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七章 我是谁(五)
玄清道人蹲在湖边,用手抚弄着冰冰凉凉的湖水,再缓缓站了起来,从衣袖中取出一个有年代感的铜镜,双手捧在胸前,原地转了一圈对四周照了一遍,可铜镜却没有丝毫异常。 白哥走到玄清道人的跟前,想拿镜子仔细瞧瞧,怎知才刚对着镜子,他就“哗”的一声大叫,跌倒在地上。 莫其然立马跑来扶起了他,按住白哥的嘴,问道:“你又发生什么事啊,不要大呼小叫的,以免打草惊蛇啊!” 白哥推开莫其然的手,惊慌失措地说道:“那块铜镜太诡异了,镜子里竟然有一只丑陋的妖精,龇牙咧嘴的,把我吓惨了。” 玄清道人却笑了,他把镜子收起,问道:“你有注意到那镜子里的是什么妖精吗?” 白哥回想了一下,不假思索地说道:“是鸟精!” “你怎么会给自己吓着了!难道你连自己的样子都认不出?”玄清道人看着白哥像丢了魂似的样子忍俊不禁地问道。 白哥双手搭在前,眼睛傻傻地看着玄清道人,说道:“我长得这么俊俏,镜子里的怎么会是我呢?” “我这是照妖镜,能把鬼怪妖邪的真身都照得原形毕露,那镜子里的鸟精就是你的原形!” “妈呀,我果真这么丑啊,好受打击啊!”白哥抹着额前的冷汗说着。 莫其然却追问:“师傅,既然是照妖镜,你又为什么要用镜子对着周围照呢?” “狐狸精最擅长幻术,我想老狐狸是不是用什么幻术在周围设立了结界让我们迷糊了双眼,怎知道照妖镜照了一通,根本没有任何发现,这就证明了这里只是普通的山间丛林。” “雪儿,你究竟去哪了。”莫其然看着这平静地湖面,自言自语道。 “我们不要再这里浪费时间了,你跟师傅回茅山,或许能找到什么线索。”玄清道人说道。 莫其然思索了一会,问道:“好,我们尽快去。” 白哥在一旁补充道:“你们去你们该去的地方,我就先在附近先住下,帮你监视着这里的一切,有什么事情,我立马打电话告诉你们。” “好!谢谢你,白哥!”莫其然感激地说完,就向玄清道人问道:“师傅,你那神奇的衣袖里,有没有红绳子或者红丝带?” “哦,你要这个干什么?”玄清道人对莫其然要的东西,感到莫名其妙。 “师傅,你先给我?”莫其然恳求道。 玄清道人把手伸进那大大的衣袖里,摸索了一会,就取出了一根红绳子,递给了莫其然。 莫其然拿过红绳子跑到了湖边的一棵小树下,踮起手脚,把红绳子绑到了树枝上,还系了一个蝴蝶结。他再从裤兜里取出了一串钥匙,把握这其中一根,在树干上笔刻画着。 白哥好奇地凑上前看着,树干上刻着:等我,我一定会救你的! “这里这么多树,而你绑在这小树上的红绳子又这么不显眼,你觉得雪儿会看得见吗?”白哥不禁问道。 “我相信雪儿会看到了。我只希望把我的心情传递给她,让她安心等我。”莫其然认真地说道。 “好!反正多做一样东西,也不会有什么损失的。”白哥说道。 “其然,我们尽快离开,不要耽误时间了。”玄清道人催促着。 这一天,白哥就在附近的酒店安顿了下来,而玄琴高人和莫其然不敢耽搁时间,直接奔回了澳门,收拾好行装,坐夜机来到了江苏的句容市。 在凌晨终于下榻在一间四星酒店里,玄清道人拍了拍莫其然的肩旁说道:“你也好几天没有好好休息了,赶集去睡一觉。明天还要早起,而且我们紫阳派的道观藏在茅山主峰大茅峰的半山腰上,所以还是艺花点力气去爬山的。” “知道了师傅,但我还没有向医院请假,我先打电话给陈主任,我就去休息。”然后莫其然拨通电话,足足谈了半小时,才疲惫地挂上了手机。可想而知,肯定是给陈主任一通痛骂了,作为未来最有前途的外科医生,现在隔三差五不是病倒就是请长假,确实让陈主任十分头痛啊! 这个夜晚,莫其然倒在床上就呼呼入睡了,玄清道人在一旁安心地笑了,心想:不用点小法术,你这小子还不能安睡,这样扛下去,就算是铁人也会病倒啊! 原来玄清道人爱徒心切悄悄地在莫其然背后贴了一道安睡符,其作用如名,让人倒床就睡,可以一夜无眠安睡天亮。 第二天6点,玄清道人就把莫其然轻轻推醒,莫其然揉着懵松的双目,立马站了起来舒展筋骨,多少天了,没有像今天一般神清气爽。 玄琴道人则在一旁喝着一杯浓浓的绿茶,问道:“怎么样?睡好了吗?” 莫其然把身后的安睡符撕了下来,再向玄清道人鞠了一个躬,说道:“谢谢师傅的用心良苦,徒弟睡好了,也随意准备好出发了。” 玄清道人满意地说道:“哦。徒弟果然有长进了,原来一早就知道师傅给你施法了。” “谢谢师傅夸奖!徒弟我这段时间神经都处于紧绷,难以睡眠,谢谢师傅让我睡了一个好觉。”莫其然毕恭毕敬地说道。 “有了好精神,才能办好事情啊,竟然来了茅山,你就要在道观里好好修炼,让自己有所长进,这才有可能和那老狐狸做抗衡,救出雪儿。”玄清道人语重心长地说道。 “徒弟,明白!” “那就收拾一下东西,我们上山!” 莫其然原本以为茅山是江苏省重点旅游区,其实上山非常方便,有缆车有旅游车,但怎知玄琴高人却带他在主峰大茅山的另一端去攀爬一条鲜为人知的山道。 其实这也算不上是一条路,因为四周荆棘丛生,玄清道人还要用砍柴刀去清楚一条路子,才能勉强行进。 “师傅,为什么我们不走正道上山呢?”莫其然跟在后头不解地问道。 “我们紫阳派是上清派的分支,建立在唐宋年间,而恰恰当时茅山的道教也达到了鼎盛时期,前山后岭,峰巅峪间,宫观,殿,宇等各种大小道教建筑多大三百多座、五千余间,道士数千人,有”三宫、五观、七十二茅庵”之说,而我们紫阳派的紫阳观其实是当年最富盛名的,后来师祖太明真人怕战乱会破坏紫阳观,更怕会扰乱了观中真人修炼,就在观的四周下了结界,所以在这几百年来,都无人知晓山中还有一个紫阳观,因为只要有生人走进紫阳观范围,那人就会迷迷糊糊地走下山下,不明所以。”玄清道人边开山劈路,边细细说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