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6章 我有一枚“无畏”光环
她一直想来镇上, 就是想给自己攒点钱,便于以后离开。不是说莫家不好, 但她的身份却是莫凡的童养媳,虽然对莫凡有所改观, 但她不喜欢对方, 是不会嫁给对方的。 看到莫母房内的铜镜, 村里人照镜子都只能打盆水看影子, 姜花想到现代的清晰的水银镜。 花了几天时间,用莫父给莫凡买的纸币写出配方,姜花找了一家打听到的最可靠的杂货店进去,打算卖方子。 事情发生的时候, 她已经跟掌柜的谈好。只要他们能够制作出镜子,就会给他钱。 老字号的名声不是平白得来的, 面对姜花这么一个半大的小姑娘,他们没有选择欺压,而是给出一个公道的价格。 然而姜花的言辞太过匪夷所思, 掌柜提出要等东西做出来才能给钱。 这比姜花预料中的情况好,她马上答应下来, 坐在店内等待。 看到老伯被撞倒,不仅没得到赔偿,反被污蔑, 姜花想到家里的老人,这才冲出去。 ****** 集会就是图个热闹,卖的东西五花八门, 种类却不多,莫凡小半天下来就看了个遍。 他的身形虽然占优势,但还是太小,集会人来人往,很容易被撞到。周凛玄一直很自觉地护着他,即使动作傻气,但莫凡能感受到那份爱护之心。 “走,我们上去坐坐。”莫凡拉住男人的衣袖,止住他往前的姿势。 集会热闹,酒楼的生意却清下来。大家都凑热闹去了,谁愿意坐在酒楼里看着,不去玩乐一番? 周凛玄抬头,一条长幅挂在杆上,上面写着酒家的名字,“有好吃的吗?” 莫凡傲然道,“当然。” 这是镇中最大的酒楼,走得近了,能看到大门口悬挂的匾额,门内站着一位店小二,随时迎接入门的客人。 刚踏上台阶,楼内就有小厮迎出来,“两位是吃饭还是喝茶?” 一个大人,一个小孩,虽然这个大人看起来有点……傻,小厮还是将询问的目光朝对方看去。 他们楼在镇上名气大,不少达官贵人都会来,楼内的小二也炼出一副眼力见。 在楼里工作久了的都明白,不能以貌取人。眼前两人虽说衣着简陋,但不像是会吃霸王餐的。即便他们看走眼,楼里的保镖也不是吃素的。 莫凡挑眉道,“楼上有位置吗?” “有有有,两位客官里边请。” 酒楼内装修崭新干净,像是刚翻新过的样子。镇上的屋子跟乡下是两个完全不同的风格。干净水泥白灰修葺的墙面,漆上朱红色的实木屋梁、顶柱,大气而又不失古朴。 大堂内零星坐着一两位客人,逛集市累了在楼内喝茶稍作休憩。 大厅内,一溜儿排列整齐的乌木桌凳,让人看了心情舒畅。踩着木制楼梯上到二楼,一侧是一间间闭合的包间,另一侧宽敞明亮,桌椅排列的没有一楼密集,不会显得过意拥挤。 小二低头哈腰在前头引路,莫凡目不斜视。 见状,小二心里暗暗思揣:莫不是他也看走眼?这是来体验生活的小少爷? 周凛玄跟在莫凡身后,一脸见惯了的从容模样。他虽然没有记忆,但身体的感觉还在,是以见到这不输富裕人家的装饰,并不露怯。 “有没有好点的位置,可以看到外面大街的。” “请这边来,客官您看这个位置怎么样?” “嗯。” 莫凡点头坐下,“给我们介绍下你们楼里的特色菜、点心什么的。” “好嘞。” 小二很有经验,像是经常遇到这般客人,边给两人沏上茶,边口若悬河说起来,细数楼内颇受好评的名菜佳肴。 莫凡点了几个自己爱吃的,挥手让人离开。 楼内的装修颇具古韵,让见惯现代装修的莫凡眼前一新,却达不到让莫凡吃惊的程度,只能算作一般。 “这里能看到好多人。”男人在小二离开后,迫不及待地趴在窗边往下看,眼中满是新奇。 “好玩吗?” “好玩。” “等会还有好吃的。” “好吃的,跟康康哥一起吃。” 莫凡,“乖~” 等了没一会功夫,小二就端菜上楼,看到自己以为是护卫模样的男人坐着,也不惊讶。 很多玩这一套的小少爷为了让人挑不出错,都会让自己的随从跟着坐下。 此刻接近午时,两人一个是身强力壮的大男人,一个是长身体的孩子,街边吃的小点压根填不饱肚子,看着一桌色香味俱全的菜,食欲旺盛。 小二上完最后一个菜,解释道,“我们楼内最有名的当属镇上名酒女儿红,两位客官可要尝上一尝?” 古人早熟,七八岁的儿童就能进酒,莫凡的年纪显然是足够的。 “那来一坛,不在这喝,等会我们走的时候给我们打包带走。”见男人眼中露出兴味,莫凡略一思索便道。 “好嘞。”店小二将手上的白巾甩到肩上,应声下楼去取酒。 莫父莫母带了干粮,不需要莫凡操心,而女主,想必她自有法子应付,莫凡心安理得吃起菜来。 村民家家烧菜煮饭,每年都只那几样家常菜,莫凡实在吃腻了。终于尝到不一样的菜式,吃得美味。 “吃,吃。”男人扯下一个鸡腿,却不自己吃,放入莫凡碗内。 莫凡微微一笑,不客气地吃起来,“另一个你吃。” “康康哥吃。” 下午时分,集会渐渐散去,路上的人还有不少,却不似刚开始那般摩肩接踵的狭隘。 两人大包小包地跟姜花汇合,回到莫母所在的摊位上。 “康康哥,送给你。” “这是什么?”莫凡接过姜花手上的镜子,上面清晰地照出自己略带惊奇的脸。 “这是镜子,跟一般铜镜不一样,照的特别清楚。”姜花兴致勃勃道。 试验很成功,水银镜的诞生,让掌柜的都无法将铜镜称作镜子了。姜花收到一笔不菲的酬劳,自然心中欢喜。 “哪来的?” 姜花眼珠一转,已经想好说辞,“我碰到一个卖杂货的老人,他让我帮他一个忙,然后送我的。” 莫凡:…… “我以前都没见过这么清楚的镜子。”莫凡这话不是对姜花说的,而是自语。 的确,铜镜虽然能照出人的模样,却不清晰,只能看个大概。在这个年代,有一面镜子就已经是非常方便的事,哪还管它清不清楚的。 莫母的东西卖的差不多了,还剩下一小部分,估计也卖不出去,见三人回来,便打包准备走人。 莫父站在一旁,身边是采购的物品,显然是早就回来了。 莫母边帮莫父收拾,边问道,“康康买了点什么?” “吃的。” 莫母点头,想来一个小孩,也就买点吃的玩的。 “娘让你爹买了肉跟面,晚上回去擀面皮包饺子吃怎么样?” “嗯。” 姜花跟在莫母身边帮忙收拾,男人帮着将东西搬上车,也就莫凡站在自家的牛边,懒散的看几人忙活。 大包小包的来,再大包小包的回去,热闹散去,有人欢喜有人忧。喜的是自家的东西卖出一个好价钱,忧的是没赚到多少钱,还花去不少。 男人身上穿的是莫父的旧衣服。莫父比男人矮上不少,穿着裤管袖管都短上一截。临走前,莫凡带人去成衣铺买了两套换洗的,一套当场给人穿上,一套放在包袱里没有拿出来。 莫母嗔怪道,“你怎么不给自己买两套新衣服穿?” 大力毕竟不是自家人,指不定什么时候就恢复离开,穿旧衣服就行,哪需要特意去买新衣服?成衣铺的衣服比自家买布做的贵上一倍,早知道儿子会给人家买,她就让二丫帮人给做一套得了。 “我给大力买衣服,自己就不买了。” 莫父有些惊奇,儿子什么时候也会顾虑这些了?竟然开始为别人考虑,难道真的是那几本书的功劳? 这么想着,莫父暗暗决定等会多买上几本书带回去。 姜花抿嘴笑,站在一旁乖顺低头,深藏功与名。 姜花确有功劳,是让他自然改变的契机。 回到家,正赶上做晚饭。 每年的集会不是所有村民都会去的,有些人家东西少,就让人捎带上卖一卖,能卖掉最好,卖不掉也就算了。或者让帮着带点东西回来,比如油盐醋酒之类的生活用品。 东西少,村民都乐意帮忙,而且也不是全无好处的,请人帮忙的会给愿意帮忙的人家送点吃的,不多,也是一份心意。 莫母和面,莫父用买来的东西修理家里有缺陷的用品。在夕阳的余晖下,忙忙碌碌的一家人,透露出淳朴的温馨来。 姜花在一旁切肉剁馅,只等莫母的皮子赶出来,一起包饺子。 姜花得了两面镜子,一面给了莫凡,一面给了莫母,让莫母一阵欢喜。 年轻的时候,莫母也是村上的村花,即便现在年纪大了,爱美之心却一直没减。见到这么一面将人照的纤楚立现的镜子,心中高兴之下,看姜花也就更加顺眼。 这孩子自来到自己家,听话勤奋,手脚利索,有东西也不私藏,的确是个好孩子。对自己孝顺,以后嫁给自家康康,也不会出现恶妇临门的不幸。 村上成亲的人家,真正同村的却不多,娶的都是外村的媳妇,很多听起来好的,一进门,就是另一副模样,这些事莫母见得多了,这才在莫父捡到姜花的时候,决定将人留下来。 自己□□出来的媳妇,总归比外面不知底的好。 没见新妇不是将婆婆气得呛人,就是离间娘儿关系,让儿子疏远娘的,没一个真正省心的。儿媳熬成婆,熬的可不止儿媳,婆婆也不好过。 作者有话要说: 作者昨天去春游,然后回来头疼,吃完饭就睡了。结果,到了十二点居然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