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137中文网 > 其他类型 > 做官就是做背景:政钥 > v018绵里藏针为君计

v018绵里藏针为君计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115
    v018绵里藏针为君计
    梁健脱口而出:“这段时间不坐电梯了,后遗症。”
    胡小英知道梁健指的后遗症是什么,自己又何尝不是呢!因为上次在电梯中出生入死的经历,自己现在看到电梯就害怕,每天也都是走楼梯上下班。虽然没有坐电梯方便,可走楼梯也有好处:一是安全一些,二是锻炼了身体。
    梁健想到前一天在潘郎桥上见到胡小英,他跟她打招呼,胡小英都没有理他。此时,梁健却发现她目光中闪出一丝欣喜,就问道:“胡书记,你也喜欢早上跑步吧?”胡小英奇怪:“是啊,你怎么知道?”梁健说:“那天我看到你。”胡小英没有印象:“哦?我怎么没有看到你啊!”
    梁健心里的疑惑,这才烟消云散,那天早上他跟胡小英在潘郎桥上擦身而过,胡小英看来是真的没有看到他,而不是摆架子,或者故意不理他!这么一想梁健心里舒服多了,就说:“有一天,在潘郎桥上。我还跟你点头打招呼,你却从我身边跑过,看也不看我!”
    胡小英听到梁健这么说,心里很不好意思:“我跑步的时候,一般都听耳机。而且,我是近视眼,带着隐形眼镜,但跑步的时候,我一般情况下,都不戴眼镜,所以干脆目不斜视,只看前方。不太关注左右。那次真是不好意思,你别介意啊!”
    “说穿了,我就不介意啦!否则我还以为你官当的大,不想理我这种小干部!”梁健开玩笑道。胡小英急道,“这怎么可能。如果我不想理你,我怎么可能给朱……”她本来想说出心里藏着的一个事情,可马上顿住了!不往下说。
    梁健听她话说到一半,没说清楚,就问:“你刚才说什么?”胡小英说:“没什么!很快你会知道了!”梁健见她卖关子,本还想再问问清楚。
    这时从下面又响起了爬楼梯的声音,还有人跟他们一样喜欢爬楼梯啊。既然后面有人,说话更加不便。胡小英看了下手表道:“时间不早了,我上午还有个常委会。等会好了,我找个时间约你谈谈!”
    听到胡小英说要约自己谈话,梁健想,有些事情倒时候再问,也不迟。梁健就向上走去。胡小英没有走快,也没有走慢,两人虽不再说话,可几乎是并肩向上面走。
    这会,梁健又闻到了胡小英身上的一丝香味。这香味,肯定不是什么香水的味道,而是胡小英身上本身散发的成熟、性感的气息。
    区委常委会议室内,一块块写着常委名字的桌牌成一个“口”字型摆放着。“口”字朝南的位置,是区委书记胡小英的桌牌,朝北的位置是汇报席。就这两个位置空着,其他位置上各位常委都已经入座。
    胡小英这时才迈着雍容的步子走进来了。她今天穿的是黑色小西服和红色裙子,很是耀眼。有几个善于胡思乱想的常委,心里暗道,这女人年轻时候,绝对是个美女胚子,如今这徐娘已老的年纪,依然风韵犹存,让人想入非非……可人家是区委书记,自己是没福消受了,本来一亲这女书记的芳泽,不知会爽到什么程度……据说,这娘们跟市长宏叙有那种关系,宏叙这老头子真是“性福”啊,看来官还真要当得大,玩得女人才上档次……
    胡小英在自己的座位上入座,她的茶杯和笔记本都已经由区委办主任陈政提前放好了。胡小英左右看了一眼,见人已经到齐了就说:“我们现在开会了。今天的议题主要是讨论干部,本来是由区委组织部汇报,但涉及到回避事项,关于人事安排的方案,就由我们区委常委组织部长朱庸良同志‘一手落’来作说明吧。”
    朱庸良让王兆同回避了,自己承担了汇报情况的任务。他就把经过之前的沟通、酝酿形成的人事方案进行了说明。这次涉及的人事调整重点就是:金凯歌任十面镇党委书记;朱新毛免职,史有新任区机关事务管理局局长、党组书记;陈佩芳和朱怀遇作为溪镇镇长人选,哪个更合适,提交区委常委会讨论决定……
    朱庸良汇报完毕,大家对于前面已经酝酿到位的十面镇党委书记、区机关事务管理局局长人选不再提意见,关键还是聚焦在了溪镇镇长这个职位上。
    区长周其同胸有成竹、最先说话:“我认为,溪镇也算是我们长湖区的一个大镇,所以一定要找个适合的人选,我认为陈佩芳同志比较合适。理由主要是两点:一是陈佩芳同志对溪镇情况比较熟悉,据我了解,她从担任领导干部以来,就一直在溪镇工作,从党委委员、副镇长,到目前的党委副书记,也能协调方方面面工作,她当镇长有利于保持工作的稳定性和延续性;二是陈佩芳同志是个女性,这对于我们长湖区领导班子结构也是一种优化啊,我们还没有女的镇长呢,大家说是不是!”
    胡小英暗道,你说她女的所以推荐她,这是没错,但理由肯定不是什么“优化班子结构”这么冠冕堂皇,而是可以陪你们吃饭喝酒甚至上床吧!当然,这种心里的不满,胡小英是怎么都不会往外说的,她若无其事的听着别人继续说下来,脸上无喜无忧。
    周其同这一派,听到区长都发话了,其余的人也就不再说什么理由,区委组织部长朱庸良、常务副区长田坎、人武部长龚林就直接赞成陈佩芳担任。
    在区委常委会上,人大常委会主任潘德州、政协主席柯旭其实没有投票权,因为他们不是常委,但由于他们列席,又是正处级领导,一般区委书记会主动征求一下意见,平常两人也都不说话,但这之前周其同已经做过他们的工作,他们这次都发表了自己的倾向性意见,当然是陈佩芳。
    这么一来,就只剩下区委副书记万康、区纪委书记温照盛、区委宣传部长诸茂、公安局长***。区委副书记万康,没有明显的站队倾向,他原本跟周其同曾经都是区长的竞争者,结果他败了下来,区长让周其同当上了,他本身就不服气,所以不会站在周其同这边。可胡小英又是刚刚来,胡小英到底能在长湖区待多久还是个未知数,他也没有往胡小英这边站的意思。于是,他这次的投票完全靠个人喜好。以前陈佩芳也来跟他喝过酒,还嗲声嗲气地喊着“领导”,贴到他身上来,他当然对陈佩芳印象好一点,就表示支持陈佩芳。
    这样一来支持陈佩芳的就已经是五人了,即使温照盛、诸茂、***三人都跟胡小英意见一致,也总共只有四人,若按票数来,已经毫无胜算。
    这时候胡小英眉头一皱,似乎颇为紧张。
    区长周其同看在眼里,暗暗笑着,等看胡小英好戏。溪镇镇长这个职位,就要被自己这一边收入囊中了!
    胡小英没再问别人,转脸面对区纪委书记温照盛道:“温书记,你可是纪委书记。每次提拔干部,都要听你的意见啊。领导干部廉洁自律是一条最基本的底线,你可要帮助把好这一关哦!”
    温照盛是属于常委班子中的骑墙派,他在长湖区的时间也不短,他本来更倾向于站在区长周其同这一边。但他看到自己如果站在周其同的队里,从上到下,分别是周其同、潘德州、田坎、朱庸良,按照先进山门为大,他只能排在朱庸良的后面,以后空出位置肯定也只会先考虑朱庸良,然后再轮得到他,这非常吃亏。自己年龄也不小了,耽误不起!
    如果站在胡小英这一边,他又有种担忧,毕竟胡小英是一女人,在长湖区是否能站得住脚,还真是个未知数,树倒猢狲散,如果胡小英某天被周其同等人“请出”了长湖区,他肯定也会跟着倒霉。
    但自从上次的常委会,胡小英就开始表现出强硬的姿态,这倒是让温照盛看到了一丝希望,那就是如果站在胡小英这一方,会不会倒有些希望呢!毕竟她是新来的,目前还没有形成自己的势力,这就如开公司,就只有一个股东,如果他此刻加入,那他就排名第二了。
    温照盛平时也阅读中国共产党革命史,他很佩服一个行军打仗的天才,那就是
    粟裕将军。但粟裕将军,毕其一生为何只做到将军,而不能做元帅呢?相比之下,陈毅是好同志,但在行军打仗方面跟粟裕将军不在同一个层次上,为什么陈毅反而做了元帅呢?原因之一,就在于这个入股问题,当时毛泽东在井冈山上,最先来会师的是谁呢?那就是朱德和陈毅,这就是历史上的“**会师”那一段。因此,谁先入股,就能分到最大的红利。温照盛想,也许自己也应抓住这个机会。
    温照盛喝了口茶,清了清喉咙道:“好吧,我也说说。”
    其他人说什么,周其同可以基本无视,毕竟从投票人数来说,他这一方已经占据极大优势,可这个纪委书记温照盛开口,就有些不妥了。毕竟,现在的干部,不查都是焦裕禄、一查都是雷政富,向墙外抛出一块砖去,砸到的就是一贪官。这虽说的有些夸张,可也并非空缺来风。只怕温照盛这边真掌握了什么于陈佩芳不利的情况。区长周其同,不由朝温照盛看了过来。
    还真是怕什么,来什么。温照盛道:“陈佩芳同志,工作能力、大局意识都比较强,但另外方面,也不是没有问题。我们这些年也接到不少关于陈佩芳同志的信访件,有些信访件反映其生活作风问题、也有反映其工作失职渎职的,也有反映工作方式方法的。出于保护干部、不破坏基层干部积极性考虑,我们都还没有深入调查过。既然,今天涉及陈佩芳同志的提拔任用,作为纪委书记,我觉得有必要在这方面指出来,这也是对组织负责、也是对陈佩芳同志负责。最后,是否要提拔任用,还是由区委共同研究决定。”
    温照盛虽说“是否要提拔任用,还是由区委共同研究决定”,但这个担子谁敢挑啊?如果他周其同一定要说提拔任用,那么这个“带病提拔”的担子也只有他来挑了,更何况里面提到“生活作风问题”,到底反映了些什么,谁都说不清楚,会不会涉及到在座的某位或者几位,还真是很难说,这个女人实在太“博爱”,很难保证从她这一条线索,不会连累其他更高层的领导。
    听温照盛这么一说,胡小英心里放松了下来,她原本还以为温照盛不敢得罪周其同,因此在常委会上不敢讲话,此时看到温照盛既点到为止又效果明显,很是满意,对温照盛微点了下头,温照盛也回以点头。
    胡小英又问道:“大家看看,还有什么意见?”
    大家还能有什么意见!既然陈佩芳有这样的问题,那么提拔之事只能靠边站,于是溪镇镇长职务莫名其妙收入了朱怀遇的兜里。朱怀遇还毫无预感,他更不知他这次捞到镇长当当,与梁健也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会议开到这里,议题基本结束。胡小英又提醒朱庸良道:“朱部长,关于你们部里干部的情况,由你来说说吧。”朱庸良看了一眼周其同,见他也无甚反对的表示,就道:“那好吧。胡书记对我们组织部很关心,最近我们部里发生了些状况,今天也向各位常委汇报一下。一是我们组织部的常务副部长邵有康同志,由于身体原因,提出辞去常务副部长的请示……”
    有些不知情的常委一听,就开始低声议论。朱庸良很不是滋味,心想,有些人该看他好戏了。常务副部长辞职,让人直观的认为是对他这个部长不满。朱庸良硬着头皮说:“邵有康同志辞去职务,我们部里就少了一位常务副部长。经过向胡书记汇报,我们暂且建议由分管干部的副部长王兆同同志代管常务副部长的工作,这也算是一种锻炼吧,看看如果工作可以,过一段时间再任用,所以这里只做口头汇报了。”
    因为还没涉及真正的任命,大家也无甚意见。周其同他们觉得,这也许是今天这个常委会上,唯一的胜利了,毕竟区委组织部的准常务是自己这边的人了。
    胡小英却又说:“朱部长,你们组织部内部的分工,我建议也做些调整。比如王兆同副部长,开始暂时主持常务副部长的工作,那他这一块干部工作最好还是脱下来,留给其他同志来担任。”
    胡小英这话一说,周其同和朱庸良都警觉起来,这该不会才是胡小英的真正意图吧?她是想用常务副部长职务还换取王兆同手中分管干部的权力?朱庸良赶紧道:“胡书记,我觉得王兆同同志分管干部工作,毕竟情况熟悉、时间也长了,如果换了别人可能一下子跟不上。”
    周其同也说:“我也认为王兆同同志分管干部工作,成效也挺明显的。”
    胡小英不动声色,继续道:“正因为王兆同同志工作成效明显,我们才考虑让他暂时主持常务副部长,如果他工作不突出,还不如从其他地方调个人过来!”
    他们都听出了胡小英话语中的威胁味道,那意思是说,如果你们再反对,以后就另调一个常务副部长来,反正王兆同也没有正式任命,这对于周其同和朱庸良他们又是一种变数。他们就不敢再多说。
    胡小英又道:“其实,工作越突出的同志,我们越要考虑他工作的变动,这就是多岗位锻炼,对于同志来说是一种难得的历练。我们用干部,毕竟要看当前,更要看长远。就比如周区长您吧,如果组织上不给你从年轻的时候多岗位锻炼,也走不上如今这样的重要岗位,是不是啊?”
    这话周其同无法反驳,只有挤出点笑来了事。
    朱庸良虽觉回天乏力,还是做最后的挣扎:“可要是王兆同不再分管干部,干部工作由谁来分管呢?没有什么合适人选啊!”
    胡小英道:“怎么没有合适人选啊?你们部里新调入的副部长梁健,不是可以让他试试吗?”朱庸良说:“梁健?他是不是合……”胡小英:“朱部长,你是组织部长,你要多让人试试。如果不行的话,可以再换人嘛,给人一个机会,总比不给人机会要好吧!”
    胡小英说着,又转向副书记万康:“万书记,你分管党群,你有发言权!”万康由于之前,在溪镇镇长人选上,没有支持胡小英,心中正想,胡小英会不会记恨我?这时胡小英向他抛出一个橄榄枝,他实在不敢不接,副书记的作用,说得好听是“左右、上下协调”,说得难听点是“捣糨糊”,区委书记和区长一个都不能得罪、得罪不起。先前他支持了周其同,这会他只好支持胡小英,就道:“我觉得胡书记说得有道理,年轻干部给他们机会,如果实在干不好,再干别的,到时候他们也没话说了是不是?干好了,那就是又培养了一个干部。”
    周其同已经忍无可忍,但他不得不忍,就抛出一句:“那就先试,如果不行再挪位置!”
    常委会结束时,区长周其同和朱庸良最先离开了会场,走远时,周其同对朱庸良道:“胡小英这女人,没想到,还真是绵里藏针啊,我们低估她了!”
    朱庸良低声说:“周区长,我们也不是没有办法,梁健这小子,毕竟还是在我的掌握之下,我不会让他有好果子的吃的。”周其同眼中爆出血丝来:“你最好找点茬,把这小子从分管干部岗位上弄下来,否则我们如何把用**牢牢抓在手里?”朱庸良道:“周区长,明白了!”
    用两个纤细手指夹着的碟片,被放入了cd机中,随之响起了《兰花草》的音乐。胡小英几乎是躺在高背皮椅子里。
    她尽量让脑袋啥都不想,就只是沉静在音乐之中,可还是有很多思绪,就跟天上飞着的云一样,在脑海里飞来飞去。难怪她会兴奋,经过前一段时间的辛苦谋划,今天的常委会上,她终于算是打了一个胜仗。特别是两件的事情,觉得自己做的特别好,一是关于十面镇党委书记,由金凯歌担任了,这个人虽然不是太熟,但她还是有些把握的;二是让梁健去管干部工作……
    想到这里,她就拿起电话,打给梁健。
    梁健这时正在办公室里,奇怪的是,今天王兆同竟然没有出门。也许是上午常委会刚开好,他在等关于自己的好消息呢!梁健一看来电是胡小英,就小心翼翼地接起了电话:“喂,你好”了一句,他都没有称呼对方。
    胡小英一听梁健这么
    接电话,心想,他身边可能还有人,就说:“如果边上有人,你只要听我说就可以了。”梁健“嗯”了一声。胡小英说:“从今天开始,你就要分管干部工作,这是经过常委会讨论的事情,已经定下来了……”
    梁健纳闷,自己怎么一下子去分管干部这样的重要工作了呢!那王兆同分管什么呢?他不由朝着王兆同看去,发现王兆同也在观察自己,相视一看,王兆同笑笑,又低头去看报纸了。
    胡小英继续说:“所以,你得赶紧熟悉干部方面的工作。另外,我给你提个醒,朱部长恐怕不是特别希望你来管干部工作,所以也许有人会来找你茬,你万事得留个心眼,有句话叫做:干部工作无小事。其实整个仕途又何尝不是如此!”听着胡小英暗示性的最后一句,梁健简短地答了一句:“知道了,谢谢,胡……”一想王兆同似乎在偷听自己的谈话,他就把“书记”两个字也省略了。
    胡小英放下电话,《兰香草》也接近了尾声,她自言自语道:“梁健,在组织部,干部工作是通向更上一级的最佳途径!梁健,你应该知道,我这么做都是为了你吧!”
    朱庸良回到办公室后,没有好气,把一杯喝剩的茶,全都倒进了洗手间的马桶里,打电话给李菊道:“把最好的茶叶拿一点过来,这里的茶太淡了。”
    李菊把拿给梁健喝的那种茶叶,又拿去给朱庸良,为她倒了一杯茶。朱庸良看着一针针立在水中的茶叶,无意地问了句:“这茶叶还真是不错,还剩下多少?”
    李菊心里一惊,心想,难道朱部长知道我给梁健也喝了这种茶叶?不能啊,自己是昨天才给梁健的,估计他还没来得及喝呢,应该也没什么人看见啊!更何况,这种茶叶本来她有时也在喝,最多是把给梁健的当做自己喝了,没什么好心虚的。李菊说:“还有三四近吧。”朱庸良说:“哦,那够了。这种茶叶不错,明年还是让他们送这种吧!”
    李菊心道,8000多元一斤的茶叶,不知明年基层还会不会送,不过既然部长讨了,他们恐怕也不敢不送。
    朱庸良喝了一口茶,又打开黄鹤楼香烟,抽出一根,让李菊帮助点着。李菊替朱庸良点上,心里觉得奇怪,以前给朱庸良点烟总有种很兴奋的感觉,如今这种兴奋却消失得无影无踪,这难道跟梁健有关系?她也说不清楚……
    这么想着,忽听朱庸良重重地吐出了一缕香烟,说道:“李菊,部里的局势要改变了!”
    李菊之前已经听说了,邵有康辞去常务副部长的事情,就问:“邵部长辞去常务副部长了吧?接下去由谁来担任呢?”
    朱庸良说:“王部长暂时主持常务副部长的工作。”李菊说:“那挺好啊。王部长是我们的人啊。”朱庸良摇头道:“可是常委会上竟然让梁健来分管干部工作了!”
    梁健分管干部工作?李菊倒是意外不小。从内心来说,她觉得这是组织给梁健的一次好机会,可她也知道,这对朱庸良来说,肯定不是他愿意接受的事实,他需要的是一个自己完全能够控制的人,王兆同他能够控制,但梁健却完全不是那么回事了!李菊说:“这样啊……也许,某一天我们也能把梁健争取过来……”
    从心里李菊也的确希望跟梁健的关系能够彻底改善。可朱庸良似乎完全不这么想,朱庸良说:“这不可能。我们不能让事情这么下去。梁健分管干部工作,对我们是完全不利的。我要让他在这个岗位上呆不过一个月。”
    看着朱庸良阴恻恻的脸,李菊很有些为梁健担心:“我们要怎么做?”
    朱庸良:“这就是我今天找你的原因,你把耳朵靠过来一下,我需要你帮我一个忙!”
    李菊真不想听到对梁建不利的阴谋诡计,但她心里另一个声音,又命令自己必须听朱庸良的,这也许就是灵魂的惯性吧,对朱庸良给自己提出的要求,她向来不知该如何拒绝。对于朱庸良接下去对她说的计划,平心而论她觉得实在太过无耻!然而她也知道,自己会完全服从。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