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137中文网 > 都市言情 > 牛男 > 作品相关 (7)

作品相关 (7)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纯爷们,不该早晕乎乎找不着北了,还能这么淡定?再把时间往回倒倒,这丫曾经还揍过自己一顿呢。    肖树林倒是忘了,罗蒙和他打架那会儿,他还没来得及长成纯爷们呢,就一矮冬瓜,还挺臭屁,长的就是欠扁的样儿,只不过大家都知道他爹是肖老大,没敢动他。    而且罗蒙跟那些吃素的娘娘腔也不一样,这丫绝对是如假包换的食肉动物。    吃过早饭,老杨拉着一车子货走了,罗蒙就带着肖树林到自家山头上干活,顺便给罗全贵和罗进喜父子捎了早饭,几个馒头,一大茶缸面片汤。    罗蒙跟这对父子说了,肖树林这阵子正养病,来他们这里散散心,顺便帮忙干点活。他这么说,主要是因为这父子俩都是直肠子,要是发现这个新来的工人不咋干活,怕是要看肖树林不顺眼。    罗全贵和罗进喜听说肖树林还是个病人,果然对他照顾有加,不让他挑牛粪也不让他搬草料,啥活儿都抢着干。    “那我能干点啥啊?”肖树林有些无奈地问道。    “你上山头上看着牛群去,别让它们乱跑。”罗蒙给肖树林派了个闲差,事实上他们家的水牛,除了二郎,剩下的都不会乱跑,连刚生下来不多久的那两头牛崽子都是无比乖巧。    东家都这么说了,肖树林自然也没啥意见,到黄瓜地里摸了两条嫩黄瓜,一路咬着上山晒太阳去了。    别说,这牛王庄的山头果然就是比他们家院子舒坦许多,五月份的阳光好啊,亮晃晃的还有点烫人,在这大太阳底下嚼上几口清凉爽口的小黄瓜,那叫一个惬意悠然。    话说罗蒙家的黄瓜因为没用大棚,也是长到这阵子才刚刚进入成熟期,罗红凤前几天摘了一批,腌了些咸脆黄瓜,结果在他们店里卖疯了,一块钱一碟的小菜,就那么几片腌黄瓜,那些人愣是吃了一碟又一碟,还说那啥:“黄瓜这玩意儿,就得是这个味儿啊。”    还有人想买多了打包的,罗红凤没让,最多卖五块钱,多了不给,一下要是都给卖完了,后边的顾客吃啥呀。    罗红凤跟罗蒙说,卖这个腌黄瓜赚钱啊,比奶黄包奶馒头可好赚多了,首先成本就低啊,让他别把这些黄瓜给了牛吃,都留着,她每天给腌上,弄到店面里边去卖。    罗蒙开始的时候见这片黄瓜挂果这么多,这一百多头牛怕是要吃不完呢,没曾想,如此这般,罗蒙家的这群水牛,今年到现在还没尝过他们家黄瓜是啥滋味。    肖树林尽顾着自己惬意悠然了,他就不知道自己嘴里的黄瓜味,在这个山头上飘啊荡啊的,得有多馋牛,母牛们都不知道瞧了他多少眼了,偏偏这人一点都没发觉,只管把黄瓜往自己嘴里塞,嚼得嘎嘣作响。    等到下午挤牛奶的时候,闲了大半天的肖树林总算是找到事情做了,挤牛奶不算重活,他这个伤患也能做。    罗蒙先是给他示范了一遍,手上的姿势要怎么摆,动作要怎么来,往哪里使劲,都跟他一一说明白了。肖树林一看,这也不难啊,于是也捋袖子干了起来。    “哞!”还没被挤上两下,这头母牛就不干了,发出长长的一声叫唤,声音里还带着浓浓的不满。    “啧,咋这娇气呢,先忍着点,等我手上的动作熟练了就好了。”肖树林拍拍牛肚子,就当是安慰了,接着又埋头挤起奶来。    “哞!”这是忍无可忍的警告。    “别使性子。”肖树林又拍了拍牛肚子,打算继续挤牛奶。    “哞!”二郎这牛崽子不知道从什么地方窜了出来,对着肖树林猛刨地上的土,好像随时都要顶上去似的。    “汪!汪!汪汪!”东南西北四兄弟跟着也把肖树林团团围住。这又是牛叫又是狗吠的,加上它们那看起来挺有攻击性的威胁,弄得还真有点像那么回事,可惜就是个头小了点。    “下去。”罗蒙一声令下,东南西北四兄弟就都不清不愿地退到一边去了,它们的本意是不想这样的,二郎是它们哥儿们啊,这时候它们得讲义气不是,但是不听主人的话那是绝对不行的。    “这牛犊子咋了?”肖树林不明所以地看着那头正对着他噗噗喷气地小牛,该不会是为了当初那个西红柿还想找他茬?他不是已经还给它俩了吗?    罗蒙也是一头雾水,又仔细看了看刚刚被肖树林挤奶的那头母牛,这才有点明白过来了:“你看这是不是大华?”他问罗全贵说,他们家的水牛这么多,长得又都差不多,一时间还真有点认不出来。    “这可不就是大华吗?”一旁的罗全贵一拍手,恍然大悟状。    “大华咋了?”肖树林想不通了,大华就了不起啊,大华就能不给挤奶了?    “大华是二郎它娘。”罗蒙替他揭晓了答案,二郎这头牛崽子这是给它娘抱不平来了。    37    37、替王家庄出谋划策 ...    这段时间大湾村来了许多小鸟,每天天一亮,就叽叽喳喳地叫个不停,村子里的老人都说,好些年没见着这么多的鸟儿了。    “咱们村最近咋这么多鸟儿呢?”上午**点钟,村子里的人没什么事,就爱坐在村口的一颗大树下闲唠嗑,树下搭了几块青石板,又有些人搬了家里的板凳出来,吃早饭的,捡豆子择菜的,都爱往这儿凑。    “风水好呗。”一个大娘手里拿着她男人的破裤子正缝呢,听人这么问,就笑呵呵地搭了句话。    “自打十六家的那娃子回来,咱们村就比往常热闹多了。”拄着锄头的老汉是刚从地里回来的,村子里的人起得早,都爱早早去田里把当天的活儿干了,然后早早回来,悠悠闲闲地过上一整天。    “要我说,这些热闹还是二郎给带回来的。”那边又有人说了。    “有道理啊。”这种说法得到了很多人的认同,大家伙儿都说二郎这头牛王能来他们村,那可是他们大湾村的福气啊。    “你们说这些鸟儿上咱们村干啥来了?”这时候又有人问了。村子里的人信鬼神,相信万物都有灵性,要说这群鸟儿没啥事就是上大湾村来飞着玩,那他们才不信呢,你要是跟他们解释科学道理,那也没几个人爱听。    “该不是上咱们这儿拜牛王来了?”这才是大家伙儿心目□同的标准答案啊。    “啥玩意儿啊,鸟儿要拜也是拜凤凰,拜啥牛王啊,两边都不搭嘎。”当然,不和谐的声音也是会有的。    “咋不搭嘎啊?人家牛郎会织女,还是喜鹊给搭的桥呢。”这不,马上就有人反驳了。    “咱小时候在山上放牛,那水牛背上停着一只一只的鸟,牛也不赶它们,处得可好了,我看这牛跟鸟的交情本来就不一般。”那边又有人举了身边的例子出来。    “这牛跟鸟儿,就算不是一家,它们也是亲戚啊,鸟子鸟孙的,过来拜拜牛王,那不都是应该的?” 村子里的老头端着水烟锅子,很是笃定的就下了结论。    以后谁家的小孩再要想打鸟,那可就难了,村里随便哪个看到,都要抓着他们好一通说道:不能打呀,这些鸟儿可是拜牛王来的,可不能打。    再说牛王庄这边,肖树林这些天就一直撺掇着让罗蒙买挤奶机,说这都啥年代了,谁还用人工挤奶啊,早都机械化生产了。    罗蒙也没咋犹豫就答应了,买了挤奶机,早上最好就别让罗红凤过来挤奶了,她光一个店面就不轻松。    掏了万把块钱,买了三台双杠手推式挤奶机,有这三台机器加入到每天的劳动当中,效率果然提升了不少,速度快了不说,最主要是省力。    不过这几台挤奶机目前还是罗蒙他们在用,肖树林到底还是没能用上,主要是他底子太差,毛手毛脚的连个奶杯都安装不好,不出奶的时候也不知道怎么按摩,啥时候算是挤完奶了他也没概念。    为了不让他把母牛弄伤,罗蒙就还让肖树林提个奶桶搬个小板凳,继续练习挤牛奶,先跟母牛们熟悉熟悉。    好在挤牛奶这回事也就讲究个熟能生巧,肖树林也不笨,一回生两回熟,次数多了慢慢也就上手了,母牛们也不叫唤了,这多少让他挽回了一点面子。    除了第一天被二郎那么一闹,让肖树林觉得有点落面子,之后几天的工作生活,基本上还是比较顺遂的,尤其是罗蒙他们家的伙食很是让他满意。    罗蒙家总共六口人,罗蒙和罗红凤都是能吃能干的年纪,一天到晚干的活儿也多,吃饭的时候也香,一顿都得两三碗,罗蒙的大碗,罗红凤的小碗。    罗老汉跟刘春兰年纪虽然不轻了,但是两口子每天生活规律,活动量也不小,所以吃起饭来也比年轻人差。家里还有两个小的,高美慧跟高美玲丁点大,饭量却也很不错,高美玲还不会用筷子,吃饭的时候就抓把小勺,一顿饭一碗还不够,得一碗半。    如今又来了个肖树林,这绝对是个得力吃将,除了第一天不大好意思,就吃了两碗半,后来顿顿都是三大碗。    这天中午吃饭的时候罗老汉就说了:“明年咱再多种点稻谷。”    “罗蒙在不在啊?”下午他们正挤奶呢,牛王庄上就开来了一辆大奔,车上下来一个又高又胖的大块头。    “啥事啊?”要买蜂蜜的话,起码也得来个电话打声招呼啊,没打招呼的罗蒙一律不卖。    最近罗蒙卖蜂蜜差点没把自己卖成地下工作者了,不是龚白棋肖老大和几个老客户介绍过来的,他统统都不卖给人家,就说要留着自己吃,价格也不说。怕的就是自家的蜂蜜到时候风头太盛,招惹来一些不必要的麻烦。    “我叫王大胜,是咱们王家庄的。”那大块头男人笑了笑,还挺和气。    “哦,王家庄的啊。”罗蒙停下手里的工作,擦擦手站了起来,从牛棚里搬出两条小板凳,让他坐。“来找我是有什么事?”    这王大胜往罗蒙他们牛棚外边一坐,就说起了自己这次的来意。王大胜此人十几岁就出去外边建筑工地给人做小工,后来慢慢的就当上了工头,这些年又搞起了房地产,很是赚了些钱。    王大胜这人也不赖,念旧情,自己发达了,想着老家村里还有不少人正受穷呢,就千方百计想给他们王家庄寻一条路子,但是他们这地方太偏远,王家庄要啥没啥,周围尽是山,想致富还真不容易。    这不,这阵子他听人家说,罗蒙在他们这块地方包了个山头,养水牛卖水牛奶,整得还挺不错,他就过来取经来了。    “我这买卖你们做不了。”罗蒙听完这王大胜的话,马上就否定了他想让王家庄的人也跟着养水牛的想法。“你们那儿山陡,养几头山羊还差不多,养水牛那压根就不合适。”    “山羊也有人放着呢,我都琢磨着让他们以后甭养羊了,你知道咱们村现在年轻人少,尽是一些老头老太太,那老胳膊老腿儿的,成天还在山上跑,看着就惊心。”这王大胜为他们王家庄求发展也不是一天两天了,说起这些个事,自然是门儿清。    “那也别养水牛,水牛现在一头啥价位,一天产多少奶,你是农村出去的,心里多少也能有点底?这笔账你自己好好算一算,就知道这买卖做得做不得了。”    人家认认真真过来跟自己商量事,罗蒙也是好声好气跟他摆事实讲道理。这乡里乡亲的,不能看着他们往坑里跳啊,水牛奶那玩意儿要想盈利又不掺假,那价位可高了去了,尤其他们要是还要学他这样养本地水牛的话,产奶量可低着呢。    “我就是闹不明白这点,才来找你的不是。”王大胜心里自然也有一本账,这水牛奶的买卖,怎么算都没多少赚头啊,咋罗蒙他们家就能把这个买卖做起来呢?    “这个我还能告诉你?”罗蒙一听他这么说,马上就乐开了。    在商言商,且不说灵泉这事本来就是不能让外人知道的,就算只是普通的商业机密,那也不能傻乎乎地跟别人说去啊,啥窍门都叫你给知道了,那我还混个屁啊?    “不过就你们王家庄的情况,我倒是可以给你指一条路子。”话题一转,罗蒙又帮王大胜出起主意来了。    “啥路子啊?”这王大胜就问了。    “养蜂啊,你们村周围不就是山多吗,山上野花也不少,每年春夏都不愁蜜源,等到了秋天,王家庄附近不是还有好多野桂花,成片成片的开,前些年不是听说你们还想搞出口,后来怎么没成?”    野桂花学名叫做铃木,秋冬季节开花,那时候天气冷,意蜂基本上已经不出蜂箱了,只有土蜂还能外出采蜜,原本土蜂蜜这东西就精贵,再加上又是稀有蜜种桂花蜜,那就更加精贵了,总之,这个东西要是弄成了,钱途那绝对是有的。    “咱这里交通太不方便。”王大胜说道。    “蜂蜜这东西可不怕交通不方便,桂花蜜那可是稀有蜜种,价钱老贵了,到时候你们村要是能养上几十窝土蜂,拍上几个视频照片的发到网上,再搞个什么现取现卖的活动,让那些个有钱人也来看看取蜜的过程,那蜂蜜还能愁卖?”坐在自家牛棚边上,罗蒙就给王大胜描绘了一下王家庄的美好未来。    “这土蜂子好养?”养蜂放蜂,那不都是技术活吗?    “有啥不好养的,几个月前我还是门外汉呢,现在照样不也养得好好的。你有钱有路子,花点钱找个人上你们村教教他们去不就行了。到时候你们王家庄的人要是家家户户都能养上几窝蜂子,光是卖蜂蜜都能有不少收入了,还能受穷?不过这要是不出去放蜂,光靠村子附近的蜜源,那规模上是要小一点,想靠这个发财那也不大容易。”    撺掇王家庄的人养蜂子,罗蒙这也是临时起意,主要是担心自家的蜂蜜以后太扎眼,这王家庄的人要是能把这事弄好咯,能帮他挡去不少风头。    何况养蜂卖蜂蜜,对王家庄的人来说确实也是一条不错的路子,他们村有那条件。最主要王家庄离罗蒙他们这个山头还挺远,那边的蜂子也不能翻山越岭跑这边来采蜜,当然到时候万一它们要是想搬家过来,那罗蒙也是很欢迎的。    听完罗蒙这些话,那王大胜一拍大腿说:“听你说了这些话,我这会儿心里老敞亮了!今儿来你这里还真是来对了,谢谢你啊兄弟!”    “上嘴皮碰下嘴皮的事儿,都是乡里乡亲的,客气啥。”罗蒙笑眯眯地看着王大胜出了牛王庄,剩下的就是等了,等着牛王庄的桂花蜜扬名的那一天,他罗蒙的这些枸杞蜜,也就没那么扎眼了。    “你撺掇人家养蜂子干啥?”那王大胜一走,肖树林就出声了。    “啊?”罗蒙一转头,看到肖树林就在他边上蹲着呢,罗蒙刚刚那点脑细胞都费在王大胜身上了,就没注意到他。“你咋在这儿呢?”    “我早都在这儿了,是你给人家下套下得太专心,没工夫看我这儿。”刚刚挤完牛奶,肖树林没啥事,就拿根小黄瓜咬着,蹲这儿听他跟王大胜说话,以他对罗蒙这人的了解,这里边八成还有事儿。    “这不叫下套,你好我也好的好事儿啊,双赢。”罗蒙在心里为自己的负面形象小小哀悼了一下,在肖树林眼里,他到底是个啥人啊?    “那你让人家养蜂子干啥?”肖树林又问了。    “他们不是想找来钱的路子吗?”罗蒙回答说:“刚好我最近还有点担心咱们这枸杞花蜜太出风头了。”    “出风头还不好?”现在的人还有不爱出风头的?    “人怕出名猪怕壮啊。”罗蒙笑了笑,并不跟他细说,就他跟肖树林现在的关系,话说到这里就差不多了,再往下边说,就有点交浅言深的味道了,还是单方面的,实在没啥意思。    肖树林也不爱搭理他,屁大点事,还整得一套一套的,也不嫌累得慌。这边没什么事了,公司那边的兄弟还没打电话过来,肖树林就又去摘了两根小黄瓜,躺稻草堆上晒太阳去了。    啧,这下午四点多钟的太阳就是好啊,暖烘烘的还不咋烫人。    “哞!”显然,挑这个时间躺在软绵绵的稻草堆上晒太阳的不止肖树林一个。    “咋了?”肖树林看了一旁的二郎一眼,见他正盯着自己手里的嫩黄瓜看呢,心里顿时就明白了。“不给。”他说。    “哞……”二郎又叫了一嗓子,长长的,带着点讨好的味道。    “你丫前两天不是还挺神气吗,又是剁蹄子又是喷大气的,现在才想到要来拍马屁,晚了。”肖树林翘着二郎腿,一边嚼着嫩黄瓜,一边给这头牛犊子上思想教育课。    “哞……”看得着吃不着,甭提多闹心了。    “就不给。”害他丢了那么大的人,肖树林这会儿气性还没过呢。    “哞……”二郎锲而不舍。    “算了,给你半根,就半根啊。”    “……”    “还要?你丫不怕拉肚子?”    “……”    作者有话要说:不好意思,报纸昨天不小心把35章的内容放在了37章的位置,为了不给大家带来混乱感,章节的位置就不挪了,后面的章节会接着这一章往后放,中间差两章的空位,以后用来放番外章节。正文部分并没有缺章。    38    38、竞争激烈啊 ...    自从肖树林喂过二郎一次黄瓜之后,这头牛崽子就黏上他了,弄得东南西北四兄弟也一起跟前跟后地跑,现在是肖树林到哪儿,后边都呼啦啦跟着一串,甭提都拉风了。    “肖树林这人真不错啊。”有一天干活的时候,罗全贵就对一旁的罗蒙这么说了一句。    “你咋就知道他人不错呢?”罗蒙笑着就问了。    “啥人好啥人不好,那些牲畜可比咱们知道。”这个老实巴交的男人,说了一句挺有哲理的话。    “嘿,也是。”在罗蒙看来,肖树林也是很好的。    转眼又是一个周末,镇上的小孩又跟罗蒙这儿挣水牛奶来了,这回跟着来的,还有县里的几个学生和学生家长,他们找罗蒙谈话,说也想让自己的小孩参加采摘活动。    原来水牛镇中心小学的不少学生家长,都出去帮罗蒙宣传过了,说这个采摘活动怎么怎么好。    还有人给自家小孩拍了一组照片,放到论坛上去,引来好多人围观,都说这个活动好,有益于孩子的成长和身心健康,让他们远离网络和电视,更多的亲近大自然,现在罗蒙家的这个牛王庄,不仅是在他们县,就是在市里,也算是小有名气的。    “你们看我这片枸杞林总共就这么大点,水牛镇中心小学一个周末来一百多个学生摘摘果子也就差不多了,人多了也没用啊。”说到底,罗蒙还是嫌麻烦,没啥事引那么多人到自己山头上来干啥?    “罗蒙啊,你看哈,我们这些学生家长呢,也不是说想赚你们家多少水牛奶,你换给孩子们的水牛奶,我们都可以自己掏钱跟你买,带孩子来你这里,主要就是想让他们也跟着热闹热闹,活动活动。”这几个学生家长也都是文化人,说话也挺礼貌。    “咋说呢,我就是个放牛种地的,也不是开农家乐搞观光的,那么热闹干啥呀,清静了才好干活不是,山上还好多事等着做呢。”人家好声好气说话,罗蒙也是好言好语。    “这个我们可以保证啊,肯定不耽误你们干活,要是不小心踩了庄稼,我们也可以照价赔偿的嘛。”这些个学生家长也都是不差钱。    “那行,我一会儿给你们划块地,你们各家都在自己的地盘内活动,要是庄稼有了损失,就照价赔偿,要是摘得好,你们下个星期想来就继续来。”这几个学生家长也不知道啥来头,要求的也不是什么大事,既然都是有商有量的没什么其他问题,罗蒙也就答应了。    “枸杞子那边不差人了,刚好有一批芸豆成熟了,你们摘不摘?”罗蒙问那一行人说。    “行啊,摘芸豆也挺好,我们家孩子都没见过芸豆在豆荚里是啥摸样呢。”那几个家长都没异议。    “那说好了,你们摘下豆荚不算,还得剥出豆子来,十斤豆子换一瓶水牛奶,你们大人小孩一起干,劳动两天,摘够了七十斤就可以歇着了,多摘了我也不会多给奶。这个水牛奶肯定就不能再要你们钱了,把学校班级姓名留下来,改天给你们送校门口传达室去,你们也跟学校方面打声招呼。”    这事儿做都做了,罗蒙何必还要为了百十块水牛奶的钱给人留一个抠门小气的印象,反正水牛镇的小孩是小孩,永青镇的小孩也是小孩,都叫他们来挣水牛奶,只要不捣乱就行。    芸豆又叫做菜豆,豆粒大,也压秤,两天时间一家人摘七十斤豆子,那对村子里的人来说都不算是活儿,根本就是玩儿。    罗蒙把这几个家庭带到梯田那边去,又用几根木桩子给他们定下界标,然后就留下几个箩筐,让他们自己干活儿去了,说好了没成熟的豆荚不能摘,摘了也没啥,但是摘多了下个星期肯定就不能再让他们来了。    交代完,罗蒙就管自己下山去了,他站在山岗上,远远的就看到郭大锅从那边马路边上朝他这个山头的方向来了,同行的还有包其富和梁德喜。    说到这个包其富,自从经历过上次的欠款停货风波之后,罗蒙还是每天按时给他发货,他那边每个月也按时都把货款给打过来了,总体来说,合作还算比较愉快,但是两人却并不怎么经常联系,没想到今天他竟然来能来这里。    “大郭师傅啊,你们几个来我这里干啥来了?”罗蒙搬出几把凳子,让他们坐,现在他们这牛棚里凳子倒是不少,挤牛奶摘菜都少不了凳子,罗全贵手巧,前阵子他特意抽空子出来用做了八条板凳,又结实又好看。    “没事儿就不能上你这里来坐坐了?”郭大锅笑呵呵地,乐呵地跟个弥勒佛似地,其实这几个人里就属他最精,不过好在他精归精,人也还算挺不错。    “没事上我这儿坐啥玩意儿,我这边还好多活要干呢,你们几所学校星期六都不上课了?”高中可不像小学初中那样还有双休的,至少周六上午还得上半天课,学生要上课,他们食堂就得开饭。    “咋不上课啊,刚刚安排好自己的工作才出来的。”梁德喜回答说。    安排好工作才出来,还是三个一起,这肯定得提前约好才能做得到啊,就这样还能是出来闲逛的?罗蒙笑着再次问他们说:“说说,找我干啥来了?”    “最近好多人不都说你们家‘大水牛乳品’出新花样了吗,多了好几种包子,我们就上来瞧瞧新鲜。”郭大锅说着又抱怨上了:“你这人也忒不够意思,上了好东西,怎么也不跟我们吱一声?”    罗蒙听了笑着回答说:“那店里的东西都是我姐整出来的,你们要想拿货,还得找她去,我说了不算数,她一会儿就该回来了。”    “你们家店里卖的那些个小菜也挺好,刚刚我们都尝过了,那味道,真叫绝了,怎么弄的啊你们?”梁德喜这时候又问了。    “我咋知道,又不是我弄的。”罗蒙摊摊手,这个他真不知道,看罗红凤他们在院子里弄那些个小菜,工序一道一道的,可麻烦了。    “我看八成还是这些菜好。”郭大锅看到旁边菜畦里新长出来的小白菜,就伸手去揪了一片菜叶子下来,就这么放在嘴里嚼了嚼,眉头先是皱了皱,然后马上又舒展开来,他竖起大拇指对罗蒙说:“好菜呀!”    “嘿,是挺好的哈。”罗蒙笑呵呵地接话道。    “这样,你看啊罗蒙,横竖我们每天早上都要运馒头包子,要不以后干脆再多捎带几样菜,咋样?”郭师傅这是看上罗蒙他们家的菜了。    “那么早,又是挤牛奶又是做包子的,谁有工夫摘菜啊?”这不,刚刚买了挤奶机,每天早晨不让罗红凤过来帮忙,他们三个人也要忙活挺久,根本没那功夫摘菜,何况那时候时间那么早,菜地里头黑漆漆的,咋干活啊。    “那晚一点,九点多终能送到也成啊,别过了十点就来得及。”一旁的包其富就说了。    “我说,你们几个都是包食堂的,咋整得比人家开酒店的还上心呢?”罗蒙就闹不明白了,当年他读书的时候,可没见哪个学校食堂能像他们几个这样尽心尽职,挖空了心思整好饭菜。    “嗨,别提了,咱们压力也大着呢。”    郭大锅摆摆手,接着就给罗蒙说起了他们几所学校的那点事。这高中不像小学初中那样属于义务教育,小学初中的时候,大多数家长都让孩子就近读书,这初中一毕业,选择的余地那可就多了。    中考完了之后还能填志愿,有些家长就愿意让自家的小孩上市里去读书,市里的学校有优势啊,好多优秀的老师都往市里的大学校去了,论硬件设施,水牛镇的高中跟人家那也是没得比。当然,更多家长那都是冲着升学率去了。    这不,眼瞅着又是一年一度的中考了,县城里几所高中都挺紧张,担心自己学校的下一届生源不足。这些年随着计划生育的发展,读高中这个岁数的小孩也是一年比一年少了,到时候再往市里跑掉一大批,那他们地方上的学校可要冷清了。    于是这几所高中也都有了行动,宣传工作自然没少做,还推出让初中生参观高中校园的活动。    食堂工作也被提上了议案,主要是因为自从几个月以前,他们引进罗蒙家的水牛奶和奶黄包奶馒头之后,这几所中学的名声又大了不少,现在的小孩都爱上网,有些事被他们拿到网上去一吹,那吹出去的范围可就远了去了。    学校方面让他们几个食堂负责人再接再厉,继续搞好食堂工作,不仅要留住本地的学生,让他们尽量别往外边跑,还有尽可能地吸引外地学生到他们学校就读。    这不,他们这几个食堂负责人领了命令,就相约一起到罗蒙这里倒腾东西来了。    “你们也挺不容易啊。”听完这三人的讲述,罗蒙忍不住感慨道。    “可不是,这年头干啥容易啊。”梁德喜也跟着叹了口气。    “那个青菜,你还给不给咱们供货了?”那边包其富又催促了起来。    “供啊,咋不供,足足地供,叫你们把食堂的菜做得飘香十里去,叫那些个城里的小孩个个都馋得往咱们永青跑。”罗蒙嘻嘻哈哈地说笑道。    “那咱们先看看你这儿现在都有些什么菜?”包其富这人还挺急性。    “品种是不少,不过当初本来就打算种点自己吃,顺便喂喂牛,所以就没往多了种,你们要的话,我这阵子再补种一批,我要是忙不过来,到时候让村子里其他人种上也是一样的。”    按罗蒙的意思,这个种菜的活儿,以后干脆就交给村子里其他人算了,但是眼下对着这三个人,他自然是不能直说的。    “你们村子里种出来的菜,那能跟这个一样吗?”郭大锅就问了。    梁德喜和包其富两个人显然也有点不放心的样子,他们本来就是冲着罗蒙家的东西来的,真要是想买别人家的菜,永青镇周围大把的,还犯得着跑来他们大湾村这么远?    “一样啊,咋不一样,你们当种菜这玩意儿还有啥窍门呢,还不就是那么种,我们家的菜好,那是因为我们家用的肥料好,就是这一百多头大水牛每天屙出来的那些个牛粪,也不知道为啥,种出来的菜就是比别人家好。到时候我让村子里的人上我这儿挑几担肥,种出来的菜肯定都一样,放心,他们要是种得不好,我也不能往你们那儿运。”    罗蒙这么说,郭大锅他们几个就都放心了,这一段时间合作下来,他们大概对罗蒙这个人也有了一些了解,虽然有时候是难说话了点,但是信用那还是很不错的。    “对了,刚成熟一批芸豆,你们要不要看看去?”罗蒙当初考虑到自己养牛卖牛奶,母牛多吃豆子能有助于产奶,于是在牛王庄的那片梯田上种了许多豆子,黄豆黑豆青豆都没少种,其中也包括被称为菜豆的芸豆。    他们三人跟着罗蒙一路来到牛王庄的那片梯田上,见着有不少大人带着小孩正干活呢,看那着装也不像村里的,有些个还边干边拍照呢,地头上还放着水果饮料,与其说是干活,倒还不如说是来郊游来的。    那梁德喜就问了:“这些人都是谁啊?”    “你们永青镇的,上我这儿体验生活来了。”罗蒙笑着回答说。    “就给你做白工啊?”包其富心说,这人也忒会使唤人了。    “哪儿啊,不是还给水牛奶呢吗?”罗蒙回答道,    “啥,给水牛奶?”梁德喜一听,不乐意了:“罗蒙你小子不厚道了哈,咱们几所学校每天才五十瓶水牛奶,千把个人呢,那才够哪儿啊,总让你涨你总不给涨,说是每天产不了多少奶,店面都不够卖,咋还有水牛奶给他们这些人呢?”    罗蒙这才意识到自己说漏嘴了,不过这事儿既然干了,迟早他们都是要知道的,知道了就知道了,也没啥,他卖东西呢,又不是欠人家的债没还。    “咱有好东西也不能就紧着高中的学生喝啊,你看看我地里的这些个娃娃,可都是正长身体的时候呢。”罗蒙觉着自己还挺占理。    “就是!”一旁干活的一个小男孩,很是给力地附和了一声,那脸上的表情,别提多认真了。    罗蒙冲那小子笑了笑,又跟梁德喜他们几个说:“再说不是给你们支招了吗,熬上粥啊,那几十瓶水牛奶,一熬上粥,分量就足了。”    “早熬上了,喝得那群崽子们嗷嗷的,不过罗蒙啊,咱们几所学校的水牛奶你也看着给涨涨,现在这数确实是少了点。”郭大锅前边还说得好好的,后边话锋一转,也跟罗蒙要起奶来了。    “那行,趁着今天大家都在,你们几个学校,就先一起涨到一百瓶,等以后我这边牛群的规模再扩扩,到时候再给你们涨张。”一个学校那么多学生呢,就给五十瓶水牛奶,那确实是磕碜了点。    “这豆子不错啊。”一会儿几人看了地里的芸豆,就忍不住称赞了。    郭大锅从竹架上扯了一只豆子下来,掰开豆荚取出里边的豆仁,直接丢到嘴里去嚼了嚼。罗蒙打小长在农村里,知道这豆子没熟的时候味道一点都不好,带着一股子浓浓的青草味,这郭大锅却说:“不错,沙口,还挺甜。”    “你咋吃出来的呢?”罗蒙奇了。    “要是没这两把刷子,我郭大锅能玩得转咱县一高的食堂?”在他自己的专业领域内,这郭师傅还是十分自信的:“先给我来五十斤,我估摸着,你们家这个豆子也得火。”    39    39、五月草莓香 ...    罗蒙家的芸豆果然火了,星期一这天,郭大锅在县一高食堂上了一个芸豆焖红烧肉,煮了足足一大锅,不出二十分钟,就被刚下课的学生抢了个精光。    那个芸豆香啊,合着肉味,光是闻着就恁馋人,吃到嘴里那得是什么味儿啊。    整个学校的学生,就没几个能抵抗得了这种香味的,个个端着饭碗伸着脖子,把那个窗口前面的队伍排得老长,前半截队伍的学生那是如愿以偿把这个菜吃到嘴里了,后半截队伍的学生就只能吞吞口水散了,或者到其他同学那里沾点光什么的。    与此同时,二高三高那边的芸豆也跟着火了,罗蒙大中午就接到他们仨的电话,都是找他订购芸豆来的,还有其他蔬菜,也让他赶紧给供上。    罗蒙说没问题,让他们就安心等着明天上午收货。    这边罗蒙一挂上电话,就马上放下手里的活计跑去了村长罗全顺家。    “凤莲婶,全顺叔在家不?”罗蒙来到罗全顺他们家院子,看到曹凤莲正在晾衣服呢,就问了她一声。    “在啊,在屋里呆着呢,你有啥事进屋找他去。”曹凤莲见是罗蒙来了,也很是热情。    她现在在罗蒙家里干活,每个月能有一千好几的收入,每天早上还从他们家拿馒头包子,那可都是好东西,吃得他们家那口子最近脸都白了。孙子孙女还替罗蒙捉虫子摘枸杞子换水牛奶喝,就这俩月,罗秀竹那丫头看着就好看了,虽然也还是黑,但是那黑里却透着粉,人也精神,她这个当奶奶的心里能不高兴?    “全顺啊,罗蒙找你来了。”曹凤莲说着又冲屋里喊了一声。    “罗蒙来了啊,快进来快进来。”那罗全顺在屋子里就应了。    “全顺叔,这大白天的待屋里干啥呢,也不出去走走?”罗蒙进屋,见罗全顺正拿着小学课本看着玩呢,登时就笑了。    “还不是闲的,拿罗文峰那小子的旧课本看了看,还挺有意思,你说现在的小孩咋就那么不爱读书呢?”罗全顺把那本破破烂烂的语文课本合起来放在桌面上,和罗蒙说话道。    “你还有这功夫呢?”罗蒙自己找了条板凳坐了下来。    “是挺闲,地里那点活早早就干完了。”罗全顺嘿嘿笑道。    “你要这么闲,那我帮你找点事情做咋样?”罗蒙就问他了。    “啥事儿啊?”罗全顺面带喜色。    他们家没种多少地,这年头虽说农副产品的价格是涨了,可是他们村地方偏,又多山地,农副产品再值钱,这山路十八弯的运到外边,也不咋划算,所以村里的人基本上还是以外出打工为主,地里种点,大多都是自己吃的。    罗全顺现在每天没多少活儿,虽然挂着一个村子的名头,但是他们这地儿的村长啥事儿不管,也没多少工作,除了偶尔去乡里开开会,一年到头也没多少事。    加上他弟弟罗全贵和他侄儿罗进喜都在罗蒙那里干活,他老婆曹凤莲又在他们家帮忙做包子,都有不少收入,这罗全顺就琢磨着,等下回罗蒙再招人,就让曹凤莲帮他问问,看自己能不能过去帮忙。    “是这样,昨天咱县里那几所高中的人又来找我了,说是要跟我买菜,我那边什么情况你也知道,光是现在这些活儿都忙不过来了,哪还有功夫给他们种菜,我就是想来问问,看你种不种?”    罗蒙不知道罗全顺心里的小算盘,就照自己的想法把事儿给说了。其实就算他知道罗全顺心里的小算盘,那也得当不知道,村长大小也是个官啊,给他打工算是怎么回事。    罗全顺听罗蒙开始那话,还挺高兴,听到后边,就又有些失望了:“人家来找你买菜,那是看上你们家的菜了,我种出来的那能成?”    “咋不成啊?”罗蒙就说了:“到时候你上我哪儿挑几担子牛粪,种啥啥都成。”    “那怎么好?”罗全顺连忙就推辞了,他们大湾村的人都知道罗蒙家的牛粪好使,那里边可还掺着牛王的神水神土呢,还能不好使?    “有啥不好的,我那边事情多,这个钱就没功夫挣,咱也不能便宜了外人不是,这事不找咱们村里的人找谁去?”给村子里的人一些牛粪做肥料,这个罗蒙还是能舍得的。    “那个菜,他们说啥时候要啊?”罗蒙都这么说了,罗全顺也就不再推辞了,再推,那就显得假了。他们这村地方偏,不好挣钱,送上门来的钱路子,哪有往外推的道理。    “这你不用管,他们这阵子就要,我那边先顶顶,反正你就是尽快把菜种出来,到时候我那边就撤了。”罗蒙想了想又说:“到时候咱们村要是还有别人愿意种,也让他们上我那儿挑牛粪去,用上好肥,种出来的菜应该也不愁卖。”    罗蒙想到自己刚刚给牛王庄那边的人支招让他们养蜂卖蜜,他们大湾村也不能落了人家后头啊,不然到时候村里有些人要是看王家庄那些人挣钱了,也想跟着养蜂子,他罗蒙能拦着?趁现在让他们也忙活起来,也挣上钱,到时候就不能眼馋人家的了。    “那得多少牛粪啊?”罗全顺就替罗蒙感到可惜了。    “也要不了多少,反正星期六星期天我那边人多事多,干脆就不往山上挑肥了,你们谁要,到时候就上我那儿挑去。”虽然罗蒙自家的山头也还没堆够肥,但是这时日长着呢,以后慢慢来也不迟。    “那你要这么说,我就不跟你客气了,这两天就先把种子泡上,等这个星期六,我可就上你们家挑牛粪去了。”罗全顺说道。    “去,甭跟我客气,还得麻烦你跟咱村里的人也说一声。”罗蒙笑呵呵地说道。    “嗨,一句话的事儿。”罗全顺摆摆手,表示没啥,然后他突然又想起一个事来了:“对了,咱村里那个罗志方,最近回来了你知道?”    “不知道啊。”最近一段时间,罗蒙除了埋头干活,剩下那点心思就全放在肖树林身上了,哪里还有功夫关心村子里的闲事。    “这罗志方今年也二十五六了,刚毕业出去工作两年,就不肯在外边待了,前两天回来了,也不去镇上他爹妈家,拎个包就回村里找个他爷来了,说是要挖塘种莲藕。”罗全顺这就对罗蒙唠起了这个罗志方的事。    “那是好事啊。”罗蒙说道。    他们水牛镇现在都没人种莲藕,周边地区也差不多,基本上他们这个县所有大小菜市场里边卖的莲藕,都是从外地运过来的。这罗志方要是能把莲藕种出来,先不说挣多少钱,销路肯定就不愁啊。    “好啥好啊?他好好一个大学生,在外边一个月能挣好几千呢,说不干就不干,他家里能同意?他爹妈昨天都上村里来了,好说歹说,偏偏志方这孩子就是吃了秤砣铁了心。你说你好好一个大小伙子,城里的工作多干净多体面啊,这要回来种了地啊,别的不说,以后娶媳妇就成问题。”    罗全顺说到这里,才突然想起罗蒙的事儿来了,有些尴尬地噤了声,想找点其他事情出来说说,但是这人老了,脑子就是不好,一时间竟然啥事也想不起来了。    “那他不是要种莲藕吗,怎么不见他挖塘啊?”罗蒙倒不觉得有什么,随口就把话题扯了回来。    “他爸不让啊,他爷就不敢叫他挖,再说村里的人也都不咋同意,这一村子的老人小孩呢,挖个塘子放在那里,万一哪天下雨路滑……你说?”下边的话不吉利,罗全顺就没说全。    “这确实也是个问题啊。”罗蒙点点头说道。他们这地方的人个个都不会游泳,这要是在村子里挖上一片藕塘,万一有人掉下去,那可真就是凶多吉少了。    “可不是,现在这塘子也挖不了,这罗志方也不肯跟他爸妈回去,就跟咱村里住着,也不知道以后啥打算。”罗全顺这是又替罗志方操起心来了。    “那你帮我问问,看他肯不肯上我那儿去干活,反正工资是没城里那么多,不过他眼下闲着也是闲着,没啥事先干着也成。”    都是从城里回到村里的年轻人,罗蒙寻思着能帮就帮一把,反正他们那山头上不是也整缺人呢么,眼看着山上的豆子玉米渐渐都要熟了,以后要人手的地方那是多了去了。    “那感情好啊,我一会儿上他们家坐坐去。”罗全顺这个村长到底也不是白当的,村子里这家那家的事儿,他也都挺上心。    出了罗全顺家,罗蒙就拐去了自家院子,打算顺道泡一缸茶上牛王庄,这阵子天热,在大太阳底下干活也干渴得厉害。    他们这地方的人也挺喜欢喝茶,不过喝法挺糙,不像城里人那样泡一杯热茶品上小半天,也不想南边一些地方的人那样喜欢泡功夫茶。    他们这地方的人,每年清明前后都要上山去采茶,山上的茶树多了,有些是有主的,有些是没主的,大家都能去采。采回来的茶叶,经过晾晒搓揉发酵制成红茶,用塑料袋包好装在柜子里一喝就是一整年。    泡的时候抓一把茶叶放在茶缸里,烧一壶热水泡一大茶缸的茶水,等放凉了就好喝了,这一缸子茶,通常一家人就能喝一整天,冬天夏天都这么喝。    “这时候你回来干啥?”刘春兰这会儿正在后院洗衣服呢,听到动静就抬头看了看,透过玻璃窗看到进屋的是罗蒙,就出声问他了。    “回来泡缸茶。”罗蒙回答说。    “先把家里那缸端过去,我一会儿再泡上一缸。”刘春兰说道。    “行。”跟自家老娘也没啥好客气的,罗蒙应了一声,就端着茶缸出了自家院子。    经过他们家旁边那片竹林的时候,罗蒙看见高美玲跟高美慧正在玩过家家呢,罗蒙眼尖,一眼就看到被她们放在石块上的那两只小碗里,这会儿正装着几颗红艳艳的草莓呢,原来他们家那片草莓也开始成熟了。    不过数量不多,两只小碗分别只装了三颗草莓,但是这几颗草莓的个头倒是挺大的,三颗就够装满一小碗了。    “美慧,你给舅舅一颗草莓好?”罗蒙先问了那个大的。    “给。”高美慧见是罗蒙,想都没想一下,马上就从自己那只粉绿色的塑料小碗里拿出一颗草莓来递给罗蒙,这丫头对他们舅舅的盲目崇拜一时半会儿怕是结束不了的。    “美玲也给舅舅一个。”罗蒙接过高美慧的草莓,然后又这么对高美玲说道。    “……”高美玲看了看罗蒙,又看了看她姐,终于也从自己那个粉红色的塑料碗里拿了一颗草莓出来,递给罗蒙。完了之后,这丫头又很是惆怅地看了看自己碗里的两颗草莓,叹了口气。    罗蒙见她丁点大的人摆出这样的表情,忍不住就笑了:“别舍不得,舅舅明年给你们种上一大片草莓,多到让你俩吃都吃不完。”    “真的?”高美慧瞬间就激动了,高美玲也是瞪着两只黑葡萄一样的眼珠子,盯着罗蒙看。    “骗你们干啥?”罗蒙笑了笑,顺手把茶缸上面的盖子翻了过来,凹下去的那一面朝上放,两颗草莓就放在那凹面上,端着就去了牛王庄。    牛王庄上,肖树林这会儿正剥豆子呢,今天早上他和罗蒙两人去到山头上,快手快脚扯了一担子豆荚回来,这会儿太阳大了,就能坐在阴凉的地方慢慢剥了。    罗蒙把茶缸盖子往肖树林前面递了递:“尝尝看。”    肖树林一看那两颗红艳艳的草莓,也有点心动,嘴上却说:“这不是小丫头才喜欢吃的东西吗?”说着就拿起一颗草莓,摘了叶子丢进嘴里。    “味道咋样?”罗蒙笑着问他。    “还成。”肖树林眯了眼,整个人差点没被融化在这浓郁芬芳的草莓香里。    40    40、知道菜跟草什么区别吗? ...    第二天早上六点多,罗志方就来了牛王庄,罗蒙一看到他就乐了,这年头的人怎么一个比一个长得高。原本以为肖树林那样的,在他们这片地方就算是个头高的了,结果他这会儿往罗志方身边一站,也就是个中等个头。    罗蒙看这个叫罗志方的年轻人,五官长得还算端正,脸上没什么表情,个头大,身量也宽,看起来酷酷的,却又带点憨劲,衣着十分朴实,第一印象还算不错。    “我记得你们家老早就搬到水牛镇上去了,你之前也没种过地?”罗蒙问他说。    “没有。”罗志方瓮声瓮气地回答说。    “那你就先在我这儿体验体验,看看种地是咋回事。”罗蒙又说。    “行。”罗志方点点头,应了一声,然后就不再说话了。    罗蒙想了想,又对他说:“眼看着就要到月底了,这几天你的工钱就先按一天五十块钱算,等到了下一个一号,你要是还愿意留在这里干活,到时候咱们再谈工资的事,你看咋样?”    “行。”罗志方又点了点头。    “咱们这里加上你我就五个人,进喜他不会说话你也知道,肖树林前阵子撞了头最近正休养,平时干活的时候,你多担待着点。”虽然对方的反应很冷淡,但是该说的话,罗蒙还是得跟他说说才行。    “行。”罗志方又应了一句。    “有什么事就问全贵叔。”罗蒙又交代他说。    “行。”还是行。    被他这几个行应下来,罗蒙终于也不知道该说点啥才好了,他抓了抓后脑勺,最后对罗志方说:“那没什么事,你就干活去,这会儿就是摘菜,你就先去摘番茄,差不多摘个百来斤就行,多点少点都没关系。”    “行。”罗志方最后又应了个行,就转身从牛棚边上拿了只箩筐,上番茄地去了,只留给罗蒙一个壮硕的背影。弄得罗蒙有些哭笑不得,这人,到底该说他拽呢,还是说他楞呢?    “这娃子跟他奶奶真像。”一旁正铲牛粪的罗全贵停下手里的活儿,笑着对罗蒙说道。    “他奶奶啥样啊?”罗蒙觉得这个倒是可以参考参考。    “就跟他这样,不咋爱跟人说笑,其实人可好着呢,性子也好,从前我们这些村里的小孩都爱去她家玩,怎么闹她都不赶,也不骂人。不过她要是生气起来,那也虎得很。”话说到这里,罗全贵显然是想起了什么事。    “有多虎啊?”罗蒙顿时就来了兴致。    罗全贵拄着铲子,就慢慢回想起以前的事来:“有一阵子罗志方他爷爷迷上了赌钱,那一年春节前,他又拿了家里的钱,把罗志方他奶奶替他姑攒来买新衣服的钱给输没了。他奶奶知道后,就把他爷爷摁在地上骑着打。”    “骑着打?”现代女性也没几个人能达到她这种高度啊。    “可不是,打完之后就带着几个娃娃回娘家了,后来就在咱们水牛镇的桥头上支了个摊子卖豆腐,这一卖就是好多年。后来罗志方他爷爷也不赌了,她才又在大伙儿的撮合下回了咱们村。许是那些年落下的病根,走得也早,罗志方他爷现在想起来这事,还掉眼泪呢。”说到这里,罗全贵也忍不住叹了口气。    原本罗蒙还打算把这些事当八卦听呢,可这话题说着说着,就沉重了,人生这条道可不就只能走一回吗,前边走过的路就是走过了,等到了后边再去后悔又有什么用?    这个罗志方果然像罗全贵说的那样,看着挺拽不爱搭理人,干活却很实在,对水牛也很有耐性。    只要干活好就行了,反正是种地养牛,又不需要他出去搞交际,也不讲究什么服务态度,罗蒙对这个新员工还是相当满意的。    有了这罗志方的加入,罗蒙他们也终于能喘口气了,不然他们几个人原本就挺忙,再加上摘菜,还真有点忙不转。    现在他们每天早上凌晨两点半到四点半要挤牛奶,等挤完奶吃了早饭,天一亮又得要开始摘菜,七点多钟当天的菜运走了,又要喂鸡喂牛,打扫牛棚鸡棚,捡鸡蛋挑牛粪,吃过了中饭又要剥豆子,下午还得挤一次牛奶。    一整天忙下来,愣是连个休息的时间都没有,等到了晚上,一沾枕头就能睡得死沉,感觉都还没躺上一会儿呢,第二天的工作就又要开始了。    这可不是罗蒙预想中的乡村生活啊,没理由他得了一眼灵泉,反而要把自己累得跟头驴似地,还让家人跟着起早贪黑。    为了不让自己像驴一样劳苦一辈子,罗蒙决定要持续不断地招手帮工,知道哪一天他自己能当上甩手掌柜为止。    罗红凤那边的情况也没比他轻松多少,县城里几所高中又跟她订了各种菜包,虽然只是菜包,但是三所学校加起来,那数量也是十分可观的。    但是好在店里的帮工好歹比干农活的帮工好找一点,水牛镇上大把没有工作的家庭妇女,其中也不乏一些愿意吃苦耐劳的。    罗红凤这次又招了几个人进来,把每天干活的时间分成两个班次。开始这两个月,原来那几个老员工就跟着高**上早班,每天早上早早就到店里熬粥蒸馒头。    罗红凤则带着这几个刚来的新员工上晚班,早晨六点去店里,留个把人在前边店面帮忙,其他人还是到后边那屋去熬粥蒸包子,开始的时候这几个新来的啥也不会,就从打下手开始。    上午十点钟左右关店门,早班的人这一天的工作就结束了,下午罗红凤就带着那几个上晚班的上山摘菜,完了再运上水牛奶,去店里和面,为第二天早上的工作做准备。    早晚班两个月轮换一次,等过了两个月以后,这一批新人,也就都成了熟手。    罗老汉跟刘春兰的情况稍微好点,罗蒙跟罗红凤也不愿意让自己年迈的父母跟他们一样辛苦。    刘春兰就带着几个村里的女人做奶黄包奶馒头,自从罗红凤店里的那一份分出去之后,家里的工作量就少了许多,人手也算是比较充足,所以还不算太辛苦。    罗老汉种有几块水田,另外就是照顾一下他们家院子里那个牛棚里的几只母牛,被安置在这边的都是一些待产的母牛,需要比较精心的照顾。活儿也不算太重,起码比罗蒙跟罗红凤那是要好得多了。    这边罗蒙和罗红凤他们累死累活,那边永青镇那三所高中的电话却像催命符似地打个不停。    话说自从县里这三所高中的食堂负责人一起来过一次水牛镇之后,他们学校里的学生就再次疯狂了,这一次他们不仅为早餐疯狂,更为午餐和晚餐疯狂。    早饭那就不用说了,从几个月前开始,这个学校里的学生每天早上就都很积极,一到饭点就争相恐后去食堂。    迟到这回事,对于这些学生来说,那已经是十分久远的历史了,每天早上醒过来只要想想食堂里的牛奶香,就再也不会对被窝有什么留恋了,尤其最近还增添了各种菜包,那叫一个皮薄馅大汁美味鲜。    午餐和晚餐的竞争也十分激烈,动作稍微慢一点的,很可能就打不到自己中意的菜了。    为了尽可能地节约时间,饭碗也不在食堂的碗柜里放了,都带到教室里去,就搁课桌抽屉里,中午晚上一下课,抓起饭碗就往食堂冲。不然的话就还要去碗柜取碗,啥功夫都被耽搁了,就那么一眨眼的时间,那几个打菜窗口前边的队伍就能拍得老长。    学生们端着饭碗在校园里拔足狂奔,很快就成了永青镇这三所高中里一道独特的风景线。    尤其是每当最后一节课是体育课的时候,大家的饭碗就没地方搁了,没得抽屉可以放,也不能揣口袋里。    为了不在打饭的时候落人之后,学生们就勇敢地把他们的饭碗端到了操场上,在花圃边上排成一条长龙,这其中有碗有碟、有勺有筷,有陶瓷的、塑料的、不锈钢的,那叫一个玲琅满目热闹非凡。    通常这条长龙还会有一个龙头,一只大号饭缸,那是他们体育老师的。    有学生就给他们学校的打饭大军拍了几张照片放到贴上,结果引得许多中小学学生以及社会人士纷纷围观。    有人说这丫绝对是摆拍;也有人问楼主他们家那儿的,是不是穷得吃不饱饭,一到饭点都快饿晕了;还有人问楼主你们学校食堂的饭菜是不是不要钱……    楼主告诉他们说,之所以出现这种盛况,完全是因为他们食堂的饭菜实在太好吃了。    楼下唏嘘一片,没有一个人相信。    然后楼主就说,你们是不会懂的,没吃过一回真正的菜,你们就不会知道自己这辈子其实一直在吃草。    结果引来楼下拍砖者无数。    41    41、知音什么的 ...    罗蒙家的蔬菜有限,每天要同时供应三个学校食堂那是相当吃力,何况罗红凤她们那边做包子腌小菜也要用到不少蔬菜。    罗蒙就让他们这几所学校每天从永青那边再买点蔬菜补补,郭大锅说他们买是买了,卖不出去啊,就让罗蒙起码保证每天能多供应一些西红柿和鸡蛋,罗蒙家这两样东西的产量还是不错的。    这些高中生有时候难伺候起来那是难伺候得很,但是有时候也特别好打发,只要他们认准了,每顿饭给他们打一勺西红柿炒蛋那也照样吃得喷香。    罗蒙家的西红柿确实多,罗红凤店里也不怎么用得到,永青那边的高中既然要,他就可劲给他们发。    鸡蛋就不那么充足了,虽然最近这批刚长成的母鸡也都陆陆续续开始下蛋了,但是包大华那边要的本来就不少了,罗红凤店里的销量也不错,现在再加上要给三所高中供货,就显得有点紧。    今年春天,有一批母鸡开始抱窝了,罗蒙就和罗全贵一起,挑了些授精蛋叫它们孵上,这阵子就不断有一些毛茸茸的小鸡出现在了鸡群里,罗蒙希望它们长大了都能是母鸡,当然那是不可能的。    “你们家这群公鸡还打算养多久?”这天捡鸡蛋的时候,肖树林就问罗蒙了,这群公鸡如今已经长到了光吃粮不长肉的阶段了,再养下去,那就不划算了。    “正打算卖呢,还没想好往哪儿卖。”主要是最近实在太忙了,一直都没能腾的出手来做这个事。    罗蒙现在现有的那些客户关系,都销不了这批鸡。包大华那是搞商务旅馆的,那玩意儿还有个名儿叫经济连锁酒店,头一个要的就是经济,他们家这批公鸡显然不太经济,也不适合弄成自助早餐。    陈充全的KTV倒是要用到鸡肉,不过他们大多都是买的冻鸡,做成鸡柳炸鸡腿炸鸡块什么的,要是拿了罗蒙家这群公鸡去做了那玩意儿,那未免也太糟蹋东西了。    永青镇那三所高中也不合适,一勺鸡肉几十块,能有几个学生吃得起,就算吃得起,在学校里边卖这个,影响也不好。    “没地儿卖,那你跟我说啊,当咱这么多年地头蛇都是白混的呢?”    肖树林这会儿又找到一个表现的机会了,上回罗蒙说要给罗红凤找个教车的教练,他倒是帮着给找了,可是永青那边几所高中的单子一来,罗红凤就忙得不可开交,暂时是抽不出时间来学车了,害得肖树林白白浪费不少表情。    “那就麻烦你了。”罗蒙也不客气,有来有往,这关系才能有发展嘛。    肖树林当天晚上回去就跟肖老大说了:“罗蒙说要卖鸡,就是前阵子咱们吃过的那种小公鸡,哦,如今都快长成大公鸡了。”    肖老大一听,就说了:“那咱也趁早买个十来只回来,省得过阵子想买还买不着了。”    “你买那么多回来打算养哪儿啊?”肖树林问道。    “还能养哪儿,就养在咱们家院子里呗。”肖老大说。    “到时候可别把你那些花都给啄了。”肖树林提醒他说。    “啄了就啄了,我还正想换一批呢。”肖老大不以为然。    “那你想换点啥呀?”    “换一批能长果子的,就咱院子里那些,虚头巴脑那样,一点都不实惠。”当初肖老大被人忽悠着买那些花的时候,也是花了不少银子的,现在他早后悔了,种啥花呀,没事种点果多好。    “那我明天就带个十来只回来?”肖树林寻思着,这要是真在自家院子里养上一群鸡,隔三差五就宰上一只,那也是挺不错的。    “行啊,记得要给他钱。”肖老大交代说。    “知道。”肖树林心说,一下子拿十来只鸡还能不给钱?他又不是土匪流氓。    “对了,你说他要卖鸡,有没有说打算卖多少钱一斤?”肖老大又问了。    “没听他说啊。”肖树林压根就没想起来要问这个。    “没说就没说。”反正价钱最后还是得当面谈。    “你打算把他介绍给谁啊?”肖树林问他老子说。    “还能有谁,这好东西,换个人他也卖不出档次来啊?”肖老大嫌他儿子明知故问。    肖树林运转了一下平时不咋使用的脑子,总算也知道肖老大说的是谁了:“那小子可不是什么好鸟。”他说。    “那你看着谁像好鸟?”肖老大压根就不相信他儿子看人的眼光。    肖树林嘴里的那只坏鸟,大名马从戎,是马家的长子长孙,是他爹的糟糠之妻生下来的大儿子,从身份上来说,绝对是最有可能成为马家下一任继承人的不二人选。    马从戎小时候也是聪敏好学的模范生,但是这长着长着,不知道怎么的就给长歪了。    如今这人说好听点,叫做淡泊名利,说难听点,那就是不务正业。都三十出头的人了,也不谈婚论嫁,也不发展事业,既不从商也不从政,就弄了个不大不小的极味楼,从各地搜罗了不少美食,专门做那些老饕的生意。    马家的长辈对马从戎自然是诸多不满,对于要不要让他继承家业的问题,也是诸多争论。偏偏马家的老爷子喜欢他,传闻马从戎每年春夏时节都有几个月要出门放蜂,采回来的蜂蜜,最好的都留给马家老爷子,叫他吃上一整年,其他的就放在极味楼出售。    据说这个马从戎,除了放蜂,还会不少东西,用他爹的话来说就是专门搞一些旁门左道,就是不走正路,照这样下去,他们马家的家业早晚得落到别人手里。    肖老大给马从戎打了个电话,说他们这边有一批公鸡不错,问他有没有兴趣过来看一看。    马从戎对肖老大也还算是了解,知道既然这人能给自己打电话,就说明这批货是真的挺不错,值得去一看究竟。    罗蒙没想到,自己前一阵子好容易才费了十斤蜂蜜把这人从他们大湾村请走,这边肖老大又帮他把人给弄回来了。    这回肖老大倒是没有跟着来,他虽然是小地方的地头蛇,但是怎么着也算是元老及的人物了,要是被人看到他跟在马从戎身后屁颠屁颠地跑,那着实有些影响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