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五十八章 当日少年已长成
猎猎作响的旗子上,绣着一个硕大的唐字,一支精悍的强军,伴着震耳欲聋的铁蹄之声越来越近。 城墙上的守军无比紧张,因为这样的一支大军,居然摆出了锋矢之阵,猛冲而来,看上去跟要攻城似的,直到来人走得近了才放下心神,为首一员大将,正是圣人的心腹重将程知节,而这支军,自然也是圣人亲军,飞骑。 “开门!” 圣人回来了,门将自然连忙将大门打开,本来按礼制来说,天子回架,应该是鲜花铺路,洒水迎接,做足礼数才对,怎么会无缘无故的突然回来,谁也没通知,而且看这急吼吼的架势,跟要攻城似的。 程知节见状,点了点头,便打马而回,朝李世民道:“回圣人,城中一切如常,门也已经开了。” “呵呵,果然不出朕所料,贞恒这小兔崽子,早就知道侯君集要反,走,进城去,再去见老朋友最后一面。” 另一边,宫里,台阶上的血还没来得及收拾干净,便听到了李世民突然回宫的消息,众人无不大喜过望,再李承乾的率领下出宫迎接,虽然等他们出去的时候人家李世民已经快来到宫门口了,但好歹是个意思不是? 之前侯君集一直信誓旦旦地说李世民已经挂了,他们虽然嘴上不信,可谁心里不犯嘀咕呀,现在好了,李世民安然无恙地回来了,众人的心自然也就可以放到肚子里了。 下了车,李世民先是跟房玄龄了解了一下事情的始末,倒也没说什么,径直回到了紫宸殿,就在群臣全都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的时候,中宫就有旨意传来了,要秦浩一个人去紫宸殿觐见。 秦浩心想,这次这么大的事件,自己一个首功是免不了的,要先见自己倒也正常,没想太多,也就去了。 结果,一进宫,秦浩就有点傻了。 只见宫殿上武士成林,铠甲鲜明,各个手中都拿着明晃晃的兵刃,一排肃杀景象,程咬金手持一杆马朔,站在头里,见秦浩进来,只一挥手,紫宸殿的大门就关上了。 这场面,实在是太震撼人心了些,秦浩吓得噗通一声就跪地上了,关键是脑子里还一头雾水,几个意思啊这是? 李世民的声音幽幽从帘幕后面传来,却没掀开帘子。 “贞恒。” “臣在。” “你可知罪?” 秦浩一身一身的冷汗,把衣服都给打湿了,却也只得慌慌张张地道:“还请圣上明示,臣。。。。实在是不知罪在何处啊。” “不知?朕问你,侯君集之反,可是你诱反的?” 秦浩嘴里发苦,这种话他是无论如何不能承认的,只得辩白道:“臣惶恐,臣实在惶恐,圣上您是知道我的,我就算跟天借了胆子,也不敢干这样的事啊,再说臣何德何能,能诱得了侯君集?” “你敢说侯君集造反,你事先全不知情?” “圣上明鉴,臣之前确实察觉到了一点蛛丝马迹,但一来实在没有证据,以臣跟侯君集之间的间隙,若贸然告发,必无人会信,二来臣自己也不太相信,侯君集真有这样的狗胆,所以也就没说。” 刷的一声,帘幕被李世民拉开,李世民走上来一脚就将秦浩踹了个跟头,怒声道:“蛛丝马迹?事到如今你还敢跟朕狡辩?朕问你,魔教这次和侯君集联合,是不是你的功劳,说实话!你以为朕为什么没有死?” 秦浩心头微微一慌,莫非这李世民真的察觉出什么来了? 不过秦浩还是咬着牙道:“没有,圣上明鉴,我与魔教有不共戴天之仇,魔教妖人有两次差点就要了臣的命,臣怎么可能跟魔教有什么关系?” 李世民笑着点头道:“好,好,好,嘴够硬,你可知朕为什么没有死?” “圣上洪福齐天,侯君集一点微末的刺客之道,自然不能伤到圣上分毫。” “不,魔教这次准备的还是很充分的,若不是朕提前察觉,并故意布局,朕现在已经死定了,你也不用瞎猜了,他们勾结了李君羡,无非是里应外合之法而已,朕心知魔教是心腹大患,并猜到了他们会勾结重臣,故意给他们创造了这次机会而已,想借机将他们一网打尽而已,因为实在不知道他们勾结的是谁,才没告诉你们而已。” 秦浩心里暗自后怕了一下,暗想,恐怕除此之外,还有试验群臣和太子的目的。 “朕也没想到,这人会是侯君集,朕也很痛心,但是朕,这次竟然有意外收获!秦!贞!恒!朕问你,你是怎么察觉出侯君集的异动的,为何魔教妖人别人不找,偏偏找上了跟你有仇的侯君集!回答我,回答得好,你明日便是新的中书令,答不上来,朕现在便砍了你!” 秦浩自然是有一套早就编好的说辞,无外乎先察觉魔教异动,后通过魔教查到侯君集之类的,可是此时,他却不太敢说了,李世民对魔教的认知,似乎远在自己想象中之上,还能使出这样一条将计就计来,自己未必就忽悠得了他。 想到此,秦浩缓缓摘下了自己的乌纱,眼中含泪,悲愤地道:“臣知侯君集与陛下,当年也曾情同手足,臣早知他要反,却迟迟不报,确实也有借此除一强敌的私心,但臣自问,跟随圣上一十三年,尽心竭力,绝无半点不忠不义之举,若圣上要杀,便杀了臣。” 李世民瞅着跪在地上的秦浩,久久无语,好半天才叹了口气道:“唉,起来,是朕,一时失态了,你走,玄龄已经老迈,多次跟朕提出要让出中书令一职,只是你之前资历还浅了一些,明天起,你便正式上任。” “多谢陛下。” ………… 一直到秦浩退出紫宸殿,程咬金才不解地问道:“圣上,这小子刚才。。。。什么也没说啊!他还是没说,他怎么知道侯君集要反的啊。” “唉,这次,是朕失态了,什么都没说,也就是什么都说了,侯君集的确是他诱反的,魔教的事,起于西南,可怜那侯君集在西南待了这么久,如今的商路上,却尽是青帮之人,呵呵,要说他没查到点魔教的消息,朕是万万不信的。” “那您的意思是。。。确实是他诱反了老侯,而且他还承认了?这。。。。那您还放他走,还升他做中书令?” “历朝历代中,何曾有过一条罪名,叫诱反啊!你让朕怎么治他的罪?侯君集若确无反心,他又如何诱的了?至于贞恒,你还当他是那个,十三年前孤身进京的那个少年人么?唉!老了啊,今天这些话,不该问的,朕应该,装糊涂的。” 写在小结局后面的一点感言 这一章,我发的晚了点,从八点到现在,陆陆续续改了好多回,删了改改了删,最终还是决定,以这样的方式为贞观时代画上一个句号,主角在李世民面前怂了一辈子,最后硬气一点,或许是毒点,但至少我觉得挺爽。 后面要写的,就是后贞观时代的东西了,秦浩已经位极人臣,大唐也已经实在是没有什么像样的对手了,所以我个人管这一章,叫小结局,以这样的方式收尾,不知道你们是否满意。 后面的后贞观时代,我估摸着许多人可能就不看了,所有有点心里话,这个时候不说,好多人可能就看不到了,所以写一个小感言。 我要说:谢谢。 说来惭愧,我是个挺功利主义的人的,写书的目的最开始的确是为了兴趣,不过现在,确确实实是为了可以赚一点钱,可是这本书上架前的推荐并不好,最终上架的时候收藏才两千多一点,首日订阅180,推荐票二十几,打赏几乎没有,这个成绩,不算全勤的话也就刚好够我烟钱。 说心里话,当天我就想切了算了。我知道有些作者很值得敬佩,一百以下的均订也能坚持写个几百万,但我真没那韧劲。 只是后来思想挣扎了一下,还是决定写下去,因为我看见许多许多从猎头时便跟我在一块的老朋友,许多人都说很喜欢这个故事,大部分我都记不得名字,但看到了我就会认出来,还有书友群里总冒泡的那几位,也都是表示支持的,要知道,上一本猎头是烂尾了的。 世上最强猎头烂尾,这些伙计们不离不弃的跟了过来,说实话心里是很感动的,我就想,这本要是再切,他们得多失望啊,本来就已经辜负一次了,总不能再辜负第二次,咱东北老爷们不能干这样的事儿,是不。 结果,就这么一坚持,奇迹出现了,我上架之后其实依然没上过什么比较好的推荐,一个多月一次,绝大多数作者都是这个待遇,但书的成绩居然在不显山不漏水的,追上来了,我自己都一脸懵逼了。向大家汇报一下成绩,刚上架时180,现在已经860了,而且还在长,虽然依旧算不上是多好的成绩,却已经非常满意了。 通常来说,像我这种几乎没在首页上待过的书,写到这个字数的时候订阅早就该掉了,是那些老朋友们的不离不弃,才让我有写下去的动力。所以我想说,谢谢。 其实,刚上架那会,虽然有个完本的执念,但当时的想法是,写个七八十万字也就差不多了,所以老书虫应该都能感觉得出来,书的中期节奏非常的快,因为赶着结局啊,侯君集造反这一段,在我原本的大纲中就是全书的结局的。 我必须臭不要脸的承认,秦小昊这个人物是我后加上来的,看过我新书的朋友应该知道,那本来是下本书的创意的变种。为啥?因为后来成绩慢慢好了啊,一直到现在订阅都还在稳步增长,我一看这么多人喜欢我这书,那我不能秃噜一下就没了啊,于是,就有了秦小昊。 现在想想,这应该是心态很不成熟的表现。 后贞观时代,没有了李世民,我估计看得人应该不会很多,不过我还是会写,给秦浩和秦小昊一个真正完美的大结局,如果看得人多,再写他个三四十万字也没什么温蒂,您要是喜欢的话就看看,不喜欢的,上一章也算是勉强能完结撒花了,哈哈哈。 总之,谢谢你们了,谢谢你们,让一个本来扑街的作者,找到了一点自信,让我知道,原来不靠推荐均订是真的可以慢慢涨上来的,尤其谢谢那些,从猎头跟过来的,不离不弃的老朋友们,此致敬礼。 最后,再推荐一下我的新书《爸,这好像是北宋》,真的不错,挺好看的。 对了,最后说一下更新问题,新书上架前应该会保持每天两更,上架之后爆发,这本好大哥就不保证了,应该会是每天一更,偶尔两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