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章
盼盼把父母住院期间的住院费以及请护工的花费都列清晰, 孙娜看着盼盼算出来的账目一阵的心疼。 盼盼大度的说道:“还有爸妈在医院里的伙食费, 我就不和你算了,你给我三万就行了。” 俊杰在一旁嘀咕:“伙食费我也掏了的。” “俊杰, 你有意见,你要是不愿意占姐姐的便宜, 我就重新给你算。” “没意见,三姐,我什么意见都没有,都听三姐的。”俊杰可不敢跟着掺和, 要知道孙娜昨天还说三姐家这么有钱不在乎这一点住院费,打定主意不承认借条的事情。谁知道孙娜今天怎么想的,非要还钱,俊杰摸不清媳妇的心思,可不敢多说什么。 孙娜把钱转到盼盼的账户里, 再对着盼盼依旧笑吟吟的:“三姐,大姐这一段时间辛苦你们在医院照顾爸妈,现在爸妈在我们这,你们就放心, 我和俊杰一定会好好照顾他们的。” “放心, 我们肯定放心, 爸妈最疼你们了,跟着你们肯定高兴,我们姐妹几个也没什么担心的。” 父母都安顿好了,盼盼和大姐也就离开了, 孙娜倒是热情地留两个大姑姐在家里吃饭,可是姐妹两个都没那个心思。 一出了小区,大姐就忍不住了:“这孙娜这回是怎么了,怎么非要把钱给你?” 盼盼笑大姐实在:“你没听出来吗?她心眼多,看到赚钱的门路了,唯恐钱都让我挣去了。” “赚钱的门路,什么赚钱的门路?你不就是说帮着家里种大棚吗,她也想种?可是这几年大棚里的活她可从没帮过手,不都是咱爸妈自己忙活吗?” 大姐想不通,这种大棚一年是能挣下些钱,可是一样辛苦,孙娜好好的开着网店,怎么又想起弄这个了。 盼盼也不和大姐多解释:“你别管她了,她就是聪明过头了,自以为看的比别人远,她这种人不吃几次亏是学不会的。” 盼盼不和大姐多说这些,要把大姐交的住院费还给她,大姐坚决不要:“不能让你一个人花钱,咱们姐妹几个分摊。” “大姐,你就别跟我客气了,我手头上现在比你们宽裕不少。我知道你现在收入也不少,可是还有二姐呢,二姐和二姐夫虽说两个人都上班,但还要还房贷,压力也挺大。咱们姐妹就有钱出钱,有力出力,其实要按照立东的意思,这住院费他是想我们家全包的,毕竟这点钱对我们来说不算什么,可是我不想惯着俊杰。” 大姐还是不同意:“你的钱也是你自己辛苦挣来的,我们当姐姐的不能占你这个便宜。” “好了,大姐,你就别和我算那么清楚了。咱们是亲姐妹,以前我上学的时候,你偷偷摸摸给我塞钱我哪次拒绝了?我还记得那年我去南方打工,你刚结婚也不宽裕,可还是给了我一千块钱做路费,难道我都要和你算清楚?现在我条件好点就多出一份钱,以后你们条件好了,我就跟着你们沾光,亲姐妹计较那么多干什么。” 陈丽说不过妹妹,只能把钱收下。想着她妈现在住在镇上,那她就多关注一下,别让她妈再去打扰盼盼,毕竟这个妹妹现在生意做的那么大,也没那么多心思操心家里。 再说孙娜这里,等到盼盼姐妹离开之后,俊杰也憋不住了,赶忙问起孙娜的打算:“你怎么非要把住院费给三姐,你不是说她那么有钱不在乎这个吗?” “你傻呀,你没听你三姐说想要家里的大棚吗?她精明的很,她家的草莓园生意那么好,现在草莓二十多块钱一斤,你想想她一年能挣多少?咱家的这两个大棚都是建好的,你三姐接过来,直接栽草莓,省去了一大笔投资,你说挣得是不是更多,这三万块的住院费算什么!” 俊杰恍然大悟:“媳妇,还是你聪明,那你也想种草莓?” “嗯,所以我们还要捧着你三姐,她随便给我们传授点经验,就能把草莓种出来。到时候不一定比开网店挣得少。” 孙娜算盘打得精明,等了几天,急忙给盼盼打电话说了这事。 “三姐,我和俊杰网店的生意也不太理想。爸妈现在也受了伤不能做什么,我和俊杰商量着想多努力一些,趁着年轻好好做点事业。三姐,我们也想把家里的大棚种上草莓,你看行不行?” 果然是沉不住气了,盼盼故作疑惑:“你怎么想起种草莓了?你的网店不开了,种草莓的话这技术你懂吗” 孙娜很有信心:“三姐,网店现在也不太忙,我一个人完全能照顾过来,种草莓就让俊杰去负责,至于技术我们还要和你请教,三姐你不能不帮我们。” “你要说请教技术,我也完全不懂呀,家里的草莓都是工人管理。你要是想种的话,我建议你先做一下市场调查,这个季节种下,草莓成熟已经到了六月份,那时候,价格也跌下来了,利润空间也不会太大。” 孙娜一听急了:“既然是这样,那三姐你怎么还要在这时候种草莓呢?” “我什么时候说要这时候种草莓了,家里的采摘园种了十几个棚的草莓,都正在采摘期,我哪里还需要再种草莓。” “你不是要……”孙娜说不下去了,三姐确实没说要家里的大棚种草莓,是她想到的。 孙娜唯恐盼盼糊弄她,依旧坚持自己的意见,想要去盼盼那里学一下种植草莓的技术。盼盼痛快的答应了,让她直接去草莓园找工人了解就行。 孙娜藏了心思,半信半疑开始打听草莓的行情,又在草莓园的工人那里了解了种植草莓的成本,一番打听下来,孙娜傻眼了。 草莓是喜光怕热的植物,现在种植草莓的话,就要露天种植,这样草莓的甜度就不够。而且等到草莓成熟的时候,因为天气热,采摘储存都是问题,最主要的是到那时草莓的价格也比较低廉,算上成本,虽然也有利润但和她想的暴利差的远了。两个大棚到时候挣得钱估计还不够这一次公婆两人的住院费。 孙娜依旧不死心,又打电话给盼盼:“三姐,你那时候想要家里的大棚做抵押,你想种什么呀?” “你说家里的大棚呀,”盼盼语气轻松:“我们的生态园需要种植的水果蔬菜太多了,我打算用家里的大棚提前育苗,到时候移栽就行了。” 听盼盼这么说,孙娜只能把苦头默默咽下,可是想想也不甘心。没有别的办法,利润虽说少了些,可是也比没有强,孙娜只能催着俊杰开始去盼盼那里学习技术,准备把家里的大棚利用起来。 俊杰以前哪做过这个,也是叫苦不迭。 盼盼也猜到孙娜不会放弃的,她倒是让工人好好教导俊杰的,可是能学到多少就是他的本事了。 盼盼倒不担心会抢了自家的生意,农业的发展和别的不一样,最主要的就是要规模化,这样才能吸引来外地的客商采购。 盼盼和杨立东从小生活在农村,也知道种地的辛苦,种植这些经济作物总要比粮食要收入多些。杨立东经常和方宏远讨论这些,他们也希望可以带动附近的村民一起来种植,增加大家的收入。 至于他们的生态园可不怕竞争,毕竟他们的规模还有经营模式摆在那里,和村民小规模的种植没有冲突。而且如果当地的种植规模提升了,他们生态园明年还准备举办文化节,吸引更多的游客。 盼盼现在也对生态园的建设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经常泡在工地和杨立东一起商讨,规划生态园的各个区域。两个人在一起意见总会有分歧,杨立东一直以来都是以盼盼为主,现在一起工作也是一样,遇到不同的看法时,就以盼盼的审美为主,这样两人在一起工作倒是很是和谐,进度也快。 盼盼的精力都放在了生态园,家纺厂的工作就难免顾及的少了一些。不过公司各部门都有专人负责,盼盼也不担心。 刘静的小儿子已经一岁多了,刘静也给他断了奶,准备回盼盼公司上班,可是孩子的照看却是个难题。 杨爱红现在一天恨不得往儿子家里跑八趟,就等着照看孙子。 对着盼盼大姑更是亲切,完全支持刘静跟着盼盼上班,可不像是雨晴小的时候,看个孩子推三阻四的。 “盼盼,你也劝劝刘静,她还在正年轻,哪能呆在家里看孩子,好好做点事业最要紧。孩子就交给我看着,她安心去上班就是了。” “大姑,现在刘静呆在家里也没耽误帮我。她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主,我可劝不了。” 盼盼倒没有说假话,刘静这两年来变化最大,尤其是这一回生小儿子的事情更让她坚强了起来。 当时大姑以为刘静怀的是女孩,一心不想让她生下来,刘静自然不会让婆婆给她带孩子。不过她也确实想要回公司上班,和丁海龙商量后,两人的决定倒是让大家很是惊讶。 丁海龙上班的企业这两年效益也不是太好,他的工资还是两千多块,可是盼盼开给刘静的工资已经是他的两倍了。刘静直接让丁海龙辞职在家里带孩子,她回了家纺公司,负责管理缝纫车间。 就连小燕这次也佩服刘静:“行啊你,现在刘静你是越来越厉害了,都有女强人的范了。你做的好,凭什么都是我们女人在家里看孩子呀,就应该他们男人也尝尝做家庭妇男的滋味。” 刘静在她们面前倒也放松下来:“我也不是不想在家照顾孩子,主要还是为了收入,盼盼开给我的工资比海龙挣得要多,我们总不能不尽心呀。” 盼盼倒不觉得:“你在家里看着孩子,也没少帮我的忙,村里的加工点一直都是你负责,省了我不少力气,这都是你应得的。” 刘静和丁海龙商定好了,刘静就开始正式上班。丁海龙去年也买了一辆车,每天带着小儿子接送媳妇上下班、送闺女上幼儿园,一家四口也是其乐融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