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137中文网 > 都市言情 > 重生新时代农家媳 > 第52章

第52章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因为是顺产, 盼盼产后恢复的很快, 在医院里住了三天,盼盼就出院回家了。这三天都是杨立东和大娘在医院里陪护, 她妈只在她生产的第一天呆了一晚就回家了。    他们这里有个习俗,初生的婴儿出门的时候, 必须要带着一根桃枝,桃枝上要缠上红线,挂上红枣、花生、铜钱等。出院的时候,大娘抱着孩子举着桃枝回了家。    家里的土暖气被杨爱民烧的热热的, 一进屋就感觉到一股热气。    杨爱民早就等在客厅了,他急着想看看孙女。这几天他们都在医院,杨爱民只能在家里守着,还没有见过孩子。    小姑娘被包在粉红色的包被里,带着一顶粉色的婴儿帽, 两只小手交叉放在胸前睡的正香。大娘把盖在她身上的包被掀开一些,露出孩子的小脸,小姑娘正好打了一个哈欠,萌萌的样子让大家都跟着笑出了声。    杨立东赶紧催促大娘:“大娘, 快把她放到卧室床上去, 别吵醒她。”    大娘抱着孩子就进了卧室, 杨爱民总不好跟着去儿子和儿媳妇的卧室,皱着眉头在后面想把几人喊住。可是大家都忙看孩子,谁也没有关注到他。    杨爱民在客厅里坐了半天,想着孙女睡了, 一时半会也不会抱出来,只好起身离开。想着再往暖气炉里添些碳,一定要把屋里烧得热烘烘的。    进了卧室,小姑娘被放到婴儿床上。婴儿床就摆在大床的旁边,也方便照顾。    盼盼虽然身体恢复的还不错,可是体力明显有些不支,浑身没有力气。杨立东帮着她脱下羽绒服,扶着她到床上躺着休息。    杨立秋带着女儿乐乐一起来看小妹妹,乐乐看的惊讶不已,奶声奶气的问道:“舅妈,妹妹怎么这么小呀?”    “因为她才刚出生呀,慢慢她就会长大了。”    “那舅妈,妹妹叫什么名字呀?”    “这个呀,你舅舅还没有给她取好名字呢。”    杨立东被盼盼说的一脸尴尬,孩子没出生之前他们想了许多个名字,可是闺女生出来了,杨立东又看着哪一个都不满意。    不好听的他嫌弃,好听的又觉得重名的太多了也嫌弃,纠结了三天也没想出一个好名字。    “你们快点给孩子取名字,要是想不出大名,就先想个小名先叫着,哪有三天还不起名的。”大娘不乐意地催促他们。    “我再想想,得给我闺女想一个又好听又响亮的名字。”    大家正说着话,小姑娘就醒了,“哇”的一声哭了出来。几人赶忙都要围过去,杨立秋在婴儿床旁边站着,先伸手把她抱了出来。有人抱着,孩子就不哭了,睁着大眼睛好似在打量周围的环境。    杨立秋轻声哄道:“小宝贝,我们回家了,看看这是我们的家,我是你姑姑。”    “姐,你别抱了,赶紧给盼盼,看看我闺女是不是饿了。”    杨立秋白了他一眼也不理会,她先把孩子放在床上,打开包被,检查了一下纸尿裤。    “看看,孩子尿了,要先换纸尿裤再喂奶,我好歹生过孩子,还能不如你懂的多呀!”    被姐姐训了,杨立东笑着也不敢反驳。杨立秋招呼他:“你过来看看怎么换纸尿裤的,学着点照顾孩子。”    “这个我会……”杨立东走过来,拿着纸尿裤给孩子换上,又把包被包好,这才把闺女抱了起来。    盼盼已经有了奶水,孩子这么长时间没吃也有了涨奶的感觉。她伸手接过闺女,先喂起了孩子。    大娘要去给盼盼准备午饭,杨立秋赶忙拦住她:“大娘,你快回家休息两天,这几天在医院把你累坏了。这两天是周末,我留在家里照顾盼盼娘俩,炉子上我已经在炖猪蹄汤了,你放心。”    大娘想了想也同意:“行,我星期一再过来。”    大娘一走,盼盼赶忙和杨立秋请教做月子的事项:“大娘跟我说这一个月不能洗头、不能洗澡也不许我刷牙,这可怎么熬呀?姐,你那时候怎么坐的月子。”    “我坐月子的时候我婆婆也是这么说的,我那时候是夏天,一个月不洗澡根本不可能呀,我都是晚上偷偷洗的。”    盼盼松了一口气:“那我今天也洗一下,你闻闻我头发上都有味了。”    “盼盼,你再忍几天,大娘说了月子里洗头容易头疼。”杨立东有些不赞成。    杨立秋也有些犹豫:“现在天冷,虽说屋里烧了暖气,可是温度比夏天要低的多,你要不再忍忍,万一洗个澡感冒了,就麻烦了。”    姐弟两个都反对,盼盼争了半天也没用,最后还是按照他们的意见用热毛巾擦拭了一遍。    初生的婴儿大部分时间都在睡觉,小姑娘吃饱了,又睡着了。    杨立秋帮着盼盼端来了猪蹄汤,看着她喝下去。    “姐,这一碗太多了,我喝不下呀!”盼盼有些为难。    “不多,你吃的好,孩子才能有奶水,我坐月子的时候吃的比这还多呢。而且,我婆婆还不给放盐,我都是捏着鼻子喝下去的,那个滋味都不能提了。”    为了孩子呗,盼盼只能硬着头皮吃了下去。    虽说出院回家了,可是要忙的事情还有很多,他们这里新出生的男孩是十二天的时候摆酒庆贺,女孩是九天的时候摆酒。娘家亲朋来庆贺,主家酒宴招待过之后要回送红鸡蛋。    晚上,杨立东和盼盼一起商量这些事情。    “酒席就按照八大件的标准,红鸡蛋就每家回送三十个。”    他们这里的酒席标准是六道凉碟、十道热菜,主菜的标准有四大件、六大件和八大件之分。一般的酒席就是四大件、讲究些的就是六大件,也有的结婚的喜宴按照八大件的标准,要是八大件的标准酒席上就要上二十四道菜了。    “咱们是娃娃宴,又不是结婚喜宴太招眼了!”    杨立东不以为意:“这有什么招眼的,我闺女的娃娃宴,咱们又不是摆不起,就照这个标准。”    盼盼想想也没反对,两人又商量了请厨师等事情,还有许多具体的事项就靠着杨立东自己忙活了。    杨立东拿起桌上的台历算了算时间,确定好日期。    “哎呀!”杨立东惊呼一声:“我闺女自己带着名字来的呀!”    盼盼一愣:“这怎么说?”    杨立东把台历放到盼盼眼前:“你看,我闺女出生这天是小寒节气,这不就是我闺女的名字吗!”    杨立东越想越觉得好:“杨小寒,这名字重名的少,那些玥玥、萌萌、乐乐什么的,村里就能找出好几个。咱闺女要是叫这个,我就没听过重名的。”    盼盼有些犹豫:“杨小寒,有些不大气!”    “怎么不大气呀,我闺女自己带来的名字就是这个好听。”    “小寒这天生的,就该叫小寒呀,那你叫杨立东你是立冬那天生的吗?”    “不是,我不是立冬这天生的,可我是冬天生的呀,我姐是秋天生的。”    “那你们家取名字可真简单。”    “不是简单,媳妇,你想想这名字多有意义呀。现在人起名都是在网上查的,或者花钱起的,重名的太多了。咱们起这个,又有意义重名的又少多好呀!”    盼盼还有些犹豫不决,第二天把这个名字拿出来商量时,大家都同意。    杨立秋也和她弟弟想到一起了:“这名字挺有意义的,我觉得也不错。”    盼盼也想不出太有意义的名字,只好同意了,小姑娘的名字就这么定了下来。    给小寒摆酒这天,难得的是个好天气,室外的气温也高。家里在东院搭了红色的喜棚,大门前摆着红色的充气拱门,一派的喜庆。    先来到的是村里的本家,盼盼她们辈分长,来给孩子见面礼的也只能是一些长辈。    孩子还小,客人来了都会想抱一抱,看一看。可是孩子的抵抗力差,总不能让她接触太多的生人。    盼盼在闺女的婴儿床上方撑起了一个帷帐,大娘就在床前守着,有人来了,就只掀一条缝给大家看看看孩子。    大娘在村里的威望高,谁也不好越过她去抱孩子,也都笑呵呵地打了招呼放下红包就出去了。    有的孩子吵着要看小妹妹,大娘也大笑着拦住:‘这可不是你小妹妹,是你们小姑姑。’    小孩子闹不明白,皱着眉头苦思,惹得大人在那里跟着笑。    盼盼也想笑,她闺女刚出生辈分就这么高,而且看这样子等到闺女长到二十岁就能当上杨庄村大部分孩子的姑奶奶了,想想还挺威风的。    盼盼娘家的人来得也不晚,她妈这次还挺舍得,婴儿车、学步车都给孩子买的齐全。还给孩子掏了一个两千块的红包,盼盼都笑着收下了。    娘家人来了,大家都去了外间,留出了地方给她们说话。    大姐二姐看了看孩子,都在那里夸孩子长得好,随了他们两口子的优点。    于凤珍瞅了瞅盼盼说道:“人家坐月子都能胖好几斤,我看你也没能胖起来呀?这外人照顾还能比你亲妈还贴心了,你这月子里能吃好睡好了?”    于凤珍在医院的时候,提出要给闺女伺候月子,谁知闺女和女婿都不领情,直接就拒绝了,她这会气还不顺呢。    “怎么吃不好了,天天都吃五顿饭,孩子都是大娘带,我除了吃就是睡,我还怕胖了瘦不下来呢,要是没胖我就放心了。”    “你就和我对着干,我心疼你也没有用,就知道念外人的好,谁和你亲也不知道。”    “谁和我亲呀,谁对我们娘俩好,谁就亲呗。”盼盼慢悠悠地冲着她妈说道。    于凤珍也有些恼:“谁不对你们娘俩好呀?你看看这是孙娜给你闺女买的衣服,她这个舅妈还没过门呢,就想着你家孩子了,你这个当大姑姐的心里也没数。”    盼盼看着衣服微微一笑,对着俊杰说道:“行,俊杰,替我谢谢孙娜了。”    女人坐月子,娘家兄弟是唯一能进到卧室看望孩子,俊杰这会也正看着孩子好奇。    “没事,三姐,一身衣服罢了,她买就是了。”    于凤珍也满脸笑意:“这就对了,你们是亲姐弟,和弟媳妇就要好好相处,常来常往的。”    “行,等到他们结婚之后,人情来往我也少不了他们的。”    盼盼这么说,她妈才满意:“我出去和你大娘她们说说话。”    俊杰在卧室里也闷得慌,跟着走了出去。    “盼盼,你少招惹那个孙娜,她心眼多着呢!”二姐赶忙跟着嘱咐。    “放心,二姐,她整天的算计到我头上,我总要让她明白我的便宜不是那么好占的。”    不过,如果孙娜不算计她的话,盼盼倒还挺欣赏她:“孙娜这个人,挺聪明,虽说势利了些,可为人处事也够圆滑,嫁给俊杰可惜了。”    大姐却不这么认为:“嫁给俊杰怎么就可惜了,要不是俊杰喜欢他,她还真嫁不进来。村里给俊杰说媒的多了。”    盼盼不信:“就俊杰这样的,干啥啥不行的,一个月挣得钱还不够自己花的,谁愿意嫁给他呀?”    “你还别不信,俊杰的条件在农村也不算差。家里就只有一个儿子,咱爸妈还年轻,自己也能挣钱,以后孩子也有人照顾。再说了俊杰还有咱四个姐姐,谁帮一把,日子就不难过下去,村里人都明白着呢,前一段时间我们村里还有人和我打听呢。”    盼盼听了,心里只觉得可笑,她们姐妹四个被她妈嫌弃,整天说要靠着弟弟撑腰,谁知现在却成了她弟弟婚姻的助力,真是让人觉得讽刺。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