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一章
船只在大运河上又行了五六日, 才终于缓缓抵达了京城的码头。 船停泊靠岸, 上面鼎沸嘈杂的声音就传了过来。 码头人非常多, 很热闹。 码头上,有运货大船停靠的地方和客船停留的地方, 好在两处是分开的, 不然真要拥堵的。 两边隔了点距离,货船那边有许多工人来来去去,忙着装货卸货。 姜彤他们这艘船也不小,他们又有许多行李箱笼,目下肯定要叫几个劳力帮忙运送回家的。 洗笔和阿贵已经机灵去跑去打听叫人了。 却没想到, 卢景程和姜彤才下得船,一抬头, 就看见那边迎面过来一行人, 打头的一个,是他们认识的。 “少爷, 少夫人, 你们终于到了,奴才给您二位请安!”说话的是个约莫二十来岁的年青人。 “小林管家?”卢景程一望, 诧异了下。 小林管家连忙回话,“是的,小的一早就过来了。”因为知道少爷少夫人这几日要过来, 所以王爷王妃一早就派人来守着的, 别错过了。 说完这话说, 他往后看了一眼, 道:“后面都是咱们少爷的?” 姜彤点点头,管家这才一笑,说正好带了人来,随后一挥手,让后面的小子们去把行李都搬上马车。 一共有三辆马车,够用。 管家领着卢景程姜彤两人坐上最前头的那辆马车。 姜彤还不知道京中的宅子在哪处,如此歇下来后,便开口问卢景程。 马车走的不快,是最舒适的速度。 卢景程道:“在平京路上,东边。等安顿下来,咱们可以四处逛逛。” 他一边说,姜彤一边掀开了车边的小帘子,凑过去,往外瞧了一会儿。 京城不愧为进城,天子脚下跟别处就是不一样,路面宽阔,四通八达,建筑更为规整宏大。 马车上没那么颠簸,略略看下去,还能发现住宅和商铺规划分得很好,井然有序。 从码头一哭行驶过来,进了城门后是越来越热闹。 穿过一条闹市,姜彤在路两边看见许多的小商小贩,或支个摊儿或搭个棚子,摆两张桌儿,也成个小店了。 吃茶的,小面摊,混沌铺子,包子铺子,应有尽有。 小市井样生活百态。普通谋生活的老百姓哪里都有,京城也不例外。 过了那条闹街,再拐了两条道,就渐渐安静下来。 应该是到了住宅区。 一家一户俱是高门大院,看得到前看不到尾,能看到这个门不知另一个门在哪儿。 一溜儿的都是青砖黑瓦大宅院。 姜彤心中发愣,起先以为他们住的地方该是个小院子,最多跟青阳郡那里的差不多,毕竟京中寸土寸金,他们身上虽有一些钱,但想在这里置下大宅子也不够啊。再说,京城里好地段好房屋就是转手也是许多人抢着要的。 他们就能抢到? 直到现在,姜彤才傻傻想起来,她好像忘了她相公现在的身份了! 人是镇南王世子,就算还没过那到上总谱的流程,但这又不妨碍什么,一栋大宅子大约也没那么难,况且依着王妃那个想弥补卢景程的心思,恐怕只想着可劲给他塞东西才对。 想明白后,姜彤拍了拍额头,低低叹笑,心道这还让她搭了个福了。 这种宽敞门庭,别致的大庭院,让她也能住上一住。 这难道就是磅上个潜力股的好处? 卢景程眉梢微动,似笑非笑,“珍儿在想什么?” 姜彤暗自平复了下,让自己别太夸张,才歪了歪头,软软道:“就是想,我倒是有空出去逛逛,相公你还是抓紧时间读,你可是要考试的人呢。” 考生就老老实实复习,最后一段期间别弄什么幺蛾子了。 “小丫头也学会打趣人了。” 姜彤眨眨眼,这是实话呀。 末了她又问了一句:“相公,你不是有几个同窗今年也要参加会试的?他们可都上京了?” 卢景程回说,苏子岑他们大概要晚上半个月过来。 想想也是,姜彤他们提前好些日子是因为要搬家,这又忙又乱的,自然要预留多点时间,早做准备。苏子岑他们只是赶考,很不用太急。 两人说着话的功夫,平京路就到了,马车慢慢停下来,停稳后,小林总管才在外面喊了一声。 卢景程撩开帘子先下车,然后扶了姜彤下来。 打眼望去,是一座宅子的正面。 两扇红漆的大门,几级台阶具是用大块青石砖铺成,干净又敞亮。 门上当头悬挂这一快大牌匾,上写着“卢宅”两个字。 姜彤一看,又是暗自点头,觉得王爷王妃都挺好,不是说找回来儿子就急哄哄强迫着人改了姓,这样循序渐进反而更容易让人接受。 小林管家在前侧几步引着路,上了台阶,跑过去把门上的大铜锁咔嚓一下打开,推门,领着人进去。 正院门上也提了牌匾,写着“世安堂”三个字。 小林管家忙着指挥着下人把主子箱笼都给搬进来。 姜彤一进来,就已经在四处看了。 很大一处院子,两进三出,抄手游廊相连,刚小林管家边走跟跟他们大致介绍了下,还特别说少夫人如果喜欢花花草草的,右边从月亮门穿过去就是一个花园子,花的品种也挺多。 姜彤猜测,是不是那是俞婉秋知道她爱弄些花花草草的,所以留意了这方面? 八月船上那车上都一路睡了过去,到现在才迷茫着醒了过来,睁开眼就喊娘娘,要找姜彤。 丫鬟把他抱了过来,姜彤接过来抱了一会儿,哄了两句,让他趴在自己肩膀上醒神。 一边指着喜儿慧儿,将箱笼行李分门别类整理。 姜彤一进屋子就发现四处都是干干净净,空气清晰,一丝灰尘都没有,再进屋子里一看,床塌家具妆台等家具一应俱全,都是崭新的东西。 且恐怕不止是新的,还是上好木料打的。 她看了看小林管家,对方才笑着说,因为少爷少夫人住,自然是不敢疏忽的,也让姜彤放心,整个宅子里里外外都是认真打扫过的,或若是屋里哪样东西不满意,说一声他们就给换掉。 姜彤笑了笑,“小林管家辛苦了,没有哪处不满意,都很好,你回去也替我向王妃请安问安。” 小林管家连忙作势不敢当,说应该的,都是份内的事。 眼见着忙完了,小林管家又问姜彤,说看她身边只带了几个贴身伺候的人,是不是还要采买些? 姜彤回说肯定是要的,这么大一个宅子,没几个人恐怕忙不过来,最要紧的是他们没有厨娘。 姜彤初来乍到,哪哪儿都不熟悉,有个有经验的人帮忙,可以说解决了一个大问题。 不过因为今天时候已经不早,小林管家就说他明日上午直接领牙婆过来一趟,让她自己挑人。 姜彤点头应下,如此,小林管家才带着人先行离开。 姜彤让喜儿把东西清点归类放回房间,将八把给带他的两个丫鬟,自己也跟着去整理。 等东西都弄完,天已经擦黑了。 于是开始准备晚饭,晚饭是喜儿慧儿做的,她俩虽不是专门的厨娘,但手艺都不差。 给主子把饭食端过来,喜儿笑着说了一句,“原还准备出去买食材呢,进了厨房一看,里头满满当当的,鱼肉鸡鸭,瓜果蔬菜应有尽有,灶台上的配料调料也都十足的齐全,竟是一样不缺,省了不少事呢!” 姜彤跟着莞尔一笑,“行了行了,不用伺候了,你们也都去吃饭,吃完了早些休息,这段日子大家怪累的。” 两人笑眯眯说了一句谢谢奶奶,才转身出去。 八月在船上的日子也瘦了不少,脸上的奶泡肉没了。船上吃的少,饮食单一,小孩子胃口不好自然是要掉肉的。 现下,他系着个围兜兜坐在桌子前面,望着一桌好菜馋得流口水,举着个勺子,要吃这要吃那,姜彤帮他夹到他的小碗,吃得非常欢快。 卢景程看的失笑。 因今日劳累,大家都是吃了饭,早早洗漱,就各自歇下。 第二日,小林管家果然带着牙婆过来。 牙婆后面跟着两列人,年纪有大有小都有,参差不齐。 个个垂头敛声,规规矩矩,一声不响。 小林管家给姜彤请了安,牙婆也跟着问了好。 几人才开始沟通,牙婆问姜彤要买多少人,今天带来的这些都是不错的,让她随意挑选。 既然是小林管家带来的人,姜彤也放心。 她先要是挑两个厨娘,于是就让她们中,厨艺好的自己站出来,各自自己说说都会些什么拿手菜点心之类的。 她自己暗暗观察了那些人的个人卫生情况,又看言行举止,最后挑了两个出来。 然后又挑了六个看上去踏实勤快的丫头,小厮只选了两个。这一共就是十个人。 他们家算是八月拢共才三个主子,人口简单,这些加上原有的也足够了。 牙婆做成了一单生意也是喜滋滋,然后道:“我就住下早林巷,日后夫人若再有需要,遣个丫头来说一声就是。” 姜彤略微颔首,让喜儿拿了银两交给对方,送人出去。 姜彤不爱为难下人,两个小厮就让洗笔阿贵领着做事。 几个丫头让喜儿慧儿两个教着些看着些。 过了些时日,也就慢慢上手了。 不多久,卢景程的几个同窗具都从万安县好了过来,现下自然都安顿在自家里。 家里什么都有,自然是客栈比不上的。 随着会试的日子一天天接近,学子们或多或少感觉到了些紧张的情绪。 苏子岑和另一个人蒋学谭约着卢景程去了及第楼。 据说这里,乃是个各地学子交流文采学识的地方。 “咱们也去看看别人的情况,我听说今年江南那边又出了个大才子呢,倒是没见过,不知道跟卢兄比起来如何。”苏子里摇头晃脑地说道。 卢景程觑了他一眼,凉凉道:“这么闲,你不如少说这话多看几本书。” 苏子岑不服气,嘀咕,“我这哪里是闲,分明是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嘛。” 卢景程和蒋学谭二人对视一眼,默默不说话,不去理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