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137中文网 > 都市言情 > 七零年代致富手册 > 第40章

第40章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时间荏苒, 转眼到了一九八一年的夏天, 傅小雨马上就六岁了, 到了该上学的年龄。    虽然不到六岁,她的身高体重在同龄孩子里是最出挑的,高挑的个子, 微胖的身材,粉嫩嫩的皮肤, 精致的五官, 就像观音娘娘身边的仙童,说起话来小大人一样, 又活泼爱笑,懂事孝顺,深得家人和亲朋好友的喜欢。    如今她的冰棍已经做出了十几种口味,不但有各种雪糕,还有香甜冰激凌,各种水果味冰沙等,在冀镇风靡一时, 也是学校最最吃香的零食,连大人也都爱上了这冰冰凉凉, 又香又甜的东西,每年夏天必是要吃冰棍才算是过了夏天。    许多眼红的商家也想自己做冰棍卖,奈何没办法在夏天把冰棍成冻,就算自家做成了冰窖,做出的冰棍成本也相当高, 根本卖不出傅家冰棍那么便宜的价格,只好都到傅家批发冰棍卖。    傅家地窖便真的成了地下冰棍厂,供应着整个冀镇的冷饮,并有向X省蔓延的趋势。    傅家除了傅老头种自留地,李秀芝做衣裳外,都参与到做冰棍里来,后面人手不够,就听傅冬月的建议,把能干又吃苦耐劳的张雄叫过来帮忙,张雄辞去了供销社的工作,参与到傅家的冰棍行业中,每个月的工钱比供销社高了不止一倍,整日笑嘻嘻的,捉摸着啥时候存够了钱向傅家提亲,把心爱的冬月妹妹娶回家。    李秀芝摆了两年地摊了,已经有了许多的回头客,连学校的校服也都找她定制,家里的旧缝纫机换成了新的,每天西屋都会传出缝纫机工作的声音,代表着李秀芝丰富的客源。    而傅小雨做冰棍的材料,如巧克力、牛奶,奶烙之类,以及李秀芝的布和线都由在外跑运输的傅有田供应,他开车在各大省城奔走,认识了许许多多的商家,经常能买到最时新的物品,而且价格比市面上要低许多。    烈日炎炎,知了热得翘起屁股直叫唤,傅家后院十分热闹,不少人等着批发冰棍,傅老太一边拿着冰棍往箱子里装,一边看着货单子指挥着儿子闺女干活,颇有领导风范:“成家杂货铺绿豆雪糕三百支,蛋筒三百支,张家百货铺冰激凌二百支,白糖冰棍三百支,都动作麻利点,别让客人等!”    傅有粮、傅冬月、张雄三人被指挥得团团转,但还是头脑清醒,动作麻利的将傅老太要的冰棍拿出来给她,装好各家铺子要的,兼职做冰棍的傅老头提着箱子出去交货,五十多岁的老头,走起路来脚步生风,比小伙子都跑得快。    这两年傅家日子过好了,傅小雨更注重家人的身体健康,让他们劳逸结合,勤加锻炼,饮食规律,加上他们都是劳动分子出身,身体底子好,又是吃绿色食品长大,保养时间一长,便明显要比同龄人衰退得慢些。    这两年傅家二老一点也没有变老的迹象,用他们的话来说,他们还等着将来孙女赚了大钱享福呢,怎么能老得太快?    傅老头把冰棍拿出去,念了单子上商铺的名字,便让人来点收,确认无误,收钱交货,再接别的单子,动作一次呵成,说不出的老道,不知道的以为他干了一辈子生意。    拿到冰棍的都乐呵呵的从后门走了,没拿到的还在着急的排队等待,拿货这么辛苦,价格不卖高点都天理难容了,可是傅家却有言在先,谁要是不按他们定的价格卖,冰棍就不批给他们,所以,想牟取暴利的商家就绝了心思,老老实实薄利多销!    傅小雨这样做也不是想多管闲事,而是想让更多穷人吃到她做的冰棍,而且现在土地承包制度还没有落实到位,农民日子虽然好过一点,但还是穷,这个时候把物价往上提,她做不到。    穿越过来六年了,她是看着傅家从苦日子过来的,是看到过家里的孩子吃上一块肉那幸福满足的样子的,她不想让穷人家的孩子吃支冰棍都觉得是奢侈,她希望更多的穷人吃上她做的冰棍,把幸福和希望带给穷人,让他们不绝望不放弃,努力生活,发奋图强!    东屋里,缝纫机发出悦耳的声响,李秀芝一边做着衣裳,一边哼着小曲,能把自己喜欢的事情当成事业的感觉真好。    这两年赚了不少钱,除了交一部分到婆婆那为日常开销,其余的都存起来了,女儿说再过两年就到镇上去租个铺面开服装店,这几年虽然辛苦,但是在为以后搭桥铺路,先苦后甜,而且她一点也不觉得苦,反而乐在其中。    做成一件,她仔细的检查,不让衣裳有一丁点的瑕疵,女儿说,质量是留住顾客的关键,只要质量好了,价格自然而然会提高,如果质量不好,价格再低也不会有回头客,做生意,回头客是重中之重。    想到那小小人满脑子的生意经,李秀芝露出慈爱的笑容,上辈子一定积了许多德,才能得一个这么能干的闺女,她一定会好好珍惜的,努力干活,让女儿过上最好的生活!    而那满脑子生意经的小小人,此刻正在东屋打算盘,手指如飞,算盘珠子被拔得啪啪响,算好后,她拿起一支精致的钢笔在账本上记上一笔。    这支钢笔是她五岁生日的时候郝兵给寄回来的,真应了傅冬月那句话,年年生日,年年礼物,还不带重样儿,但郝兵的付出得到了回报,傅小雨现在一看到自己家那些东西就能想到那个长得比女孩子还漂亮的小男孩,以及他偷袭她的那个吻,想忘也忘不了!    记上账后,傅小雨继续打算盘,这是她缠着傅老头学的,傅老头早年在酒楼做过账房的帮工,一手算盘打得直溜,傅小雨想着这个时候估计也还没有计算器,唯一能算账的除了口算心算笔算就是算盘了,前三都费事,只有后者方便快捷,她便央着傅老头学了打算盘。    上辈子用的全是高科技,连算盘的样儿都没见过,如今学起来还真有难度,足足学了半年她才上手,到现在总算能打溜了。    傅小雨在算今年上半年的账,七九年夏天刚开始卖冰棍,半年下来赚了九百块钱,而李秀芝的衣裳靠摆地摊,十天摆一次,一次可以卖五十块左右,一个月大约有一百五十块,冬天是旺季,比平时多了一倍,半年就赚了一千二块,八零年,也就是去年一个夏天的冰棍赚了两千一百块钱,李秀芝的衣裳一整年是两千五百块。    至于今年上半年……    傅小雨算完最后一笔,冰棍是一千六百块,衣裳一千七百块。    这两年一共赚了一万块钱左右,傅小雨看到这金额数有些咂舌,两年时间,傅家靠卖冰棍和摆地摊卖衣裳竟成了万元户,她都不由得在心里感叹一句,牛叉!    赚这个数还是因为她的冰棍卖得便宜,要是卖得贵还不止,不过转念一想,也许卖贵了也就没这么好的生意了呢!    而除去一家子的开销和工钱,如今账上的余额是六千五百块,等于这两年的开销和工钱就有三千五百块钱,真是赚得多出得也多,要搁以前的老傅家,一辈子也别想能花出去这么多钱。    拿着算盘上下摇了摇,把珠子摇整齐,合上账本,露出一个笑来,目前为止对生意还算满意,但满意不满足,现在只是万元户而已,傅家一大家子住在一个破屋子里,以后要建新房子,几个哥哥要娶媳妇儿,家人得盘店面做生意,样样都需要钱,要真是干起这些大事来,这点钱远远不够。    所以,革命善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    晚饭时候,傅小雨将家里的账目公布给一家子知晓,大人们都激动得满脸通红,而四个臭小子则在屋里蹦跳了老久,这里面的每一毛钱都是一家子辛勤的付出,他们高兴也是理所应当的。    高兴完,一家子坐下来商议正事。    傅老头说:“上面已经下达了明文规定,各个生产队都要实施土地承包制度。”    “那地是个咋分法?”傅老太问。    傅老头答:“按人头,不分男女老少,每人估计是四分地。”    “才四分?”傅老太惊讶:“咱家人多的还好,一人四分,就算不算有军一家子,也有四亩多,人少的可咋整?耿老弟家就他一个,分四分地给他,咋养活自己?”    傅冬月说:“耿大叔不是大夫嘛,也不靠种地养活自己。”    傅老头看了傅冬月一眼:“上面还说了,闺女出嫁前可以分地,但出嫁后地就得上交国家,另行分配。”    “啥?”傅家上下都是一惊。    傅冬月揪住自己的大辫子:“爹,这是啥制度嘛?我都二十了,在家也待不了几年,我们要是把地给种肥了,又得拿出去给别人种,这多亏啊!”    “上面的政策,我有啥法子?”傅老头抽了口烟,闷声说。    傅小雨看看自己,还好她还小,离出嫁还有好些年,不然她的地也得上交,多亏呀。    李秀芝说:“爹、娘,那是不是让二哥早些和他对象结婚,这样咋家又可以多分四分地?”    傅家状况变好后,有许多人来给傅有田说对象,但傅有田都不同意,直到去年,他自个找了个对象,对方家也是生意人,长得不太出众,但为人和气温柔,重要的是对小饼小馍两个孩子很好,傅家上下都觉得满意。    傅老太直点头说:“嗯,小米他娘提醒我了,这事得赶紧告诉有田,让他们再忙也得回来把婚结了先,好分地。”    作者有话要说:  两年就成万元户,爽歪歪呀!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