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137中文网 > 都市言情 > 带着农场穿红楼 > 第71章

第71章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贾宝玉想要反驳, 可是又被十阿哥的身份气势所吓,不知道该说些什么。一张脸各种颜色的变换着,闭着嘴站在一边。    宝音看见气氛有些凝滞, 先是让她们赶紧都坐下, 然后就开始介绍起在座的人来了。“坐在我右手边上的这位是世袭三品爵威烈将军宁国府贾珍的妹妹,再过去一位就是我那林家表妹, 接下来依次是荣国府一等将军贾赦的庶女、贾赦嫡亲弟弟的庶女。”    顿了顿接着说道:“这位小公子就是荣国府的贾宝玉。”    听到贾宝玉这个名字, 十阿哥好奇的多瞅了几眼。这个就是那个含玉而生的贾宝玉, 怎么看也没多出奇的地方。自己都没有含玉而生, 他凭什么含玉而生。如果不是在他家祖父颇得皇阿玛的信任, 可能在第一时间传出这个消息的同时,就已经被灭了。在和得道的高僧和道士谈过之后,皇阿玛就不担心了。    据传言来看,这位应该是下凡来历劫难的。而且还是和情感相关的,让皇阿玛不用管,该怎么着就怎么着。不过也有人传言说,贾宝玉的那块玉是后院妇人为了争宠弄出来的。    不过不管怎么样,就以为得到的消息来看, 贾宝玉都不不足为惧。本来以为是个好颜色的纨绔子弟, 没想到想法还是这样的。他那番话要是传了出去, 不知道多少文人将士不屑与伍。    而且贾宝玉长得面若中秋之月, 色如春晓之花,鬓若刀裁,眉如墨画, 面如桃瓣,目若秋波。虽怒时而若笑,即嗔视而有情。再加上他的穿着打扮,更显得有些女气,一点都没有男子汉气概。想到这里,十阿哥看看自己麦色的肤色,感觉下自己身上的力量,越发的满意起来。    贾母出来的时候就看到这么一个场景,自己的宝贝金孙子,不知怎么和宝音格格她们坐到一起去了。宝玉的身旁还坐在一个十来岁的男子,在他的衬托下,宝玉好看了一个档次。    不过贾母也知道能够和宝音格格这么亲近的就只有十阿哥了,想到这里脚步都加快了。既希望宝玉能够得到十阿哥的赏识,又担心宝玉说出什么不合时宜的话,触露了十阿哥。    贾母上前请安了之后,宝音就让黛玉她们跟着贾母回去了。还嘱咐黛玉她们有时间可以来找她,她很欢迎。    回去的路上,黛玉在和贾母说着今天发生的事情。说着在宝音那里吃的糕点、水果和饮品,描述着它们的色香味。还说宝音给她们准备了一份,到时候回去可以品尝一番。    探春一路上是一反常态的有些沉默,今天宝音格格在十阿哥面前介绍她们几个人的时候,才知道自己的地位原来是最低的。平日里在家的时候,大家都养在老祖宗面前,吃穿用度都一样。因为自个性格开朗、大方,又有心机,在众姐妹当中,向来是拔得头筹的。可是没想到,出了府自己只是五品官员的庶女,连隔房的惜春都是三品爵威烈将军的妹妹。    贾母听到黛玉的话,心里面很是高兴。可是她也没有忘记自己过去的时候,气氛有些凝滞,就引起她们说起刚才的事情。黛玉是客居,才来贾府没几个月。虽然贾母待她很好,但是这个事情也不是她应该说的。    至于迎春本来就老实无能,懦弱怕事,自然不会去说贾母的宝贝心肝。而且她心里面知道贾宝玉说的不对,但是也说不出来不对的地方。因为贾宝玉在家里的时候就是这样说的,也没人说什么。    探春刚刚受了打击,又知道这个事情不讨好,怎么会上前去说。所以听出了贾母的言下之意,却没有像以往一样上前赶着说道。至于惜春是年纪太小了,可能脑海里就记得前不久吃过的糕点、水果去了。    贾母看见几个孙女、外孙女没说,宝玉的神情也有些沉默。心里面很是担心,不过也没说什么。等回到自己的暂住的院子,和几个小的吃完晚饭。再把宝音格格送过来的糕点、水果拿出来摆着吃。    边吃的时候边谈论家常和说道这糕点、水果,一个说没想到这个时节还有草莓,今年春季那会草莓还没吃够了,这次要多尝几个;一个说这个不知道今天吃的水蜜桃布丁非常不错,不知道在家里能不能做、、、、、、就这样热热闹闹的谈论起来了,贾母也看不出对贾宝玉的担心,也笑眯眯的看着她们谈论。    在探春说着红豆蛋挞好吃的时候,还说一些自己吃过的一些点心。再问黛玉在家的时候吃过那些有江南特色的点心,看见黛玉表达出对那种点心的喜欢,还说回府的时候让家里面的厨子做出来给大家尝尝。就这样在贾母时不时的插口几句,众人性质满满的结束了晚后的加餐。    等丫鬟们服侍主子睡下之后,贾母就让翡翠去把今天跟着主子们的丫鬟找了进来。    贾母坐在卧室前,一手放在桌上,一手放在膝盖上面。在丫鬟们进来的时候,气势突显。看着底下的丫鬟们胆战心惊,把气势收起来。“我只问你们,今天宝玉和宝音格格、十阿哥说了什么话?”    底下的小丫鬟们也不敢夹杂自己的想法,也不敢像以往一般嬉皮笑脸的说话。只是声音有些颤抖的把宝玉的话、黛玉她们的话、宝音的话和十阿哥的话复述了一遍。    贾母听到宝玉说:‘女儿是水做的骨肉,男子是泥做的骨肉。我见了女儿便清爽,见了男子便觉浊臭逼人!’这句话的时候,心就沉下来了。幸好后面宝音那明显不在意的表情,让贾母松了一口气。这个时候,贾母都没心思去想,那句话是一反“男尊女卑”的封建道德观念,宝音格格按理说是应该呵斥的。    再听到贾宝玉那明显厌恶封建知识分子的仕宦道路,略带讽刺那些热衷功名的人是“沽名钓誉之徒”、“国贼禄鬼之流”的话的时候,贾母的心再度提了起来。    后面听到丫鬟复述十阿哥的话的时候,贾母心里就两个大字‘完了’。宝玉的话肯定被十阿哥听到了,听十阿哥的语气,怕是对荣国府有了什么想法。    不过很快就反应过来,照以往听说过十阿哥的事情来看,在宝玉这件事情上面,十阿哥是明显留过情的。能让十阿哥留情的,显然就只有宝音格格了。    看来接下来的时间,自己要多带着黛玉她们往宝勒格沁亲王福晋那里去了。听说宝音格格喜欢孩子,就让黛玉多带着惜春几个去找她玩。反正今天临走时宝音格格不是邀请了黛玉她们再去找她,就厚一厚脸皮,有什么不行的。    不过虽然这么想,贾母还是觉得臊得慌。当久了说一不二的老祖宗,突然要厚着脸皮去讨好别人,这心里面还是有些不得意。    同时贾母心里面也下定决心,等回去之后一定要好好说说宝玉,看他还能什么话都往外面说。在让他老子好好的管教他一番,宝玉是家族寄予重望的继承人,可不能厌恶了封建知识分子的仕宦道路。    贾母下定了决心,可不知道坑苦了贾宝玉。他本来将那些“读书上进”的人称为“禄蠢”;将那些谋求富贵的人所必读必作的八股时文看作“饵名钓禄之阶”;将“仕途经济”一类的议论斥为“混账话。可是贾母不再多管他读书的事情,想也要被贾政逼着苦读自己不愿意、不认同的书。    与此同时,十阿哥也想着要收拾贾宝玉一番。    说来也是贾宝玉倒霉,本来十阿哥都准备看着宝音的面子上不再计较。毕竟贾宝玉对于十阿哥来说什么也不是,他的话在十阿哥看来只是个笑话罢了。那些大逆不道的话,只是小孩子的不知世事。等年纪大了,就知道好歹了。    可是十阿哥回去之后,宝音想到了他的脸色不太好。就亲手煲了补神养颜的汤,送给了他。    宝音送汤刚到的时候,轩瑞也正好在那里。听到是宝音亲手熬的汤,丫鬟特意补充到这汤可以养神养颜,让十阿哥趁热喝。    其实丫鬟这么说,只是想在十阿哥面前给自己主子卖个好。同时宝音也是担心十阿哥的心情,怕他把汤都放凉了,效果就没那么好了。特意嘱咐丫鬟,让他提醒十阿哥。    轩瑞看十阿哥情绪不太好,就想着让十阿哥情绪好点。于是就打趣十阿哥道:“是不是嫌弃你这肤色,所以煲些养颜的汤给你喝,让你的肤色变白一点。”    “怎么说?”十阿哥当然知道宝音是看见自己脸色不好才给自己煲的汤,但是轩瑞这么说,肯定有下文。想到反正没什么,也就配合他说道。    “今天我去找你的时候,看到你和宝音格格还有几个小姑娘坐在凉亭里面。坐在你旁边的除了宝音格格,还有一个小男孩。那小男孩长的可是长得一副好样子,用文人的话来说那就是面若中秋之月,色如春晓之花,鬓若刀裁,眉如墨画,面如桃瓣,目若秋波。    你长得本来就有些黑,在他的衬托下,就更黑了。”轩瑞颇有些兴致的猜测道,今天远远的看见十阿哥和宝音格格她们坐在一起,就避开了去。自己可不耐烦在一堆小姑娘里面说话,再说了和几个小姑娘也没什么好说的。    不过就看那么一眼,就觉得十阿哥在中间有些辣眼睛。十阿哥说起来就一个中等姿色,宝音格格和其他人的长相那都是在上等行列。一群人当中出了个姿色比所有人都低的,就像是天鹅里面混入了一只鸡。姿色不好的在长相好的面前衬得越发的长相不好,长得好看的,看着都提高了一个等级。    为了转移视线,不好盯着那些小姑娘看,就只好盯着十阿哥旁边的那个男童看。这一看,就把他的长相看清楚了。不过说实话,在轩瑞看来那男童的长相过于女气了些。还不如十阿哥这样的了,男的要长相好看做什么?不过在这种情况下,可不会说出去。    十阿哥听到轩瑞的话,回想了一下贾宝玉的相貌。顿时觉得自己和他对比起来,确实是他的那种长相更讨姑娘们的欢心。而且自己上前的时候,宝音当时想得很开心。不得不说,那小子哄姑娘家很有一手。    十阿哥越想心里面也不憋火,本来最近心情就不好,这种情况下,对贾宝玉的感官越来越差了。甚至心里面决定有机会的话,要收拾贾宝玉一番。    而接下来贾母的行动,更是让十阿哥把这件事情记到了心上。    从宝音那里得知他厌恶封建统治阶级的人情世故,不追求功名利禄。还喜欢吃漂亮丫鬟唇上的胭脂,甚至自己做胭脂。    当然了这些不是宝音直接说的,而是十阿哥从个个渠道里面总结出来的。总结了之后,十阿哥就想好了怎么对待贾宝玉了。    等寺庙祈完福过后没多久,宝音他们就启程回蒙古草原了。时间已经有点紧了,算下路程大概回去不到两个月就要过年了。宝音临走的时候,贾府的小姑娘和黛玉都有一份礼物。为了不显得厚此薄彼,就给贾宝玉准备了一份农场出产的手套。正好前些时日,贾宝玉说到他的手套的有些大。    这一出,成了一份养料,浇灌了十阿哥心里想要整治一番贾宝玉的那份决心。在十阿哥看来,如果不是贾宝玉特意去说,宝音怎么会知道他的手套大了。既想拉进关系,给自己一条路子。不说送一些好东西,还从宝音手里面弄东西,真是个不知足的。    而且那副手套虽然不是宝音亲手做的,但是也是从宝音农场里面拿出来的。手套这种私人的东西是能随便给的吗?    显然十阿哥忘记了宝勒格沁亲王府每年送出去的年礼了,不光有农场里面出产的手套,还有帽子、紫色绒毛兔之类的东西。    …………    贾宝玉一行人回府的时候心情都是很不错的,都收到了一份礼物。贾宝玉打算回去之后,就带着自己的新手套出去会会朋友。这个天气戴手套还是合适的,除了中午阳光的时候可能会热一点。    黛玉是觉得自己的底气足了些,不用时时小心留意。就像宝音姐姐(宝音让黛玉她们叫的)说的那样,人又不是银子人人都喜欢,况且就算是银子也不是所以人都喜欢的。不用太拘着自个,只要自己没错,就顺着自己的心意过下去。    探春就想得多一些了,这些天和宝音格格相处的好,回来的时候一人给了半匹布让做衣服。想到自己的那份肯定只有孝敬母亲了,心里面就一阵阵的抽痛。在林家表姐做衣服的时候,自己就很是羡慕。现在自己有机会能做两套了,却只能把布匹孝敬给嫡母。再一次感叹要是自己是从嫡母的肚皮里出来的就好了。这布匹就算是要分一半给嫡兄,自己也能做一套衣服。说不得说些好话,还能全部都留给自己。    刚回府没多久,贾珍就从下人那里得知自己的妹妹从宝勒格沁亲王女儿那里得了半匹丝绸布。本来就有些眼馋,又有姨娘、宠妾在那里煽风点火。说着这布匹要是爷做衣服穿出去多有面子,好多王公贵族还没有了。又有那侍宠而娇的撒娇说,想要涨涨见识,遥想穿到自己身上该是多么美。    说得本来就蠢蠢欲动的贾珍,更是下决心要把那丝绸从西府拿过来。自个妹妹惜春才多大年纪,那用得着这个。再说了她这个年纪做了衣服也穿不到几次,还不是浪费了。不如给自己,等她长大了,自己再给她寻些好料子做衣服便是。    就这样贾珍找了好些冠冕堂皇的理由,理直气壮的往西府去了。    去了之后,问了伺候惜春的丫鬟才知道布料被贾母收拾了。壮了壮胆就往贾母那里去了。贾母一听贾珍上门来请安,就知道没好事。听他一开口是要布料,劝说道:这布料不是寻常外面采买的那些料子,可以放很久还是光洁如新。等惜春长大了,做一套衣服。出去参加宴会的时候,不是很体面。    贾珍听到贾母这么说更加的眼馋了,说什么也要拿到宁国府去。惹急了眼,还说道:“惜春一个小人儿能够吃什么?除了丝绸之外的东西,我可没说要尝尝。昨天你们府里可吃了不少稀奇的水果,刚进府就听见有人炫耀了。”    听到贾珍认为府里面吞了宝勒格沁亲王府里格格给惜春的礼物,贾母心里面气的不行。可是同时也知道这丝绸是一定要给贾珍了,又拿捏了他几下,就把丝绸给他了。反正府里也有不少,不缺惜春那点。而且惜春得的东西大家都看着了,自己还能用了不成。    贾母心里面想得倒是很好,可是在她刚把惜春的那份丝绸给了贾珍。迎春的那份丝绸就被贾赦拿走了,不过贾赦倒是做了一件好事。那就是顺手敲打了一下迎春的奴才,让她们本来大了的心,缩小了些。虽然他本来是因为直接拿走迎春的丝绸布有些不好意思,进去的时候看到婆子们偷懒,奶娘的手还放在丝绸布上,就顺便收拾了她们一顿。    贾母很快就得到了消息,气了一把。但是大儿子表现的一副滚刀肉的样子,拿的还是他女儿的,也就只好让他拿去了。    同时十阿哥对于贾宝玉的小小回报,也已经悄悄的来到了。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