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137中文网 > 都市言情 > 水乡迷情 > 乞丐作乱(104)

乞丐作乱(104)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二十三
    正如刘少堂所料,丰年粮价贱如草。夏秋两季获得前所未有的好收成,一个大洋一担稻谷。
    刘家夏秋麦子稻谷晾晒扬尽入仓,倪瑞轩没有售粮,出动所有长工佃户赶牛四乡八里收粮。下乡收粮,一个大洋买两担稻谷。倪瑞轩用酱菜房起出的二万大洋囤满了临河镇满囤粮店和圩子里的仓房。酱菜房酱缸咸菜缸尽皆搬入后院,粮袋垒到梁顶,土楼里也堆满稻谷包。
    大部分农家交完地租,留下接上明春口粮,多余部分尽皆出售。很多人对倪瑞轩此举表示费解。刘家昌也不理解,别人惟恐粮卖不出,四处赶集粜粮,倪瑞轩却命人四处收粮。白花花的大洋流出去,成大车的粮食拉回来。粮店开门为了赚钱,这般流水样花钱是生意之道吗?刘家昌不知道这笔钱是父亲留下的财产,刘菊妹不说就没人告诉他,到不是刘菊妹有心瞒弟弟,是觉着节骨眼上不能说。
    这年冬天粮店生意清淡,镇上居民也几乎不用进粮店购粮,倪瑞轩索性让粮店关了门上锁,加派人手驻扎粮店,看粮库。
    刘菊妹手心也捏把汗,镇上和圩子仓库里存了近四万担粮,如果明年同样是丰年,这么多粮万一虫蛀发霉,刘家可就要败了,越往深了想越让她菊妹心惊肉跳。她虽这般担心,却没说出口。她知道,如果自己也出面反对,势必倒至丈夫孤势。
    这是刘菊妹为**的成功之处,她知道丈夫目的为兴家。成与否先靠天时,后靠人和。
    男人的信心首先来自妻子的支持与认同。
    冬季无雨无雪,田里麦子枯瘦细黄。田野地垄龟裂开口,好象生了冻疮的伤口。倪瑞轩也是捏着把汗过年,不敢预测来年收成,盼好收成又盼是灾年。这种双重折磨令倪瑞轩刘菊妹焦躁不安。
    春雨贵如油,果然贵如油,开春后不见一滴雨,农人立于田间地头,盼望飘来云朵降下几滴甘霖。直至清明没有下一场雨。
    眼见麦子要抽穗扬花,却枯黄了瘦弱的身子了无生气。农人们着了慌,河涧取水灌浆,一夜间淘干不多的河水,露出河床。没几日,河床裂出孩童脚掌宽的裂缝,深及尺余。
    倪瑞轩是手有余粮心不慌,相反却盼着旱期更长一些,他赌的就是丰年之后必有灾年的道理。靠老天爷吃饭是被动的,靠老天,同时还要靠自己,将被动变为主动,如今手握几万担余粮无需惊慌饥荒降临。
    麦子夏收不足去年一成,河岸柳林槐树间布谷鸟叫声稀稀落落。干旱仍在延伸,到了给稻田布秧,仍未降一滴雨。稻田无水,土地坚硬可以牵牛套上石碌作场子,方圆几百里几乎见不到一棵绿色秧苗。
    夏季欠收,秋稻绝收,无颗粒入仓。去年夏收时场院欢声笑语通霄脱粒扬场的丰年情景,如散了戏,塌了戏台,成为回忆。
    仅留一年过冬口粮的人家开始无米下锅,掏钱上集买粮,终于,粮价开始翻着跟斗往上跳。自古以来江苏境内闹荒,近邻省份更是雪上加霜。立冬后路上可见安徽、山东、河南饥民乞讨进了扬州境内,荒凉的村道上又见恶狗追咬乞丐的情景。
    刘菊妹欣喜若狂,却又不动声色,所有快乐在晚间和倪瑞轩上床才表现出来,她似乎无所顾忌,不顾忌对门盈月听到自己放肆的如鱼入水的欢呼。
    倪瑞轩用一个大洋买进一担,最便宜时一个大洋两担。如今不管麦子还是稻谷,涨到二个大洋一担。
    可是,倪瑞轩仍没有开仓售粮,镇上粮店仍终日挂着大铁锁。
    入冬后,粮价再翻,涨到四块大洋一担。这样的价格对殷实人家还能支撑,可是,那些靠租几亩地过活的佃户,就是天大的数字了。
    刘家昌几次进言说姐夫咱们开仓吧,倪瑞轩只是笑笑,无动于衷。刘家昌找姐姐劝姐夫见好就收,一旦来年粮丰,到手的银子见财化水。刘菊妹也觉得该开仓了,可是,倪瑞轩不松口,她只好沉默。她也担心如家昌说的弄不好会见财化水。倪瑞轩没有急着粜粮,平心静气按兵不动。他的沉着冷静和少有的经济头脑,只到此时才真正体现出来。到了年关,一担稻谷涨到六个大洋,都是扬州和南京下来商家出的价钱。
    倪瑞轩终于启开嘴唇说:“开仓。”
    那一刻刘家昌用颤抖的手卸下三斤重的铜锁,推开关了一年多的仓门。
    没有知道,如果倪瑞轩不是听到城里军队纵兵抢粮的传闻,还不会这么快开仓。
    所以,他仅将镇上库房里的存粮放了出去,圩子里库存的粮食一颗没动。当刘家昌用三辆驴车将十五只木箱运回自家院子里,激动异常,白花花的大洋堆在厅里,小山一样。如果如把所有存粮一并放出去,这座小山再扩大一部。
    刘家昌说:“姐夫,我服了你的远见。”
    倪瑞轩说了一句话:“开春粮价还要高。”
    “姐夫,我有件事一直想说,今天当着你和姐说出来。”刘家昌表情凝重地说。
    刘菊妹不知弟弟想说什么,询问地望着刘家昌。
    “什么事?我们是一家人。”倪瑞轩说。
    “姐夫,只有你能让刘家的将来兴旺,我想恳请你和姐姐搬进主屋。”刘家昌说话打结。
    “你是刘家长子,住主屋名正言顺。”倪瑞轩说。
    “姐姐,以后我和枣花住镇上,主屋请你和姐夫住。”刘家昌说。他见姐夫拒绝,只好求助姐姐。
    “这事听你姐夫的吧,他说的也对,你是刘家长子,以后学着操持这个家。”刘菊妹说。
    倪瑞轩没说话,心里哼了一声,盈月望站在一边始终没言语。
    年后开春,仍不见下雨,田里荒芜,家家惜粮如金。
    田垄地沟芥菜马兰头刚探出嫩叶便不见踪迹。入口酸涩粗糙的酸溜草猪耳菜,连无法入口的苦苦菜也挖进蓝内。河岸汊涧野葱、水芹菜、泥蒿也早成了人们裹腹之物,刚刚吐绿的榆叶撸光了,到后来连榆树皮也扒光捣烂做成了榆树饼。槐叶桑叶过开水后晒干洒上盐成了咸菜。
    村道上拖棍讨饭的人已不是零零散散,而是成群结队,有的是拖儿带女举家出动。
    小刘圩子从开春便闭了圩门,外地乞丐不让进入,圩子里无人外出讨饭,倪瑞轩按天给佃户和长工分发稻米度春荒。
    这是他悟出的为人之道:与人为人与已为已。
    他心里清楚人要活命亦会舍命,安内是首要因素,稳住人心关键时刻才能一致对外。
    外省乞丐见小刘圩子里炊烟稠密,圩门不开,聚集在圩子不走了。
    倪瑞轩为防止乞丐结帮作乱,在圩子大门外支起两口大铁锅,见天熬两锅粥,讨饭路过者皆可吃饱再上路。他的这一举动反而引来一帮无良乞丐集结于圩子外,搭起窝棚,似乎要安家落户。
    这时粮价涨到八个大洋一担。
    倪瑞轩心痛每日给叫花子熬粥的粮,每月用去十几担粮,再加上圩子里的供给。他想过拆灶,可是,如果停止供粥,上百号叫乞丐聚众闹事,如何处置。
    此时,即便倪瑞轩想撤了施舍粥锅,已经不是那么容易了。天没亮,粥棚灶火尚未点燃,一群叫花子手捧青花瓷碗,敲得叮当直响。倪瑞轩预感到有人暗中操纵或煽动,扰得圩子里人家鸡犬不宁。
    倪瑞轩想出一个主意,他叫王豆豆带民团队员,在圩子里放出话。原本每户每月二十斤供粮改为十五斤,从每户抽出五斤,施粥外地的乞丐。话放出去没一个时辰,圩子里青壮男人沉不住气了,原本大有小孩已经勒紧裤带忍饥挨饿,又少五斤粮,日子没法过了。
    这天后半夜起风时,几十个火把从围墙内扔出去,点燃了外地乞丐搭建的茅草窝棚,只听群丐耗子一般吱吱叫着四下奔逃,有乞丐想爬围墙进圩子,民团队员站在围墙对天鸣枪,吓得乞丐四散。
    倪瑞轩心想明天定然相安无事,不再为众多乞丐围困烦恼。,最新最快更新热门小说,享受无弹窗阅读就在: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