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3章 Act7·重爱
连带着, 对周遭此起彼伏的议论声,也一点儿都不在意。 乐开颜似乎是想要劝和,可面对着几近于陌路的两人, 一时间, 也不得不偃旗息鼓。 陆九只要一听到提起楚歌,就从来都没有个好脸色。 而至于楚歌…… 他规规矩矩的三点一线, 又和陆九能有什么交集呢? 但树欲静, 风却总是不停止。 偶尔的议论在见不得光的地方发酵, 在黑暗的的夜色里, 演变成了另外一种面貌。 隔天。 班主任进来时的神情十分凝重, 扫过了讲台下一片学生,又停在了某一处。 楚歌心里一跳,那目光的落点,正是他所在的地方。 隐隐约约有一些不安,却说不清楚来自于何处。 直到那些流言蜚语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转到了另外一个方向。 ——他被指责摸底考试作弊。 “本来啊,陆九虽然不太好相处,但以前从来都不做这种事情……怎么会他一个新生刚来, 就刻意针对他, 开玩笑呢?” “我猜肯定是抓到了什么把柄, 或者证据。” “他一个小地方来的, 什么县一中……教学进度跟我们差那么多,高一上的课程都没上完呢,怎么跟得上我们啊?” “凭什么他能考这么好?” “天知道他的成绩, 有几分是真的,有几分是假的……” …… 七嘴八舌的议论里,也有人持着不同的态度。 “凭什么他考得好就说他是作弊的啊,其他人考这么高没见得你们这么说。” “他高的又不是几分,加起来十几二十分了!” 迎来的却是一声讽刺的笑。 “别人考这么高当然不怀疑啊,比如说迟秋月……要是秋月考第一我一定无话可说,是?” 眉目清丽的女生夹着课本站起来,面对讨好,声音是与平常截然相反的冷漠。 “谁要的你的无话可说,考不过人家别含血喷人!” 并没有想到她持的是迥异的态度,一时间都有些错愕。 ——难道是因为老师要求她帮助这个新生,所以抹不开面子? “秋月!”立刻有人道,“他一个小县城来的,压在你头上你服气啊?” 回答立刻接上,并不迟疑:“我心服口服。” “你们有时间在这里唧唧歪歪,讨论这些捕风捉影的,我看还不如去多做几本练习题!” …… 办公室。 楚歌站在办公桌前,脸色隐隐发白。 他没有想到,自己竟会听见这样的流言,含着恶意的揣测与轻慢的诋毁,恨不得从根子上将他摧毁掉。 学习与品德。 对于一个学生最重要的两个方面,恨不得给他留下浓墨重彩的污点,把他打到没办法翻身的地方去。 他的所有题卷与答题卡都被拿回来了,整整齐齐的搁在办公桌上。 事实上在他来之前,科任老师就已经仔细的检查过几遍。 都知道二十四班来了个新生的,也知道这个新生空降年级第一。 不久前他们还在感慨,小地方教出来的学生竟然也能压着这些重点中学的天之骄子一头,而眼下…… 楚歌的回答很简短:“我没有。” 已经不知道是第几次面对这样被诬陷的情况了。 在最初的不安与错愕之后,楚歌就已经镇定了下来。 他从没有做过这样的事情,也没有什么好解释的。 纵使这套卷子他其实已经做过三次——可曾经的第一次,他不也是压得所有人都抬不起头么? 那一次怎么就没有人传出这样的谣言。 那一次怎么就没有人又是不忿又是嫉妒。 那一次为什么所有人就心悦诚服,甚至还全班都传抄他的答卷。 只因为曾经他是众人瞩目的天之骄子,而今却是来自于偏僻县城、差劲学校的落魄学生。 穷学生。 仿佛天生就低人一等,自然就有各种各样的目光,落到了他的身上。 楚歌心中一片悲凉。 原来那不是乐开颜口中轻飘飘的话语。 原来那不是他脑海里模糊到连影子都没有的记忆。 原来他当真经历过。 被质问,被怀疑。 楚歌曾经受到这位班主任许多的照顾,然而事到如今,他竟然不知道,对方究竟会不会相信自己。 然而信与不信,又有什么关系呢? 楚歌平静的望着她。 他那样平平淡淡,只说了三个字,就再也不为自己辩驳的样子,反倒是教人吃惊。 哀伤与愤怒都远去了,倒像是认命的接受这样的现实。 无论在身上泼了多少的污水,也这样波澜不惊。 仿佛小小年纪,却已经如同一潭死水了。 班主任宽慰了他几句,教他不要把这些话都放在心上。 转瞬,回了教室,便严肃的进行了批评,教育学生,不要总是把心思放在这些歪门邪道上,看着别人厉害了就嫉妒,而是反省反省自己,究竟做不做得到。 最后,她说谣言止于智者,不希望以后再听到这样的话。 老师站在了他的这一边。 但楚歌知道这不会有用的。 曾经也是这个样子的,因为情书泄露而仓皇回家的迟秋月。 班主任也是这个样子说,但根本就平息不了那些私底下的流言。 羡慕演化为嫉妒,嫉妒蔓生出谗言,这些丑陋的果实,负面的情绪,永远传播的比那些正面的快。 很快,就有新的谣言出来。 有人说他考试之前看小抄,说的似模似样。 “考试那天他坐在逸夫楼好吗,几个教室都是考场,就他中午坐在逸夫楼的楼梯上,鬼知道他是不是去做了什么事情。” “我们这种时候,哪个不是回去好好复习的呀,就他还形迹可疑的在教学楼里逛……” “说不定是偷偷地拿到了题目,在逸夫楼那里看呢。” …… 楚歌心想这是傻子么,智商都在马里亚纳海沟里,他的考场在教学楼根本就不在逸夫楼,就算往桌子上刻小抄那也是便宜了别的人。 再说了试卷都是在老师们手里的,他难道还能神通广大到从老师手里偷来试卷? ——就算要诋毁他,也不好好编个理由。 但很快,他知道自己想的简单了。 …… “我跟你说,我跟他同一个考场,每一次考试他都会迟到……说不定他就是去看答案了。” “他哪儿来的答案?” “你还不知道?他考试结束了直接去的老师办公室好吗,一个中午都待在那里面!” “班老师不准咱们说这事儿,当谁不知道吗?卷子都在那里面……啧!” “说不定还是偏心与包庇呢!” …… 星星之火,也可燎原。 战火忽然间转移,落到了二十四班班主任身上。 虽然看到的人并不多,但是很快就有很多人都知道,楚歌提前交卷之后、中午休息的时候,都是待在老师办公室里。 那着实有许多操作的空间,只要老师偷偷泄题,自然就可以成就他前所未有的高分。 先前被按下去的有多狠,眼下反弹起来就有多惊人。 两个实验班都沸沸扬扬的传开,尤其是二十三班,态度尤其不善。 ——年级第二落到了他们班的学生上,如果没有楚歌,那就是名正言顺的第一。 何况,眼下看起来,楚歌……压根就名不副实。 事情闹大于一封举报信。 有学生情真意切、振振有声,举报楚歌作弊,依靠不正当行为获得成绩。 洋洋洒洒,铺铺陈陈,字里行间,充斥着来自于学生的愤怒,乃至于不屑,表示绝不愿意与这样人品、学习都低劣的人为伍。 此外更加想要质问,学校是以什么样的标准来录取学生,这样辱没校风。 是的。 很容易就能够看出来,这一次摸底考试对于这样的转校生来说,其实是入学考试。 这样一来,他使用卑劣手段作弊、窃取他配不上的成绩,也就更有了理由。 那个山旮旯里的小县城,条件那么差,学校那么烂,只要有了机会,当然会削尖脑袋往着高处地方爬。 为了获得想要的结果,不惜采取各种见不得人的手段。 ——这不,眼下不就是一例么? 至于班老师……消息灵通的自然打探出来,这名学生是她推荐的。 说不得就有什么龌龊的、见不得人的勾当。 热血上头总是最容易被煽动,何况十几岁的学生,正是敢作敢为的年纪。 举报信一发,全年级皆知。 作弊了还抵死不承认,厚颜无耻的继续读书,当真是令人唾弃不齿! 楚歌觉着自己似乎成了过街老鼠,人人喊打,所有人瞧着他的目光,仿佛都含满了不屑与鄙夷。 一片风雨飘摇。 教人苦中作乐的想:“原来我名儿的‘楚歌’是这个意思。” 穷途末路,四面楚歌。 “你看,统子,我是不是有先见之明。”他说,“……老早就不想来市一中读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