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 人命关天
蓉县临江, 晨时有雾,雾散后, 阳光照下来,将这城郭照得一派清朗。 县警局安排了车, 还有两个便衣警察。 车辆穿过繁华的大道, 驶向临近边郊被一隅——老城区。 老城区的街道嘈杂无章, 街道纵横复杂, 稍不注意就会迷路。 林北钦下了车,眯了眯眼。他通身休闲西装,身材挺拔清健,似不染尘埃, 在这样老旧的街道里,格外引人注目。 他目不斜视, 带着叶臻穿过巷道,来到其中一位失踪儿童的家。 这是一户外来打工的人家,一家四口拥挤在狭窄的房屋里, 屋外支着烧煤的炉子,旁边放着锅碗瓢盆。 孩子失踪后, 这家人失去了正常的生活,白天全家出门寻找,四处张贴寻人启事, 到了晚上,就到工地上打打零工,补贴家用。 见到警察, 他们已不像以前那样激动了,他们的悲怆隐忍而平静,让人难受。 林北钦走进屋内看了看,片刻后就退了出来。 他站在屋檐下,一手插在兜里。隔着一段距离,也看不清任何表情。 叶臻向这家的女主人王淑霞询问情况。 王淑霞眼眶一红,抿着唇说:“我当时刚从工地上回来,本来很累了,但想到小宝还没吃饭,就让他坐在屋檐下等。”她抬手指着一旁的炉子,说:“我当时就背对着小宝炒菜,等饭菜做好了,小宝就不见了……” 叶臻蹙眉,“你当时没听到动静吗?比如脚步声之类的。” 王淑霞摇头,“我没听到,我……我当时很累很累……炒菜的声音又挺大的,小宝就坐在我背后,我什么都没听到。我一转身,小宝就不见了,我到处找,都没看见他。” “周围的邻居也没注意到吗?”叶臻狐疑。 王淑霞双手死死地绞在一起,“没人注意到,我都问过了。” …… 接下来,叶臻和林北钦走访第二个失踪幼童的家。 依旧是在老城区,不过与上一家相距较远,有几分钟车程。 失踪幼童四岁半,失踪时间是一个多月前。 幼童的父母是附近的工人,家庭较好。 母亲依旧无法接受孩子失踪的事实,形容憔悴枯槁,坐在沙发里,抱着孩子的照片一言不发。 孩子父亲接待了叶臻和林北钦。 林北钦依旧负手而立,走到屋门前,目光漫然地逡巡着室内的情况。 “叶警官,请喝茶,”孩子父亲说。 叶臻道了谢,说:“抱歉,我想再了解一下孩子失踪时的情况。” 孩子父亲悲痛地低下头,说:“那天我和老婆都去厂里了,没在家。临走前,让甜甜奶奶带。她奶奶平时在家里无聊,就带着甜甜去找朋友玩。她和朋友在一起跳广场舞,也领着甜甜跳,等跳完时,就发现甜甜不见了……” 临近中午,太阳灼热,气温升高,叶臻和林北钦上了车,快速整理走访的资料。 “孩子失踪的情况大致相同,都是在大家不注意时走失的。”叶臻打开笔记本,说:“有一个孩子,是在母亲全神贯注地玩手机时不见的。” 话音刚落,后座的一个便衣就怒斥:“这都是些什么家长?没心眼儿吗?” 叶臻不置可否,林北钦依旧沉默着,修长的手指在膝盖上轻灵地跳跃。 便衣擦了擦汗,说:“林教授,叶警官,我去给你们买点儿水。” 叶臻看向窗外,清明的光朗朗明媚,她突然推开车门,说:“我去买。” 她下了车,拐过一条巷子,终于找到一家不起眼的商店。 商店外安置着冰箱,她刚上前打开冰箱门,一道身影从身后罩了下来。 她回头,发现是林北钦。 “教授?你怎么来了?” 林北钦摘下墨镜,盯着她看了一瞬,说:“你不能喝冰水。” 叶臻没在意,问:“你想喝什么?” 两人快速挑选了几瓶水,用塑料袋提着往回走。 路过一个街角时,叶臻将两瓶矿泉水倒在水沟里,拎着空瓶走。 不过片刻,迎面走来一个衣衫褴褛的老人。 老人手里拖着一个编织袋,目光四处搜索,最后定在叶臻手里的空瓶上。 叶臻自然而然地走过去,即将把瓶子扔到垃圾桶里时,老人开口了:“姑娘,能把瓶子给我吗?” 叶臻一顿,转身把瓶子递给他。 “谢谢,”拾荒老人说。 “你还需要瓶子吗?我车上还有许多,”叶臻说。 拾荒老人戒备地看着她,行动有些畏缩。 叶臻淡淡一笑,说:“其实我是想向你打听点事。方便吗?” 拾荒老人连忙扎紧编制口袋,有些无措,“你……你要打听什么,我可什么都不知道啊。” 叶臻轻声说:“我听说,这里好像有几个流浪儿童,怎么最近都没见着人了?” 拾荒老人脸色一松,说:“前些天的确有几个,但这些天少了,估计被家人带走了,或者被救济了。” 叶臻问:“你和他们熟吗?” 拾荒老人说:“不熟,我不过我有时捡东西时会碰到他们。” “他们有多大?”叶臻问。 “五六岁,或许还小些,瘦不拉几的,很可怜。”拾荒老人说。 问完话后,叶臻果然将老人带回去,拿出车里的空瓶子。 车子里有十几个警察喝完水的空瓶,叶臻蹲在地上,用塑料袋装好,递给老人。 林北钦站在清朗的光里,长身玉立,垂眸看着她。 她蹲起来,身体小小的一团,似乎比车轮胎还小。 老人走后,他把她带进车里,说:“最近你也要小心些。” “为什么?”叶臻不明所以。 林北钦目光深邃而柔软,说:“你有时候看起来也很好拐。” 叶臻:“……” …… 下午,叶臻和林北钦回了趟县警局。 队长李宏连忙组织了一次短会。 负责此案的人到达会议室,正襟危坐地看向林北钦。 午后的阳光有些慵懒,警局的人却个个神采奕奕。路征端坐在会议桌一头,手指在电脑键盘上快速翩飞着。 其实,在林北钦到来之前,警队的人对这起案件就有了初步的推测,但案情却难以进展。 如今连局长,都把破案的希望压在了林北钦身上。 他也非常想看看,这位令人敬仰的神探,是否真的有传闻中那样的风采。 这时,叶臻在林北钦身边坐下了,她和林北钦无声地交流之后,缓缓地站起身,说:“大家好,我来简单地谈谈我对此案的看法。” 众人一惊,似乎没料到林北钦会让叶臻发言。 听闻这个叶臻只是他的实习徒弟,从警不到两个月,资历非常的年轻。 而林北钦神色泰然,唇角轻扬,笑意有些骄傲。 叶臻不卑不亢地开口了:“凶手是本地人,或者在本地生活过很长一段时间。 他非常熟悉老城区的环境,大有可能就住在老城区那一片。 性别男,年龄20到45岁,相貌普通。 他是单独作案,作案时,应该使用了交通工具,但他的车并不起眼,甚至有些破旧。 他有一定的反侦察能力,作案时,都避开了监控摄像头,甚至避开了群众的注意。 他作案的时间不固定,有时是早上,有时是下午。我推测,他没有从事朝九晚五的工作,而是上早班或者晚班。对于此,我个人认为,他可能是快递员、司机、送水员、送外卖的,或者附近的工人等。 他的被害对象,都是三到六岁的幼童。这样小的孩子不需要用语言诱拐,只需要捂住嘴快速抱走就好。 他和被害人的家属不认识,和他们之间也没有矛盾纠纷。但他一定在某时某地,观察过被害人的行动,了解过被害人的情况。” 她语气平缓,气息稳定,紧接着沉声说:“他拐走的那些幼童,很可能都死了。我们要快速找到幼童的尸体,以便有更多线索破案。” 路征等人本在专注地倾听,对于叶臻的某些观点,他们也非常赞同。 当她说完最后一句时,满室一静,一下瞬,众人一片哗然。 路征沉静地看向叶臻,她脊背挺直,安静地站在林北钦身边。 李宏脸色很难看,阴沉到了极点。 他问:“叶警官,你怎么知道这些幼童已经死了?” 叶臻迎上他的目光,笃定地说:“因为,我们遇到了一个非常变态的连环杀手。” 众人倒抽一口凉气。 多少警察从警后,都难以遇到这样变态的连环杀手。连最容易出变态杀手的美国,经过确认的也只有四十几个。 小小的蓉县,最常见的案子,不过就是偷摸拐骗,就连穷凶极恶的凶手都很少见,更别提这样残忍的变态了。 李宏用手捂住脸,许久没说话。 片刻后,他看向林北钦,“林教授,确定吗?” 林北钦直视他,说:“人命关天的事情,你说呢?” 众人沉默片刻后,李宏点点头,说:“接下来,两件事。第一,严格排查老城区的人,尤其是和被害人家属有过接触的;第二,全城搜查幼童的尸体。” 林北钦若有所思,说:“尸体很有可能被凶手藏起来了,但一定离他的家不远,甚至肯有可能,就在他的家里。” 李宏起身,说:“好,我这就安排警力去查。” 作者有话要说: 本案的相关侦查心理学侧写,参考资料 《犯罪心理学》第11版李玫瑾译, 以及《地理学的犯罪心理画像》美 迪.金.罗斯姆着,李玫瑾译。 非专业写手,若有漏洞,请温柔指正,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