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回上的那家酒店吧。”罗蒙说。 (21)
出去干活呢,院子里的人还挺齐整。 “啥玩意儿?”正跟马家老爷子说话的卜一卦探头出来看了看。 “拖鞋!纯天然材料编制,穿了不得脚气。”罗蒙咧嘴从车上跳了下来,然后又爬上他们那辆皮卡车的后斗,打算在上面发鞋子,别说,谢家村那些老头老太太的战斗力还真强,这才没几天功夫,硬是给他们编出这么一大堆拖鞋来。 “啧,就是个草鞋。”卜一卦不以为然地对马家老爷子说道。 “看看去。”马家老爷子上了年纪了,也挺爱瞧热闹。 “呦!小柳今天这衣服裤子配得不错,一会儿送你一双拖鞋,给拍张照呗。”罗蒙眼尖,一眼就瞄到院子一角那个年近三十依旧青春逼人的柳茹华了。 “给不给模特费啊?”没好处不给照。 “拍出来的照片要是被选用的话,一张照片一个西瓜。”罗蒙开价了。 “你等着!我上楼换一条裙子去!”柳茹华这是打算要大干一场了。 “哎,这个拖鞋老人也能穿?”马家老爷子也跟着凑热闹。 “能啊,老爷子你这么有气质,拍出来的照片那肯定吸引顾客啊。”罗蒙说着就给马家老爷子递了一双藏青色鞋面的人字拖鞋过去。 “我呢?我就不吸引顾客了?”一起过来的卜一卦就说了。 “来,给你一双紫色的,贵气。” “嘿嘿嘿,甭说,这做工还挺精致,款式也不错。” “老周!青春美少男要不要?”楼上的小崽子们嘶吼,他们也想挣西瓜吃。 “要啊,美少女也要!”罗蒙乐颠颠地站在车上发拖鞋,一边发还一边说道:“背景你们自己取,照片自己拍,我只管验收啊,最终被用到网店上的,每张照片给一个西瓜!” “放心老周!妥妥的!各个年龄层,各种客户群,通通都逃不过咱们的掌心!”不知道是谁在放厥词。 “郑博伦呢?罗志方呢?林阔呢?都喊他们出来拍照了!纳茂成大哥你也来拍一张!哎,还有林春玉,你也下来,都市白领路线就看你的了,对了,咱一会儿还得给燕云开留一双,那小子长得好看,招人。” 罗蒙兴高采烈地敲着他的小算盘,把这些个风格各异的帅哥靓女男女老少的照片往网络上一发,那真是要风格有风格,要格调有格调,他们家拖鞋根本不愁卖。 “我的呢?”肖树林靠在皮卡车的车斗边上,似笑非笑地看着罗蒙问道。 “那什么,咱自己就不用上了?”出卖色相这种事,罗蒙是宁愿自己上,也不愿意叫肖树林出场啊。 162 162、最新更新 ... “你们准备咋整呢这回?”下午,罗蒙端着饭盆在走廊下一边吃饭一边摆弄电脑挑选照片,陈建华就问他了。 肖树林刚刚吃过饭,就又上蟹田去了,这些天在外边,他也挺挂念山上的这些螃蟹,眼看再过一两个月就到了收获的时候,这个节骨眼上可不能出岔子。 “让谢家村的人编草鞋卖呗。”罗蒙嘴里嚼着米饭,顺手又打开了一个文档,打算把宝贝详情里需要用到的词句趁早想一下,这事靠罗兴佑肯定是不行的,这丫走的是乡下朴实路线,卖卖豆子玉米还行,卖拖鞋那就不行了。 这时候刚刚跑外边水沟边拍了几张照片回来的卜一卦他们也回来,这老家伙和马家老爷子一起交了照片以后,一人从陈建华那儿领了一个大西瓜,一边切西瓜还一边商量呢:“今天先吃我这个,明天再吃你那个。” “唉,可惜我们家小戎不在,不然叫他也拍两张,指定能被选上,我们家小戎打小穿啥衣服鞋子都好看。”马家老爷子不无遗憾地说道。 “这么大个西瓜,咱一天也吃不完,这样,你一会儿给老林也带回去一块,你说他这两天咋都不来了呢?”卜一卦说的老林,指的就是林伯了。 这俩人切开一个大西瓜,就坐在院子里吃上了,还招呼一旁干活的老人一块儿吃,平时牛王庄上虽然在吃的东西上也没克扣,但是除了定量供应的那些,其他时候谁要是还想吃个西瓜什么的,那就得自己掏钱买了。 “跟老燕子学养鸽子呢。”马家老爷子嘴里的老燕子,指的是燕云开他爷爷。 “那玩意儿好养?”卜一卦也有些心动,听说鸽子蛋这玩意儿最补了。 “咱这个院子可不能养鸽子啊。”那边罗蒙就说了。 “咋不能养啊?”山上这么多鸟,还能差那几只鸽子? “院子里还晒粮食呢。”罗蒙说道。 “哎,不养就不养。”自己不能养,了不起就花钱买来吃,反正卜一卦也不差那几个钱,于是他就问马家老爷子了:“你们那个院子的,有没有谁卖鸽子蛋的啊?” “嗨,那能卖吗?”马家老爷子吸溜了一口西瓜汁,说道:“人家那冠军鸽,产蛋孵出来的那个雏鸽啊,资质要是好一点的,随随便便就上万了,哪个舍得卖这种蛋?” “卜师父你想买鸽子蛋啊?”罗蒙眼观六路耳听八方,这会儿就又被他抓住一个商机了。 “干啥?你又没有。”卜一卦说道。 “咋没有啊?每个月他们不还得给我交租子呢吗,到时候我留几对年轻的养着,专门生鸽子蛋卖给你,咋样?”罗蒙嘿嘿笑道。 “我们那儿也要。”这会儿马丁良不在,马家老爷子连忙就为他们的极味楼争取货源了,据马丁良说的,那个极味楼也有这老爷子的一份。 “成啊,听说鸽子一回下两枚蛋,咱都是老交情了,一对鸽子蛋我就卖你们五十块,咋样?”要这么算的话,一对鸽子每个月能产蛋三四回,最少两回,两三个月他就能把一对鸽子的钱给卖回来了,值当啊。 “想得那是挺好,不过人家打铁铺养的鸽子,能在牛王庄给你下蛋吗?笼养跟散养生出来的鸽蛋那可不是一个价。”关于养鸽子的事,卜一卦倒也懂一些,知道这东西最恋家,自己经手孵出来的还好说,从人家那里中途转手过来的,那可麻烦得很。 “总会有办法的。”罗蒙倒是不咋担心,他不是还有灵泉在手呢吗。 “跟我们说说,你这回这个草鞋的事,具体是打算咋弄呢?”卜一卦还是对罗蒙他们卖草鞋的事情比较感兴趣。 “让谢家村的人编草鞋,咱帮他们卖,卖土布的供应商我也给他们联系好了,做鞋底用的竹材他们本地就有,一双拖鞋连材料加手工运费,到我这儿就是十二块钱,我们从这儿往外边卖二十八块钱包邮,每双鞋子还能赚个十块八块的。”罗蒙的小算盘敲得劈啪作响。 “你小子,连贫困山区的钱你也赚?”卜一卦连连摇头。 “咋不赚呢?这可是互利互惠的好事啊。”罗蒙可是半点都不觉得亏心,双赢才能持久嘛。 “他们那儿交通不是不方便?”马家老爷子问道。 “嘿,再不方便,镇上还不得有一家邮政局啊?发普通包裹到咱们这边,一公斤还不到两块钱呢,他们那边编好的草鞋一次少说也得发个上百双,摊一摊,一双鞋子才要几毛钱的运费?”这些问题罗蒙可都是想好了的。 “老周,你看这张能行不?”这时候,几个中学生兴冲冲就从院子外边进来了,今天为了拍照的事,郑博伦特地放了他们一个下午的假,也有顺便叫他们休息一下的意思。 罗蒙把他的手机往电脑上一插,仔细看了几遍他拍的那些照片以后,就选了其中两张出来:“这两张拍得不错,用了,上陈管事那儿领一个西瓜去。” “咋才一个西瓜?”学生们不干了,不是说好一张照片一个西瓜? “这两张照片里还有我们家东南西北跟丫丫大宝呢,咋,想赖它们的模特费啊?”罗蒙指了指这两张照片说道。原来为了增加他们这一批照片被选中的机会,这些家伙上水库边找罗蒙家那些大狗小狗出来助阵了,别说,这一只只的,还真挺上相。 “我们一会儿会分给它们吃的!”学生们吼吼,他们这么多人,一个西瓜才够到哪儿? “那不行,拒食训练呢,不给吃陌生人的东西。”罗蒙说完又给他们支招了:“卜师父回来了,你们拿他的相机用,他那个相机好,拍出来的照片好看,这不,时间还早呢,再出去多拍几张。” “还能上哪儿拍啊?”牛王庄到处都有人在取景,风碓那边也有人去过了,水库他们刚刚也去过了。 “咱村子里不是有片竹林嘛,别看不咋样,取景取得好,跟这个鞋子可配了,还有打铁铺那边你们知道?养不少鸽子呢,又是古井又是石头房子的,拍出来指定好看。”为了这回卖草鞋的事,罗蒙也是费了大心思了。 “那行。”反正这么大的男生女生本来也挺乐意拍照的,听罗蒙这么说,他们跟卜一卦借了相机,又打算出门了,快出院子的时候,突然有个男孩子喊了一句:“等等!” “又咋了?”罗蒙问他。 “那一会儿咱要是拍到鸽子咋办?”那个学生用一副天就要塌下来的语气说道。 “啥咋办啊?”院子里的人一时间都没反应过来。 “咱要不要给鸽子付模特费?”小兔崽子唱作俱佳。 “完了!那么多鸽子呢!”一旁马上又有其他同学跟他一唱一和起来。 “那得多少模特费啊?” “哎呀,看来还是别去了。” “行了,再给你们半个。”罗蒙很是能屈能伸,不管怎么说,自家狗狗的福利那还是要争取的。 “现在就切!”这次小兔崽子们的意见高度统一。 就这样,这天下午又有许多学生涌上了打铁铺,一个个搔首弄姿,拍了许多风格各异的照片出来。其中最亮眼的还属燕云开那张,这丫穿着罗蒙白送的拖鞋随随便便往自家鸽笼前面一站,就是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当天晚上,罗蒙就把这些资料都拿罗兴佑家去了,让他们先编辑起来,等过几天谢家村的第一批货过来了,到时候再上架销售。 罗兴佑也向罗蒙反应了一个问题,之前他们卖的都是粮食之类的农产品,包装马虎一点倒也没关系,这回他们卖的是拖鞋,要是没有一个像样的包装,拿出去也怪不好看的。 这倒是罗蒙他们疏忽了,不过要定制鞋盒之类的包装的话,一方面费用比较高,另一方面感觉也没什么必要,毕竟顾客买了鞋子回去以后,盒子大多都会直接丢掉。 不过这个问题也不大,肖树林当天晚上回去,就用打包带编了一个鞋盒出来,也像市面上的许多纸质鞋盒那样能翻盖的,盖子开合的地方,还安了纽扣编了扣眼,这盒子已经不仅是一个包装盒了,客户收到以后完全可以当收纳盒用。 因为这种盒子的个头比较小,花纹也不复杂,派发给镇上的人去做的话,手工费就是四块钱一个。等谢家村给他们发草鞋过来的这段时间,肖树林这边就可以把编鞋盒的活儿派出去了。 加上鞋盒的话,二十八块钱包邮就没钱赚了,罗蒙想了想,让罗兴佑把价钱定在三十七,不要鞋盒的话,就还是按二十八块钱包邮,跟从前的农产品一样,用大号封口袋装一装直接发货,光买鞋盒的话,就是十块钱一个,运费另算。 时间进入八月份,牛王庄上小溪边的果树都挂了果,这些果树都是罗蒙当初用阿月浑子的树苗跟农大的金教授换回来的,其中有橘子树三十棵,青苹果树十多棵,李子树和柿子树都有二十几棵。 其中李子树上的果实眼看着就要成熟了,大概是因为树上的李子散发出香味的关系,山上的鸟都快被馋疯了,罗蒙竖了好几个稻草人在小溪边,常常还可以看到一群一群的鸟儿在这片果林附近徘徊。 “看看有熟的没有?”罗蒙和肖树林每天晚上一起回他们小屋的时候,都要在这里找找看。 “被鸟啄了。”肖树林说着从一株果树上摘下来一棵半熟的李子,拿到旁边的小溪里洗了洗,又把被小鸟啄掉的地方咬下来一口吐掉,然后直接就吃了起来。 “酸不?”罗蒙皱着眉头问,这丫怕酸。 “不咋酸,味道还成。”肖树林说着把手里的李子往罗蒙跟前递了递。 “真的不酸?”罗蒙以为肖树林骗他。 “不吃拉倒。”肖树林直接把李子收了回来,又在附近找了找,见没有成熟的果子了,就转身往他们那栋小屋走去。 “给我吃一口。”罗蒙连忙追了上去。 “酸得很。”肖树林说道。 “那我也吃。”罗蒙说。 “不给。” “我错了,给我吃一口。” “不给。” “就一口……” 这两人磨磨蹭蹭走在溪谷里,罗蒙好容易从肖树林那里要到了一块李子肉吃,要说这李子也够大的,一个估计都快有半斤了,味道很是不错,肉质细密多汁,又脆又甜,果香浓郁。 罗蒙原本还以为这些果树就是捎带过来的,省农大那边的金教授不会给他什么好品种呢,没想到竟然也很不错。只不过现在他的这些果树都还比较小,每棵果树上面也就结了那么几个李子,要是再被那些鸟儿给祸害了,那就太可惜了。 第二天一早,罗蒙和肖树林去镇上卖菜之前,就先上小溪边的果林里去逮了一次鸟,那些胆敢觊觎他们家李子的,统统用绳子拴起来绑在稻草人上,这一天整个溪谷都回荡这鸟儿们凄厉的惨叫。 原本还打算弄两条狗过来看着的,但是想想他们家水库那边地方也挺大,东南西北加上丫丫大宝在那边一整天,本来就挺无聊的,这会儿又给它们分成两批,那估计就更没劲了。 到底,老周还是心疼自家狗狗们,没叫它们看果林,他心里琢磨着,等东南西北它们往后娶上媳妇有了子女,到时候就能给它们分开了,像榔头它们一样,一家负责一个区域,那就挺好。 之前对他们家的李子柿子都没上心,这天罗蒙去问了马丁良才知道,他们家种的这个李子树叫做贵凌李,是最近十几年才从日本引进的。但是,这种李子的果实虽好,侍弄起来却十分麻烦,所以种植这个品种的果农并不多。 当初省农大的金教授,大概就是看到罗蒙连阿月浑子都能种得活,才会把这种树苗往他这里发,不出所料,罗蒙果然把这些果树种得很好。 没几天,牛王庄上的李子就陆陆续续成熟了,二十多颗李子树结出来的果子,自己吃肯定是吃不完的,这么好的果子,用来泡酒也显得有些浪费,于是水牛镇上的人有福了。 罗蒙家的贵凌李成熟,除去牛王庄上消耗的,每天还能摘十几个二十几个放在店里出售,一个李子差不多半斤重,卖二十块钱,对水牛镇上的人来说完全就是奢侈品。 不过偶尔买一回孝敬孝敬老人,或者奖励一下自家孩子,或者是犒劳一下自己,他们都还是舍得的。每每吃上一回,都觉得这日子过得倍儿有滋有味。 163 163、最新更新 ... 话说自从罗蒙和肖树林运着那些竹麻拖鞋离开以后,谢家村的人个个都埋头编鞋底,有一家人一起在家里忙活的,也有三五成群在村子里的大院、晒谷场、竹林边等地方一起说话干活的。 烧竹筒搓竹麻,架上家伙什编鞋底,用搓好的竹麻编一层鞋底,再用罗蒙给他们买回来的布料做一个鞋面缝上去,乡下人干活实惠,每一双鞋面都缝得倍儿结实。缝好了鞋面,还要在底下再加一层鞋底,用搓得又细又结实的竹麻线密密缝上,有这两层鞋底,就算是踩在石子路上也不怕硌脚。 竹麻编成的鞋底就是天然竹肉的色泽,男款的鞋底略宽些,女款的鞋底略修长秀气些,素色的鞋底配上各色粗布鞋面,也是别有一番风味,夏天的时候配短裤配裙子,秋冬的时候也可以套袜子穿,居家休闲都不错。 天然竹麻编成的鞋底,踩在脚下略带粗糙感,就像是踩在成片的草地上,有些糙,但是并不扎脚。穿脏了用刷子刷洗一番,晾干了继续穿,竹麻编成的拖鞋虽然不像一些塑料皮革那么耐穿,但也绝对不是一次性用品。 罗蒙说一双竹麻拖鞋以十二块钱的价格从他们这里收,谢家村的人算一算,刨去成本运费,一双鞋子要是能赚个十块钱,一天编十双,那可就是一百块,一个月三千呢,一年就三万六了。 村子里手快的,加上家里人再给打打下手,一天就能编出来十多双,手慢的没人帮忙的,少说也能出个五六双,这对谢家村的人来说就是不小的一笔收入了。 在谢家村这种地方,年收入上万的人家都不多,有的,那也是到外边打工的年轻人赚回来的,待在村里没出去的,一年到头忙活下来,能自给自足就算不错。 这回罗蒙给他们弄了个编竹麻拖鞋赚钱的路子,他们都很高兴,也生怕这个路子不长久,在质量上也是精益求精。 罗蒙跟他们说好了,刚开始数量不多的时候,可以几家人一起发,等以后时日久了,最好还是每户人家攒多一点分开发,这样一来,等他收到鞋子,谁家编的鞋子质量有问题也是一目了然,当然,他那边收到鞋子,马上就会把货款转到他们账户上。 罗蒙和肖树林回到牛王庄的第十天,谢家村的第一批货就到了,整整齐齐的一千双拖鞋,分成几个包裹邮到水牛镇上的邮政局。 罗蒙和肖树林这一天中午派完手工活就把它们拉上了牛王庄,联系谢家村通知他们货已收到的同时,又让林春玉马上把这一笔货款落实,叫谢家村的人踏踏实实的继续编鞋子。 然后这些鞋子又和他们这几天收回来的鞋盒一起,被送去了罗兴佑家里,罗兴佑马上把这一批鞋子上架。 这一天下午,全国各地许多网友就都看到他们家上新货了,宝贝详情里写明了东西不是罗蒙家自产的,而是贫困山区的村民手工制作的,然后还附上几张谢家村的村民编织竹麻草鞋的照片。 对于这件事,网友们反应不一,悲观消极一点的就说了:“唉,这家网店现在名气大了,东西不够卖,就学人家搞起倒买倒卖来了,社会真是一口大染缸啊。” “还打慈善牌,爷爷我现在对这玩意儿最反感了,坚决抵制。” “不出意外的话,要不了多长时间,他们家东西的质量也要跟着下降了。” “这么搞下去,迟早要关门大吉。” “那可不一定,他们家好多脑残粉呢。” 彤城论坛那边也沸腾了,一个红彤彤的热帖稳稳占着首页上的最佳位置,题曰:“老周这是要闹哪样?” 下面的坛友跟帖说:“赚钱了呗,想做点慈善也很正常。” 楼下的人打岔说:“我咋觉得老周这形象跟慈善人士差恁远呢?” 又有人信誓旦旦地说:“我压一个西瓜,这丫的拖鞋生意肯定赚钱了!” 楼下的哥们呲之以鼻:“不赚钱那还能叫老周吗?” 这帖子后来被人顶了又顶,从政治讨论到经济,从真善讨论到伪善,那叫一个上天入地。 不管旁人怎么说,罗蒙家的拖鞋卖得还是不错的,其中一大部分都是冲着他们拍的那些美美的照片来的,这说明老周的那些西瓜没有白花,也有一些纯粹就是冲着鞋盒来的。 另外还有一部分,则是相信老周的人品,怀着对偏远山区那些村民的同情来的,觉得一双鞋子也没多少钱,穿的就是一个爱心。不过等收到鞋子的时候他们就知道了,山区人民给了他们多大一个实惠。 鞋子卖出去,要等评论反馈回来还要三两天,罗蒙倒是一点都不担心评论的问题。这些鞋子,无论是站在客观还是主观的角度来说,罗蒙都觉得值这个价,只要物有所值,就不需要太担心客户的满意度。 谢家村那边的人就没她淡定了,村民们借用村长家的手机打了好几个电话过来,问罗蒙拖鞋卖得怎么样,有没有人买,人家买回去以后咋说的,满不满意?罗蒙每回都跟他们说鞋子很好卖,叫他们不用担心,安心编鞋子,他们做多少罗蒙就收多少。 牛王庄的傍晚,罗蒙和肖树林刚刚从小溪边的果林里摘了一小筐李子回来。要说人为财死鸟为食亡呢,牛王庄上这些鸟儿就是要吃不要命的,最近罗蒙和肖树林每天早上中午都要过去逮鸟,弄得整个山谷都是凄厉的鸟叫,可就算是这样,每天都还有一些李子会被鸟儿啄了的。 罗蒙不是没想过套袋,但是套袋会影响果子的光合作用,想想还是算了。最终,他们只好通过增加采摘次数来减少损失,没事就上果林去看看,见到成熟的就摘回来,不给那些小鸟祸害的机会。 “老周!还是十块钱?”见罗蒙他们摘了李子回来,几个学生很快就围了上来。 “老价钱,被鸟啄过的,十块,没啄过的,十五块。”对于这些在牛王庄上干活的学生们,罗蒙多少还是给了一些优惠的。 “啧,还是被鸟啄过的好吃,啄得越狠吃着越甜。”几个学生说着就凑到箩筐便挑了起来。 “这也太狠了,就剩半个了。”一个学生拿起一只被鸟儿吃得只剩下半个的李子,感觉挺心疼的,这么好的果子,尽被鸟吃了。 “被啄得厉害的,帮我放到这里面来。”肖树林说着给这几个学生递过去一个打包带编织的小蓝。 “哎,真是可惜了,牛王庄上就是鸟太多。”这几个学生接过篮子,一边挑拣一边说道。 “没它们谁给我捉虫啊,你们啊?”罗蒙笑道。 “这真是太让人矛盾了,唉,咱还是吃李子,老周,我要这俩。”一个黑胖黑胖的学生挑了两个又大又红的李子找罗蒙算钱。 “小兔崽子,这都几点了?还吃这么大两个李子?差不多就行了啊,每人限购一个。”李子虽然也有营养,但是从中医角度来说,多食伤身,自古民间就有“桃养人杏伤人,李子树下埋死人”的说法。 “一个李子才到哪儿?我这会儿肚子都饿了。” “肚子饿拿个地瓜啃着去,不收你们钱。” “吃几个都不收钱啊?”这胖子一听说地瓜不要钱,顿时眼睛都亮了,牛王庄最近刚好有一批种得早的地瓜收回来了,拉到镇上一斤还卖好几块呢,比西瓜都卖得贵,当然了,吃还是很好吃的。 “嗯。”罗蒙掀了掀眼皮,知道自己这就又要出血了。 “嗷!同学们!快抄家伙烤地瓜!今天地瓜不要钱!”旁边一个一直伸长了耳朵听着的学生立马就嚷嚷起来。 “老周!真的不要钱啊?”楼上的学生拿不准是不是有人在开玩笑。 “就今天晚上,九点钟之前。”罗蒙给他们加了一个限制条件。 “嗷嗷嗷!”楼上一排宿舍顿时都沸腾了,学生们一群一群地往楼下冲,一些过来干活的城里人也跟着凑了个热闹。 “嘿,干活的时候要是能有这么积极就好了。”罗蒙摸摸鼻子,把筐子里要留着明天卖的李子提到仓房里放好,然后提着一小篮子被鸟啄得厉害的李子,跟肖树林一起上外边吃去。 院子外边的大树下,东南西北丫丫大宝加上二郎,都已经齐整整在那儿等着了,最近几天,罗蒙和肖树林每天晚上吃过晚饭以后,都会来这里吃点李子啃点菜瓜什么的,动物军团们只要在场就都有份。 “啊呜啊呜……”丫丫催促罗蒙他们快点。 “干活的时候要是能有这么积极就好了。”看着院子里边外边两群吃货,罗蒙无奈地把刚刚的话又给说了一遍。 “这个李子明年要不要多种一点?”肖树林用小刀削去李子上被小鸟啄过的部分,又切了一大片下来递给一只啊呜啊呜叫个不停的丫丫,会哭的孩子有奶吃,这事到哪儿都是一样的,就算是嫌烦,也得先把它嘴巴堵上。 “我还是想种桃。”罗蒙从小被罗老汉根植的关于“仙桃养生”的观念这时候就显露出来了,牛王庄上这些贵凌李长得好,罗美慧罗美玲和阿芸婶家的三个丫头都很喜欢,大人们却都不肯叫他们多吃,要是换了桃子,那肯定就是要吃多少给多少了。 “种桃也成,等今年入了冬,就把桃树给种上。”肖树林也爱吃桃,他一边说话,一边从手里的李子上切下一块块果肉,喂给几只大狗小狗吃,这些吃货,趴在地上排成一排,都用两只前爪抱着李子肉啃,吃得那叫一个啧啧有声。 “哞……”二郎觉得自己好像已经失宠了。 “二郎来,吃一根菜瓜,清凉降火。”罗蒙说着从旁边的箩筐里拿了一根菜瓜喂给二郎,这牛犊看着一天就比一天大了,等再过一阵子,估计就要长成一头大水牛了。 “!”二郎心满意足地打了个响鼻,它这一份可比那几只大狗小狗们的大多了。 “啊呜啊呜……”丫丫说它也要吃菜瓜。 “行了,都吃菜瓜,别吃李子了。”肖树林把最后一块李子肉往嘴里一塞,篮子里剩下的李子就不动了,这些被小鸟啄过的李子明天拿到镇上去,能卖几块是几块。 第二天一早,马从戎就风风火火上了水牛镇,这丫的车子太拉风,每回出场的动静都挺大,尤其是镇上那些年轻人,一个个的,见了马从戎那辆车子就都走不动道了。 马从戎最近跑外地跟人谈了一笔生意,前两天,马丁良给他打电话,说罗蒙这边种的贵凌李成熟了,还特地给他快递过去两个,这丫一吃,就打上罗蒙家这批李子的主意了。这不,那边的买卖一谈定,马从戎就驱车上水牛镇了。 “你们家李子这会儿还有?”马从戎到水牛镇上的时候,罗蒙和肖树林刚好在店里派手工。 “产量太少,没办法往你那儿供货。”罗蒙有些无奈,之前马从戎打电话过来,自己就已经跟他说过了,没想到这家伙为了几个李子竟然还能亲自跑水牛镇来了。 “我也不要多,你每天给我供应二十个就成。”马从戎自己拉了一条板凳坐了下来。 “你那么大地方,一天要二十个够干啥?”每天二十个果子,顶天了才能挣多少钱? “我做招牌不行啊?”马从戎说着看了看店里的那些个篮子,又说道:“你们这个篮子不错,能弄个装李子的包装不?我正愁这事呢。” “要什么样的?”肖树林虽然不大喜欢马从戎,但是生意归生意,当初他还不喜欢罗蒙呢,也不是照样接了他的生意。 “小一点的,够装一个李子就好。”马从戎说道。 肖树林想了想,从一旁拿了些白色仿藤材料就编了起来,自从编上篮子箩筐这些东西以后,各种材料他也都采购了不少,光是打包带就有各种颜色各种粗细厚度的,各种铁丝也买了许多,后期还买了一些仿藤材料,以及各种零碎配件。 “要不要盖子?”肖树林一边编着手里的小蓝,一边问马从戎。 “要。”马从戎的方向是,显得越贵重越好。 “要提手吗?”过了一会儿,肖树林又问他。 “要。”马从戎可是一点都不嫌工艺太复杂成本太高什么的。 “这样行吗?”肖树林编编拆拆,将近一个钟头以后,才把一只篮子编好了。 严格来说这已经不是一个篮子了,看形状倒有点像是古时候大户人家用的圆形食盒,因为每盒只装一个李子,编得太小又显得小气了,肖树林只好又加了一些繁复的花纹装饰,硬把它编大了不少,提手上还安了两根铁丝,弄得有板有眼的。 “嘿嘿!不错,就是这样!白色复古提篮,里边放个红艳艳的李子,啧,要的就是这个效果!”马从戎接过篮子,把盖子打开又合上,表情十二分的满意。 “太复杂了,他们都编不了?”罗蒙有些为难地看了看这个篮子,又看了看肖树林,一天二十个,都叫肖树林一个人编的话,可得费不少时间呢。 “编不了编不了。”旁边的人连忙就说了,这个篮子编起来是用来装李子的,又这么复杂,等他们啥时候学会了,李子都该过季了,那还编个啥玩意儿?于是连忙推辞起来。 “咋不会编嘛?你们这么多人,一个都不会?”马从戎不信。 “我们这不是才刚开始学嘛。”大家伙儿兴趣缺缺,他们编篮子是为了增加收入补贴家用的,又不是为了好玩,这一个篮子,光学着都要好几天了。 “要不你们把郑莹莹叫过来问问?”有人就给他们出主意了。 “还有陈瘸子,他做这些东西也厉害。”接着又有人说了。 “我有他们电话呢,这就打电话喊他过来,要是这两人的话,估计今天就能学得会。”镇上的人也都很热情。 没一会儿,郑莹莹和陈瘸子就到罗蒙他店里了,马从戎不给他们推辞的机会,二话不说塞过去几张红票子,让他俩好好学,今天白天学会了,晚上再加班加点,给他编够二十个篮子出来。 肖树林教这两个人编篮子的时候,罗蒙和马从戎就谈价钱了。 “咋要五十块?刚刚不是说篮子的手工费才十块钱,再让你们赚十块钱好了,加上李子,不是才四十?”马从戎花钱是舍得,但他也不喜欢被人当冤大头宰的。 “我们家小树林的设计费呢?还有你看他现在,教这两个人一教就得大半天呢,授课费你得算一点?”罗蒙本来就有点不耐烦马从戎这小子,忒麻烦,麻烦他还不算,这会儿连他们家小树林都给麻烦上了。 实际上这两个人怎么可能真的学那么快,上午好容易在肖树林的讲解下巴花纹都弄明白了,经过一个下午的练习,勉强才能把这个提篮编出来,当天晚上一人能编出来四五个就算是不错。 肖树林只好自己上手又编了十来个,第二天勉强凑齐了二十个,往里边分别装了二十个红艳艳的李子,让极味楼那俩管采购的小伙儿运回去。 马从戎这小子得意了,当晚就在极味楼推出一个抽奖活动,中奖的就送一枚“极品贡李”。 其实就是牛王庄产的那个贵凌李,只不过市面上认识这种李子的人还真少,加上罗蒙他们种的这个李子又确实好吃,这名声一传出去,极味楼接下来的一段日子可谓是客似云来,马从戎赚钱赚得那叫一个眉开眼笑。 月儿弯弯照九洲,几家欢乐几家愁。马从戎这边得意了,水牛镇上某些人就失落了,跑罗蒙他们店几天,都被告知贵凌李已经卖完了,这叫刚刚爱上这种水果的人情何以堪啊? 然后就有知情人士就告诉他们说:“罗蒙家的李子都被一个叫马从戎的彤城人买走了,每天二十个。” “谁是马从戎?!!”有人恨不得就捋袖子找马从戎单挑去了。在彤城笑眯眯数着钞票的马从戎这会儿还不知道,自己在水牛镇这地界上到底树立了多少敌人。 164 164、最新更新 ... “今天下班回到家里,脱下皮鞋和袜子,把脚伸进这双拖鞋的那一霎那,我突然感觉到自己的人生圆满了。回家就应该是这种感觉啊,拖鞋就应该是这个样子的,没有感受过这种幸福的我人生中的前面三十多年的岁月,是多么贫瘠啊。” 看着他们网店里的拖鞋收到的第一条评论,罗兴佑和他老婆赵夏萍小姨子赵冬玲三人面面相觑:“等下一批货过来的时候,咱自己也留几双。” 收到第一条评论之后,后面的评论就成批成批的出现了,赵冬玲每刷新一次网页,几乎都可以看到几条新鲜出炉的评论,评价好到不可收拾,阅读起来简直就是享受。 什么叫好评如潮,没有被这种美妙的潮水冲刷过的人是万万不会明白的。还有许多热心顾客,拍了自己收到的实物照片发到网络上,其中包含了各种搭配攻略,引得一些因为犹豫没赶上第一批拖鞋的顾客也是蠢蠢欲动。 “老周!这个鞋子卖得这么好,去注册个品牌怎么样?”学生们得知自己参与拍照的鞋子大受欢迎,也都感到十分高兴。 “那玩意儿除了增加成本提高售价,还能有啥积极意义?不搞那玩意儿,咱就走平民路线,要品牌,认准大湾村嘛。”罗蒙不爱搞那些虚头巴脑的。 “不是还有一家跟你们差不多的网店,不怕人家走错地方啊?”这年代就是信息时代啊,学生们的消息那也是很灵通的。 “那就认头像。”他们家网店上不是都拍照了,谁要是敢盗用他的个人照片,罗蒙指定跟他死磕到底。 虽然说网店上用的罗蒙的那一张照片,挫是挫了点,但是现在他也想开了,照片挫点好啊,这会儿那些顾客就算是见着本人,估计也认不出他来,这样多好,多有利于保护他的个人生活不被打扰啊。 “罗蒙,下一批货到底啥时候到啊?我们这边被催得不行。”这一边罗兴佑顶不住网友们热情的压力,只好又给罗蒙打电话了。 “刚刚我打电话过去问了,人家谢家村的人说鞋子前天就已经发了一批出来,不过普通包裹的速度那是慢点。”中国邮政的网点遍布全国,其中普通包裹的运费也十分低廉,但是那速度确实不怎么样,尤其是从谢家村所在的小镇出来,那一带的交通本来就不便利。 “我跟你说,就算他们那边的货过来,肯定也不够卖。”罗兴佑开网店也有一段时间了,这两天一看这势头,就是要反复脱销的节奏啊。 “有多少先卖多少,我这边再看看。”照这个情况来看,一个谢家村编出来鞋子肯定是不够他们卖的了,罗蒙觉得这事还得去找郑博伦商量商量,他不是去过的地方多嘛。 鞋盒的问题倒是不大,这些天他们在镇上派手工活,也不断有水牛镇周围的农村和小镇上的人过来领活儿干,这些人一般都是在店里学上半天,学会一个简单的款式,然后就领一批材料回去做几天。 肖树林说,等以后再稳定点,就可以让他的运输公司的人定期到各个小镇村庄去收货派料,能省不少心。 “条件跟谢家村相近的?”晚上吃饭的时候,郑博伦听了罗蒙的问题,皱着眉头就思索了起来。 “对,村子附近要有竹材资源的,还要会编竹麻草鞋的。”罗蒙说。 “村子里人口少一点有关系吗?”郑博伦问道。 “那没关系,反正走的是中国邮政,大的包裹也发不了,一个村子就算只有一个人能干这个活儿,那也没差。”罗蒙也知道在偏远山区,现在很多村子里的人都快搬空了。 “有倒是有,不过我要花些时间整理一下。”郑博伦这些年去过许多地方,其中适合作为罗蒙这种竹麻拖鞋的产地的就有不少,只不过他一时间没办法全部记起来,得翻从前的资料。 “那没事,你慢慢整理,等谢家村下一批货过来,我先留一些拖鞋下来,到时候跟布料一起,分成几个包裹,让你给那些村子邮过去,看他们能不能做,你看咋样?”这事让郑博伦去联系的话肯定会顺利很多,人家村子里的人信任他啊。 “那行,样品和布料你先给我准备二十份,我这边逐个联系。”让贫困山区的村民编竹麻拖鞋,给他们增加收入,这本来也是好事啊,郑博伦也愿意帮忙牵线。 “对对,慢慢来,咱不着急一步到位。”罗蒙笑容满面地说道。哪天郑博伦自己手头上的资源用完了,还有他们活动的那个公益性网站呢,他不是认识不少驴友和志愿者,这些资源到时候都可以进行深度开发的嘛。 八月份也是吃莲子的时候,今天春天罗志方在牛王庄上种了不少莲藕,夏天的时候田里就开出了不少粉红色的荷花,吸引了不少来牛王庄干活的人上那儿取景拍照。 最近有些荷花凋谢了,剩下一个个绿色的莲蓬,某一天罗蒙和肖树林巡蟹田的时候,顺便从旁边的藕田摘了两个莲蓬剥莲子吃,嫩嫩的莲子清香脆甜,吃起来很是不错,尤其他们这里是山区,从前都没听说过种莲藕的,新鲜莲子更是没几个人吃过。 莲子成熟了自然也是要卖,至于价钱,罗蒙挠挠头,一斤剥好的莲子就定在五十块。店里也会卖一些整个的莲蓬,一个七块钱,一个莲蓬里边大概也就二十多粒莲子,镇上的人买回去自己剥,其实也没比剥好的莲子实惠多少,主要就是图个新鲜。 和莲子一起被运到店里去卖的,还有荷叶,镇上的人最近都流行喝荷叶莲子粥,用煮过的荷叶水熬莲子粥,再放几粒罗蒙家产的枸杞子,又润又补,老人小孩孕妇病人都能喝。 罗蒙家的枸杞子从初夏就开始卖了,除了在网店上销售,有时候也会拿到镇上的店里卖一些,运气好抢购到的人,也常常会被左邻右舍缠着分走三两五两的,下回要是抢不到,就上别人家匀一点回来。 要买荷叶莲子,一定要去得很早才行,七点半等在他们店门口那都是必须的,买一张荷叶一块钱,再买一个莲蓬七块钱,都挑大的买,买回去一边煮荷叶水一边剥莲子,镇上的人从前见都没见过新鲜莲子,剥着也觉得挺新鲜。 慢火熬出来的荷叶莲子粥又软又糯荷香四溢,要是嫌麻烦不愿意自己弄,上大水牛乳品也能吃得到,一碗荷叶莲子粥五块钱,分量还不少,再配上一碟子又香又脆的小菜,别提多安逸了。 最近又有不少永青人大早上就驱车上水牛镇的,就为了喝一碗热腾腾香喷喷的荷叶莲子粥。 莲子这东西虽好,剥起来却十分麻烦,没有工具那是万万行不通的,好在万能的淘宝网上啥啥都有卖,罗蒙和肖树林上去找了找,很快就被他们找到一款破壳机。 这东西是专门对付莲子外面那层又滑又硬的莲壳的,只要把带壳的莲子放进去滚一圈,里面的刀片就会在莲壳上切开一条环形的口子,然后剥起来就容易多了,简单易操作,尤其适合牛王庄上一众非专业人员。 从采摘回来的莲蓬中取出莲子,然后又经过拉壳去皮去芯几道工序,才能得到白胖胖的莲肉,这些莲子在店里卖新鲜的,和供应给彤城极味楼,罗蒙都算五十块一斤,晒干了在网络上销售的话,目前是八十块一斤。 最近卖莲子的收入,加上每天卖菜卖瓜的收入,还有刚刚收回来的那一批玉米大豆在网络上也十分走俏,老周这段时间赚得钱包都鼓起来了。 肖树林那边也不错,各种编织篮在网络上卖得还不错,一个集装箱的货也快凑齐了,等这一批货款落实以后,那可是不小的一笔收入,另外加上他那边还有一个运输公司,每个月都能有一笔收入。 等再过一阵子,牛王庄上又会有螃蟹板栗可以卖了,核桃接着也要成熟,养了那么久的石斑鱼,今年秋冬季节也会开始捕捞上市,还有肖树林水库里的河蚬小河虾,总之,前景一片大好啊。 不止是罗蒙他们家的前景好,大湾村各家各户也都不错,前些时候罗蒙他们叫来了打井队,小土坡那边,罗汉荣和罗汉良俩兄弟,咬咬牙也跟着打了一口井,打铁铺那边也凑钱在山坡上打了一口。 这几口井打下去,灌溉问题基本就解决了,肖树林那个水库也能跟着松一口气了,不然整个村子的用水都从水库里抽,真怕哪一天就就给抽干了。 只不过从地底下抽水上来的话,方便是方便,电费也跟着上去了,每个月一到交电费的时候,大湾村的人就能看到他们村长罗全顺唉声叹气苦着脸,说什么一头猪又白卖了,引得不少村民跟着打趣逗闷子。 听说吴占红的米粉卖得也很是不错,尤其是他们家今年的稻子收回来以后,用自家的新米做出来的米粉,不仅在网络上卖得好,每天上他们村买菜的,也有不少人愿意买他们家的米粉。 价钱贵一点都不怕,不舍得天天吃,偶尔吃一回也要的,尤其是办酒席或者招待客人的时候,都喜欢用他们家的米粉,除了口感好,这其中应该也不乏有山头上那个风碓的广告效应,那么大一个白色风车,根本就是一面会动的招牌啊。 看着村子里这一派欣欣向荣,罗蒙寻思着,他要是再想包山的话,这事还得趁早,不然等他们村子的名声再响亮点的时候,再想包可就没那么容易了,就算是能包下来,价钱上恐怕也够呛。 为这事,他又找了一趟罗全顺,罗全顺说这事他们村说不上话,乡里镇里都不行,牛王庄后面的那个牛背峰,属于卧牛山的一个主峰,已经超出他们水牛镇能说了算的范围了,罗蒙要是真想包的话,就得跟县里去协商。 这时候罗全顺就说他了:“去年人家电视台的人不是想给你搞个专访,干啥不答应嘛?你当时要是答应下来,这会儿都成咱们县的形象工程了,你要包牛背峰,那肯定也是顺顺当当的。” “真要搞什么专访,包山的事倒是顺当了,我这一年多能不能过得顺当可就难说了。”罗蒙嘿嘿笑了两声。 王家庄的人不就是搞了个什么专访,结果蜂蜜倒是卖得不错,名声也打出去了,可王大胜这三天两头的应酬可不少,一大把年纪了,还要出去跟这个喝酒跟那个喝酒的,罗蒙看着都替他觉得累。 “你这娃子,就是倔性。”罗全顺摇摇头,在他看来,罗蒙这年轻人脑子好会读书,心眼也活泛,做事做人都不错,他要是肯钻营,将来指定能有大出息。可惜了,罗蒙看起来显然没有那个心思。 “叔,你帮我看看,这包山的事情,咋整合适呢?”罗全顺在村里做工作这么多年,包山这件事上,罗蒙还是想听听他的意见。 “这件事情啊,你也别怕动关系,树林他爸那边你跟他说了?”罗全顺就问罗蒙了。 “还没。”罗蒙说道。 “你先去跟他说说。”罗全顺说道:“永青那边盘根错节的关系,他比咱清楚,马家老爷子不是也住在你那个打铁铺上面嘛,你也跟他说说,还有彤城的马从戎马老板,这回都叫他们帮你出出力。咱正面程序要走,暗地里也要使劲。” 罗全顺是很看好罗蒙的,罗蒙要承包这个牛背峰,他是一百个愿意,他们村这两年的发展变化,都是从罗蒙这里开始的,先有他承包的牛王庄,才有了后来他两个儿子回村干事业,然后又有了吴占芳罗景亮等人。 罗蒙这一回要是真能把牛背峰给承包下来,他琢磨着,要不了几年,估计连水牛镇都得变个样。 “这价钱上,你估摸着大概得要多少呢?”罗蒙不确定罗全顺是不是能知道点什么。 “咱县里前些年也有人在永青附近包山的,价钱是不贵,这两年看着就高了,可咱这地界跟他们那儿也没得比,价钱上的事还真不好说。不过罗蒙啊,这回你真得听叔的,多找人活动活动,价钱这东西,那还不是人定的嘛?”罗全顺又劝道。 “哎,知道了,这事我心里有数。”罗蒙点了点头,又问他说:“叔,咱上边一点那个上水村,不是好些年都没住人了嘛?这回真要是能把牛背峰包下来的话,他们村好像避不开啊。” “是避不开,你要想后边包的山跟你现在这个牛王庄连成一片的话,那肯定是避不开的。”罗全顺也觉得这确实是个问题。 “上水村的人都搬哪儿去了?你熟不熟啊?”罗蒙问道。 “咱镇上就有,永青那边也有,我认识,改天我去帮你问问看,他们村就那几户人家,周围也没多少地,你要是嫌不清净,花点钱把房子地都一起租下来就行了。”罗全顺说道。 “那到时候这事就得麻烦你了。”罗蒙说。 “这算啥事嘛?这点事叔还能不帮你?”罗全顺说道。 从罗全顺家里出来,罗蒙掏出手机给肖树林打了个电话,喊他从山上运几个西瓜出来,跟他一块儿上打铁铺。 “要包牛背峰?那可有一万多亩山地呢!”肖老大一听罗蒙要包牛背峰,抹抹嘴,连西瓜也不咬了。 “嗯。”罗蒙点了点头,这两年他的摊子越铺越大,牛王庄显然有点不够他折腾了。 “你小子心还挺大。”肖老大嘿笑一声,觉得罗蒙这小子这会儿看着就顺眼多了。 165 165、最新更新 ... 在肖老大看来,男人就应该建功立业,活在这世上的一辈子,怎么都要有一番作为才算是不枉此生。 可惜他儿子肖树林不是那种有雄心壮志的类型,罗蒙之前的表现也很低调,这会儿他们突然说要承包牛背峰,老头很是欣喜,决定继续发挥余热,帮他们把这个山头拿下来。 另一边,罗蒙也给马从戎打了电话,跟他说自己想再包一片山地,就是牛王庄后面的牛背峰,需要跟他们县里面协商,问马从戎在永青这边有没有关系。 马从戎在永青当然有关系了,没关系也可以拉关系嘛,这关系从彤城那边,从上往下拉,操作起来也并不困难。再说罗蒙这回想做的事情也不过是规规矩矩承包一片山地而已,又不是想搞那些空手套白狼的勾当,能有多少困难? 不过马从戎这小子也不给白干,这回他看上的是牛王庄上的枇杷酒。上回罗蒙他们吃鸽子的时候开了一坛枇杷酒,这就叫马家人给盯上了,这批枇杷酒罗蒙原本是想留着慢慢消耗的,根本没想这么早就开始销售,不过眼下既然有这么一件事需要马从戎出力,对方又提出来了,他也就没推辞。 没开封的果酒好存放,放哪儿都一样,于是罗蒙就把这批货一次性给马从戎发了过去。总共是五十坛两斤装的,五十坛五斤装的,加起来三百五十斤果酒,一下去掉罗蒙枇杷酒库存的一小半,当然价钱上也没手软,一斤一百块,不抹零不包邮。 马从戎收到这批枇杷酒以后,马上就让员工将它们存放到极味楼的酒仓中,平时不肯轻易出售,只有在极味楼VIP客户的生日当天,才赠送一碗。 罗蒙泡的这一批枇杷酒,酒好果也好,开坛就能闻到诱人的酒香,酒液清澄中透着淡淡的黄,用高档骨瓷碗装好,再放一片剥皮去核的枇杷肉下去,咋一看有点像罐头,尝一口,酒香扑鼻果味浓郁,吃过的就没有说不好的。 接下来一段时间,彤城许多老饕都在谈论他们家这个枇杷酒,无形中,极味楼这个VIP卡的含金量,又增加了许多。 “哎!服务员,我的枇杷酒呢,怎么还不上来?”八月二十二日中午,正是饭点,极味楼大厅有个老头就喊服务员了。 “抱歉先生,我们的枇杷酒只在VIP客户生日当天赠送的,如果您今天生日,麻烦出示一□份证,让我帮您都前台那边登记一下。”服务员小姑娘说道。 “我刚刚一到你们店里,就自己上前台登记过了,那个,小妹啊,你帮我上前台瞧瞧去,看到底是咋回事?怎么还不把枇杷酒给我端上来?”老头就说了。 “好的先生,麻烦您再出示一□份证和会员卡可以吗?”既然客户已经登记了,这会儿还没给他上枇杷酒,肯定就是哪个环节出问题了。 “快点啊。”老头爽快地掏了会员卡和身份证。 “咋回事啊?不会是看出来了?”等服务员走后,饭桌上几个老头就小声嘀咕起来了。 “不可能,我找的这个人绝对没问题。”另一个就说了。 “你这回用着要是没问题,我改明儿也找他办一张去。” “别着急,先等等看。” “哎呦喂,我怎么觉得这个事情这么不靠谱呢。” “那咋办呢?咱们几个又没有这几天生日的。” “诶,来了来了。” “完了,来的怎么是马从戎那小子?” “客人,有点问题,我们上一边说去?”马从戎风度翩翩笑容满面地站定在他们这一桌。 “啥问题啊?”那老头面不改色,站起来和马从戎走到一旁去说话,心里却是已经暗暗叹了一口气,心道今天的枇杷酒看来是要泡汤了。 五分钟以后,老头又回到自己那张桌子上。 “咋样啊?”其他几个就问他了。 “甭提了,露馅了。”那个老头摇摇头。 “我就说行不通!”马后炮哪儿都有。 “行了行了,现在都别说这个了,我说,今天咱是白来一趟了,到底还是喝不上枇杷酒啊。唉!也不知道是啥味儿……” “那倒没有,咱几个的退休金可全都贡献给极味楼了,马小子还不得给咱留点面子?大厅这么多人呢。”刚刚那个老头又说了。 “咋?给上枇杷酒啊?!”一听他这话,桌上几个眼睛都亮了。 “给是给,不过不是白给,一碗就要老子一百块钱。” “嘿嘿!要不是实在太丢人,一百块钱我倒也舍得吃几回。” “可不是说,哎呀,这老脸臊得。” “你们说他到底咋看出来的呢?咱这个身份证做得可真了。”有一个老头那是百思不得其解啊。 “真个屁!”那个刚刚被马从戎叫过去谈话的老头一听这话,鼻子都气歪了,把他那张身份证往桌上一丢:“你们看这出生年月,再看看身份证号码,奶奶个熊,爷爷我这回真是丢大人了。” 几个老头凑过去把他那张身份证拿过来一看,出生那一栏分明写着:1958年8月22日,下面的公民身份证号码却是这样的:******19581207****。 “坑爹啊!!!”看明白后,老头们把这张身份证往桌上一丢,集体无语。 罗蒙这边,把承包山地的事情交给马从戎和肖老大以后,他就不怎么管了,马从戎那小子以后想从他这里拿多少货,就得看他这回肯出多少力了。 这几天他又收到几个从谢家村那边发过来的包裹,因为中国邮政规定一个普通包裹的重量不得超过七十斤,所以村子里的人就各家归各家的发,每户人家都把自己的卡号报给罗蒙,罗蒙这边收到货以后就安排林春玉打款过去,一笔一笔清清楚楚的。 为了尽量节省运费,罗蒙就让他们每个包裹都按七十斤来发,拖鞋是不是凑够了整数那完全没有关系,现在他们牛王庄上有账房了,不用担心会算错钱。 “你看我这次买回来的布料咋样?”晚上,在他们二人的小屋中,罗蒙在茶几上摆了一排老粗布过去,不同之前那些大红大绿的款式,这回他买的布料就斯文多了,主要以纯色和素色格子布为主。 “想做室内拖鞋?”肖树林刚从浴室出来,正用一块干毛巾擦着头上的短发。 “对,你那一个货柜的篮子不是也都快凑齐了吗,到时候就顺便给他们捎带几双拖鞋样品过去,说不定还能给咱拉个订单回来,我寻思着,他们那边的人大概不太喜欢大红大绿的人字拖,这回咱就用这些布料做一批一字拖试试。”罗蒙把自己的计划说了。 “明天再上山砍点竹子回来。”肖树林在谢家村的那几天,也已经把竹麻拖鞋的制作学会了,虽然速度上还是慢点,但是做出来的鞋子已经不比谢家村的那些老手艺差多少了。 “这回上山砍,村里那个竹子太好,用来做样品不合适,到时候人家期望太高,收到后面的大宗货物肯定就得失望。”罗蒙说道。 “成。”肖树林点点头。 他俩正说话呢,罗兴佑那边又打电话过来了,这时候是晚上八点多,罗蒙和肖树林已经回家洗澡休息说闲话了,罗兴佑他们那边还正忙呢。 “罗蒙啊,网上跟咱差不多的拖鞋出来了。”罗兴佑说道。 “没事,咱卖咱的。”罗蒙也不着急。 “我就是跟你说一声。”罗兴佑现在也比从前淡定多了。 “行,我一会儿也看看去。” 刚好这会儿也没什么事,挂上电话,罗蒙就打开电脑上网了,对方的网址赵冬玲已经发到他的阿里旺旺上,一点开链接,那家网店的页面直接就打开了。 店主是个年轻姑娘,回村里开网店,把他们村的东西卖到全国各地,这也是目前比较常见的一种农产品网店模式了。罗蒙看了看这家网店的各方面数据还有几样主要热销产品的评价内容,感觉这是一家比较靠谱的网店。 这家店上架两款和他们家差不多的竹麻拖鞋,一款人字拖一款一字拖,做工方面好像也不错,价格定得比罗蒙他们的低,二十二块钱包邮。 “像是他们家自己编的。”肖树林仔细看了看对方的细节图,说道。 “就算不是自家人编的,应该也是附近村庄的人编的,不然价钱不可能这么低。”罗蒙也是这么想的,二十二块钱包邮,邮费算8-12块的话,他们的就只能赚10-14块钱,这其中不仅包含了人工和物料成本,还得包含经销商利润和他们那边的运输费用,这个数怎么看都有点太低了。 “对我们这边没影响。”在肖树林看来,这家网店要是不把价格提高一点,是不可能做大的,价格要是提高了,跟他们这边又没有竞争力,所以完全不用担心。 “咱也不怕竞争。”罗蒙当初把这款鞋子的价钱定在这个数,没往高了卖,给谢家村的工价也就将将过得去,没让他们赚更多钱,主要就是为了控制这款鞋子的性价比,让其他想模仿的人不能通过价格对他们进行打压。 城市里的工厂各种成本都高,很难出得了性价比这么高的商品,要往农村发展货源的话,那就需要很多因素了,不是每个想做这个生意的人都认识一个郑博伦的,罗蒙光是货源这一方面就比别人有优势。 销售方面他也不用犯愁,牛王庄是一块金字招牌,名气虽然不像一些品牌那么大,但是含金量高啊,忠实客户群也不少,他就算是在卖农产品的时候随便带带这些拖鞋,销售量也不会太惨。 “你那个编篮子的生意,估计很快也会有人跟着做了。”关上电脑,罗蒙对肖树林说道。 “本来也不是什么新鲜东西。”肖树林咧嘴笑了笑。 “你这边出了新款,人家要学也快得很。”说到这个,罗蒙也感觉有些无奈,国人就是在这方面本领特别高,在很大程度上打击了大家对于创新的积极性。 “尽量多争取一些外单。”在这件事上,肖树林也有心理准备。 “你说咱要不要请个人做外贸?” “以后再说,现在应该还用不上。” “早点开始招工也没坏处,先试用试用,说不定还能接一两个订单回来。” “也成。” 166 166、最新更新 ... 既然决定要招外贸员,罗蒙也没拖拉,第二天就上网发了个招工启示,也就是当天下午,就有人上牛王庄找罗蒙面试来了。 来的是个中等身材的姑娘,略胖,短发,戴着一副近视眼镜,穿着职业装,显得十分干练。罗蒙接过她的简历一看,十项全能啊,光是外语都会五样,之前也是在沿海城市做外贸的,去年百毒谱事件一闹,这姑娘脑子一热就辞职回家了。 在彤城不好找外贸工作,她就干了一年自由职业,上网给人家做翻译,今儿上午她表哥火急火燎地给她打了个电话过来:“牛王庄招外贸员呢,你赶紧去啊!”于是,这个叫汤媛的姑娘就上牛王庄了。 “我这里工资不高的,每个月底薪就一千五,你看你能接受吗?”虽然这姑娘看着像是个人才,但是牛王庄上的工资普遍不高,罗蒙就算有心给她开高一点的工资,也要考虑其他人的感受,再说他们家东西要是卖开了,提成还是很可观的。 “当然,我主要也是要看提成的。”大概是跟老外打交道比较多的关系,这姑娘说话十分简洁直接。 “提成是按销售额的百分之三算,如果是我这边的客户交给你来跟进的话,那就只有百分之一的提成。试用期是三个月,三个月要是没有订单的话,就是试用没通过,你可以接受吗?” “不可能会三个月没有订单的。”姑娘笑得十分自信,似乎连镜片上都闪烁着笃定的光芒。 “哦?”罗蒙很好奇她的自信是从哪里来的。 “你们卖的拖鞋和打包带编织我都买过,感觉非常满意,这两天我开始上班以后,就会先整理一份资料分别发给我从前的客户,他们中间会有人感兴趣的。”汤媛说道。 “那就好。”罗蒙心道,这果然是个人才啊:“目前还是重点推销打包带编制,拖鞋的货源比较紧张。” 汤媛的办公室就四合院二楼楼梯口的那间小屋里,这间小屋最早是罗蒙腾出来给刘彩云做账用的,后来相继又来了陈建华和林春玉,都被安排在这里,现在又多了个外贸员。 至于宿舍,罗蒙就给她独立安排了一间小屋,吃饭自然也是在牛王庄,上下班时间就跟林春玉一样。 转眼时间就进入了八月底,马从戎那边还没把牛背峰给罗蒙拿下来,据肖老大说,是永青那边有几个人见水牛镇这两年发展得好,也有些动心,但是又没有拿定主意要在这边投资,还在犹豫中,这一回罗蒙要包牛背峰,暗地里就有人使绊子了。 不过这问题倒也不大,扯皮扯几天,这片山到底还是罗蒙的,主要是有个别人不安好心,想把包山的价钱往上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