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看着苏瑜他们拿回来的煤炉子,苏大志和刘梅也看愣了眼。 “姐,家里有灶,咋花钱买这个啊?”苏大志好奇道。 苏琳闻言,脸色一年,不高兴道,“大哥,你这是啥意思。不是你做饭,你就不知道辛苦啦。我每天要做饭多辛苦啊。土灶烟大,我每天都睁不开眼睛!而且光是为了这顿饭,我每天还要在放学的路上捡柴火回来。” 说着就心酸的眼泪巴拉巴拉的掉。 苏大志面红耳赤。对于一个没做饭的人来说,他还真没想过这么多,这会儿听到自家妹子哭诉,心里觉得羞愧极了。 “行了,哭啥呀,姐这么多年就是这么过来的。大院好些人也是这么过来的。”苏瑜拍了拍苏琳的肩膀。 苏小志也歪了歪嘴,一脸鄙视道,“就是,要不是因为你爱美,大姐这些年也不用受够这些苦了,咱家没准早就用上煤炉子了。” 苏琳:“……” 苏瑜微微笑了笑,“都是一家人,姐没有怪你们。现在家里齐心协力的,日子越来越好了,以后有了煤炉子,小琳做饭也舒服点儿。另外我准备把门外的那个土灶推掉,把咱们家的墙面往外挪挪,门的右边那位置放一张床,围个小隔断间,以后大志和梅子就有自己的房间了。” 听到这话,苏大志和刘梅一脸惊讶,随即眼睛兴奋的发光。 要说他们最大的理想是啥,那就是有个属于自己的房间。就算只能放一张床也是好的。 苏大志这才知道为啥姐要买煤炉子了,这是给他多腾出点儿空间来呢。 “姐……” 苏瑜不等他煽情,又继续道,“以后你们睡觉的那位置,就给小志睡了。明天正好放假,你们看看咋办。” 苏小志一听,本来有些酸溜溜的不得劲儿的,这会儿顿时兴奋了,“姐,我听你安排!” 哎呀,总算是不用和老四挤在一张床了。有个自己睡的窝了。 晚上苏大志就帮着将铁锅给放到了煤炉子上面,然后开始做饭。一家人第一次用煤炉子做了一顿饭。 虽然吃的是很简单的玉米糊糊粥,可是大家心里都幸福感满满的。 感觉就和姐说的一样,日子过的越来越好啦。 吃完饭之后,苏瑜就和苏大志和苏小志提了提自己领了工资的事儿。 “姐,说了你领着就好,不用和咱说。” 苏小志豪情万丈道。 “是啊,这都是说好的。”苏大志也点头。姐为他安排的这么周到,没话说的。 苏瑜笑着看了眼刘梅的方向。 刘梅搓了搓手指头,起身去将从包里掏出了十块钱。她一个学徒工,工资也就二十块钱而已。这是她一半的收入了。另外又掏了十五斤的粮票。 这都是之前说好的,苏瑜也没客气,直接拿了过来。然后掏出一块钱和一斤肉票给了苏琳,“明天去买点肉回来,家里还有面粉,国庆节也吃顿饺子。” 听到这话,全家人顿时眼睛发亮。 即便已经吃过饭了,这会儿肚子里也开始闹腾起来了,等不及想吃到饺子的味道。 苏琳心花路放的接了过来。“我明天一早就去。” 晚上一家人除了苏瑜,其他人都兴奋的有些睡不着觉,都等着第二天买肉吃饺子,或者改造房子早点儿有个属于自己的窝。 第二天一早,苏瑜还在睡梦中呢,就听着家里磕磕碰碰的声音了。她睁开眼睛一看,大门掩着,是从门外传来的声音。 她也干脆不睡了,在帘子里面换了衣服,然后输了头发,就端着盆自出门洗脸。 刚一开门,就看着忙的热火朝天的兄弟两个,就连刘梅也头上戴着个毛巾,帮着将垃圾给清理到一边。 看到苏瑜起来了,苏大志擦了一把汗,憨笑道,“姐,是不是吵到你了。” “没,不过你们这是早就起来忙活了?”之前那个灶台都不见了。变成码放整齐的一块块砖头了。 苏小志笑道,“对啊姐,我们早就起来了,想着趁着两块赶紧拆了。找台的砖正好可以用来砌墙。那些不够的,我们就先用木板子用着。” 对于这事儿,苏小志和苏大志都有用不完的力气。 看着兄弟两人这么干劲十足的,苏瑜也挺满意的。 “好好干,咱中午吃饺子庆祝一下。”要想马儿跑得快,也该适当的给点儿甜头。 大院里的人一早都在瞧着老苏家这边的动静,知道老苏家这边买了煤炉子,要给苏大志疼地方之后,都往这边瞧。 林大嫂端着洗衣盆跟着苏瑜一起进洗浴室里面,嘴里还小声打听,“咋想着拆灶台了?那可是当年你爸妈做的。” 大院里面都是分配来这边住的,来的时候一穷二白的,煤炉子都买不起,各家各户搭灶台,烧各种木料柴火,后来能买煤球了,就烧煤球。就是现在,大院里面用煤炉子的都没几家。工业票多金贵啊,当初光是买一口大铁锅都废了老大的劲儿了。 苏瑜叹气,“家里有煤炉子,用不着了。正好腾出点空间来,让家里人住的敞亮点。甭管他们心里咋想着我的,反正我心里就想着让他们越过越好。我就盼着以后家里人能够一条心。” “你啊,就是为他们考虑。对了,你对象那边咋样,啥时候结婚。你这可不能拖着了。” 林大嫂这话还是说的好听的,事实上大院里面像苏瑜这个年纪的姑娘,孩子都已经能打酱油了。 “我不着急,家里这边还没安排好,我不放心出门啊。”关键是没找到合适的,要找到看的上的,她立马结婚都成。 “你这人啊,我还想着你看开了,你咋还一心念着你们家这边呢。哎,你可长点儿心啊。”林大嫂恨铁不成钢道。 “行,我肯定听嫂子的意见,早点儿办好了早点儿嫁出去。我知道嫂子对我好呢。” 林大嫂听了心里熨烫。 洗浴室外面,迫不及待的拎着猪肉来给苏瑜交差的苏琳,这会儿抿着唇忍着心里的难受默默的转身回家。 都是家里耽误了姐。 苏瑜这边聊完天回去的时候,自家门口已经很干净利落了。 苏大志和苏小志正在商量着怎么拆墙扩建。好在只是拆掉们边上的一侧,工程也不算大。 苏琳炉子上面早就已经煮好了粥了,看着苏瑜出来,她立马道,“姐,吃饭啦,我给你卧了个鸡蛋。” 苏瑜笑着点头,“行,好好吃饭。” 刚她就看到洗浴室门口有阴影,应该有人站着了。估摸着是苏琳了。除了老苏家的人,其他人家也不会站在门口听人家唠嗑家常的。 吃早饭的时候,苏瑜边剥鸡蛋,边道,“我这身体最近觉得好像好了一些咯,看来吃点儿好东西真的对身体有用,等我身体养好了,以后好东西就能给你们吃啦。” “姐,你多吃点。”苏琳道。姐太不容易啦。 苏大志和苏小志点头,“就是,姐你多吃点。”姐身体不好,还为家里奔波劳累的,姐就该多吃点。姐身体好了,以后家里才会越来越好。 就是刘梅现在也生不出其他想法来了。 大姑子啥都给他们安排好了。而且平时也在家里护着她,她还能说啥? 关键是大姑子的身体都算是她娘家这边闹的不好的。也没脸说。 苏瑜欣慰的笑着将鸡蛋塞到了嘴里。她觉得自己最近脸上好像长肉了。皮肤也开始好转了一些了。这个年代毕竟还没做受到各种污染,只要营养跟上了,皮肤就会越来越好了。 终于越养越好了。 作为以后要经常露脸的干事,咋能够没有一张好颜呢。 中午的饺子要多吃点儿! 上午苏大志兄弟两人继续收拾房子,苏瑜则在家里看书。 苏琳见她压根没打算出门,忍不住道,“姐,你不出去转转?国志哥不是也放假了吗?” 苏瑜眉头挑了挑,哟,这是开始关心她人生大事儿了。 她笑着道,“不着急。” 然后低头继续看书。 说是不着急,苏琳心里却忍不住着急了。这样咋成啊,姐都不和国志哥多接触,这啥时候能结婚啊? …… 省城机械厂职工房里面,吴国志正在梳头发。 他妈吴老娘正在边上缝衣服,偶尔拿针尖往头皮上划一下,然后时不时的抬头看看自己儿子。 “我说国志啊,你这是干啥呢?要我说,就找那个老苏家的闺女得了。人老老实实的多好啊。我可听说了,那女同志前几天还上报纸了。取回来咱家也算有脸面。就是家里负担重……不过她那个弟弟已经结婚了,她这个当姐的应该没啥了。” 吴国志歪了歪嘴,“人太傻了。” 傻的让人嫌弃。竟然觉得让他付钱吃饭,是让他有面子的。简直是把他面子给丢干净了。他去厂里上班,竟然还有人提起这事儿,说他带着女同志去吃饭,差点儿拿不出钱来。 吴老娘瞪眼道,“傻点儿好,这样的媳妇好拿捏。现在这社会和以前不一样了,女人都变了,啥新思想的,有点儿本事的女人都压得当婆婆的抬不起头来了,你弟处的那个对象我就不满意。以后娶回来了,不好拿捏的。” 吴国志当然知道这个道理,要不然他也不会找苏瑜那种条件的女人了。可是苏瑜傻不愣登的,一点儿女人味都没有,脸上皮包骨的,家里还穷。真的让他过一辈子,他觉得自己有点儿不甘心。 他年纪是大了,可是要想好个好的,也不是不可能的。 现在厂里那个学徒工孙敏就不错,人年轻,等以后转正了,也是可以吃供应粮的。 关键是有点儿难弄啊。年轻姑娘,就没那么好追了。 吴老娘见他不吭声,皱眉道,“你到底咋想的,这把年纪了还不找,你还准备我伺候你一辈子呢。早点找个媳妇回来操持家务,我也要过清闲日子了。”她就看中了老苏家那个了,伺候弟弟妹妹这么多年,肯定是个会伺候人的。 长媳嘛,不就是伺候一家老小的吗? 吴国志从小是被老太太守寡拉扯大的,也不敢惹她生气,赶紧保证道,“妈,我保准给你找个好媳妇回来。啥都好的,让你长脸。” 吴老娘道,“不指望,你弟弟给我长脸就成,我就想你找个会伺候人的回来。” “……行,等年底,我这边要是还没找到,我就找老苏家那边的。你别操心了,她对我服服帖帖的,跑不掉的。除了嫁给我,她也没人要。” 说到这话,吴国志心里忍不住觉得有些骄傲。他也不是这么差劲儿的,要真是差劲儿,还能让一个女人对他死心塌地的? 安抚好了吴老娘,吴国志就赶紧儿去赴约了。他要赶紧儿把人给拿下来。至于苏瑜那边,等国庆节上班之后,他再找机会一起吃个饭看个电影啥的。把上次拿出去的钱给弄回来。 国庆节就一天假,苏瑜也没出门去逛,这年头还真的没啥好看的。还不如在家里看书。将课本简单的过了一遍,又将徐老师给她的题集挑了几个题做了。 虽然她自觉学的挺扎实的,不过没考试之前,还是应该更保险点儿。 一定要让自己学的更好一点。就算是十拿九稳的事儿也要全力以赴,保证自己拿到的成绩是最好的。 只有成绩最好的人,才会最亮眼。未来才有更多的机会。 没法子,这辈子起~点太低了。要想未来走的更好,就必须保证每一步都稳稳妥妥的。 看着她这个用工读书的样子,苏琳也没闲着,一边包饺子,一边拿着书看。 以前她觉得自己在学校念书,觉得自己就比姐高人一等。现在姐也念书了,而且比自己念的好,她觉得自己现在比姐差太多了。就和二哥说的一样,姐念书赚了,她念书亏了…… 苏琳有时候回忆自己在学校的时候的事儿,都觉得太亏了。那会儿她和人家比吃的,比穿的,比住的。就是没比过成绩。 姐啥都没和人家比,姐成绩就这么好。 她觉得自己现在越发的理解以前姐为啥突然对她冷淡起来了。 姐是被伤透了心了。恨铁不成钢啊。 饺子包完的时候,家里的墙面也差不多砌好了。对外面的一面墙是用的原来搭灶台的砖,靠里面的则是用的木板,是兄弟两去废品回收站里面淘出来的。 苏瑜看了看这面幕墙,看着上面的细致的雕花,还有那带着点儿香味的木头味道,眼睛直愣愣的好好的瞧了瞧,“大志,这木板以前是床架子?” “姐,你真是聪明,一看就中啦。” 苏小志乐呵呵道,“我挑的呢,虽然中间断了,可是拼拼凑凑的,当墙面的材料挺合适的。” “我就觉得香。”苏大志道。 废话,当然香,这可是楠木! 这么几根大木头,要是放在以后,都可以换这样一套破房子了。 现在竟然沦落在这破房子里面补墙面。 苏瑜顿时觉得这木头的遭遇和自己挺像的,明珠蒙尘啊。她轻轻的拍了拍这木头,这会儿她是没法子关爱它们了,毕竟它们现在的价值也就是几根破木头,想要等到以后恢复身价,还要等好多年呢。苏瑜觉得靠这几根木头翻身,还不如靠自己了。 不过等以后搬家的时候,还是要拆了带走的。 回头就和苏小志吩咐,“小志啊,这味道挺香的,回头再去淘点儿这种带香味的木头回来,给我钉在床架子上,我也闻点儿香味。” “姐,我给你找好料子,这木头都挺旧的。” “没事儿,姐过日子就喜欢低调点儿。”楠木做的家具,不止低调,还奢华。 中午热热闹闹的吃了一顿饺子,整个老苏家的人幸福感又上升了一个层次。连饺子汤水都喝的干干净净的,然后摸着自己的肚子。 苏瑜感叹道,“我前几天听说人家乡下地方很多农民兄弟都在饿的啃树皮了。咱们现在还能吃饺子,多幸福啊。” 大家连连点头。太幸福啦。 苏瑜豪情万丈道,“相信姐,姐会让你们过好日子的。” “姐,咱信你。没你就没这顿饺子。”苏小志坚定道。 这孩子咋说话的! 苏瑜一脸感动,“我们家小志最知道体贴人了。小志啊,你对姐好,姐也没啥好说的。姐打算过阵子想法子把你的工作问题解决了。“ 苏小志惊的差点儿站起来,“姐……咋可能呢?“ “就算不可能,姐也要试试。“苏瑜一脸自信道,“你平时最听姐的话了,姐当然要替你解决这么大的问题。” 她得让家里人知道,再难的事儿,到了她手里也不是不可能的。她不止声音大,能耐也大。谁真正的和她亲,谁的日子才会更好。 不过其他人,包括苏小志,对她这话都有点儿没有底。现在厂里招工名额有限。他们老苏家又没啥关系,小志也是这么个没能耐的样子,这事儿可不好办。 不过为了大姐的面子问题,大家都保持沉默。 大姐好不容易吹一次牛,好好听听就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