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137中文网 > 都市言情 > 牛男 > 第一回上的那家酒店吧。”罗蒙说。 (5)

第一回上的那家酒店吧。”罗蒙说。 (5)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罗蒙当然也知道石蛙的经济价值高,但是谁都知道这玩意儿不好伺候啊。    “反正这片山都是你的,只要不让它们逃到下游去,你还怕它们跑了,抓不到的,就留着它们繁衍生息好了。”承包七十年,其实也就跟是他的差不多了:“我观察了一下那个溪谷,照理说,这样的环境应该十分适合石蛙繁衍生息的,但是我去了几次,都没有看到石蛙的踪迹,感觉十分奇怪,”    “从前是有的。”罗蒙讪笑道:“后来被抓绝了。”    “抓绝了?”林阔愕然,这怎么可能?怎么都会漏掉一两只的。    “我读中学的时候,这东西突然就值钱了,当时我还跟他们一起上山抓过呢,这玩意儿藏得挺好,但是都笨得很,只有循着声音找过去,拿手电筒一照,这玩意儿就傻了,都不会跑,一抓一个准。”罗蒙也就是初中的时候跟人去抓过几次,后来高中住校,课业又重,就再没去过了。    “就这么抓绝了?”***    “嗯,后来越来越少,渐渐的,就再没听过石蛙叫了。”现在,夏天的晚上,大湾村附近,就只能听到呱呱的青蛙叫,石蛙低沉的叫声已经很难听到了。    “石蛙要养也成,半养殖半放生。”罗蒙想了想又说道,当初抓石蛙也有他的一份呢,如今也算是给大山还回去了。    “行,我看这条溪谷中各类昆虫也不算少,少量放一批种蛙下去的话,应该用不着投喂,要是以后数量多了,可以用牛粪养一些蚯蚓。”林阔最近这半个多月,除了满大山跑,也是查了不少资料的。    “你这一下子要种的草药不少啊。”除去石蛙不说,林阔这一次要种的草药就有二十多种,这么多草药,种下去方便,照料起来却相当费力气,二十多种草药种在二十多种不同的地形,光是想过去看一眼,要把这些草药看遍了那也不容易。    “开始的时候先是小批量种植,看看这些草药在这里的适应情况,等生长稳定以后,再判断要对哪一种草药进行大批量种植。”林阔回答说。    “重点是在哪几种?”罗蒙问道。    “重点是猪苓和刺玫。”林阔说道:“猪苓,首先一个自然是因为它价格高,而且近期几年都不太可能降价,万一要是降价,我们也可以先让它们在土里继续生长,不着急采挖。我找了不少资料,猪苓在牛王山应该是可以生长的。”    “至于刺玫,基本上不存在种不活的可能,刺梅花刺玫果都可以入药,另外还有,刺玫花也流蜜,经过蜜蜂采集而来的刺玫花蜜,又称野玫瑰蜜,经济价值很不错。”    “既然你都已经想好了,那就放手去干。”罗蒙点点头,觉得林阔这些计划都还算靠谱,他也挑不出什么不好,成不成,自然只有试过了才知道。    “我明天出门,先去北边一个猪苓种植村学习,顺便购买猪苓菌种和蜜环菌,回来前去一趟西面的一个石蛙养殖场,向他们购买一批种蛙,这一趟起码要十天半个月才能回来。”林阔早就已经安排好了日程。    “那行,到时候多少花销,你回来以后再向我报销。”作为东家就是这点不好。    93    93、空欢喜 ...    转眼罗蒙家的十头猪崽在小土坡也住了有一阵子了,这些猪崽长得又肥又壮,肚子一饿就哼哼唧唧地叫唤着要食儿吃。    罗汉良每天早晚都要到牛王庄去拉一大车番薯藤,有时候罗蒙没事,就跟他一块儿去,番薯藤这东西长在田里,一扯一大条,一割下去就有一大把,收起来快得很。就是最近地里的番薯还没挖,不能盯着一个地方割,要是伤了地里的番薯,还会影响收成。    罗汉良也学罗兴佑那样,在三轮车上安个马达,每天啪嗒啪嗒在牛王庄和小土坡之间两头跑。她媳妇胡秀敏就负责煮猪食,小土坡上一间砖头屋里修了一个三个灶眼的土灶,一天到晚就没怎么歇过火。    “秀敏啊,罗蒙家的这几头你今天喂了?”大早上,罗汉良拉着一车番薯藤上了小土坡,就问她媳妇了。    “喂了。”胡秀敏一边搅和锅里的猪食,一边回答道。    “那咋还叫唤呢?”罗汉良解开三轮车后斗的绳子,把叠得高高的番薯藤一捧一捧往一旁的空地上搬。    “没吃饱,一会儿我再给它们喂一锅,你说那几头咋就那么能吃呢?”胡秀敏从前也是农村的,在家的时候也喂过猪,照理说刚买回来不多久的猪崽不应该这么能吃啊。    “能吃还不好?咱们家那些不也挺能吃。”这夫妻俩在外人面前都是一副闷葫芦样儿,私底下两个人的话倒是挺多。    “贼能吃啊,现在还小呢,都快把我给忙死了,等再过阵子长大点,我一个人指定喂不过来,得赶紧找个帮手才成。”    现在小土坡这边就他们夫妻俩干着,曹凤莲虽然已经不在罗蒙家帮忙了,但是自家的活儿也不少。    家务就不说了,两个孙儿加上儿子儿媳妇,光是做饭洗衣服都要花不少功夫,还有大儿子那边,老两口每天都得往他那边发菜呢,除了自家的,另外还得从村子里收点。    这两个儿子一回来,罗全顺也忙了,一边帮大儿子倒腾蔬菜和村里的农产品,一边还得可劲儿种地,自己种菜总比从别人家买划算啊,他们家如今还欠着贷款呢,能省一点是一点。    “咱哥不是正找着吗,估计咱这山疙瘩的人家也不愿意来,找人也不容易,再等等呗。”罗汉良说着,就把铡草机搬出来了,铡草机这东西使起来是快,但也挺危险,一不小心就得铡了手,他一般就不让他媳妇动。    “那得等到啥时候啊,唉,你说这些猪崽咋就这么能吃呢?”胡秀敏说着,又提出来一桶猪食,噼噼啪啪倒进罗蒙家那几头猪崽的食槽里。    “能吃还不好?能吃长得快啊。”此时铡草机已经开起来了,罗汉良在一阵哐哐作响中说道。    “那是挺好,我记得从前养猪好像也没这么容易啊,倒一桶猪食下去就唧唧吃得干干净净的,我十二岁那年,我爹买了两头猪崽回家,怎么都不肯吃食,这猪崽不吃食,全家人也都跟着吃不下睡不着的,可闹心了。”胡秀敏说着就给他男人递了一把番薯藤过去。    “咱爹说是罗蒙家的番薯藤好,咱村里的人不都使的他家的牛粪种菜吗,这才有好多人上这儿买菜来的,不然就咱这山疙瘩,谁愿意往这儿跑啊。咱村那些人,一个星期也分不到多少牛粪,都用菜地里了,番薯地谁舍得用啊,牛王庄那边就不一样了,用肥可舍得了,这番薯藤就好,当菜吃人都不嫌,别说喂猪了。”    罗汉良刚回来的时候,就听人家说牛王庄上有牛王,牛王的神土神水可灵了,撒到菜地里,比啥肥料都好使。刚开始他还不信呢,就觉着这都啥年月了,村子里的人咋还这愚昧呢,可这时间长了,他不信邪还真不行,有些事儿它就在那儿摆着呢,你能不承认?    “别说,待会儿咱拣点嫩叶子回家炒着吃?”胡秀敏突然说道。    “成,咱妈最近抠得,都恨不得叫咱喝刷锅水了。”他们家种的菜,最好的都叫极味楼挑去了,剩下的基本上就往县城发,有些时令蔬菜消耗不完的,就都晒了腌了,真是半点没多,这几天他们家吃的那都叫啥啊,昨天曹凤莲还从田头摘了一把野菜回家炒了呢。    “欠那么多钱呢,你心里不难受啊?”老太太一辈子没怎么欠过债,这一回一下从农村信用社贷了那么大一笔数目,心里不踏实是肯定的,所以最近就有点省过头了。    “这些猪崽要能一直都照这么长下去,我心里就不难受。”等他们把债都给还清了,那以后的日子就好过了。“你说他们家那十头猪长得特别好,跟红凤这几天运回来的泔水有关系?”    “肯定有关系啊,要不他们家的猪跟咱家的吃的都一样,咋就长得特别好呢,还是一个猪场来买的猪崽呢。”胡秀敏一边在红薯藤堆里扒拉嫩枝叶,一边回答说。    “可惜咱哥都是给人送的外卖,不然咱家也有泔水了。”村里的泔水他们倒是也有收,但是他们家这么多猪,那点泔水根本不够看的。    “在永青呢,光是运费都要多少了,划算啊?”    “也是。”罗汉良点点头,过了一会儿他又说道:“你闻没闻到什么味儿?”    “啥味儿啊?”胡秀敏正拣红薯叶呢,一抬头,一股子烧糊的猪食味儿就往她鼻子里钻了。“哎呦妈呀,锅里还煮着呢。”说着连忙就进屋去了。    这三个灶眼的土灶,烧起火来,第一锅最快,第二锅慢点,第三锅最慢,刚刚胡秀敏煮熟了一锅,把猪食舀到桶里,又往那口锅里打了一瓢水烧着,剩下两锅接着煮。煮猪食这东西比煮饭下水多,比煮粥下水少,黏黏糊糊的一大锅,要是不注意搅拌,一会儿就糊了。    罗汉良看了一眼他媳妇急吼吼的背影,嘿嘿笑了两声,继续铡他的番薯藤。    回村子里以后的日子虽然过得也不比外边轻松,养了这么一大群猪,每天也是起早贪黑地干活,但是他这心里踏实啊,相比外面,他还是更愿意在村子里待。    时间进入秋季,天气就一天一天凉快起来了,罗蒙家的番薯马铃薯,核桃板栗,眼看就快到了可以收获的时候,山上的向日葵和打瓜基本上都已经收完了,就只有南瓜还剩下一部分没收。    牛王庄的装修工作结束,罗蒙也就少了一项支出,每天网店上东西卖着,各个学校包子馒头供应着,极味楼也是每天拿货从无间断,还有包大华陈充全那边的收入,渐渐的,也有了一些存款,他合计着,等再存点钱,就先把林伯那边的房款给付清了。    最近地里能收的东西不多,土豆红薯罗蒙还想留一阵,这两样东西当初他种得也晚,如今还在长个呢,早早收了有点可惜。    地里没多少东西可收,每天除了给菜苗浇水,这牛王庄上就没多少活儿了,罗蒙就让大伙儿继续开地,把之前种西瓜打瓜的大片土地都开出来,等过几天,他还打算种一季秋花生。    眼下这才是九月中旬,花生一般不到三个月就能成熟,到时候也就是阳历十二月初的样子,赶在入冬前收获应该不成问题。    “老周啊,你种这么多花生是要干啥?”这一次开地,罗蒙让他们把之前种西瓜打瓜向日葵的坡地都给翻了出来,又撒上前阵子烧的火粪,前边的人还在翻地呢,后边的人已经播上种了。    “种花生还能干啥,卖呗,生的熟的都能卖,磨成花生酱能卖,榨出花生油也能卖,油渣还能喂牛呢。”罗蒙的算盘敲得噼啪作响。    “那也不用种这么多?”这一眼望过去,无边无际的,这得有多少亩啊。    “没事,我们家的东西在网上卖得好着呢。”罗蒙信心满满。    “对了老周,最近在你们村的网店上怎么没看到你家的黄豆了?”在牛王庄干活的这些人现在基本上也都知道他们村现在有一家网店了,有时候他们不来牛王庄干活的时候,就逛逛网店,买点东西倒也方便。    “留着做豆腐啊。”四合院那边仓库里的黄豆确实还有不少,但是极味楼那边现在每天从他这里拿豆腐的量也很可观,所以黄豆现在他都不往外卖了。    “那咋不种点黄豆呢?”    “黄豆长得比花生慢,在咱这地方,这个时节种就显得晚了点,只能明年再说了。”明年罗蒙肯定要加大黄豆的种植面积,其他豆类倒是可以适当减一减,像豌豆和芸豆,卖得明显就不如黄豆好。    这天下午,罗蒙看看日头落得差不多了,就从厨房里拎出一网兜板栗,又从冷库里取了一个大西瓜出来,打算去一趟打铁铺。    最近这段时间,打铁铺那边的葡萄苗种下去没多久,天气干燥太阳又大,肖树林他们每天光是给这些葡萄苗浇水都要花不少功夫,基本上已经不怎么来牛王庄了,早晨那段时间刘春兰她们又起得早,他俩也不敢太张扬,所以最近见面说话的机会便少了很多。    进入九月份,牛王庄上的西瓜也都收完了,能进冷库的都进了冷库,不能进冷库的也都消耗得差不多了,从前每餐必有的西瓜现在也已经很少在牛王庄食堂饭桌上看到了。    饭后水果还是有,有时候是前段时间和西瓜一起入冷库的香瓜甜瓜菜瓜什么的,有时候则是拍几条黄瓜或者凉拌一大盆西红柿打发了。虽然这些东西吃起来也不错,但依旧抵不过大家对西瓜的热爱。    这个西瓜运去打铁铺,自然也是会受到热情的欢迎的,罗蒙咧咧嘴,发动了三轮车。    “!”车子刚启动,就不轻不重地颠了一下。    “啥玩意儿?”照理说这四合院里应该没有石头才对啊,罗蒙回头看了看,只见三轮车后面的水泥地面上,正躺着一个被车轮压扁了的板栗球,一旁还有一颗圆滚滚的板栗,大概是刚刚被挤出来的。    罗蒙从三轮车上跳了下来,把那个板栗球捡起来看了看,发现里边还有两颗板栗,就用手指把它们抠了出来,刚刚这板栗球上的硬刺都被车子压倒了,这会儿倒也不怎么扎人。    还有地上那颗板栗,也被罗蒙捡起来放在衣服上擦了擦,一块儿揣到网兜里去了,不是他吹牛,他们家的板栗是真挺好吃,丢了太可惜。    罗蒙骑着三轮车啪嗒啪嗒刚下了牛王庄,丫丫和东南西北就不知道从什么地方钻了出来,围着那个空板栗皮呜呜地叫唤。    “啊呜啊呜啊呜!”丫丫很生气!它知道,一定是罗蒙把它们的板栗拿走了!    “呜……”老大不死心地扒拉这那个空板栗皮,又带着它的几个兄弟贴着地面找了一大圈,最终还是没有任何收获,这才失落地在院子里趴了下来。    “噗!”二郎在院子外面看到这一幕,喷了口气摇摇尾巴走了,其他几只小牛赶紧跟了上去。    唉,到头来还是空欢喜一场。    94    94、你丫能不能别这么幼稚? ...    蔚卓洋压制不住嘴里的馋虫,从南方一路开车上牛王庄的时候,时间正是九月下旬,这会儿罗蒙山上的花生已经种下去了,刚要开始收红薯,这丫来了,也算是壮劳力一枚。    前两天罗蒙去打铁铺的时候,跟肖树林他们也说了一下,说自己这个周末就要收红薯了,到时候牛王庄又会变得非常忙。然后这天上午,肖树林忙完自家地里的活儿,就打算来牛王庄帮忙了,顺便和罗蒙见见面。    结果他一上牛王庄,就看到罗蒙跟一个小白脸勾肩搭背笑得正欢呢,肖树林双眼暗了暗,然后一踩油门,“砰”一下直接就撞山坡上那辆拉风的越野车屁股上了。    这一声巨响,把一旁正叙旧的罗蒙和蔚卓洋吓了好大一跳,不约而同地把脸转向那辆积着一层厚厚的土灰的柳州五菱上,面色各异。    “没刹住车。”肖树林从车上下来,淡淡地说道。    “这人谁啊?”蔚卓洋不客气地问道,他娘的这宝贝越野车可是进口的,还没开两个月呢,就给撞了,要不是看在罗蒙的面子上,蔚卓洋这会儿早开骂了。    “你谁啊?”肖树林慢慢走过来,把胳膊架罗蒙肩膀上,冲对方挑了挑下巴。    “他是蔚卓洋,几年前我们合伙开了一家厂子。”罗蒙说完又看向蔚卓洋,指了指肖树林说道:“肖树林,我朋友。”    蔚卓洋一直都是知道罗蒙的性向的,此时罗蒙的这个“朋友”指的是哪种朋友,他再清楚不过了。既然是罗蒙的“朋友”——蔚卓洋脸上又重新挂上笑容,从头到脚把肖树林打量了一遍,然后风度翩翩地伸出他那只保养得当干净整洁的右手:“你好。”    肖树林扯着嘴角笑了笑,想都没想就伸出手去和他握了一下,末了还抓住晃了两晃:“你好啊。”    “!”蔚卓洋的眉头忍不住抽了抽,这丫手上沾的这都是什么,黑的绿的,摸上去还有点黏黏的……    “你不是说今天要收红薯?”恶心完蔚卓洋之后,肖树林心里终于舒坦点了,转头对罗蒙说道。    “他们已经先上山了,咱也上去。”罗蒙笑了笑,又对一旁的蔚卓洋说道:“你要不要跟我们一起去?还是要上四合院那边先休息一下?”    “上山。”蔚卓洋很干脆地回答道,长这么大,他还是第一回遇见这么大规模的收获场景,怎么着都得跟着感受感受收获的气氛,躲在屋子里算是怎么回事?    “那行,番薯地就在对面那片山上,你先慢慢走过去,我去院子那边拿几把锄头。”如今来牛王庄干活的人吃住都在四合院,所以基本上所有的农具也都放在那边。    “行。”蔚卓洋倒是没有说自己要跟他俩一起,人家两口子这会儿八成是有话要说,他跟着凑什么热闹。    等到他们走出有一段距离之后,罗蒙这才对肖树林说道:“下回别这么干了,危险。”    “干什么?”肖树林装傻充愣,他能承认自己刚刚看到罗蒙跟那家伙站一块儿相谈甚欢的时候一下子醋意上涌,没忍住,就把人越野车给撞了吗?    肖树林不承认,罗蒙就不说话了,他也有些生气,不知道肖树林本人怎么样,罗蒙可是对他几个月前的那一次车祸记忆犹新,这个男人眼神涣散浑身是血坐在车里的情景,如今再想起来,仿佛就是在昨天。    “他喜欢男人还是女人?”过了一会儿,肖树林问罗蒙说道。    “女人。”关于这件事,罗蒙也不是很确定,从前他见过蔚卓洋和某个熟女成双入对,也见过他带着年轻男孩子去开过房,这家伙根本荤素不忌。    “?”肖树林一下子就抓住重点了。    “我跟他没啥。”进了放农具的仓房,罗蒙拿了三把锄头出来,顺便又把有些凌乱的工具堆整了整。再怎么样,罗蒙也不会和蔚卓洋发展那方面的关系的,他俩还合伙开厂子呢,关系弄复杂了以后还怎么相处。    “你知道他心里没想法?”他娘的没想法能千里迢迢追这山疙瘩来?    “……”罗蒙怔了怔,没说话,蔚卓洋心里想什么他还真不知道,蔚卓洋这人相处起来还算不错,两人合伙开厂这么长时间也没什么大的分歧,但是这人表面上吊儿郎当的,心思却藏得很深,心里真正想什么没几个人猜得到。    “怎么不说话?嫌老子烦啊?”肖树林火了。    “不是嫌你烦。”罗蒙隐忍怒气,不想在这个时间激化矛盾。    “那你是什么意思?说!”肖树林却不肯罢休。    “砰!”罗蒙一下把手里的一只箩筐砸到仓房的一角,碰倒了几把铁锹,引起一阵哐哐乱响,把院子里干活的人都给下了一跳,罗蒙走到门边,冲外边说了句没事,就把门给关死了。    “你丫能不能别这么幼稚?!”这还是罗蒙第一次对肖树林生气。    “老子怎么幼稚了?!”肖树林暴跳如雷。    “你还不幼稚?不幼稚你撞人车干啥?危险知不知道啊?上回那事这么快就忘了?!”说到底,罗蒙就是气这个。    “不都说了吗,没刹住车。”肖树林略有些底气不足地辩解道。    “刹个屁车!当老子三岁小孩呢,那可是上坡!”    “行,老子就幼稚了,老子走了,你去找个成熟稳重的。”    “……”罗蒙不吱声了。    “老子真的走了。”不挽留?这是什么意思?现在怎么办?走还是不走?    “走什么走?过来。”罗蒙说道。    “干嘛啊?”就这么过去?太没面子了?    “让你过来!”罗蒙又说。    “过去就过去。”他娘的谁怕谁啊?    肖树林刚往前走了几步,就被罗蒙一把推搡到墙壁上,脑袋被死死抱住,先是唇上被添了一下,紧接着一条湿滑的舌头便顶了进来。    “唔……”肖树林呼吸一滞,很快就反应过来,反手抱住罗蒙的腰背,让两个人的身体紧紧贴在一起。    良久,罗蒙才从肖树林的唇舌间移开,顺着他的下巴骨,啃到他的脖颈,幅度优美的喉结,锁骨……    “嗯……”肖树林喘着气,双手已经从罗蒙的衣摆下摸了进去……    “等晚上……”罗蒙有些气喘地的踩了刹车。    “嗯,等晚上。”肖树林说着,再一次贴上的罗蒙的唇舌,他从前根本不能理解为什么有些人会喜欢吃别人的口水,现在倒是明白了,想要一个人的心情,想贴近再贴近一个人的迫切。    从仓房里出来,两人的感情又升温不少,调整调整表情,面色如常地扛着锄头出了四合院,一起向山岗上那大片番薯地走去。    “我说你就别吃醋了,我跟蔚卓洋真的没啥。”走到四处没人的地方,罗蒙又说话了。    “谁说老子吃醋了?”肖树林死不承认。    “行,你没吃醋,反正我俩从前就没啥事,以后就更不会有啥事了,所以你就别瞎想了,头一回见面就把人车子给撞了,多不好。”说起来那辆车子也得不少票子呢,这也就是蔚卓洋,要是换个人,人家让赔咋办?    “你俩以前真没啥?”虽然不想承认,但是刚刚他见这俩人站一块儿的时候,竟然觉得有些登对,这种感觉让肖树林很是不爽。    “这还没吃醋?”罗蒙笑道。    “呲,我就是问问。”肖树林呲之以鼻,醋那玩意儿,是他们这种大老爷们该吃的吗?    罗蒙和肖树林一路走到山岗上,很快就看到蔚卓洋正坐在路边的番薯地头上啃番薯呢,这丫把带泥的番薯皮一啃,吐到一旁,然后就吃里边的番薯芯。    “你们家这番薯吃着真不错。”蔚卓洋见罗蒙他们过来了,就举起手里的番薯像他们扬了扬。    “那到时候回去的时候给你多装点。”别的东西不好说,番薯大把。    “也不要太多,一麻袋就行了。”到时候他还装其他东西呢,他这一次开过来的越野车可能装了,后车厢空间大不说,后排座和副驾驶座都能放不少东西。    “行,到时候专门给你拣好的装。”罗蒙笑了笑,说起来他俩也合作好几年了,如今对方千里迢迢开车过来,刚刚他确实是把人给怠慢了。    “够意思!”蔚卓洋冲罗蒙竖起了大拇指。“话说,哥们你这一年混得真不错,开始的时候我还当你就弄个三五亩地小打小闹呢,没想到这才不到一年时间,你就把自己从小买卖人升级成地主老财了。真行!”    “嘿,过奖了。”这地主老财的头衔罗蒙还是有点不敢当,人家当地主哪个不是粮食满仓啊,就他负债累累这样还好意思称老财?    “干活,别愣着了。”肖树林说着就一人给他们递过去一把锄头。    “行啊,干活。”蔚卓洋把剩下的小半块红薯往嘴里一塞,就从地上站了起来,接过锄头准备大干一场。    “农活你会?”肖树林问他说。    “不会可以学嘛。”蔚卓洋也是自信满满。    接着,罗蒙就看到这两个人各自选了一垄红薯地,埋头挖起红薯来了,肖树林真正开始干农活也没几个月,挖红薯也是头一回,这蔚卓洋完全新手,这两个人刚开始挖的时候也是半斤八两,动不动就要砸坏一两个大番薯。    渐渐的,体力上的差异就显露出来了,肖树林这一年来吃了多少牛王庄的好东西啊,身体被养得倍儿壮实,加上这几个月又开始习武,还有和罗蒙行鱼水之欢的时候,似乎也是被灵泉滋养过的,虽然他自己并不知道。    这家伙体力好啊,挥着锄头一路从这头翻到那头,翻完一垄又换一垄,从那头翻到这头,干得起劲的时候,把上衣一脱,露出一身精装的肌肉,还轻蔑的瞟了蔚卓洋一眼,那眼神分明就是在说……弱鸡!    蔚卓洋也是卯足了劲,他娘的,这是被人看扁了?当他这几年的健身房都是白上的?    蔚卓洋知道肖树林是把他当情敌了,这会儿是示威,想压他一筹,这个情敌不情敌的事姑且留到以后再说,他蔚卓洋长这么大服过谁啊?想压他一筹?没那么容易!    这一天他们上山晚,别的人早就已经组好队干上了,这一次挖红薯罗蒙开的工价是八分钱一斤,这些男男女女组成的小队,他们内部怎么分配工资罗蒙是不管了,到时候各个小队收回来多少红薯,他就给他们小队长算多少工资。    罗全贵边大军他们今天也很忙,他们俩加上村长罗全顺和他儿子罗汉良,正忙着往小土坡运番薯藤,这些番薯藤收割了以后不能放在大太阳底下晒,不然晒干了猪就不爱吃了,得放在阴凉的屋子里,经常还得拿出来晾晾,省得捂烂了。    柴凤香和罗进喜照例还是照顾水牛和鸡群,还有一些头头尾尾的杂活,柳茹华和罗志方则负责在院子里称重登记,这满大山的人收红薯,一天下来数量也是很可观的。    看着肖树林和蔚卓洋两个人都是干劲满满,罗蒙只好把锄头往旁边一放,蹲到地上开始拣红薯了。    “舅!”这边罗蒙正把红薯往麻袋里装呢,山坡下响起一声脆脆嫩嫩的童音。    “你们咋来了呢?”罗蒙一扭头,就看到罗美慧跟罗美玲朝他这边跑过来了,这俩丫头自从跟卜一卦练武以后,整个人都显得结实了不少,早就不复从前刚来大湾村的时候那副娇嫩模样了。    “外婆说今天你这里挖番薯。”罗美慧三步两步跑到罗蒙这边,往他身边一蹲,就回话了。    “你俩自己来的?”这还得走一段马路呢。    “妈妈带我们过来的,她要送肉过来。”    “那刚好,今天你俩就帮舅舅拣红薯。”蚊子再小也是肉啊,这俩劳动力虽小,搭把手也是不错的。    “舅!”罗美慧皱着眉头喊了罗蒙一声。    “咋了?”罗蒙知道,这丫头摆出这副表情就说明她不高兴了。    “你说要给我们种好多草莓的!”罗美慧说道。    “哦,这个啊,等舅舅收完了土豆番薯,再把核桃板栗收了,到时候就要盖几个大棚种青菜黄瓜,到时候咱专门盖个大棚种草莓,怎么样?”种点草莓倒也挺好,反正肖树林也喜欢吃,顺便还能卖点钱呢,赶上过年那段时间,草莓的价钱也是相当不错。    “那你可别忘了!”罗美慧还是有点不太放心,当初她舅答应她们说要种草莓,姐妹俩就天天盼着,结果一晃好几个月过去了,还没见罗蒙种草莓,她俩就嘀咕了,舅舅是不是把草莓给忘了?    “放心,忘不了,你俩要是实在不放心,到时候再提醒我一次总成了?”罗蒙保证道。    “那好。”罗美慧皱着鼻子咧着嘴笑了起来,脸上也是多云转晴。    “美玲啊,来,你跟姐姐一块在这儿捡番薯,舅舅先把这些装好的番薯运回去,好不好?”罗美玲的性格就不如罗美慧外向,这孩子平时就一副一本正经的小大人模样,让人看着也觉得有些好笑,除了话太少,其它也都挺好的。    “好。”罗美玲郑重其事地点点头。    罗蒙从不远处的山坡上牵了几头水牛过来,把装着番薯的麻袋两袋两袋挂到牛背上,然后就赶着这几头水牛往四合院那边去了。    “老周啊,一下子赶这么多头牛啊?”旁边山坡上同样赶着两头水牛下来的大姐碰到罗蒙,就笑着跟他打招呼了。    “呦,大姐您又来了?”罗蒙一看,这又是一张熟面孔啊。    “嗨,每个星期上你这儿干活干着干着就习惯了,一个星期要是不来,浑身都不得劲。”这位大姐的性情也甚是豪爽。    “那您以后常来嘛。”别看这大姐是个女的,干活可是一把好手。    “常来是要的,不过老周啊,不是我说你,你这工价定得也太低了点,八分钱一斤,每个人起码得挖六百多斤红薯才能赚五十块钱呢。”    “咋,你挖不起啊?”看着不像啊。    “哈哈哈,我倒是挖得起,就是我们队里一个小姑娘,一听说六百多斤,吓得腿都软了。”大姐说着就哈哈大笑起来,想当年她当姑娘的时候,可没那么娇贵。    “这事也不能怨我嘛,你看现在市场上番薯才卖多少钱一斤?一块钱有时候都买不起,就几毛钱,咱种这红薯又是翻地播种又是施肥除草,好容易长成了,如今还得八分钱一斤雇人收获,你看,我这要是能保本就算不错了,别到时候亏了还稀里糊涂的。”罗蒙这就喊冤了,工价低这事真不能怨他。    “亏,老周你可别想蒙我啊,大姐我也是做过买卖的,就你这满大山的红薯,一斤不说一毛,只要能赚个几分钱,加起来也能挣不少。”做过买卖的就是不一样,轻易蒙不了。    “哪儿啊大姐,瞧您说的。”罗蒙抹抹额头上的汗水。    “别装了你喂,工价这么低,要是不是瞅着你这儿吃住都还算不错,一大帮人也挺热闹,回去的时候还能顺带买点粮食蔬菜,谁还上你这儿充当廉价劳动力啊。”大姐战斗力太强。    “那要不,今天中午再开几个西瓜叫大家伙儿解解渴?”罗蒙战败,只要牺牲掉几个冷库里的西瓜。    “我看成。”大姐面色稳稳地,转脸就给山上的队友打去电话了:“老周说中午有西瓜。”    “噢噢噢!”山岗上很快就传来一阵嘹亮的欢呼声。    罗蒙把番薯卸在水沟边,柳茹华就怂恿罗志方给罗蒙运回来的番薯也过过磅,说是要看看罗蒙他们一天能收多少番薯回来。    过磅之后就让旁边那些穿着胶鞋戴着橡胶手套的老头老太太负责刷洗,头一天收回来的红薯基本上不留,到时候要么晒成红薯干,要么碾过之后洗出淀粉,做成红薯粉之类的。    罗蒙卸下番薯之后就进了四合院,和他姐打了一声招呼:“美慧美玲今天就在我这边了,晚上再把她俩带回去。”    “哦,这会儿都在山上呢?这俩丫头急得,帽子都忘带了。”罗红凤这会儿正跟香婶说腌菜的事呢,见罗蒙这么说,就站起来把自己三轮车后斗那俩遮阳帽递给他。    罗蒙看了看这两个小姑娘的遮阳帽,一个白色的一个粉红色的,上边都缀着花飘着彩带,看起来是蛮好,可惜它们主人不喜欢。    “嫌热,不爱戴。”罗蒙笑了笑说道,这俩外甥女的脾性他现在也有点了解,这帽子八成是她俩故意落下的。这种大热天在山上待着,要是不戴帽子,山风一吹就很凉爽,也不怎么觉得热,不过这一天晒下来,人就黑得厉害,戴上帽子要好一点,晒得没那么狠,但是汗水热气都憋在帽子里,难受啊。    “你跟她们说必须得戴上,不然就别晒太阳了,让她俩回家待着。”当妈妈的有时候就是这么的霸道不讲理。    罗蒙提着这两顶遮阳帽上山的时候,果然,两姐妹看了他手里的帽子一眼,就不约而同地把脸扭开了。    “你们妈妈说了,不戴帽子就不能在山上待。”罗蒙把他姐的指令传达下去。    “你别告诉她行吗?”罗美玲这就出起坏主意了。    “你看看,山上这么多人呢。”罗蒙指了指满大山干农活的人,告诉她这事肯定是瞒不住的。    “唉……”罗美玲叹了口气,无奈地从罗蒙手里接过自己那顶粉红色的遮阳帽,扣在了头上。    “美慧。”这丫头还装呢。    “……哦。”罗美慧见躲不过,也认命了。    95    95、北风那个吹 ...    吃中饭的时候,罗蒙果然从冷库里抱出几个大西瓜,这一个个大西瓜洗过以后放在干净的桌面上,一刀一刀切下去,丝丝凉凉的西瓜香立马就在四合院里飘荡开来。    “嗷!嗷!西瓜!西瓜!”这些个平日里斯斯文文的城里人,这会儿个个带着一身臭汗,跟饿狼似得,成群结队杀进食堂。    “一个一个来啊。”肖树林负责切西瓜,罗蒙就负责发西瓜,至于蔚卓洋那厮,早就抱着两大片西瓜蹲门口啃去了,刚刚还有个小姑娘问他说呢:“你怎么一个人有两片西瓜?”    “老周看我长得好,就多给了我一片。”蔚卓洋抹了一把下巴上的西瓜汁,大言不惭地回答说。这丫在牛王庄上干了半天活,也听说罗蒙有个绰号叫老周了,应该说,基本上来牛王庄干活的人都管他叫老周。    “骗人!”小姑娘生气地说道:“我也长得很好看,他就从来不给我两片西瓜。”说完蹬蹬就走了。    食堂里,肖树林和罗蒙还在分西瓜呢,肖树林眼疾手快,下刀有准头,一刀一刀切下去,一片片西瓜都差不多大,罗蒙耳听六路眼观八方:“喂,小孩,你刚刚已经领过了。”    “没有啊。”站在罗蒙跟前一个戴着鸭舌帽的小男孩一脸无辜地说道。    “嘿,你以为戴顶帽子我就认不出来了?”这大热天的,在山上晒了大半天太阳,这会儿四合院里谁还戴帽子啊,这伪装技术也太低端直白了一点。    “唉……”小孩叹了一口气,然后把帽子一摘,转身对不远处的一群半大孩子说道:“我就说没用,你们非得让我试。”    那几个浑身汗津津脸蛋红通通的小孩一见罗蒙向他们看过去,嘻嘻哈哈一下就散开了。    “儿子诶,快过来吃饭。”一旁已经领了饭菜的这个男孩的爸爸就喊他吃饭了:“你说你傻不傻,戴个帽子就想去忽悠老周了?起码也得换身衣服不是?”    “换衣服有用啊?”小孩接过筷子扒了一口饭菜,将信将疑地问道。    “别听你爸瞎说,你就算换层皮老周都能把你认出来。”旁边一个脸庞被晒得通红的女人说道,这女的显然就是这个家庭的女主人了。    “来儿子,这片也给你吃。”他爸说着就把自己那片西瓜递了过去。    之前他们不来牛王庄的时候,每到周末,他这儿子每天不是看电视就是上网打游戏,成天一个人待着,父母想多跟他说两句话他都不耐烦,如今来了乡下,倒是有点小孩样了,他这个当父亲的也是乐见其成。    男孩看了看他爸递过来的西瓜,伸过头去咬了一口,然后摆摆手说:“行了,你自己吃。”    为了能让他们一家三口挣够一百五十块钱,不拖别人的后腿,他爸也是出了老鼻子力气了。等再过两年就好了,男孩心想,再过两年他就长大了,力气也大了。    男孩埋头吃饭,却不知道坐在自己旁边的母亲和对面的父亲对望了一眼,两人眼眶都红了。    他们夫妻俩就这么一个孩子,小时候也可贴心了,一家三口十分和乐,日子过得也很满足。    但是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这孩子变得不爱跟他们说话了,成天不是对着电视机就是对着电脑,多说两句话都嫌烦,更别说和父母同吃一片西瓜了。    坐在他们座位附近的几人也是了然地笑了笑,并不多说。他们这些人平时虽然没少说罗蒙抠门小气,工资给得低,活儿又重,但是在大伙儿心底,牛王庄是不可替代的存在。    因为牛王庄这个地方并不是让那些有钱人来这里享受和奢侈的,在这里,无论你有钱没钱都是一个待遇,只要你愿意干活,就能来。当你真正投入到劳动当中,体会到劳动的乐趣,收获了劳动的心情,融入到这个集体当中,就丝毫不会再去计较工资的多少了,只会觉得,这么好的假期不用花钱就能享受到真是太好了。    当然,对有些上班族来说,每个周末都来还是太辛苦了一点,除了个别身体特别棒的,对牛王庄特别执着的,一般都是半个月或者一个月来一次。    隔段时间来乡下挥洒挥洒汗水,转换转换心情还是十分不错的,尤其是对一些经济能力有限的年轻人来说,罗蒙给的工资虽然不多,但是基本上也够他们付这一来一回的路费了,而且牛王庄还管吃管住,吃住都还不错。    分完了西瓜,把美慧美玲带到楼上去睡午觉,这俩丫头最先拿到西瓜,早早就把饭给吃完了,吃过饭就打哈欠想睡觉。从楼上下来,肖树林已经把他们的饭菜摆好了,蔚卓洋也跟他俩一块儿吃。    “你们这食堂的伙食也太好了。”刚刚吃了两片西瓜,这会儿胃口也开了,蔚卓洋扒了一口饭,又夹了一筷子肉末茄子,顿时感觉味蕾全开,满嘴都充斥着幸福滋味。    “就是一些家常小菜。”罗蒙谦虚道。    “这家常小菜做得也太有水平了。”蔚卓洋一边吃一边赞叹,要是能顿顿都这么吃,这日子过得,该得多美啊!    吃过饭就是午睡时间了,罗蒙单独给蔚卓洋安排了一间小屋,又给他拿了一套漱洗用品,这大热天的,干了半天农活,出了不少汗,吃完饭稍微洗一下,一会儿睡得才舒服。    中午这段时间太阳大,罗进喜刚刚吃饭前就已经把牛群赶到溪谷去了,它们会一直在那儿待着,等到下午四点多挤完奶之后才会再次上山运番薯。    午睡时间结束的时候,正是这一天气温最高的时段,罗美慧和罗美玲这会儿还没睡醒,罗蒙就把她俩交代给了柴凤香,柴凤香自己也有一对龙凤胎儿女,这会儿也正睡觉呢。    罗蒙拿了一顶草帽戴在自己头上,对一旁的蔚卓洋说道:“你下午就在这里休息?别上山了。”怎么说他也是客人,可别到时候给累坏了。    “不用,我不累。”蔚卓洋很是大丈夫地回答说。    “真不累啊?”肖树林戴上草帽,把锄头往肩膀上一扛,回头冲他笑了笑。    “这才哪跟哪儿啊?”蔚卓洋说着,也往自己肩上扛了一把锄头,率先就出了院子,肖树林很快也跟了上去,罗蒙看了看这两人斗志满满的背影,从院子里拿了一大捆麻袋,也跟着上了山。    下午天气热,大伙儿的干劲就没有上午那么足了,好多人都是挖一会儿番薯,就要到附近的林荫下休息一会儿,喝口水歇口气。    就只有肖树林和蔚卓洋,这两个男人像是不知道疲倦一样,在番薯地里挖了一垄又一垄。    罗蒙跟在后边捡番薯,开始的时候效率也不怎么样,渐渐的,就练出来了,捡得那叫一个眼疾手快,番薯捡了一麻袋又一麻袋,一个人拣他们两个人翻出来的番薯,也并不觉得十分吃力。    等到罗进喜赶着牛群上山的时候,罗蒙回头一看,好大一片翻过的山地上,横七竖八地躺着那么多麻袋,这些都是他一个人拣的?这么多番薯称一称该得有多重啊!八分钱的工价会不会高了点?    当天晚上这些番薯运回去称过之后,计算出来这一天各个小组的收获成果,果不其然,罗蒙他们这一组无论是从平均值还是总数上算,都是当之无愧的冠军组。    “这也太牛了!三个人,干得比咱六个人都多。”这三人小组的战斗力让这些城里人深深地震撼了。    “肖树林厉害啊!我看他那把锄头挥得,都不带停歇的,哥儿们体力真强!”    “人家可是练家子!”    “唉,会武术的就是不一样啊!”    “可惜咱没这个机缘啊!”    在这一片赞叹声中,肖树林心满意足地眯起了眼睛。    “哥儿们,之前没见过你啊。”蔚卓洋这边也是很受关注的。    “我是罗蒙从前的同事,过来玩的。”    “你这玩得也太牛了!”    “看你这样子,明显就是城里人嘛,从前干过农活啊?”    “没有啊。”    “哎呦喂兄弟,那你可太有天赋了!”    蔚卓洋扯了扯嘴角,被人夸挖番薯有天赋,其实也算是好事?不管怎么说,那个肖树林想压他一筹的计划算是泡汤了。想通了以后,蔚卓洋这货冲肖树林笑得那叫一个底气十足。    “老周啊!你也挺厉害啊,一个人捡这么多番薯。”    “是非常厉害。”罗蒙纠正他们说:“你们去捡这么多番薯试试?”    “不是我说你啊老周,你好歹也是东家啊,这么拼命干啥?”    “东家试过了,才知道这个工价定得合适不合适嘛,经过亲身体验之后,我觉得八分钱的工价还是高了点。”某周说道。    “这是又要降价?”    “坑爹啊!”    “这黑心的地主阶级!”    “万恶的旧社会!”    “北风那个吹……雪花那个飘……”    “雪花那个飘飘……年来到……”    “北风那个吹……雪花那个飘……”    “我等我爹爹……回家过年……”    在一阵鬼哭狼嚎的《白毛女》中,罗蒙带着俩外甥女和肖树林一起离开了牛王庄,至于降工价的事,自然是没门。    96    96、先看到与先闻到 ...    晚上七点半,罗蒙和肖树林再一次相约去了水牛镇上的那间小屋,直到深夜十二点,他们才开车回到了村里。    第二天肖树林依旧去牛王庄帮忙,昨天他虽然略微领先于蔚卓洋,但还是没有彻底击败他,今天继续。但是直等到大伙儿都吃完早饭上山干活去了,肖树林还是没有看到蔚卓洋的身影。    “人呢?”肖树林问罗蒙说。    “还睡着呢,大概是累趴下了。”蔚卓洋有几斤几两罗蒙还是知道的,就凭他上健身房练出来的那几块肌肉,想跟肖树林比体力那还是差得远了。    “啧,真没用。”肖树林咧着嘴笑得那叫一个灿烂,然后把锄头往肩膀上一扛,和罗蒙一块儿上山干活去了。    蔚卓洋这一觉就睡到了上午十点半,看看窗外,太阳正大,还好罗蒙安排给他的这间小屋窗户是朝北开的,上午下午都晒不到太阳,这大半个上午他睡得十分安稳。    昨天晚上罗蒙他们走了之后,那些城里人还硬拉着他一块儿在外面水沟边烤红薯,弄了个篝火晚会,唱歌的唱歌,聊天的聊天,还有讲鬼故事的,吓得一些女的大呼小叫。    更过分的是那个留着半长头发的哥儿们,弄了把吉他出来弹不说,吉他盒还摆在跟前向人家收钱,丫是来干农活的还是来卖艺的呢?不过看在这哥儿们弹唱都还算不错的份上,蔚卓洋最后也往里边放了十块钱。    蔚卓洋耷拉着拖鞋在脖子上挂条毛巾上水沟边洗漱的时候,旁边许多老人正在切番薯片呢,昨天晚上院子里那几口做豆腐用的大锅就都煮上番薯了,另外还摆上了许多炉子,一锅一锅的,里边全都是煮的整个整个的番薯。    罗蒙专门安排了两个老头看火,先用大火烧,再用小火焖,焖得整院子都是番薯香,一直煮到夜里十二点才熄了火。两个看火的老头就在四合院楼上的屋子睡下,也是睡到很晚才起,今天不用干活白领一天工钱,他们自己想干罗蒙也不让,这老头老太太的,宁愿叫他们闲着点,也别把人给累狠了。    煮熟的番薯在锅里搁了一夜,也都凉透了,今天早上一个一个把它们从锅里拿出来,装到箩筐里,抬到外边去切片,切成约莫半厘米厚的番薯皮,铺开在竹板上晾晒几天,就成番薯干了。    蔚卓洋刷洗完了,就过去从箩筐里拿了个番薯吃,把外边的皮剥开,就露出橘黄色的粉粉的番薯肉,咬一口,又粉又甜,糯糯的凉凉的,十分好吃。    这丫吃了一个又一个,老人们知道他是罗蒙的客人,也都不拦着,还和他说起话来,等到罗蒙他们从山上下来吃中午饭的时候,他也给自己填了一肚子冷番薯。不过中饭他还得接着吃,吃不下饭他可以吃菜啊。    下午蔚卓洋还是不上山,任肖树林怎么鄙视他就是不上山,他可是客人啊,哪有让客人干活的?再说他这会儿浑身酸痛,估计连锄头都扛不起来了,在院子里待着多好啊,有吃有喝,再跟老人们唠唠嗑,别提多惬意了。    一会儿他们家老太太打电话过来问牛王庄怎么样,蔚卓洋就说可好了,有番薯有西瓜,他长这么大,从来没吃过这么好吃的西瓜,番薯也好吃,尤其是焖了一晚上然后放凉了吃,那味道那口感……    然后他们家老太太就说了,限他三天之内回家去,好吃的尽量多带。    “可是,妈,人家这西瓜放在冷库里的,弄回去放不了几天就坏了,要不就带番薯,要不我把番薯给你们快递回去?”蔚卓洋这会儿还不想回家啊。    “没事,冷库没有咱可以装一个。”    就这样,蔚卓洋在牛王庄好吃好喝的好日子提前进入了倒计时。    下午挤牛奶的时间,罗兴佑来了牛王庄,在四合院里没看到罗蒙,就直接找去了番薯地。    “今天你怎么这么闲呢?”罗蒙把麻袋口提了提,然后拍拍手,和罗兴佑一块儿走到林荫下午说话,这人能来山头上找他,肯定就是有事。    “夏萍的妹妹过来了,专门让她守着电脑,这几天就没那么忙。”罗兴佑回答说。    “那是,客服都有了,你们夫妻俩就负责打包发货,这功夫就腾出来了。”罗蒙从树荫下的茶缸里舀出一杯茶水,咕噜咕噜喝下去,又朝地头上的肖树林晃了晃杯子,问他要不要过来喝口水,肖树林摇摇头,表示他不渴。    “今天过来啥事啊?”罗蒙问罗兴佑说。    “本来就是想过来运点豆子,顺便问问你家这红薯要不要挂到网上去卖,他们说你在山头上,我就上来了。”罗兴佑说道。    “挂上去呗。”他这一大片山地的番薯,光是昨天一天就收了小山样的一堆,等这些都收完了,要是不能及时加工,到时候怎么储存也是个大问题,干脆先卖掉一部分。    “价钱定多少?”罗兴佑问。    “咱村里的人一般定多少?”罗蒙问他说。    “一般就是一块八两块左右,我上网看了一下人家的网店,好多人都只卖一块五,也是村里产的,销量和评价都很不错。”这网店开了几个月以后,罗兴佑也深深地体会到他们这山区和平原地区的差异了,同样都是卖农产品的,人家网店动不动就是月销量上万,他们家网店却动不动就断货。    “你也不用羡慕人家。”罗蒙笑了笑说道:“只要咱村里的东西卖得出去,评价好,你也能挣到钱,那不就得了,还管人家的买卖做得多大干啥?”    “嗨,也是。”罗兴佑有些不好意思地笑了笑,他最近确实有点被网络上轰轰烈烈的农产品交易热潮给迷了眼。    自从《百毒谱》事件之后,网络上就掀起了一股农村热,买粮食农副产品都直接找一些农村里开的网店买,不经过中间商,虽然化肥农药也会有,但是省了中间那些环节,还是叫人放心不少。    最近淘宝网上就有好多卖农产品的网店冒头了,打着自产自销无添加的旗帜,销量很是可观,在这种大环境下,大湾村淘宝直营店就显得低调了,三天两头断货脱销,在这种情况下,罗兴佑有点着急也是可以理解的。    “你家这番薯卖多少钱一斤?”想通了以后,罗兴佑的心情也是轻松不少,之前他总有一种被淹没的窒息感,还有一种被人甩在后边的紧张感,总想着竞争,却忘了自己开这一家网店的初衷。    一会儿他回去还得跟赵夏萍还有他们家小姨子好好说说,别一惊一乍的,也别再去搜人家的网店了,做好自家生意就成,有那功夫还不如每天蒙头多睡两个钟头。    “就卖两块五一斤。”罗蒙说道。    “合适。”罗兴佑笑了笑:“你要是把价钱定低了,咱村里其他人就得降价,不然不好卖。”    “我知道。”这事罗蒙心里自然有底。    “那你待会儿让他们留一批番薯别洗,我晚一点把你家番薯挂上去,晚上应该就能来订单了。”洗过的番薯不能放,到时候他们一个快递发出去,还不知道路上要走几天呢,可别半路上就坏了。    “行。”罗蒙答应下来,等罗兴佑走了以后,他就给罗全贵打了个电话,让他安排安排,下午运回去的番薯就都别洗了,先堆放在仓房里。    “你让我问的那些桶王,人家说今天傍晚就能送五十个过来,剩下的还得等一个星期。”罗全贵在电话那头对罗蒙说道,桶王是农村里常见的一种大木桶,一般按口径大小分好几个规格,罗蒙他们这次订的自然是最大的那种。    “那行,咱明天就绞番薯洗粉,你看五十个桶能洗多少番薯?”这些事情罗蒙心里没底,罗全贵却是门儿清,每年村里都有人洗番薯粉,没少喊他帮忙。    罗全贵说了大约是多少,罗蒙心里有个底,然后就挂了电话,继续和肖树林一块儿挖番薯去了。这一会儿功夫,肖树林又挖出好大一片番薯地,留下满地的番薯,让罗蒙接下来大半个钟头都要埋头苦捡。    这丫是故意的,他不喜欢罗蒙离开地头,留他一个人在地里干活,罗蒙当然也知道。    当天傍晚吃完饭,蔚卓洋就打着饱嗝跟罗蒙告别了,说自己明天一早就要走。    “这么快?”罗蒙以为他起码还得待个三五天。    “我们家老太太在家等着呢。”蔚卓洋他娘晕车,出不了远门,他爹也不好把老伴一个人留在家里,这会儿老两口都在家里巴巴盼着他带东西回去呢。    “那明天几点钟走啊?”    “吃过早饭就走。”这两天没少听牛王庄上这些人吹牛说大水牛乳品的早饭如何如何好吃,他好歹也得尝过一次才行啊。    “那现在咱上山去打点板栗去。”好容易来一回,又没待两天,怎么也得叫他多带点东西回去,趁这会儿天还没黑,去打点板栗叫他一块儿带回去。    于是二十分钟以后,罗蒙肖树林还有蔚卓洋三人便出现在了板栗地,背着箩筐拿着烧火钳,一个一个从树上夹板栗下来。    “唔……汪!”突然,板栗林里传来一声不太正宗但是霸气十足的狗叫声,牛王庄上会这么叫唤的,就丫丫一只。    “是我先看到的!”接着又是一声脆嫩的童音,罗蒙一听就是罗美慧那丫头。    “唔……汪汪汪!汪汪!”丫丫叫得更凶。    “你再叫!我打你了!”罗美慧半点都不怕它,她可是练过功夫的。    “美惠美玲,你俩在这儿干啥呢?”罗蒙循声找过去,就见到罗美慧和罗美玲正跟大块头二哈对峙呢。    “……舅舅。”罗美慧见罗蒙来了,小宇宙顿时就不烧了。    “这么晚了怎么还在这儿?吃过饭了?”一会儿天就该黑了,这片山坡离四合院那边还挺远,这俩丫头胆子倒挺大。    “吃过了。”吃过饭她们跟罗红凤说要出来玩,罗红凤就当她俩是要跟村里的小孩一起玩,也没多想就答应了,谁能想到她俩还能自己上山呢?    不过,严格说起来也不算是自己上山,这还有伴呢,东南西北丫丫二郎一只不落,都在呢,其它小牛这回倒是没跟着,大概是溜不出来,牛棚那里边还有栅栏呢,不会开栅栏就出不来,二郎不带它们,大概是不想增加目标数量。    “你们来这儿干啥呢?摘板栗啊?”罗蒙问姐妹俩说。    “没有,我们是从地上捡的。”罗美玲连忙辩解道,前阵子她们吃过一回板栗烧鸡之后,就惦记上牛王庄这片板栗林了,可是外婆说板栗还没熟,现在不能摘,于是只好干忍着。    没想到昨天下午她俩在牛王庄上玩的时候,无意间竟然发现动物军团们藏了不少板栗。    姐妹俩一人一块石头,就帮它们把那堆无处下嘴的板栗球给砸了,那一小堆板栗球砸下来,这俩熊孩子跟动物军团吃得那叫一个高兴啊,吃完了,那友谊自然就产生了,接着东南西北和丫丫二郎就把她俩带板栗林一块儿捡板栗来了。    “东南西北。”罗蒙喊了一声他的那四只小狗。    “呜……”小狗们个个耷拉着脑袋,一副犯错后的老实样。    “回鸡棚去睡觉。”罗蒙说道。    “呜!”东南西北得令,直接就向鸡棚的方向窜了过去,几下就跑没影了。    “二郎你也回牛棚。”罗蒙有些无奈地冲不远处那头正甩着尾巴吃草的牛犊说道,这都啥时间了,还装什么路过?    “哞……”二郎叫了一嗓子,老神在在地甩甩尾巴,往山坡下走去。    “快点!”罗蒙喝了一句。你丫!还给老子装大爷!    “啪嗒!啪嗒!”半大的牛犊子立马甩开蹄子跑了起来,一溜烟出了板栗林。    “丫丫,回牛棚。”剩下的这是个刺儿头,罗蒙专门留到最后对付的。    “啊呜啊呜啊呜……”丫丫果然不合作,两眼盯着罗美慧装板栗球的塑料袋,嘴里啊呜个不停。    “是我先看到的!”罗美慧紧紧捂着袋子。    “呜!啊呜啊呜呜!”是我先闻到的!    “拿出来。”罗蒙向罗美慧伸出手掌。    “……”罗美慧看了罗蒙一眼,见他舅舅表情严肃,像是没有讨价还价的余地,这才磨磨唧唧从塑料袋里拿出一个板栗球。这板栗球外边带着刺,刚开始的时候姐妹俩也没少挨扎,但是摸得多了,经验就出来了,徒手抓板栗球,稳稳地。    罗蒙接过他外甥女递过来的板栗球,从地上找了块石头,一砸,然后从里边掏出三颗板栗,一颗递给丫丫,一颗递给罗美慧,另一颗自己留了。    “呜……”丫丫看看自己那颗板栗,又看看罗蒙手里那颗,好像还有点不太甘心的样子。    “走了,还看什么?再看我也不给。”罗蒙说道。    “啊呜啊呜!”丫丫不爽地叫了一声,然后叼起板栗就回它牛棚里的狗窝去了,这一颗板栗,他可以窝在毯子上慢慢享受。    摘够了板栗,罗蒙他们下山的时候,天色已经是半黑了,夜晚很快就要降临。    下山的路上,罗美慧和罗美玲走在最前头,这俩丫头还在商量着她们捡的那些板栗要藏在哪里才能不被丫丫它们找到呢,拿回家肯定是不行的,罗红凤要是知道她们这时间还上板栗林,一会儿有她们好果子吃。    蔚卓洋走在中间,这馋鬼刚刚在山头上就砸了几个板栗球,这会儿一路走着一路吃着。    罗蒙和肖树林走在最后,两人接着夜色的掩护,悄悄牵上了手,罗蒙还从口袋里掏出一个板栗递给肖树林,就是刚刚他从罗美慧和丫丫争抢的那个板栗球里砸出来的那颗。    肖树林接过那颗圆润的板栗,放在手里细细的把玩,心里竟然也有一些莫名的高兴。    97    97、最新更新 ...    第二天一早,罗蒙带着几个人往蔚卓洋车上装了几乎满满一车吃的,把人送出了牛王庄,接着就开始了一天的劳作。    这一天肖树林没有来牛王庄帮忙,因为前两天孙林木和李海梁在打铁铺后面的那座大山上,找到了一眼泉水,这一天他们要一起到镇上去买橡皮水管,然后翻山越岭把那眼泉水引到打铁铺旁边的那几十亩山地上。    罗兴佑一大清早就骑着三轮车过来运番薯了,昨天他刚把罗蒙家的番薯拍了照片挂到网店上去不久,就有不少老客户拍下了,其中有一下子买去上百斤让罗兴佑帮他们走物流的,也有买其他东西的时候顺便带一两斤打算先尝尝的。    这卖番薯的钱尤其难赚,一百斤番薯两百五十块钱,他的提成是七块五,这些番薯运回去又要分装又要发货,光是油钱都有不少了。    不过只要想想其它东西他就能平衡了,牛王庄的南瓜干卖十块钱一斤,一百斤他就能赚三十块,现在一般南瓜干每天的销量都不止一百斤,这还光就是南瓜干一样,卖蜂蜜枸杞子赚得更快,只不过罗蒙家的枸杞林就那么大,常常脱销,一批枸杞子晒出来,往往卖几天就没有了,蜂蜜就更不用说了。    罗蒙这边,昨天傍晚就有一辆大卡车开上了牛王庄,卸下了五十个桶王,这些巨大的木桶现在都被放置在四合院里那些空置的仓房里,每个木桶上方都吊着一个十字木架,平行在木桶是上方。    到时候再拿一块纱布,把四角都系在这木架的四个顶端,舀一勺碾碎的红薯,再泼下去一瓢水,轻轻摇晃木架,淀粉就会随着清水流入下面的木桶当中,剩下的红薯渣则留在纱布当中,清洗过几遍之后,把这些渣倒掉,再舀一勺红薯……    如此反复,直到桶里的水盛满,经过一个晚上的沉淀之后,第二天倒去上面的清水,就能看到木桶底下厚厚的一层红薯淀粉了,这些淀粉要么立马上锅蒸,做成薯粉,要么掰碎了放在竹板上晒干,装袋保存。    这一天牛王庄上出去山头上干活的人只有昨天的一半,剩下的一半就在院子里碾红薯洗薯粉。    碾红薯用的粉碎机是罗蒙托罗汉荣从县城帮他买回来的,还是上回他帮罗汉良买铡草机的那家农用机械店,罗汉荣那人善讲价,那老板给的价钱也很实惠。一起买回来的还有一台切片机,罗蒙打算用它来切土豆的,到时候收回来的土豆可以切掉一部分晒干了卖。    碾碎机通上电,轰隆隆就开动起来了,往上面的漏斗倒一筐红薯下去,一会儿,下边就出来一坨坨被碾碎的红薯糊糊,下面放箩筐接着,箩筐里垫上塑料膜,一筐装满了,后面一筐赶紧接上来,碾了几筐红薯出来,被这些跃跃欲试的城里人抬到仓房里,磨拳搽掌就开始洗薯粉。    这些城里人热情高涨,技术却很不怎么样,要不是还有院子里一些老人的指导,还不知道要闹多少乌龙呢。    忙完一天,罗蒙给这些人算了一下工资,又大概安排了一下明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