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五章字迹
听贵妃这么一说,淑妃和贤妃立刻闭了嘴。 淑妃想着四妃之首的贵妃娘娘要亲自去请鱼玄机,那鱼玄机怎么说也得给贵妃娘娘个面子? 德妃听了有些惊讶,没想到请个区区的公主参加茶会都需要贵妃亲自去一趟了。 “贵妃姐姐自是好意,只怕那鱼玄机不会领情呢。” 淑妃又想了想,继续说道“鱼玄机这个人,傲得很,臣妾跟她打过交道,就知道德妃妹妹是请不来的,但臣妾看德妃妹妹一腔热血,也不好意思灭了她这火不是” 德妃只是低着头,现在想来淑妃说的确实有几分道理,毕竟自己都做到这份上了却还是没请来她。 “人家觉得自己可是公主,怕是不屑于参与我们的茶会。估计就算是贵妃姐姐亲自去了,也是很难请到呢。” 贤妃也在旁边帮腔,自从知道了主君对这鱼玄机有些不同与常人后,虽然贤妃自己与她没什么交集,但还是不知为何的开始敌视她了。 李贵妃内心已经开始对鱼玄机嗤之以鼻了。她不过是一个天璃国的公主而已,而且天璃又不止她一个公主,她在天璃也不是天璃君主最宠爱的女儿,也不知道她有什么好傲的。 自己一个贵妃,现在后宫里身份最高贵的女人,亲自上门去请她难道还请不到不成? 难不成她到了风临还把自己当公主不成? 再者说,就算她到了风临还是把自己当公主了,那又如何?贵妃请公主,恐怕公主再不情愿也得应下来。 李贵妃虽然内心对鱼玄机有些不在意甚至是轻视,但表面上还是没显示出来,因为在后宫中待了这么多年所获得的经验告诉自己,任何事情任何想法都不能轻易显示出来。 淑妃见李贵妃没什么反应,以为自己说的话李贵妃没听进去,刚想着再开口说些什么鱼玄机的坏话,就听到李贵妃已经下了“逐客令”。 “时候也不早了,各位妹妹也都回到各宫去,请公主来参加茶会这件事情本宫自有打算。” 说罢,李贵妃就带着自己的侍女金枝离开了。但她并没有回宫,而是转身往凤鸣宫走去了。李贵妃觉得,请个公主,不需要准备什么。 自己的贵妃身份也不是吃素的,就算鱼玄机再怎么傲,她也得礼让自己三分。 另一面,鱼玄机并不知道四妃背后里因为自己不去参加那小小的茶会而进行了这样的争论。她无聊得坐在窗前发呆。 自己高兴的那阵儿已经过去了,现在觉得甚是无聊。想着收拾东西,却发现出去游玩所要带的东西已经被自己叠了不知多少遍了。 想去赏花,却发现那些花天天就是那几簇,自己都已经看腻了。自己原先看的那些书,也已经都翻阅过了。 想到这儿,鱼玄机就叫小葵进来了。 “小葵,宫中可还有什么新奇的画本书册什么的吗?你去找些来。” 小葵想了想,这宫里还真是没什么新奇的书,论语孟子之类的公主肯定是不愿意看的。 自己实在是没办法,就去问了御书房的宫女。 可宫女也表示自己不知道,藏书阁中的书几乎都是与道德和治国之道有关的,再就是女则了。 洛阳批了好久的奏折,也坐累了,就起来在御书房内走动走动。走到门口时,就听到小葵和宫女的对话,得知了鱼玄机无聊,想看些新奇的书册,便吩咐了人去宫外找。 洛阳派出去的人在京城一阵好找,才勉强寻到了几本新奇不刻板的书,花了大价钱才得以带回宫中。 洛阳一拿到书,就让人给小葵送了去,还特意嘱咐那人别让小葵说是自己找的。 御书房的宫女的了旨意,连忙跑去了凤鸣宫找小葵。 小葵正愁去哪里找公主想要的书呢,这些自己苦苦寻找的书就从天而降了。 宫女还特意转告了洛阳的话,小葵越来越觉得公主在主君的心里地位不一般了。 小葵替鱼玄机谢过主君后,就急急忙忙的将书送到了鱼玄机面前,想必公主一定是闷坏了。 鱼玄机正无聊得都想摔东西的时候,小葵及时的出现制止了她无聊到发疯的行为,将书递到了她面前。 鱼玄机也没多问这些书是小葵从哪找来的,就赶紧坐下翻阅了起来。 这些书确实新奇有趣。鱼玄机如实想着,玉手已经搭上了书页,一页一页的翻过去,快速的起来。 突然,鱼玄机在翻到其中一页时,停下了手中的动作,这一页上居然还有批注。突然出现的文字让鱼玄机放慢了手中的动作,定晴一看,这字迹怎么看着有些熟悉?再仔细看了看,鱼玄机心中猛然一颤。 这字迹,不论如何自己也不会忘记。 这是阮南笙的字 鱼玄机手开始轻轻颤抖,自己一直想要回天璃寻找的阮南笙,她怎么会在风临国的书上写字?鱼玄机依然是无心继续看下去了,连忙喊来了小葵。 小葵听到鱼玄机在叫自己,就赶忙跑进了殿里。 “小葵,你告诉我,这些书,你是从哪里找来的?” 小葵一愣,想着鱼玄机为什么会突然这么问,难不成她知道这书不是自己找的了? 鱼玄机直勾勾地盯着小葵的眼睛,迫切的想从小葵的眼神里得到答案。 鱼玄机盯得小葵心里发颤,觉得好像自己所有的心里活动,都逃不过鱼玄机的眼睛。 “回……回公主的话,奴婢实在是找不到什么新奇的书。这些书是主君寻来转交给奴婢的,至于主君是从哪里寻来的,奴婢就不知道了。” 小葵默默地在心里向主君道歉,自己实在是没有办法去骗鱼玄机。 鱼玄机听闻是洛阳寻来的,但小葵也不知道这书是洛阳从哪里寻得的,就有些许迷茫。 既然小葵寻了却怎么也寻不到,那这些书恐怕就不是宫里的书了,洛阳必然是派人从宫外寻来的。宫外人口很多,说不定只是恰巧和阮南笙写的字有些像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