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7章 阴险损招
有些事情,不管你千算万算,千防万防,或许都会想不到,因为他们压根就没想过要对你做什么,而是在逼着你们去做什么。 此时此刻,沈梧就被逼上了…… 凡是在沈氏米铺买了米的人纷纷找上门来说米有问题,吃了这里痛那里痛,但是却又说不出症状来,所以即使明知这是栽赃陷害,却也束手无策。 而更人郁闷的就是米铺只是一个开端,紧接着盐铺,百货铺,都出现了这种问题。 很是奇怪的是,分明都是些老顾客了,却像是约定好了一样,纷纷过来找茬,而且说辞还千变万化,真是苦了他们了。 沈落心站在人群中央,哭笑不得。 明知是用烂了的招数,但是却也一点办法都没有,能控制一切,却始终控制不了人心。 很多事亲眼看着在眼前发生,却无能为力,此时此刻,沈落心唯一的想法就是,既然如此,那就索性随他去。 沈书竹虽然极尽全力的在周转,但是,又有几个人愿意得罪权势呢?所以他基本相当于是在做无用功。 不过短短几天时间,沈家所有的生意来往几乎断了个干净,连带酸辣粉店跟沈桐的饭店都没能逃脱厄运。 这一切的变化,其实沈落心早就有准备了,只是没想到会来得这么快,这么烽火连天的。 看着已经没有人烟来往的店面,沈落心倒也是说不上有多伤心,这些算来算去都不过是身外之物,生不带来,死不带去的,但是,不管怎么说,这些都是沈家的心血,就这样只能眼睁睁的看着从眼前等着他落败,怎么说都是有疙瘩的。 “爹,对不起。”沈落心无不惆怅。 沈书竹看了她一眼,摇了摇头,“沈家该有此一劫,倒也无所谓,只是以后大富大贵的日子怕是没有了。” 真是无比心酸。 “不过也没事,幸好你们都长大了。”沈书竹叹了口气,像是放松了些,又像是有些哀愁。 “爹,之后怕是不会这么简单的,或许这只是个开头而已。”沈落心觉得这件事肯定没有这么简单。 对于她的观点,沈书竹也很是赞同,“估计接下来的日子我们不会那么舒坦了。” “那他们还想怎样?”沈深很是气愤,都已经断绝了他们所有的生意来往了,接下来还想怎样? 而沈落心的预言也没有错,在接下来一段时间里,虽然沈家表面看似平静,但是很快,沈家就遭到了各类催账,因为多年的运转,整个沈府看着是风光,但是,很多钱其实都是在周转之间。 转眼间,昔日偌大的沈府整整不过半月的功夫,就已经转手他人,竟连一个府邸都没能保住。 沈落心本想着将之前那些私藏起来的钱来是缓解下当下的窘态的,却被沈书竹给阻止了。 其实沈落心也知道,现在他们要做的其实并不是如何如何去挽救,而是要装惨,而且是越惨越好。 想来,也只有他们足够惨,才能让背后的人感受到成就,心里也才能舒服点。所以,即使沈落心之前用顾念的名义私底下分明买下了一栋房子,却也没有搬进去,既然他们想看,那就看。 沈家落魄得太快,也太诡异,不过,众人在乎的并不是这些,又或者说,他们心里其实也正在暗地里高兴也说不定。 槐家在关键时候伸出援手,沈书竹安排几位夫人都先住进了槐府,至于其他的丫鬟小厮就先能解散的就先解散,至于沈家的其他的儿女,平时怎么着现在就依旧怎么着。 反正本来就不是娇生惯养长大的,这点苦还是能吃下的。 “你们接下来怎么打算?这明显就是冲着你们来的,现在整个南阳,何家可以说一方独大了。”槐秋来问。 “你说这何书翰不是还挺老实的一个人吗?老了老了,倒是野心膨胀了,而且,这事情未免做的太明显了?” 沈书竹摇头摇头,“这事并不一定是何书翰做的,但是这个大家看到的表象是他所为罢了。” “怎么说?”槐秋来倒是没有想那么多,因为按照一般人的想法来说,这明眼人一看就知道是何家在背后搞的鬼啊。 但是,知道又如何呢? 反正有太子撑腰? “你觉得何书翰老实,其实他本就老实,或许他也并没有想到事情会发展到这一步,但是他已经上船了,就下不来了而已。”沈书竹如此一说,槐秋来却是立马就懂了。 “你是说,太子利用何家报复你们?” 沈书竹但笑不语,可这笑里的意思却已经再明显不过了。“可是这又是为了什么呢?太子绕了这么一大个圈就为了这样?他图什么呀?何家能给他什么呀?” “至于这其中的弯弯绕绕我也暂时还没想通,但是,太子要报仇,定然是不会自己动手的,毕竟当初是皇上同意的,如果他动手那就是在打皇上的脸,可是这口气不管怎样都是要出的,那到底要怎么出呢?或许这就是他的初衷。”沈落心插话道。 “而且我觉得按照太子的心里怨恨程度来说的话,我们这样的程度一定还没达到他心里的满意程度,毕竟,对于沈家来说,所有的一切也都只是丢了些身外之物而已,并没有大问题。” “你的意思是……”槐秋来被自己的猜想给吓到了,若真是如此的话,那……简直不敢多想。 “或许是的,更多的他可能是想给我们精神上的折磨。”沈落心的一句话应征了他心里的所想。 “可是,他还有什么把柄呢?还有什么后招呢?”槐秋来很是担忧,虽然他跟沈书竹平时有种势不两立的感觉,但是关键时候还是很给力的。 “暂时还不知道,走一步看一步。” 这不是沈落心消极,而是她真的想不出李应承会出什么招。 但是,有些事情来得很快,甚至快到让他们措手不及,就在他们还没有完全反应过来的时候,另一桩事情就毫无预兆的发生了。 或许正是应了那句打铁须趁热这句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