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137中文网 > 都市言情 > 快穿女配:男主攻略手册 > 第九十一章圣僧太冷淡(6)

第九十一章圣僧太冷淡(6)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忍着心中的怒气和惶恐,她拂袖离开。    第二天。    贝秋心中纠结,在上朝的时候也有些心不在焉。    一个大臣却站出来,道:“臣有本要奏。”    贝秋挥了挥手,道:“讲。”    “臣近日听闻,陛下常去禅房,很少召见皇夫以及侍郎,还望陛下以江山为重,为我凤来国,绵延子嗣。”大臣跪在地上,说话间,将身子伏在地上,万般恳求。    贝秋的眼神却是一变。    深意的盯着跪在地上的中年女人,道:“孤王今日潜心礼佛,想要与竺篱圣僧探讨佛法,修身养性,治国平天下,左相觉得,孤王说的可对?”    大臣连忙道:“陛下说的是。”    “左相关乎国体,孤自由重赏,不过爱卿是否年岁过大了,有些不该触碰的东西,爱卿已经有恃无恐了?”贝秋眸中透着寒意,似笑非笑的看着她。    那人浑身一颤,再次跪拜,“下臣怎敢要陛下赏赐,下臣年岁大了,反倒是糊涂了,刚本想和陛下请示,容臣在家休养几日。”    贝秋含笑点了点头,“沈爱卿劳苦功高,既然想在家中休养,孤许了。”    退朝后,贝秋脸色异常难看。    快步的回到了鸾凤殿,让身后跟着的石佳与石青也有些担忧,一回到殿中,石青立刻会意的支走了所有宫人,殿内只剩下陛下和石佳石青三人。    贝秋狠狠的拍了一下桌子,眸中闪过一抹狠意:“真是好大的胆子!”    石青与石佳立刻跪在地上,不敢吭声。    贝秋却气得瑟瑟发抖。    前朝怎么会知道后宫的事情,而这件事情还直接传到了左相的耳朵里,左相之子沈凝霜,她的正皇夫!后宫的人,已经把手伸到了前朝。    当初全国要杀了竺篱,说竺篱是妖僧迷惑君心,便是从后宫传出。    如今因为她的动作,导致事情要提前发生了?    她决不允许。    “孤的后宫,看样子已经按耐不住了。”贝秋眸中闪烁出阴狠的光芒,徒手捏碎了一个茶杯,她可以允许自己丢掉江山,但绝对不允许竺篱丧命!    “陛下息怒!”石佳连忙道。    贝秋黑眸在眼中转了转,这后宫她自然是不会去碰,但之前的记忆是一个前车之鉴,后宫中的人,各个善妒好斗,难保有一天不会后院失火,到时候烧到自己。    她的脑海里瞬间闪过一个念头,罢除后宫!    “传令下去,遣散后宫。”贝秋道。    石青与石佳都大吃一惊,抬头不可置信的看着贝秋,遣散后宫代表什么,不用说便知道,女皇如果做出这一步,朝野上下一定会全部反对,到时候不堪设想。    但她们就是必须服从陛下旨意。    随即下去传令。    贝秋批完奏折,就偷偷的前往禅房,从窗口,凰贝秋记忆的方向看过去,果然看见竺篱正在安静的看着一本书,恬静的模样,让她心中一颤。    一副美画,让人不忍打扰。    竺篱似乎感受到了什么,缓缓抬起头,疑惑的朝着贝秋的方向看去。    贝秋立刻躲开,背靠着墙面,片刻,便离开了。    竺篱疑惑的放下书籍,走到了窗户边,四周看了看,微微蹙眉,将窗户放下,便回去重新看书。    后宫的人虽说不多,但无名无分的也不占少数。    带头的紫宸更是哭爹喊娘的想要女皇收回成命,更是寻死觅活,衣衫不整的冲入了鸾凤殿内,跪在地上,哭的妆都花了,“陛下,您是不要紫宸了吗?”    宫人有些害怕在门外不敢进来,只能紧紧盯着紫宸。    此时,贝秋正在书籍,头都没有抬一下,便道:“孤的旨意,紫宸不听了吗?”    紫宸浑身一颤,不可置信的看着贝秋,哭喊道:“陛下,紫宸侍奉陛下三年有余,陛下难道一点都不顾及往日的情分吗?!”    “就是孤念在这些年的情分上,孤允许你们出宫另觅良人,怎么,紫宸觉得孤做的不对?”贝秋将书籍放在了一旁,嘴角微微勾起一个弧度,望着跪在地上的紫宸。    紫宸感觉浑身一凉,四周的空气似乎骤然下降,他却咬着牙抬头望着女皇,道:“陛下可是因为那禅房内的秃驴,才想要遣散我们!”    贝秋猛地眯起眼睛。    盯着紫宸片刻,勾起嘴角,道:“紫宸想要留在宫中,便留下。”贝秋留下这句话,独自走进了内室。    在紫宸眼睛一亮的时候。    石青出现在紫宸的身后。    一柄长剑,一剑穿喉。    紫宸绝望的捂着自己的脖子,扭过头震惊的看着石青。    石青则是将长剑放在身后,看向门口的一众宫人,“今日之事,倘若泄露半分,定不轻饶!”    一众宫人连忙跪在地上,“是!”    而在门外,一个长相儒雅的男子,身穿着凤袍定在原地是动也没动,等身旁的人喊了一声,他才挪开脚步,回了自己的寝宫,看样子,是必须得走了。    此人便是左相之子,沈凝霜。    而在下午就一道圣旨到了后宫。    想要以死相逼的,尽管死,但死后不能葬入皇陵。    这让后宫一直都在等动静的夫郎们,全部都寒了心,陛下这是要下定决心遣散后宫!    见左相之子凝霜,先行李去,所有的皇夫和侍郎也开始动摇,不多时,后宫真的空了。    次日早朝。    众臣子联名上奏,想要让贝秋收回成命。    但贝秋以金口已开,覆水难收这些话挡了回去,告诉这些臣子,事情已经做了,话也已经说了,她是一国之君,又怎么可以言而无形。    那些老臣被说的哑口无言。    南方旱灾,不少百信流离失所,朝堂上众臣各执一词,贝秋倍感头疼,下令当地开仓赈灾,并且以实际情况,往那边波了一些救灾粮食,为了防止中间臣子中饱私囊,贝秋要求每一次粮食到达,都上报究竟有多少粮食。    后又留下一些老臣商量对策。    这一番折腾。    竟然到了夜里。    拖着疲惫的身子刚到鸾凤殿,脑子里就浮现出一个人儿,似乎一日不见这个人儿,心里就有些别扭,她不得不承认,她很想他。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