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137中文网 > 都市言情 > 古代奋斗生活 > 第五十九章

第五十九章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镇南王和王妃要返回京城的那日, 又来了姜彤这边。    俞婉秋心中舍不得儿子, 但也只能同意他自己的选择。    他们也没有立场去强求。    俞婉最后欲言又止地回头看卢景程的那一瞬, 眸中有万分思绪, 那种亏欠内疚的情绪特别明显。    卢景程只能当做没看见。    隆冬时节总是伴随着刺骨的寒风的。万安县地处靠南, 冬日里的风看似不很凌冽, 细腻温柔的,一点一点来回淌, 但是就这么慢慢穿渗透进你的身体里,钻心刺骨的寒冷滋味,尤为深刻。    时辰尚早, 这条街口没几个人。    姜彤身上披着披风,头上依旧系着抹额,她走下门槛, 和卢景程一起, 送镇南王二人离开。    俞婉秋看起来有些削瘦, 穿着厚衣也不显臃肿,不过精神比以前好了许多。    她说话温柔可亲。    听在姜彤耳朵里很舒适。    虽然相认了, 但卢景程至今还未喊过一声父亲母亲。    姜彤想,俞婉秋大概是在期盼, 但还是失望了, 卢景程并没有叫她一声娘。    马蹄落在地上, 哒哒往前走,车子缓缓离开,姜彤和卢景程这才回转。    ***    时光犹如白驹过隙, 晃眼之间,仿佛还在昨天的事转眼就成了回忆。    二年时间,飞逝而过。    青阳郡的长宁街,这块地段不错,四通八达,治安也好,都是些正经富贵人家住的。    里头有座不大不小的宅子,外头看上去半新不旧,被买下来许久。    主家正是一户姓卢的人家,听说还是个举人老爷。    此时正值八月,天正热,暑气一点没消,还有十来日就是中秋佳节。    这户院子整治得不错,瞧着舒心。    除了主院正屋,东西厢房,还有个两三米长由几根细石柱的石头架,架着葡萄架,绿叶藤条爬满了空空的顶部,结成一叶子网状,绿意盎然。    再旁边是个藤条扎捆成的一个小秋千,小秋千不远处有一大片花圃,里头的花朵植物长的异常茂盛活泼,鲜艳招摇。    院子左侧还有两株树,一株石榴树,一刻桂花秋,果树上面结了满满的石榴,瞧着就喜人,桂花更是开得满院子的香味飘荡。    有两个小丫鬟正搬了矮梯子,一个人扶着,一个人上去摘石榴。    只听其中一个丫鬟说:“等会儿再打点桂花下来,可以做桂花糕桂花饼吃。”    “行。”    这院子有个和风斋,是日常读书的地方。    里头有几个书架子,全是厚厚薄薄的各种书籍,可见主人是个喜弄书本的。    这里地势最高,光线敞亮,位置开阔,开了所有的小轩窗,四面透风,夏日里非常凉爽。    南面往外看,可以看见一小片荷塘,却不知是哪家的。    屋子里面摆了小矮榻,贵妃椅,小摇椅,大的长方桌,四脚椅之类的。因为和风斋面积大,宽阔,所以分隔来摆放,并不会显得很乱。    穿着浅白色衣裙女子正坐在长方桌前面低头写着什么。    时而搁下笔转头去查资料,等查好了再继续在书本上标注。    正这时,一个矮墩墩小家伙从门槛外爬了进来。    噔噔噔走到女子脚边,然后整个身体扑了过去,抱住人的腿。    这女子就是姜彤,两年过去,姜彤的长相更加明媚精致了。    身高呢长高了些许,将近十八岁的年纪,更有少女的风姿。    浓度芊合的身材,骨肉匀亭,莹白的肌肤似乎能透出光来。    她这幅模样,少女姿态十足,怎么看都不会觉得这已经是个两岁孩子的娘了。    姜彤手中的笔顿了一下,一滴墨汁滴便在洁白的纸上,慢慢晕开。    她这才低头瞧去。    腿边出现了一只小肉团子。    两岁的八月。    见姜彤看过来,小孩子仰着脖子,奶声奶气叫了一声:“娘!”    姜彤放下毛笔,把八月抱起来放在旁边的靠背椅上坐好。    低头问:“你怎么上来的?”    和风斋在二楼,下面是一和四面通透的凉亭,然后要走一道楼梯,八月平时都有人带着,不可能让他自己爬上来。    果然就听见那小孩说:“喜儿姑姑抱我上来的。”    姜彤挑了下眉,“那肯定是你闹着要上来对不对。”姜彤丝毫不奇怪,这小孩倔强,要做什么事,如果没达到目的一定会吵闹缠人。    八月张开手,让姜彤抱他。    姜彤跟他说:“我还有事没做完,你先玩自己的积木,等我结束工作再陪你玩行不行?”    以前姜彤跟这样八月说话,但他太小,很多都听不明白,睁着大眼睛,小脸一片茫然。    姜彤不生气,不吼他,带着他做几次,他就渐渐能理解了。    现在八月两岁,却非常聪明。    听懂了,等姜彤在旁边铺好毯子,把积木放上去,再抱着他过去,让他一个人玩积木。    这时候的八月总是很乖,玩着自己手里的东西,偶尔抬头看一看姜彤,然后又玩夹心自己的去了。    等姜彤弄好了自己的东西,八月也完成了自己的拼图。    积木拼图是一只小动物,家里这种积木图形,姜彤给他订做了许多套,有易有难,八月还是很喜欢的。    “娘,你看。”    姜彤简单收拢好桌上东西。才走到八月身边,蹲下来,看了看。    这幅是大公鸡拼图,有二十四块积木,八月完全会了。    “很棒。”姜彤不吝夸奖。    然后伸手抱他,八月在姜彤脸上亲一口,姜彤回亲他一下,两人一起下了楼。    家中丫头打了桂花下来,在井边洗干净,准备拿去做桂花糕。    自从搬来青阳郡之后,家里又买了几个丫头,人多了,也热闹多了。喜儿长大了些,更是稳重了许多,这些小那头都是她管着,规矩也都不错。    八月挣了挣,从姜彤怀抱下来小短腿,噔噔噔跑到石榴树下的竹篮子拿了一个石榴,转身递给姜彤。    “娘,吃吃。”小嘴一张一合说道。    姜彤伸手接了过来,剥开熬成两半,本来想给一半八月,立马想起来,霸占了太小了,好像不可以吃这个?    八月看着姜彤伸出来的手又收回去,完全不知道这是干什么,连忙又叫了两声:“娘,娘,要。”    姜彤告诉他:“八月,你太小了,不能吃这个。”    八月一听就愣愣的,脸蛋立马变得有些可怜,“娘娘,想吃吃。”    姜彤沉吟了会儿,然后说:“那我们换个吃法,把这拿去榨石榴汁,我们一起喝。”    “喝丝牛滋?”    “对啊。”姜彤一边答,一边就把掰开的石榴拿去给喜儿,自己真的一粒果肉都没有吃。    虽然磨成汁有些复杂,但也不是不能弄的。    喜儿点点头,去忙了。    八月见姜彤要跟他一起喝石榴汁,便没有闹。    回头慧儿在姜彤面前夸赞说:“我们小少爷真是特别聪明,又听奶奶的话,在奶奶跟前从来不闹呢。”    姜彤笑了笑,“谁让你们都纵着他呢,他不闹你们闹谁?”小孩子都聪明着呢。    慧儿想说小少爷就是闹脾气也不叫人讨厌。    小少爷长的可爱又聪明,不是那种无理取闹的恶劣的小孩,宠他疼他都来不及。    八月已经跑去喜儿那边,看她有没有去弄‘丝牛滋’,围观她剥石榴。只没一会儿,又跑回姜彤身边,拉着她的一根手指,约她去看荷塘。    “娘亲,荷塘的莲蓬长大开了,我带你去采莲蓬呀。”    小小孩子,童言稚语,有些字尚且咬不准,也不知道是跟谁学的话,姜彤忍不住笑出声:    “八月,那荷塘是别人家的,莲蓬也是别人家的,我们不能随便去摘。”    八月一听,肉嘟嘟的脸蛋皱了起来,好为难的模样:“那怎么办呐,想吃莲蓬。”    姜彤:“你自己想想办法,我也不太知道。”    八月肉乎乎的小手抓了一下脸蛋,嘟着嘴好像真的认真思考了起来。    过了半天,他仰头,对着姜彤道:“让爹爹帮忙,爹爹厉害。”    这家伙的解决办法就是找个厉害帮手。    姜彤笑:“好,那回头你跟你爹爹说。”    八月问:“那爹爹什么时候来?”    “他去你师公家了,等天快黑的时候就回了。”    母子俩有一搭没一搭说着话。    姜彤提着洒水壶子,去花圃里侍弄花草,以及旁边十几盆盆栽,给它们一一浇水。    八月就似一条小尾巴,跟在姜彤狗狗从,他手里也提着一个特制的小花壶,里面也装了水,他有一盆独属于自己的盆栽,是姜彤给他准备的,让他浇水自己养。    八月刚得到这份礼物的时候非常兴奋,然后每天下午的一个任务就是跟着姜彤一起观察花圃,给花浇水。    如姜彤所说,傍晚天黑之前,卢景程就回来了。    两年过去,卢景程整个人的气质愈发沉淀内敛。    他生得极为俊俏风流,斜飞的凤眼,鼻梁高挺,嘴唇厚薄适中。    虽是这般惹人注目的长相,但他又给人一种淡然从容之感,走在路上,大姑娘小媳妇无不偷偷瞧他。    卢景程进屋的时候,八月已经喝上了石榴汁。    姜彤给他身前围上了个兜兜,给他准备了个玻璃杯。    姜彤自身一些习惯修养,和八月相处的时候,就容易教给八月。    比如说,喝不同后的茶喝酒喝果汁那都要配上不同的器皿。    红红的石榴汁,才榨出来的时候,八月自己就会说要纹花的白色玻璃杯装。    他说漂亮。    姜彤莞尔。    八月两只小手手抱着杯子,一口一口喝。    喝一口给要特别满意地“啊”上一声,表情也很陶醉。    恰见卢景程进来,就高兴地叫:“爹爹你回来了哇,我喝‘丝牛滋’啦,好好喝!”    卢景程非常熟练地抱起八月,道:“谁给你准备的?”    “娘娘,我和娘一起喝,不吃丝牛。”小孩子说话就是想起一句是一句,颠三倒四。    卢景程笑了笑,故意问:“有没有给爹爹留一些?”    八月脸上好像有点心虚,大概因为他只想着自己和娘亲了,有种被他爹抓现行的感觉。    半天说不出话,想了半天才软糯糯道:“我,我去问一下喜儿姑姑才知道。”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