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137中文网 > 都市言情 > 水乡迷情 > 克制迷乱(100)

克制迷乱(100)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倪瑞轩喝完碗里最后一口汤,仔细检查碗边有否饭粒,放下筷子,芦叶递上绞湿的面巾给他擦嘴擦手。他这才乘机放松紧迫的神经,抬眼看一眼芦花,又看看芦叶,心想芦花是个笨丫头,反应没芦叶快。
    盈月和刘菊妹早就吃饱了,一直等倪瑞轩放下碗筷离坐,这才相继放下碗筷。这是刘少堂父辈立下的规矩,男人没离开饭桌,女眷不能提前离座。
    倪瑞轩起身在厅里坐下来,芦叶沏杯碧螺春放在他手边梨木茶几上,立于一旁,听候吩咐。
    “去奶奶身边侍候!”倪瑞轩说。
    “是,老爷。”芦叶嘴里甜甜的应了,退出客厅。
    芦叶第一个称自己老爷,倪瑞轩心中吃惊。心想以前的老爷走了,自己不就是老爷吗。
    “你几岁了?”倪瑞轩眉眼没抬问道。
    “十五。”芦叶说。她已退至门口,听到倪瑞轩问话又停住脚步。
    “嗯。”倪瑞轩挥挥手。
    盈月和刘菊妹相继来到客厅坐下,多日来一家人未能安安静静坐下说话。芦叶和芦花给两位女主人沏好茶,再给东家杯中续水管才去吃饭。
    盈月坐上首,瑞轩和菊妹并排坐下首。
    倪瑞轩把镇上买的胭脂水粉,苏绣绸缎分给两人。
    刘菊妹和盈月看着绸缎和刺锈面露喜悦。
    “从今后老爷这张椅子由瑞轩坐吧!你认为如何。”盈月对刘菊妹说。
    “小妈,您做主。”刘菊妹说。
    “瑞轩是咱家主事男人,应当坐主位。”盈月说。
    刘菊妹看着倪瑞轩等他表态。
    “小妈言重了,您是咱家长辈,理应由您主持大局较为妥当。瑞轩甘愿效鞍马之劳。”倪瑞轩嘴上说,眯上眼睛想起那日床上叫她月月的疯狂。
    “刘家规矩,男人主外责无旁贷,你以后就是刘家的老爷。”刘菊妹话语掷地有声。
    倪瑞轩挺了挺有些松塌的腰骨说:“为咱家今后大业共同努力,外面一切事务由我操持,家里的事还要辛苦小妈和菊妹。”
    “菊妹身子不便受累,这段时间暂由我代管,等将来孩子落地满月之后,还是由你们俩夫妻共同操持。”盈月说。
    “好,先辛苦小妈一些日子。”刘菊妹答。
    盈月原本以为菊妹会推辞,可她连丝毫犹豫都没有,盈月兀自愣了一会神,心生纳闷。
    三人各怀心事不言语,自顾端起茶杯喝茶。
    “菊妹瑞轩到我房里来一下,有件事一直想等到瑞轩和家昌回来再商量的,瑞轩回来了,大家先商量一下。”盈月用长辈的口吻说。
    倪瑞轩与刘菊妹对望一眼,表情诧异,倪瑞轩搀扶妻子跟在盈月身后进了她的睡房。
    外屋用饭的芦叶听到响声跑进来要扶刘菊妹,刘菊妹挡住她说:了“去吃饭,有事会叫你过来。”
    倪瑞轩走进盈月房里,闻到令他的香味儿,恍如她发梢唇齿间腋窝还是**。他不敢往下想,面颊开始发热,鼻孔呼出粗热的气流。倪瑞轩克制迷乱和骚动。
    桃木椅上蒙着黑巾,盈月走过去揭开黑布。
    “这是什么?”刘菊妹问。
    “这是老爷临终前睡的枕头,大家还记得老爷说话时手指头下方吗?盖棺时我忽然想到会不会这枕头里有老爷想说的事,所以留下来。叫你们来是拆开一起看。”盈月说。
    “小妈,言之有理。”刘菊妹做出恍然大悟的样子,她将枕头凑近灯下仔细查看,枕头四角未有拆过的痕迹。
    倪瑞轩站着没动,他觉得死人之物带有阴气,菊妹要动手拆,他拦住了。
    “菊妹,为了孩子,别沾带阴气之物,还是我来吧。”盈月说着拿起剪刀从忱头边沿小心拆开,拎着忱头两角轻轻一抖,从中飘出一张一尺见方的熟牛皮,打开看,上面没有字,画了两个图,是酱菜房和土楼全图。画工倒是精细,三人看了一会没觉出有什么特别之处,有些泄气。
    盈月皱着眉目自言自语:“如果这图不重要,老爷不会临终前不说话只是指头顶下方,难道还有别的地方。”
    “小妈,你和父亲生活在一起,从没和你提起过这张图吗?”刘菊妹问。
    “老爷从没提起过。”盈月说,话语带着幽怨。
    刘菊妹沉默不语,她相信小妈说的是实话,自己是他亲生女儿也不知道刘家到底
    盈月今晚主动将这件事拿出来说,刘菊妹内心和她亲近许多,减小防范。
    倪瑞轩仍却在思索两幅图的寓意,他相信酱菜房有财宝,难道土楼里也有?他突然想到是不是在刘少堂原来的睡房,想到这里,不由心跳加速。
    “小妈,当初睡房在土楼的时候,有没有见过老爷从什么地方取过钱?”倪瑞轩问。
    盈月仰脸看着屋顶思索良久一脸迷茫地说:“没有,住在土楼时床下的木匣里就有现洋,老爷没背着我,他说要用钱就在箱子里取。”
    其实这个枕头早就被盈月提前拆过了,枕头里还有一张写了字的牛皮纸,说明埋藏财宝的方位以及打开方法。
    盈月不拿出文字说明,因为上面有一段话不能公开。
    “我死后将财产分为四份,刘家昌,刘菊妹,盈月各得一份。另一份给吴妈,她的儿子刘宝系我后人。生前没照顾好娘俩,生后的事就由你们来做吧!谨记,刘少堂。”
    盈月看完文字说明,心想,难怪大姐积下如此重病。
    盈月有一个疑问,遗言里为什么没提到倪瑞轩?遗言究竟什么时候立下放进枕头的?
    二十二
    转眼夏收。
    倪瑞轩记着老爷说夏收囤粮计划。
    刘家麦场半月前碾平压实,校兵场般平整干净。
    夏收主粮是小麦,从圩子到河岸,金灿灿的麦田连锦起伏,暖风里麦穗儿拥挤沙沙私语。
    张四皮是个好庄稼把式,如今正是他显身手的大好时机。
    此时,他带着青壮长工和佃户站在地头,揪了几个麦穗摊在掌心搓揉吹尽麦壳,手心里留下粒粒饱满的麦粒。张四皮将麦粒扔进嘴里嚼几下,清香入喉。
    他微笑着挥手说:“开镰!”
    张四皮率先扎进麦地,镰刀闪处“嚓嚓”麦桔翻倒卧在脚边。长工佃农挥镰而入,阔大的麦田喧闹起来,远看如蚕食叶,向麦浪中心推进。
    每年夏收割麦要半个月,碾场扬场晒干入仓半个月,算下来整个麦收要一个月时间。
    阳光明媚是抢收的好时机,倪瑞轩命人地头搭灶,熬煮绿豆汤给大伙消暑。麦收劳动强度大,每日饭菜有肉,中午每人外加半只鸡,晚上配二两酒,长工吃饱喝足了,更有力气。夜里麦场挑灯,人来车往人声鼎沸。
    麦桔上场,年长者不能下地挥镰的,将麦桔均匀铺开,套上骡子黄牛,拖青石碌碾压脱粒。麦粒脱离麦穗堆积在风口处,挥锨扬起,麦壳被风吹走了,麦粒堆积如山。
    倪瑞轩天天往田间和打麦场跑,盈月虽给他准备了遮阳的油纸伞,他的脸膛还是晒黑了。他不敢怠慢,督促长工抓紧时间抢收,担心一场大雨浇湿盼来的好收成。
    这天后半夜,倪瑞轩拖着疲惫的身子,从场院回刘家大院,他走的是后门。
    麦收开始,倪瑞轩让刘叔后院和连接前后院的门晚间不用上锁,他每晚回来都是从后院回房。
    其实倪瑞轩有另外用意。,最新最快更新热门小说,享受无弹窗阅读就在: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