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
谢氏进来的时候,姜琬神情平静,好像屋里并没有发生过什么。 见她衣服放在床上,谢氏问:“还没有洗吗?” “正打算要水。” “那我不妨碍你了。”谢氏拿出一样东西放在桌上,“我是想到你这细皮嫩肉……这里虽然好,但是蚊虫太毒了,被咬到很难受,你看着就是个招蚊子的。这驱虫的药膏,是以前阿耀让太医给我配的,你拿去用。” “那您还有吗?” “有,我带了好些。” 谢氏笑一笑,转身出了去。 姜琬看着她的背影,微微叹口气。 也许萧耀能说服皇上,可谢氏怎么办呢?她是希望萧耀娶个家世显赫好比莫政君这样的,也不知她会不会因此恼恨上自己?想到此事,又是一阵犯愁。 傅媛被押入大牢,隔得几日,傅英四下打点,可以去看看她。 金枝玉叶般长大的小姑娘瘦了一圈,整个人都非常憔悴,傅英心疼,低声道:“妹妹,你别担心,我肯定能将你救出来的。” “哥哥!”傅媛哭起来,“我害怕,哥哥你真的能救我吗?” 谁都怕死,别说这么年轻的傅媛了,她而今真的后悔被莫政君利用,做出害人的事情来,早知如此,她应该让双角蜂去咬莫政君! “哥哥,你能不能去求求皇上,或者皇后娘娘?”傅媛从铁栏里伸出手来,拉扯傅英的袖子,“若是皇上肯松口……” 傅英眼神一暗。 他怎么没去求,只是一开口就被皇上的茶盅砸了,他心里清楚,傅媛这死罪恐怕就是皇上的旨意,而且他对自己也有所不满了,也许是猜到他射箭引开官兵。若是追究下去,自己的官帽也不能保住,权看皇上的心意。 “阿媛,我会想办法的。”他将一盒吃食递给她,“你在这里吃的不好,我叫厨子做了一些拿过来,你尝尝。” 哥哥的样子,让傅媛心头一跳。 看起来,好像皇上不肯? 傅媛心口一滞,她做了这样的蠢事,在皇上皇后眼皮子底下毒害姜琬,这姜琬又是萧耀喜欢的姑娘,宫里怎么可能善罢甘休?她为什么要这样为难哥哥呢! 都是她的错,傅媛拿起吃食,笑道:“我会好好吃的,哥哥。” 见她笑得苦涩,傅英拉住她的手揉了揉,安抚道:“妹妹,用不了多久你就能出来的,你不要害怕,过几日,我再来看你,给你送吃的……” 他在她耳边低语,傅媛穿过他的肩头,看到门口站着两个衙役,死死盯着他们说话,她不禁打了个寒颤。 这是天牢,假使皇上不准备饶恕她,她又怎么可能出来?哥哥难道是打算劫狱?她浑身一冷,这里守卫如此森严,能成吗?万一不成,不止她,哥哥也会被定死罪的,而且就算救出来,哥哥这侯爷还能当吗,他只能跟自己隐姓埋名,一辈子都东躲西藏了罢。 借着牢里昏暗的光线,她打量一眼傅英,哥哥生得英俊不说,又有侯爵之名,前途敞亮,是京都炙手可热的年轻公子,她怎么能因为自己,真的把哥哥毁了。 “哥哥,等我出来之后,我们都不要那么执拗了,我不再喜欢卫公子,哥哥也不要喜欢姜姑娘,到时候我替哥哥选个好大嫂,跟哥哥情投意合,能白头偕老的!”傅媛拉一拉傅英的袖子,“哥哥,你说好不好?” 傅英都不知如何回应,不晓得她哪里来的乐观? 他勉强点点头。 傅媛笑起来,品尝着吃食:“真好吃啊,下次哥哥给我带点八宝鸭来,我最喜欢吃,还有,要一坛美酒。” “好。”傅英道,“我会记住的。” 看妹妹吃完了,他转身离开。 傅媛盯着哥哥越来越远的背影,直到消失,她慢慢蹲坐下来,嚎啕大哭。 当夜,在牢内以腰带自尽身亡。 非常的突然,就好像今日早上,走在路上飘落下来的小雨。 傅英站在街道上,听着随从禀告,好半天都没有动静。 妹妹竟然死了? 他不是昨天才看过她吗? 这不可能! “你是不是听错了,你敢跟我胡说八道?”傅英一把揪住随从的衣襟,“你敢再跟我说一遍!” 男人脸色煞白,眼睛通红,随从吓得浑身发抖:“侯爷,侯爷,小人真的没有胡说,是天牢里的看守来传话的,说姑娘她,她自绝了。” 傅英盯着他的眼睛,慢慢,慢慢的松开了手。 他忽然想到妹妹最后说的那些话,哥哥,我们都不要执拗了,我要给哥哥挑个好大嫂……哥哥,我要吃八宝鸭,记得,给我带一坛美酒…… 原来那时候,她就已经存了死志。 她猜出他要做的事情了,她怕连累他。 傅英心如刀割,抬起头,漫天的雨落下来,流淌在脸上,不知是雨,还是泪。 若是当初,他对姜琬没有生出这份心,也许就不会有这些事情了,都是他不好,他若是把这些功夫拿来多关心关心妹妹,妹妹也不会犯错。 可惜,世上最让人痛苦的,便是没有后悔药。 雨越下越大。 萧耀坐着马车,行往杨家。 姜保真正在教蔡应芳医术,他是萧耀派来的弟子,年方二十有余,出身杏林世家,基础的功夫很扎实,故而学得很快。 见到萧耀来,二人上前行礼。 “学得如何了?”萧耀问。 “回殿下,姜大夫倾囊相授,属下受益匪浅,能得姜大夫传授,乃这辈子的荣幸。”蔡应芳为人很是谦逊,彬彬有礼。 姜保真很喜欢这弟子,笑道:“应芳天资聪慧,举一反三,我估摸用不了两年,他就能全数掌握了,不过望闻问切,需要积累,光靠我用一张嘴说,没有用的,要他自己慢慢琢磨。” 萧耀颔首:“辛苦你了。” “殿下今日为何而来?” “要带你去见一个人。”萧耀看看天色,“可惜天公不作美,等雨停罢。” 他坐下来喝茶。 等得半个时辰,方才天晴。 姜保真交代蔡应芳几句,随萧耀坐马车去城外。 习惯他的性子,姜保真也不多问,反正就是让自己医治一个人,等医治好,就算完成萧耀的要求了,他再教会蔡应芳,从此能得到自由。 不过这条路似乎有点长,也不知去何处,足足用了两个时辰,马车才停下来。姜保真出来一看,居然是在处山脚下面。 萧耀踩着石阶往上而去,解释道:“山腰有座寒月寺,你要治得人住在此地。” 和尚不成?姜保真愣了愣,跟在后面。 行到山腰,小沙弥认识萧耀,连忙就在前面引路。 大片竹林间有座竹屋,前后都有守卫,姜保真此时不再怀疑是和尚了,和尚不可能有这种阵势,这到底是谁?他突然有点好奇。 “见过二殿下。”守卫们过来行礼。 “请禀告七叔,说我求见。” 七叔…… 姜保真心想,是皇族中人吗,萧耀的七叔,那是皇帝的弟弟? 过得半响,屋里传来低低的声音,似乎是准许了。 门随之打开,姜保真随萧耀进去,看到一个极瘦弱的男人躺在榻上,瘦的几乎像一根竹竿,细长细长。姜保真与他打了个照面,见这人生了一对剑眉,眼睛漆黑,却是很英俊,就是病气很重,好像受了许久的折磨。 “七叔,您在这里住了四年了,真不打算回城吗?”萧耀问。 萧廷瑞是萧廷秀的七弟,同一位母亲所出,萧廷秀从小就很喜欢他,只可惜萧廷瑞当年被秦王行刺萧廷秀一事所累,伤到了头部。这些年越发严重,心浮气躁,在王府日日发脾气,萧廷秀很担心,请过许多名医相看,但都毫无进展。萧廷瑞心灰意冷,搬出京都住在这清静之地,好压制自己的心魔。 许久没有音讯,京都中人几乎都忘了还有这么一位定王,但萧廷秀没有忘掉自己的弟弟,每年总会抽空来看一看他。 萧廷瑞不答反问:“皇兄好吗?” “父皇身体康健,无甚忧虑,最惦念的便是您。” 萧廷瑞苦笑了下,看向姜保真:“这又是谁?” “他是姜大夫,我在嘉州认识的。”萧耀道,“七叔,让他予您看看罢。” “不必了。”萧廷瑞摆摆手,“耀儿,你的心意我领了,但是我实在……” “七叔,您绝不会后悔的。”萧耀正色道,“他的医术比太医好多了,原是我军中的掌医,救人无数,”他对姜保真使了一个眼色,“姜大夫,你可看出什么?” 姜保真对萧廷瑞细细打量了下:“像是头疾。” 萧廷瑞神色一动。 那么快就诊断出了,果然不凡。 发现他在动摇了,萧耀道:“你还能看出什么?” “若是头疾,必常头晕眼花,未免影响胃口,心神不定,气郁呕吐……” 萧廷瑞已经折服。 萧耀道:“姜大夫你去给七叔把脉罢。” “是。”姜保真上前。 萧廷瑞打算坐直了,伸出手腕,谁料行动间一阵头晕目眩,他很无措的紧紧抓住椅柄,整个人颤抖不已,嘴里发出惊恐之声,好像觉得自己要摔倒了。 姜保真见状,上去拿手指一把撑起他眼皮。 只当要做什么,护卫们忙围过来,有些甚至把手按在了剑柄上,要把姜保真拿下。 “都住手,”萧耀轻喝,“他是在医治七叔。” 那些护卫们犹豫了下,退回原地, 姜保真看向萧廷瑞,只见他的眼珠也在眼眶中疾速的转动起来,忽然想到了几年前在嘉州救治过的一位病人,症状与他十分的相像,心里已经有数。 回去的路上,萧耀问道:“能治好吗?” “若我没有判断错误,可以治好,不过……”姜保真犹豫了会儿,“就怕他病得时日久了,对脑子损伤过大,不能完全康复。” “能有七八成也很好了。”萧耀对姜保真一笑,“谢谢您,姜大夫。” 冷冰冰的楚王,居然对他笑起来,还用敬称,姜保真心里一寒,无事献殷勤非奸即盗啊! 作者有话要说: 萧耀:不必害怕,岳父大人。 姜保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