着就带罗蒙去了他们家旁边的一栋老屋,老屋中摆放着一个个木架,木架上满满当当的全部都是正在脱涩或者已经脱涩的柿子。 项卫忠喊了他老婆过来,两个人和罗蒙一起,把架子上的柿子一个个往箩筐里拣,差不多把货架上的柿子拣了一小半以后,他们又拿出家里的杆秤,两人抬着把这些柿子称了,罗蒙就拿个小本给他们计数。 最后称出来三百六十多斤柿子,项卫忠说给三百五就好,取个整数,罗蒙也没推辞,付了钱就把这些柿子往车上搬。 “卫忠啊,这谁啊?上你们家买柿子啊?”他们正忙的时候,院子前面的小路上有个老农扛着锄头经过,见那一筐筐红彤彤的柿子,也过来看究竟了。 “是啊,同根叔你这是要去地里啊?”项卫忠的老婆面上闪过一丝不愉之色,他们家卖柿子不容易,今年好不容易交上一点好运,生怕再出什么岔子,在他们这边,卖不出去柿子的可不止自己一家。 “这柿子卖的多少钱一斤啊?”这个被叫做同根叔的老人不知道是没看出来人家的不愉快还是怎么的,也不走,反而问起了他们的交易价。 “一块钱一斤,怎么,大爷你们家也有柿子卖啊?”罗蒙知道乡下人有时候卖点东西确实不容易。 “有啊有啊,你还要啊?”老人很高兴的样子。 “今天不要了,明天如果数量要得多,我就上你们家看看去。”罗蒙说道。 “那好啊!我家就在这条小路过去,那边的那栋二层楼砖房,我们家一共有一百多棵柿子树呢,今年都还没开始卖。哎呦,从咱这边到永青镇到水牛镇,都不近,车费都要不少了,柿子卖得不好,那还得亏本,我本来都不打算要了。”老人一边把自家房子指给罗蒙看,一边感叹道。 “嘿,今年应该是不愁卖,你把柿子整好一点,我往后这些天肯定还得过来收。”罗蒙说着又对项卫忠夫妇俩说道:“要不你们给我留个电话,有什么事联系方便。” “对对,留个电话。”项卫忠的老婆在一旁听这两人说话,听得心里七上八下的,这会儿见罗蒙跟他们要电话号码,心里又踏实多了。 双方交换了电话号码,又约定明天要三百斤柿子,然后罗蒙就开车离开了,等他回到水牛镇上的时候,他们家店面也正停着好几副担子呢,都是听说这里收柿子,所以才挑过来的。 把这些柿子都收了,罗蒙就先把一车柿子运上了牛王庄,让陈建华安排人开始做柿饼,还有摄影工作,也交给他了,这丫是玩单反的,罗蒙那个自认性能不错的卡片机,在人家眼里根本就不够看。 之后罗蒙到镇上帮肖树林派手工,店面那个收购的牌子也收了,不过还是不断有人过来问,罗蒙就让他们留下了联系方式,到时候需要的时候再给他们打电话,今天不行了,头一天做柿子饼,山上已经有好几百斤柿子了。 这天上午四合院里的老人们一边做柿饼,陈建华一边拍摄照片,等到一套照片拍摄完成,罗蒙和肖树林也从镇上回来了,拿上自己昨天晚上拍的关于放凉了的柿饼重新加热后的照片,罗蒙去了一趟罗兴佑家里,让赵冬玲马上帮他编辑上架。 至于价钱,没馅的纯柿子饼就卖九毛一个,有核桃馅的就卖一块二,完全就是薄利多销。眼下水牛镇及周边地区大量的柿子滞销,这会儿不搞薄利多销啥时候搞? 187 187、最新更新 ... 罗蒙家的东西一向都是不便宜的,虽然说性价比是所有新老顾客公认的,但是对许多经济条件一般的人来说,也确实有些压力。 这一回这个柿子饼,一上架就叫大伙儿都惊呆了,竟然只要九毛钱!要知道,他们家一片枇杷叶都卖一块钱了!这简直叫人不敢相信!于是这一天下午赵冬玲就给忙坏了,蓝色小头像总跳总跳。 “叮咚!” “柿子饼真的只要九毛钱一个啊?” “你好,是的。” “限购确实是一百个吗?是不是多打了一个零?” “是一百个没错的。” “真的是牛王庄的东西吗?” “是收购我们本地的柿子加工的,已经在详情里面写明了的。” “啊!为什么我总觉得不能相信呢?” “实在不放心的话,您可以先买几个尝尝。” “还是多买点,下回可能就买不着了。” “这回据说货源相当充足哦。” “叮咚!” “这个真的只要九毛钱?” “……” “叮咚!” “叮咚叮咚!” “……” “你就不能在详情里再加上一句:‘真的只要九毛钱!您没有看错,请放心购买!’这样。”赵冬玲的未婚夫林本强忍不住就说了,这会儿他们也是忙疯了,他们家那台打印机嘎达嘎达就没歇过。 “听起来会不会有点怪怪的?”赵冬玲嘴上这么说着,鼠标已经飞快地点开了编辑页面。 “管他,好用就好。”林本强没来他姐夫家之前,还有点看不上呢,现在全国各地的农村开网店的多了去了,没啥稀奇的,这会儿过来了,他也算是尝到厉害了,生生像是要把人给忙出火星子来。 广大网友对牛王庄的盲目崇拜,加上这一次的超低价诱惑,罗蒙他们这回推出的柿子饼销路自然也差不了。 一次购买三十个五十个的都不算多,看着销售记录里那一排排齐齐整整的100,罗兴佑他们心里也老没底了,那么多饼子买回去咋吃啊?该不会是当饭吃?于是他们想了想又在宝贝详情里加上一句温馨提示:健康饮食,请勿过量。 为了做这些柿子饼,罗蒙还特意买了一台榨油机和一台真空包装机回去。榨油机是用来榨玉米油的,煎柿子饼需要消耗大量的食用油,罗蒙想想就没从外边买,弄了一台榨油机回来自己榨,反正他仓房里边玉米粒也多着呢,榨过之后的玉米饼还可以用来喂牲口,也是很不错的饲料。 真空包装机不仅可以用来给柿子饼上包装,还可以给红薯干南瓜干瓜子等等农产品上包装,这玩意儿用着不错,顾客的反响也好,就是太费电。 罗蒙在水牛镇收柿子,先是他们镇上和周边地区的人找他卖柿子,渐渐的,连永青那边的,甚至是更远的地方都有人找过来了,都听说他要本地柿子,一块钱一斤,量还要得多。 很快,县电视台那边也得到消息了,和罗蒙他们取得联系,说是要专门为他收柿子的事做个报道,罗蒙想了想,同意了,这可是树立正面形象的大好机会啊,他为啥要往外边推?再说了,他这阵子收柿子卖柿饼也是忙得焦头烂额,人手不够的时候自己家的大人小孩都上阵了,咋还受不起几句表扬? 这回县电视台要给他们做个专访,说是罗蒙为他们县年年滞销的本地柿子找到了销路,很有正面意义,应该大力宣传,说好了要全程跟拍,然后把素材拿回去剪辑之后,做成一期节目。 为了这个节目,县电视台派出来一个小伙儿一个大姑娘,小伙儿负责扛摄像机,大姑娘就负责采访。 这俩人都挺敬业,早上七点钟不到就上水牛镇了,原本还打算先去大水牛乳品吃个早饭,等七点半罗蒙他们开张的时候再开始工作,没想到他们开着车子刚到水牛镇,就被一条长龙似的卖柿子的队伍给震住了。 这是很好的一个切入点啊!姑娘小伙儿立马找了个地方把车子停好,一个人拿话筒,一个人扛摄像机,直接就进入了工作状态。 “大爷,你们在这儿排队是等啥呢?”姑娘笑得清清爽爽的,就找一个老农开始采访了。 “等人收柿子呗,罗蒙你知道,咱就等的他。”大爷还挺健谈,主动就把话题给带出来了。 “哦,你们这柿子卖给他,多少钱一斤啊?” “一块钱。” “您觉得这个价钱合适吗?” “那咋不合适啊?咱这边这个柿子,不就是这个价?” “您是水牛镇的人吗?” “我大石镇的。” “哦,那您这一担柿子运到这里,车费要多少?” “来回十二块。” “那您这一担柿子有多少斤啊?” “八十多斤。” “那扣掉车费以后,就只剩下六十多块钱了啊。” “嘿,有六十多块就算不错,我说姑娘,你们是哪个电视台的?到时候我能上电视不?” “能啊,明晚七点半播出,到时候您等着看啊。” “真的假的啊,还能上电视啊?”一旁几个排队的,听说能上电视,都有点小激动,一个个都围过来看热闹,打算给自己抢个镜头上个电视什么的。 “大爷啊,那你们这个柿子,在大石镇那边卖不出去吗?”姑娘又把话题给扯了回来。 “能卖一点,不好卖啊,像我们这种农户人家,自家的都吃不完了,谁还买柿子啊?就算是住在镇上的,谁没几个农村的亲戚啊?没几个人买柿子吃的,真挑到镇上去,一担柿子,挑挑拣拣的,从早上到中午,能卖出去二三十斤就算不错。”说起这个卖柿子的事,老汉连连摇头。 “哎!来了来了!”这时候,队伍前面突然骚动了起来。 “是罗蒙他们来了?”小伙儿看看手表,才七点十多分。 “我们也看看去。”姑娘说着就告别了刚刚那位大爷,往队伍前面去了,别说,这队伍还真长,从罗蒙他们家店门口一直延伸到车站附近去,这两人沿着一担担柿子组成的长龙,很快就找到了罗蒙他们家店面。 罗蒙他们家店面这会儿可真是够忙够乱的,他们的卡车一开到地方,就被一群买菜的给围起来了,肖老大高声吆喝着让大伙儿让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