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6章
“还不知道你名姓呢,二哥都忘记告诉我们了。”韩文姝道,“不知道姑娘...” “在下姓穆,名凡珠。”穆凡珠道,“想必这位姑娘就是玉明的妹妹,文姝姑娘。” “是啊,看起来二哥跟你说了不少呢。”韩文姝轻笑,“你还怀着身子,还是坐下。” 穆凡珠抬头看了一眼钟夫人,不知道该坐还是不该坐。 钟夫人道,“你既然有了孩子,不能累着。” 穆凡珠这才坐在一边的椅子上,低着头没有再说话。 钟夫人给范曼春使了个颜色,范曼春了然,“穆姑娘,您与我家二叔是如何相识,听说穆姑娘是青楼花魁。” 穆凡珠脸色一白,加上生病的原来,脸上没有血色,“不知道夫人可听过武家穆。” “武家穆。”韩文姝道,“似有所耳闻,大嫂你知道吗。” “我知道,是北方穆家,武学世家,三代为武官,只是后来被穆南青被砍头了,穆家也只有一个女儿,下落不明,难道穆姑娘...”范曼春疑惑的看着穆凡珠。 穆凡珠轻轻点头,“我爹是被陷害而死,娘死后,舅舅变卖了一家家产,只可惜我那时候年幼,被舅舅卖入青楼,我害怕划烂了自己的脸,老鸨便将我打发做了丫鬟,我一直想离开,可是却无路可逃...每每逃走,回来都会被打一顿,后来命人老鸨把我脸上的疤痕去了之后,将我捧成花魁...后来结实钟二少爷,我们...” 穆凡珠将自己的过往如数倒了出来,说起穆家的时候,满面愁容,可是说起钟玉明的时候,又浮起希望之色。 “那你可...在青楼...”范曼春看了一眼穆凡珠,又看了一眼钟夫人,还是没有问出口。 穆凡珠倒是没有隐瞒,道,“我没有接过客,只是弹弹琴,我一直都是陪着钟二少爷,后来...钟二少爷将我赎了出来,而我也怀了他的孩子...” “可你终究是青楼女子。”范曼春叹了口气,这官宦人家最讲究的就是脸面,没有听说过哪个青楼女子当正妻的,就是自家人不说,其他人家也会议论纷纷的,当做笑柄,口水都能淹死人,更有严重的,还会有御史弹劾.... 穆凡珠的眼泪落了下来,“我知道,我知道,我配不上玉明,可是,可是...” 初见时,穆凡珠并没有一身风尘味,反倒像是大家小姐,身上还带着一丝干净。 钟夫人道,“若是当妾进入钟家,你可愿意。” 范曼春和韩文姝看向钟夫人,看起来钟夫人对穆凡珠的身份不大满意,可是...却又是有些同情的。 穆凡珠突然跪在钟夫人跟前,“夫人,凡珠自知身份低贱,可是我绝不做妾,若是给钟家带来困扰,我...我愿意独自抚养孩子一人,离开玉明。” 穆凡珠说的坚决,倒是不卑不亢。 “你要是一个人抚养孩子,那二哥怎么办,他还为你跪在祠堂之内呢。”韩文姝道,“你真的就忍心丢下二哥。” 穆凡珠的泪水如断了线的珍珠一般,“我,我怎么舍得,可是要是耽误他的前程,让他为我与他爹娘不和,那我才是最大的罪人。” “你...”钟夫人看着穆凡珠,到嘴边的话又咽了下去,“曼春,文姝,时候不早了我们先回去。” “娘...”范曼春见钟夫人已经起身,也不得起身跟着钟夫人一起离开了。 韩文姝看了一眼穆凡珠,摇摇头,也随着钟夫人一起离开了。 回去的路上,钟夫人叹气,靠在车壁上,揉着眉心。 “娘,我给您按按。”韩文姝的手搭在钟夫人的太阳穴上,“您别生气。” “我不是生气,我就是...也不知道该怎么办了。”钟夫人又叹了一口气。 韩文姝道,“我看这位姑娘倒是挺倔强的。” 范曼春点头,“是啊,不过还是得看看,毕竟知人知面不知心呐。” “也对,咱们也才见她一面,可是她如今身怀有孕...”韩文姝道,“她以前也是个闺阁之女,只是被迫无奈才进了青楼,而且也是清白之身...” “你爹不会同意的。”钟夫人道,“他的脾气可是犟的很,不会容忍的。” “娘,您或许可以跟爹说一说,爹最听您的话了。”韩文姝道。 钟夫人此时也很是心乱如麻,本来钟玉明到现在都未成亲,让她急的头疼,可是现在这事情,让她又是急的头疼。 本来韩文姝打算等解决了此事再走,可是老家的一封书信,打乱了计划。 “你说祖父不行了,命不久矣了。”韩文姝惊诧,“我记得祖父的身子一直很硬朗。” “五识散。”周文中道,“亏损严重。” “什么,五识散,这,这可是慢性毒药啊,祖父怎么会...真是糊涂啊。”韩文姝道,“这信也是一两个月前的,估计现在祖父....” 周涛看到这封信,归心似箭,纵然周老太爷对周涛并不是很好,可也是他的父亲啊。 周湖也亦是记得团团转。 韩文姝跟周文中也不得不前去,怕是这次回去就是吊丧了。 “怎么走得这么急。”钟夫人一面命人收拾行礼,一面跟韩文姝道,“这也是大事,你们也不得不回去啊。” “我也不想这么早回去,这次这件事也是事出突然,二哥这事还没解决,也不知道到底会是怎样。” “你二哥的事情你就别挂心了,倒时候我会写信与你的。”钟夫人道,“有空就回来看看,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再看见你。” 钟夫人说着说着就抹泪,“怎么就离得这么远,看你也不方便。” “娘,我答应你你,以后会回来的,咱们娘两也时常写信。”韩文姝拿帕子钟夫人擦眼泪,不自禁也心酸落泪,“娘,您别伤心,您一哭我也想哭。” “我怎么能不想你呢。”钟夫人道,“可是我又不能留你...” “娘...”韩文姝在钟夫人的怀里,低声哭了起来。 韩文姝自小没娘,这几年钟夫人可谓是弥补了对自己小时候娘的缺憾,她感受到了以前没有的母爱,让她觉得眷恋。 韩文姝和周文中还是离开了京城,上了码头。 昨夜一家子吃了团圆饭,依依惜别,非常不舍。 今早钟家一家人,常大夫人带着常云词,常云袖,常云休和常云招一起前来送别韩文姝。 常大夫人抹着眼角的泪水,好不容易找回了女儿,再次相见又不知道是何年了,怎么能让常大夫人不心酸。 不过,纵然是不舍,还是要分别。 韩文姝站在船头,挥着帕子朝他们挥手,等码头上的人影再也不见,韩文姝放声大哭起来。 周文中搂着韩文姝,“姝姝....咱们还会回来的。” 韩文姝哭湿了周文中衣服,也不知道是不是母子连心,团团也哭个不停,知道韩文姝接手哄他。 这次回去的人不少,周涛,周旭中,张四凤,陶三娘,陶源,柳如眉还有陶大夫,不过陶大夫要在潮州的码头,先行回去,还有红香,翠环等丫鬟和小厮,奶娘。 “幸好船够大,要不然不知道能不能装下这么多人。”韩文姝抱着团团,朝周文中说道,“还有那么多的箱子,咱们回去的时候建个青砖大宅,要不然这么多人也不够住的。” “好。” “但是等以后咱们老了,孩子们离家的离家,出嫁的出嫁,这么大的房子又剩咱们两个人了,又感觉空荡荡的,就跟在京城的宅子一般,那里是下人多还觉得好一些,现在咱们回去了,又用不着那么多人,看来看去,医馆那里好,地方又大,再收拾两间屋子,也就够了,你说呢。” “好。” “周文中。”韩文姝眼睛一瞪,“你到底有没有在听我说话。” “我听着呢,媳妇。” “那你就光会说好。”韩文姝觉得不满,“你要是有什么意见就说出来。” “怎么会呢。”周文中道,“你说的都是对的呀,我怎么会有意见。” “哼,我不要跟你说话了。”韩文姝抱着团团,“咱们不要理你爹,他欺负娘。” “我冤枉啊,儿子,我怎么敢欺负你娘啊。”周文中搂住韩文姝,将媳妇跟儿子一起搂在怀里,“我疼你娘还来不及呢,在家里,你娘说什么就是什么。” “少哄我,油嘴滑舌。”韩文姝道,“咱们什么时候才能到码头。” “距离下个码头,约莫还有四五天的时间。”周文中道。 韩文姝将团团抱给周文中,走到窗户跟前,伸了个懒腰,水中的风随面而来,带着一些腥味。“每次一来一回总觉得过了大半生,时间实在是太过漫长了。” “的确是一来一回太过麻烦。”周文中拿手指逗弄着团团,小家伙抱着自家爹的手指头咬着不肯撒手,“姝姝,你想好了在村里生活一辈子了吗。” “我虽然在京城生活了这么多年,可是京城的繁华与匆忙,让我总是觉得不适应,村中虽然也有一些家长里短,可是总归没有那么多烦心事,我这年纪轻轻的,怎么总觉得像是七老八十一般。” “我们夫妻二人都是喜欢宁静悠闲的日子,官场上的勾心斗角我也不大喜欢。”周文中道,“回去也好。” “只是我舍不得的就是在京城的亲人罢了。”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 “你说的我都懂。”韩文姝道,“就这样,团团,是不是饿了,你的手洗干净了没有。” “不干不净吃了没病。” “周文中,你这都是跟谁学的,真是可恶。”韩文姝戳戳团团鼓鼓的脸颊,“小团团,是不是饿了呀,娘抱你去喝奶好不好。” 陶明和陶晓晓正围着陶三娘嬉笑,柳如眉在一边看着他们玩,手里缝补这衣服,一派祥和。 “师娘,大嫂。”韩文姝抱着团团进来,“你们可是在船上无聊了。” “这也没有办法,就是把这两个小的急坏了,成天要下船去凫水呢。”陶三娘接过韩文姝怀里的团团,“咱们团团长得可真好。” “可不是,又胖了。” “胖了好,有劲儿。”陶三娘道。 柳如眉道,“以前啊,明儿也是这么白胖,现在长大了反倒是瘦的不成样子,怎么吃啊,补得都是这么瘦,一阵风就吹跑了,可是愁坏了,还是你大哥用了药膳,才让他好些。” “药膳不好吃。”陶明一提起药膳,苦着脸,纵使是膳食,可是加上了药,味道还是浓些,小孩子总是不喜欢这味道,“团团好小啊,以后会不会长大。” “当然会了,你忘了你妹妹也是这么过来的。”陶三娘道,“你啊,以前也是这么小小。” “我现在长大了,是个大人了。”陶明转头对晓晓和团团道,“我可是哥哥,你们以后要乖乖听话。” 韩文姝,陶三娘和柳如眉忍不住为陶明这人小鬼大笑了起来,柳如眉道,“那你可要尽职尽责,当个好哥哥,以后保护弟弟妹妹,可好。” “好,我一定会好好保护他们的。”陶明立即点头。 团团乖得很,眨巴着眼睛看眼前的事物和人,还露出甜甜的笑容,让韩文姝看的心都软成一片。 周文中和陶源前后脚进来,两个人刚刚在船头钓鱼,收获倒是不错,奈何在船上吃了不少的鱼,都已经有些腻味了,只能等下一个码头,去食馆购置一些食材了,换换口味了。 “爹爹,我是大哥哥了。”陶明奔向陶源,“我是大哥哥了。” “对,我们家明儿是大哥哥了。”陶源一把抱起儿子,“以后可要乖乖的,做个好哥哥的榜样知道了吗。” “嗯,明儿知道了。”陶明使劲的点点头。 周文中接过韩文姝怀里的儿子,“有没有哭啊。” “没呢,他吃饱喝足就乖得很。”韩文姝笑道,“也不知道像谁。” “当然像我啊。”周文中道。 “你,你以前那么闹腾,现在知道邀功了啊。” “不知道长大后他会怎么样。” “现在才这么些天,以后的事情以后再说。”韩文姝点点儿子的脑袋,“团团,你要健健康康的,爹娘盼着你长大呢。” 晚上,水面上的风吹着有些冷。 被子裹着一家三口,周文中将娘两都抱在怀里,“还冷吗。” “行,现在这天气越来越冷了,希望能在下雪天之前赶回村里。”韩文姝道,“要不然在船上度过冬天实在是太冷了。” “估计会的,且放心。”周文中跃过儿子,在韩文姝脸上亲了一口,“睡。” “好。” 船在水面上愈行愈远,一直到秋末,船总算是抵达了。 直接买了马车回去,等回去之后还需要用,再加上还有不少箱子的东西,和一大堆人。 马车行驶的很快,不到一天就抵达村里了。 “夫人,这里的风景可真好。”翠环掀开车帘子,东张西望的,“空气也很好。” “等你以后看腻了就不觉得了。”韩文姝道,“若是你们以后想离开,或者看中哪个年轻才俊,就告诉我,我把卖身契还给你们。” “可是我不想离开夫人还有小少爷啊。”翠环道,“我要伺候您一辈子。” ”傻丫头。“韩文姝失笑,“等你以后有了意中人就不会这么说了。” 红香正抱着团团,“小少爷这么可爱,我也舍不得离开他。” “你们啊,现在一个个这么说,到时候碰到意中人,可别说我不放你们离开。”韩文姝道。 翠环双手托着下巴,“要是能找到像姑爷那么好的男子就好了,长得好看,对小姐也这么体贴,要是我能遇到,那就好了。”: “刚刚还说想要伺候夫人一辈子,现在...又这么说,我看你啊,还没到家,就开始思春了。”红香道。 翠环撅嘴,“才不是这样子呢,我只是随便说说。” “你看你还不好意思了。” 马车一路平稳的行驶进了村里,一直到了周家。 那时候医馆关闭了之后,就一直落锁,没有打开过,韩文姝的东西也被周文中一一收起来,本以为再也见不到物件的主人。 马车停在医馆门口,旁边已经围了不少看热闹的村民,都在议论纷纷。 周文中从马上下来,扶着韩文姝下了马车,又接过儿子。 “文姝,真的是文姝啊。” “牛婶子。” 牛婶还是老模样,只不过比之前更富态,头发也白了许多,看见韩文姝热泪盈眶,“本来以为你没了,我家小子还哭了很久,后来才知道是张五凤做的那些破烂事,幸好你没事啊。” “文姝姐。”花雯雯牵着儿子,看见韩文姝忍不住哭了起来,“你真的回来了,你真的回来了。” “牛婶,雯雯。”韩文姝看着眼前熟悉的事务和人,也忍不住心酸,抹了抹眼角,“我回来了,我回来了。” 韩文姝请两个人进去,总会是杵在门口也不好。 带来的小丫鬟们手脚勤快,已经开始打水擦拭桌椅板凳了。 “如今再看你像是贵妇人了,哪里像是从我们这山沟沟里出来,就是只金凤凰。”牛婶道,“怎么又回来了,可回去了。” “不回去了,还是咱们村里好。”韩文姝道,“住着舒服些。” “不是说文中在当大官么,怎么回来了。”牛婶问道。 “他辞官了,不在朝中了。”韩文姝笑道,“我给你们带了些京城的果脯肉干之类的东西,待会儿给你们送到家里去。” “哪里能要你的东西。”牛婶虽然一个劲儿摆手,可是脸上却是乐开了花。 花雯雯拉着儿子,“树儿,快叫婶娘。” “婶娘好。”杨树乖乖的朝韩文姝问好。 韩文姝摸了一把杨树的头,“可真乖,真是跟你相公一个模子里刻出来的。” “可不是么。”花雯雯点头,“如今文姝姐你回来了,还打算开医馆吗。” “是啊,不过这次可不是我坐镇了,换你周大哥了。”韩文姝道,“我现在的医术可没他好了。” 与牛婶和花雯雯闲聊了几句,两个人才离去。 医馆也已经被收拾打扫好了,陶三娘也正和一些村里的婶娘们闲聊,介绍自家的儿媳妇,不过这些婶娘有的就比较难缠,东问西问的,不过柳如眉都一一婉转过去了。 “陶娘子,你家这媳妇倒是圆滑的很。”李婶子道,“滑不溜丢的。” “可比不上你家那个木头媳妇。”曹婶子道。 “陶娘子家的儿媳妇可是京城大家小姐,她家的那个能比吗。”另一个婶子道。 李婶子啐了一声,“可不是,哪比得上京城来的。” 韩文姝坐到柳如眉跟前,轻声道,“村里婶子说话就是口无遮拦的,你别放在心上。” “我知道,她们说的话比较直白,不像以前我们家的亲戚,说句难听的话都要拐弯抹角的,有时候你都听不出来呢。”柳如眉道。 韩文姝轻笑,“现在回到村里,我还是感觉亲切的很。” “哟,文姝不是听说你死了吗。”李婶子道,“怎么又活过来了,现在可是麻雀变凤凰了,发达了可别忘了我们,咱们可还穷着呢,穿不起金,戴不起银子的,更是用不起丫鬟来伺候我们的,赶明儿我要是有这福气,可也得时易失。” 李婶子话里酸溜溜的,惹得其他婶都侧目看她。 “拖婶子的福,我这啊,命硬,死不了,不知道婶子死了还能不能活过来了。”韩文姝道,“不知道您家小儿子的病怎么样了。” 李婶子脸色一变,“你这丫头怎么说话的呢。” “我这也没说什么不是吗。”韩文姝微笑不变。 曹婶子出来打圆场,“时候不早了,咱们也该回家做饭了,要不然可就晚了。” 婶子们纷纷起身,准备回家去了,李婶子也被别的婶子拉走了。 医馆里一下子清静起来。 “真是头疼的很。”陶三娘道,被她们东一句西一句的,脑子都绕晕了,可又都是家门口的人,不好赶走。“不过以后也没机会回来了,我跟你大哥大嫂,在这里住几日就要离开了,你师傅还一个人在潮州呢。” 这次陶三娘回来就是去看看她爹娘的,一别多年,陶三娘还是非常想念家中的。 晚上。 “还是睡床上舒服。”韩文姝伸了个懒腰,团团被红香和奶娘看着,“今晚可以睡个好觉了。” “是啊。”周文中道,“明日一早要赶往老宅,去看看祖父怎么样了。” “嗯。”韩文姝点头,“至于团团就不带去了,让他在家里待着。” “也好。” 这一觉睡得总算是舒服了一些。 家里的活计都有丫鬟小厮干了,韩文姝连手都不用动,倒是这些年养成的娇养成习惯了,还真是...成地主婆子了。 陶三娘一早也带着陶源和柳如眉去了陶三娘的娘家。 韩文姝本来想将团团放在家里,可是又觉得不大放心,便一起带去了。 马车不似牛车要行驶一些时候,而且比牛车平稳一些。 “这孩子真可爱。”张四凤抱着孩子爱不释手,脸上满是慈爱。 “大嫂,您也可以自己生一个,天天抱着搂着,多舒服。”韩文姝笑道,“多生几个,大哥也高兴。” “可是...这些日子都没有音讯,我也有些着急。”张四凤道,“有没有什么药能调理的。” “这个...吃药还是不好的。”韩文姝给张四凤把脉,“脉象平稳有力,大嫂,耐心点,孩子总会有的,其实吃了药反而对身体不利。” “也是,什么药都有三分毒。” 马车一路行驶到周家老宅。 今时不同往日,往日里的老宅总是有丫鬟婆子,周老太太和周老太爷是好面子之人,即便没钱,也要打肿脸充胖子,觉得这样显得富贵些。 可今日却是冷冷清清的,门口也只有一个看门的。 昨晚上周湖便先回家去了,今日刚到门口,正好跟他们碰上。 周湖新娶的媳妇赵训芳,带着一股子英气,看起来就很爽朗。 不过现在形势有些着急,就没有过多的寒暄,就进了老宅里面。 周老太爷原本健朗的身子,像是泄了气一般,骨瘦如柴,两眼无神,现在就吊着一口气不上不下的,跟他说话他也听不见。 周文中给周老太爷把脉之后,也只是摇头,药石无用,回天乏力了。 周老太太原本精神的面庞,也是憔悴了,本来家里就靠着周老太爷,现在要是周老太爷去了,周老太太就等于没了主心骨。 周双梅和周三菊还在算计着周老太爷名下的田亩和这间宅子,在周老太太跟前徘徊,生怕一眨眼,这些东西都没有了。 “这可怎么办。”周三菊愁眉苦脸的,“要是老太太不松口,那些东西哪儿有咱们的份。” “娘肯定会给我们的,咱们只要好好哄哄她,老太太需要人捧着。”周双梅道,“咱们就跟以前一样不就行了嘛。” 韩文姝和张四凤出来透气,满屋子的药味有些反胃,不说她们受不了,孩子也是受不了的。 “老太爷这是真的不行了。”张四凤道,“怕是要办后事了。” “大伯二伯已经订好棺材了。”韩文姝抱着团团,“我看老太爷的气色已经灰败了,怕是活不过三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