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是长久时(三)
九阿哥点点头, 舍弃了其余的人, 调转方向, 与玉荣一同并肩往寿康宫的方向走去,而他的贴身太监和涵月则远远地跟在后面。 他们走在甬道上,一时没有交谈。这样看似紧张暧昧的氛围倒是十分贴合少年少女久别重逢的情景, 玉荣垂目走着,而九阿哥则时不时拿余光瞥她一眼。 他现在还没将一身撩人的本事修炼到家,才瞥了没两下, 就让玉荣给察觉到了。 他偷瞄她时,她正垂着眼帘想事情。 每回与九阿哥初次见面之后,她都习惯性地在脑中回放着初见时的细节。方才在慈宁宫花园里,她转身看到他的第一眼, 就好像在白色的紫薇花下看见了洒在空中的星尘。 他眼里的情愫太过熟悉, 只一眼,她就能察觉到他还不擅掩藏的情感。 五个周目了,只有这一次不是以他的见色起意为开端的,但她不习惯,很不习惯, 甚至有些不喜欢。 另一边梨雪回到长春宫复了命,听说八阿哥今日会来,一时很是高兴。 八阿哥现在没成婚, 便不算作完全成年,因此他名义上还是养在惠妃那儿,至于生母良贵人, 一个月也不过见上两三次罢了。 惠妃虽从未阻碍他们母子见面,但良贵人却不想引人注目,不让八阿哥常来。 八阿哥上次来时,刚好是良贵人在御花园碰见玉荣不久。 良贵人早年在辛者库时为奴为婢,日子过得辛劳,所以曾落下点病根。现在一年到头虽没什么大病,但因她深居简出,有时思虑过重,生活上也不尽人意,难免常常得些小恙。 八阿哥重孝,一直惦念着这事儿,每回来问安都会过问一下良贵人的身体状况。 良贵人总是对他报喜不报忧的,但梨雪总会与他多说一些。她以为反正这是关心良贵人的身子,让八阿哥知道些也是为了良贵人好。 于是,八阿哥就从梨雪那儿知道了玉荣的事儿。 回头他与良贵人私下母子闲聊时,就不可避免地聊到了那日的事情。 良贵人一脸温和地对八阿哥说道:“那日佟贵妃叫我过去,也不是为别的,就是因为阿哥争气。听说皇上已经打算给几个阿哥封爵,八阿哥做了贝勒,佟贵妃便想将我的位份提一提,如此阿哥也不必再为额娘的事儿介怀了。” “额娘说的哪里话。额娘能升为一宫主位,这是喜事,也是值得庆贺的,更是儿子该给额娘挣来的。”八阿哥比九阿哥长两岁,姿态更为稳健。 他的眼睛随了良贵人,连眼中的谦恭都十分相像。 “待皇上封了阿哥做贝勒,怕是也该给阿哥栓婚了。”良贵人幽幽地舒了口气,问道:“阿哥可见过宜妃母家的荣格格?” 八阿哥一怔。 其实就算梨雪没有多嘴,良贵人也是要提这回事的。她简而化之地将那日御花园的事儿给八阿哥说了说,而八阿哥已是第二回听说这件事了,也是第二回了解玉荣了,不由得在心里斟酌了许久。 “儿子前不久远远地见过一回,自是对这位格格有些印象。”八阿哥的话里也透着谨慎:“不过儿子以为,这位格格怕是宜妃要留给九弟做福晋的。” 他一直与九阿哥关系不错,当然,是表面上的关系不错。他们都会兄友弟恭,在没有权力和利益与之相冲时,他们还是很在乎这些兄弟情谊的。 良贵人摇摇头,道:“宜妃是个精明的人,她一定会为九阿哥找一个十全十美的儿媳。五阿哥的福晋出身差强人意,宜妃定会在九阿哥的福晋身上扳回几分脸面。何况她一向偏疼九阿哥,就算是为了九阿哥的未来打算,也一定会为他找个能带来极大助力的姻亲。” “那荣格格虽是她母家的孩子,□□格格自幼失怙,现在连安亲王也没了,而安亲王留下的人愿不愿意站在她一个孤女的身后还两说,这离宜妃所想的九福晋相比,终究还是白璧微瑕。” 良贵人看似如履薄冰地在宫里生活了多年,看似一副与世无争也争不起的模样,但实际却匿在暗处,将宫里形形色色的人看了个清楚。 她看着八阿哥,脸上满是愧疚。 说穿了还是为母则强,都是为了八阿哥才有的这一片苦心。 她道:“额娘给不了阿哥一个体面的出身,但是这个荣格格却是能补足些额娘的遗憾。她的家世显赫,却无甚势力,如此也合皇上的心愿,不会引来他的不喜和猜疑。而且这位格格心地良善,容姿出众,实属难得。阿哥若有心,不妨考虑一二。” 八阿哥一直认真听着,他每每想出声打断良贵人表露出的愧疚,都会被她用眼神止住。直到她全说完了,他也发觉自己竟是什么话也说不出来了,更不用提如何反驳她。 “额娘的意思,儿子明白了。”他心里发苦,却还是继续说道:“让额娘为儿子忧虑这些,才是儿子该感到愧疚的。” 良贵人不赞同地看了他一眼,道:“额娘就阿哥这么一个儿子,哪儿能什么都不考虑?” 寿康宫。 明殿里老中少三代齐聚一堂,太后穿着一身便服坐在檀木宝座上,两边各摆了几张玫瑰椅和小木几,屋内飘着热奶茶的甜香,小桌上摆着一些奶饽饽和京师小吃,亦有不少瓜果花糖。 太后今年五十多岁,精神饱满,身体康健,尽管她嫁给顺治皇帝时才十几岁,几十年过去了,她身上还保留着蒙古女人所有的爽朗,说起话来中气十足。 屋子里坐着宫中几个有头有脸的妃嫔,譬如宜妃;小辈里面有太后最喜欢的五阿哥,还有同样被养在她膝下的十三公主。 玉荣和九阿哥来得迟了,屋子里早就其乐融融的。 “九哥回来了?”十三公主见了九阿哥,眼睛一亮。 她约是十一二岁的模样,长相虽不出众,却有着身为公主的衿贵和不谙世事的甜美,总的来说也是个令人眼前一亮的少女。 她的生母本是敏妃,和十三阿哥是一母同胞的兄妹。不过她被宜妃抚养过好一阵子,因此跟九阿哥关系很好。后来到了太后这儿,也常常受五阿哥的照顾,因此他们兄妹几个感情甚笃。 玉荣大致扫了一眼,没看见十三阿哥,大概是因为德妃也在,她反而看见了差不多大小的十四阿哥。 一番互相见礼完了,玉荣才跟着九阿哥挨着宜妃坐下。 “你们两个做什么去啦?跟玛嬷说说?”太后这会儿说的也是满语,她笑吟吟地看着玉荣和九阿哥,引得其他在座的所有人都用忍俊不禁的目光看向了他们。 饶是玉荣见惯了场面,也不由得一愣。 这助攻也忒多了些,满屋子里的人竟都用看金童玉女的目光在看着他们。 九阿哥年纪也不大,正是情窦初开的时候,还无法厚脸皮得任长辈们和兄弟们揶揄打趣,何况心上人也在,不由得心跳加速,耳中尽是“砰砰”乱跳的声音。 他一时没顾得上答话,反倒是先瞄了一眼玉荣,看着她眉眼如画的侧脸,心中更觉得欢喜。 “皇额娘把两个孩子都问得脸红了。”众妃中年纪最长的荣妃抿唇笑道。 德妃也笑道:“我记得九阿哥和荣格格打小就喜欢在一处玩的,现在是不是长大了,不好意思了?” “有什么不好意思的?”宜妃甩甩帕子,不知道是护犊子还是助纣为虐,眼里笑意十分浓厚:“那时候他们俩关系好得连午睡也不肯分开,两个小人儿就挤在一张榻上,看着可好玩儿了。” 玉荣闻言,心里不由得瞠目结舌。 纵使她有这周目关于人物设定的记忆,可大概是因为宜妃说的“那时候”太过久远,她脑中是一片模糊。 宜妃此言一出,整间屋子里的人看着两个当事人的目光更加不一样了。 就连十四阿哥都人小鬼大般的挤眉弄眼,五阿哥更是微笑着,十三公主则面露好奇与羞涩地来回看着他们。 “你这个管不住嘴的,这也拿出来说,”坐在宜妃旁边的惠妃笑睨了她一眼,摇头道:“两个孩子难得有着青梅竹马的情谊,被你这么一说,还不得羞没了?” 宜妃却不以为意,她看似大咧咧地说道:“男女七岁才不同席,他们俩那会儿才多大?五岁?小九儿还没搬去阿哥所念书呢。再说了,我是没福分给万岁爷生个女儿,那时候温恪也没出生,接玉荣进宫虽是为了解解眼馋,可小九儿和玉荣也是真的跟兄妹似的一样亲。” 温恪正是十三公主。 太后看够了热闹,横她一眼,道:“行了,就你能说会道儿,把你外甥女儿说得脸都红了!” 玉荣正低着头,心里凌乱的很。 她这还不是按剧本走? 再看看九阿哥,他这会儿已经没了刚才的不自在,正眉眼弯弯,笑意盈盈地看着她,顾盼间展露的奕奕光彩让人眩目。 作者有话要说: 你的领导八阿哥也已上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