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137中文网 > 其他类型 > 古代人保护区 > 第一百一十四章

第一百一十四章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这一日, 京都一栋宅子内, 从天未亮就开始忙起。    天蒙蒙亮时, 胡大娘踩着一双大脚,不紧不慢的来到宅子前。    她公婆健在,夫妻和顺,子女双全, 是大户人家最喜欢的那类喜娘,这一次的东家是位布商, 遵从父亲遗愿, 让胞妹和京都城外一名公子结亲。    正好布商送货来京都, 边想着将妹妹从云锦赶来京都老宅嫁人, 也省的旅途奔波。    这也就是有钱人, 到处都是宅子别院, 换个穷苦人,远嫁连个送亲的娘家人都不一定有。    负责张罗的老张刚讨了碗喜面吃完, 此时肚子里暖洋洋的, 靠在墙上打盹,被胡大娘一掌拍在了肩头拍醒了。    老张惊的几乎跳起来, 等睁开睡眼, 看见熟悉的人松了口气:“吓死我了。”    他和胡大娘算是老搭档,有什么事情会相互帮衬, 有活也会相互介绍,彼此十分熟悉。    “这个点就打盹,昨晚又贪杯了?”    “不是昨日李侍郎家成亲吗?看我么老哥几个辛苦, 多给了几个赏钱,还特意让厨房送酒肉与我们吃,回去的稍晚了些。这几日日子好,一家接一家的成亲,哪里敢喝酒耽误东家事。”    “这哪是日子好。”胡大娘叹了口气,“分明是担心国师他……”    分明是担心国师仙逝后,一纸诏书下来,守个三个月到一年的丧,耽误了良缘。    她十分能理解。    别说是高高在上如站云端的国师大人,就是亲生父母病重,不少人也会赶在长辈去世前匆匆嫁娶。    不是说他们不伤怀和惋惜,而是伤怀归伤怀,终身大事却不能因此而耽误。    “你说这大喜的日子,我提这个做什么。”胡大娘擦了擦眼角,“一会儿大伙到的时候,你帮衬着点,东家大方,赏钱到时候少不了我们。”    老张点头:“哎!”    胡大娘交代完老张,抬脚踏进了院子。    这是一栋三进的院子,宅子大,布置也精巧,后院有云锦出名的假山盆景,水里有游鱼锦鲤,回廊曲折……就是少了点人气。    来来往往搬东西的下人不少,正经主子却没有几个。    布商兄妹俩相依为命,只有个伯母带着个堂弟一起过来帮衬的。    堂弟一早就开始张罗上了,倒是不起眼,反倒是那个伯母,一副书香门第的样子,说自己四十好几了,看起来却像是三十四五。    胡大娘抬眼看着前厅里站着的妇人    ——眼前这位就是这家唯一的后宅女眷。    这位夫人十分尽职,迎上来第一件事便是确认关于新娘的相关礼节。    从梳头的吉祥话,到瓜果红烛的摆放地儿,到绞面时的注意事项,到新娘出门前的所有准备……    胡大娘一一说完后,抬头看了一眼亮了的天色:“时候不早了,我先去新娘闺房中,看看东西准备好了没有。”    夫人:“不用麻烦,你在这侯着,我进去就行了。”    她看着后院闺房的方向,从没有想过,自己作为喜娘,这辈子还有进不了新娘门的这天。    “夫人”林秀琴是驻点的后勤负责人,从喜娘那取了经后,绕了一圈后,又回到了新房内。    几个工作人员正在有条不紊的忙碌着,见她进来,纷纷抬头打招呼。    “林姐”    “林姐好。”    ……    这些都是京都驻点过来帮忙的。    因为前三年的风波,所有工作人员都换了一遍,导致京都驻点这一届不是林秀琴这种从退役线后拉回来的老人,就是全然的新人。    不过新人有新人的好处,对国师大人“出嫁”这种事情,不仅没有惊讶,还一个个兴致勃勃。    林秀琴看了一眼屋子里的东西:“现在准备的如何?”    靠的最近的一个小姑娘回到:“正上妆呢。”    林秀琴有些诧异:“上妆?”    小姑娘点头:“大人说,他从没有把这当儿戏,无论坐在轿子里的是谁,今日都是他成亲的日子。”    虽然听谭队提起过今日两位主角对待婚礼都十分认真,但是亲耳听到,林秀琴还是忍不住暗叹一声。    别说古代区,就是现代区,能有几个男人愿意在婚礼上性别互换的?    尤其是国师大人这种从小精英式培养,身居高位多年的。    林秀琴点头:“我知道了。“    她走进内间,看到的就是对镜描眉的国师大人,穿着一身红色的中衣,乌黑的头发半披在身后,只是简单的挽起。    他手执眉笔,正对镜上妆,妆容淡雅,却很好的弱化了男性线条,看着没有特别的维和。    眼底中带着愉悦,仿佛就是正常的待嫁新娘。    林秀琴站在一旁,等待林长谦上完妆,拿起梳子走到他身后:“一梳梳到头,富贵不用愁;”    唱词是林秀琴刚跟喜娘学的,现学现卖,少了几分喜庆,却多了几分由衷的祝福:    “二梳梳到头,无病又无忧;    三梳梳到头,多子又多寿;    ……    三梳梳到尾,永结同心佩。    有头有尾,富富贵贵。”    林秀琴刚将梳子放下,听见眼前人问道:“什么时辰了?”    她抬头看了一眼窗外的天色:“不到八点,客栈那边差不多也应该出发了。”    古代区交通不便,城检麻烦,为了不耽误吉时,城外之人迎亲,往往会在头天选择进城入住客栈,第二天一大早,再从客栈出发迎亲。    君悦客栈。    余初穿上了最后一件行头。    古代成婚的早,十六七岁的年少人成为新郎比比皆是,不少成衣铺子都有不少青少年身量的喜服,余初试了两家就买到一件合身的,像是量身打造一般。    和上次她自己乱七八糟动手不同,这次驻地专业化妆师亲自出马,从脸部轮廓开始修饰,连五官也用相关仿生材料进行微雕。    然后就是肩宽、腰部线条和臀部线条,最重要的是——专业化妆师连喉结都仿制的以假乱真。    加上形体老师逮着她训练了两天年少人的走姿,穿着大红色喜服往镜子前一站,活脱脱的就是一名小登科的少年郎,    一群小年轻都是从驻地的工作人员或者鹰者选出来的,正是最爱玩的时候,看见一个一个小姐姐白日变性,纷纷打趣道起来。    “初姐这今日,把我们兄弟几个都比了下去。”    “玉树临风谁家少年郎。”    ……    余初摸了摸下巴:“我这副模样走出去,得耽误多少家小姑娘。”    这句话成功的逗笑了众人。    门外的人被屋内的动静提醒,敲了敲门:“时间差不多了。”    她收起脸上的笑容,冲着身后的“伴郎团OR接亲亲友团”郑重一抱拳:“兄弟们,今日拜托了!”    “初姐放心。”    “多谢各位。”余初将玉冠戴正,“不过今天,初姐这个称呼到门内为止,出了这个门,叫我什么?”    一群小年轻嘻嘻哈哈喊人:“少爷!”    踏出客栈大门,门外的接亲队伍已经准备就绪,余初一展袖,接过身边人递过来的马鞭,撩起衣摆,利落的翻身上马。    她小腿一夹马腹:“走!”    客栈选在离宅子不远不近的地方,接亲的队伍走了约莫一炷香的时间就见到了宅子,只是人未到,一路鞭炮却先响了起来。    余初接过一旁催马上来的同伴递过来的篮子,从里面抓出花生、糖块、干果和红绳栓的小铜钱,朝着路边撒去。    无数孩子和大人蜂拥着抢着,惊呼声此起彼伏,抢到的便贺一声恭喜。    一路热热闹闹的到了宅子,余初从马上一跃而下,将马鞭递给身边的人,冲着门外等着的谭宪诚恳一拱手:“大哥。”    两人一个站在门外一个站在门内,只见门内的谭宪一挥手,两扇大门齐齐关上。    ——成亲堵门。    余初准备充足,她在袖子里掏啊掏啊,掏出一大把红包来,边往门缝塞红包边朗声道:“大哥,今日,我来求娶楚楚!”    身后的“伴郎团”门一拥而上,抵着大门,和门内的同事展开了力的角逐。    **    屋内,叶长谦已经收拾妥当。    他站在镜子前,听着门外的鞭炮声:“到了?”    站在窗前的林秀琴,将外面的动静看的一清二楚,笑:“堵门呢。”    叶长谦任工作人员将嫁衣替自己穿上,听到这话,脸上带着笑意:“她那么穷,你们又捉弄她。”    “现在穷点怕什么。”林秀琴毕竟年长,对国师说话没有小一辈那么拘束,她拿起腰带,半蹲下来替叶长谦系上,“过了今天,你们就是一家人,你的不就是她的吗?”    “琴姐说的是。”    “你没有长辈父母,我就托回大,在你们成亲之前说几句。现代区的女孩子和古代区的女孩子不一样,她们在一夫一妻社会长大,读书明理,独立、有主见、敢爱敢恨、敢离敢舍。”    林秀琴从裙摆开始,一点点给叶长谦整理:“门口那个姑娘,为了你放弃的东西远比你想象中的多,国师大人,出了这道门,你好好待她……”    此时,大门被门外的人挤开。    鞭炮声混合着众人的欢呼声,几乎要把宅子屋顶给掀开。    林秀琴抬着头,听见着国师大人张了张嘴说了句什么,楞在原地。    有人在她身后轻轻推了推,她回过神来,往窗外看了一眼,急急忙忙将红盖头盖在了叶长谦头上,然后用卡子固定好。    等这边收拾完毕,余初刚好来到院外。    隔着一道房门,余初站在门外,可能是怕屋内的叶楚同志女装不安,宛如被喜悦冲昏头脑的少年人。    红着脸急吼吼的喊道:“媳妇,我来接你了。”    逗得所有在场知情人哈哈大笑起来。    新娘出嫁,需要女方男性长辈背出门,且不能落地。    谭宪光荣的担任了这一任务,幸好练武出生,身量足,肩膀宽,肌肉扎堆,称的背上的被喜服包裹着新娘,也没有那么惹眼。    从闺房门一直到喜轿,谭宪步伐稳当,将新娘背到轿子里,将人放下。    他准备了一晚上,原本照着本地习俗,写了篇稿子会在此时用上。    当他看见一旁站着的余初时,到了嘴边便只剩下了一句:“以后,你们俩好好过日子。”    然后不等余初回答什么,他大手一挥:“起轿!”    鞭炮声再一次响起。    余初冲着谭宪拱了拱手,然后走到轿子边,隔着窗帘,偷偷的塞进去一包东西。    然后在大家的起哄和祝福声中,快步走到队伍前面,抓着马鞍,踩着马镫,一跃上马。    唢呐手独奏了一节鸳鸯会,嘹亮的唢呐声,几乎盖过了所有的声音。    等唢呐声停止那一刻,老张头半昂着头,撕扯着粗粝的嗓子喊道。    “新人成双,喜轿行嘞——”    喜轿内。    叶长谦打开余初塞进来的包裹,里面是一小瓶水和两个包子。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