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
在杜春琪不吝惜人力的情况下, 租赁的土地很快完成了收割。 “感觉东家有点急。”高李氏心细, 看出了些端倪。 高传不以为意, 摆摆手,“妇人家就爱多想, 早日收割完早日种下夏粮才是正理, 你没事少想这些, 好好打理鸡鸭才是正紧。” 高李氏有心说她女人的直觉,见高传急冲冲的又冲到地里去了,收回了话。 “娘, 又有小鸡出壳了。”薛鸣凤跑过来汇报。 高李氏立刻将之前的念头抛出脑外, 现在什么都比不上小鸡小鸭。 高李氏的怀疑确实在理, 随着一次次的产检,孩子在先进设备的检查下已经有9个月了, 杜春琪二人在做最后的收尾工作。 “高产小麦种够不?”她问。 “绰绰有余。”周存彦胸有成竹,他可是照着专家给的数据一倍购买的, 怎么可能不够? 杜春琪点头,随着时间一点点的推进, 她有点焦躁。 “邓先生还没来?”她又问。 周存彦笑了笑,好脾气地说,“别急,季中安还在这里呢。” 杜春琪仍然有些焦虑,“我还是有些不放心,要不再问问季中安邓先生什么时候到?” 周存彦觉得十分好笑,安抚她, “没事的,一切还有我在。” 正说着话,狗娃怯生生的进门说来了个戴十字架的外国人。 他们连忙出去招待,一看来人是梅根主教,笑着问,“什么风把您给吹来了?” 梅根主教就是拍摄《金陵十三钗》用的那所天主教教堂的主教,他之前在南京,几乎目睹了日本人的残暴。一听说杜春琪要拍摄一部反应南京大屠杀的电影二话不说全力配合,还亲自联系安徽教会的人送了一批从南京逃出来的女学生。 “一段日子没见到您,您更美丽了。”梅根笑着对杜春琪说。 不管他口中所说是不是心中所想,杜春琪对这句话都十分受用,眯着眼问,“您来一定有事,有什么需要我帮助的吗?” 梅根笑了,“我就知道这种时候找您是正确的选择,是这样的,有些地方爆发了旱灾,地里颗粒无收,许多百姓逃荒到了洛阳。教会有救助百姓的职责,但我们存粮有限,希望您能够提供一定的帮助。” 梅根实话实说,一点弯都不拐,恰好符合杜春琪的习惯。 “没有问题,但是我目前只能提供土豆及土豆制品。” 因为要离开,她不愿食言而肥,一下子给租赁土地百姓补足了20年的租金,全部用粮食抵,那些粮食让百姓轻松就能度过一两年。现在她剩下的最多的就是土豆了,因为粮食充足,满仓满库的土豆消耗极慢。 “太好了!”梅根可不嫌弃土豆,他高兴地说。 与此同时,远在重庆的戴雨农收到了小高庄抓捕了5名日本间谍的事。 “哼,日本人的鼻子真尖,闻到味了。”戴雨农敲击着,半晌说道。 卫俊如在伤病营大批量使用青霉素的事瞒不住他,但他并没有直接找卫俊如要,而是通过一些秘密手段得到了几支青霉素。通过检测判断这批青霉素是80万单位,不由让他来了兴趣,将杜春琪二人的资料从最底下又翻了出来。 “有意思,美国目前也只生产了一小批5万单位的盘尼西林,他们是如何得到80万单位的?”戴雨农自言自语。 “哼,拿一支青霉素给美国,让他们长长眼。”戴雨农突然吩咐。 属下不解的问,“美国刚刚拒绝给我们提供一台大型计算机,我们还要给他们青霉素?” 戴雨农笑了,解释说,“青霉素只有一支,用了就没了,而计算机却可以一直用,对我们分析情报帮助更大。” 属下明白了,突然想起了什么,吞吞吐吐说,“我收到一条消息还没有确定真假,听说周杜二人将生产青霉素的设备送给了延安那边。” 戴雨农的脸色一下子变了,厉声说,“你立刻去查清楚他们到底是姓白还是姓红。” 属下立即领命而去。 属下一离开,嗒一声,青霉素应声落地,戴雨农阴沉着脸,一字一句道,“敢戏耍我戴雨农的人还没出生!” 送走豫省天主教主教梅根后,杜春琪开始觉得肚子往下坠,说不出的难受。 “说明孩子快要生了。”过来人张妈兴奋地说。 杜春琪一下子想起那封信,孩子不会出生在这个世界,和周存彦对了对眼神,慌张地问,“怎么办?” 周存彦这时候反而保持了一定程度的淡定,当然,一切都限于他知道老婆会十分顺利的产下孩子。 “一般还有多久要生?”他问张妈。 张妈愣了愣,说,“通常是半天左右就要开始阵痛了。” 周存彦点了点头,握紧了杜春琪的手,吩咐张妈,“你立刻去找季中安、张志兰、高传、曹存咏、曹老爹、莫大师、冯堂生、白德正、吴锦几人过来,立刻,一个小时内必须人要到齐。” 张妈见周存彦表情严肃,不敢耽搁立刻和其余佣人分头去寻找几人。 说来也巧,他们几人还没到,邓希贤反而先进了门。 “哟,怎么回事,房子里没人?”邓希贤纳闷,往常来房中总是有人的,今天房子空荡荡的,他径自进了门,一眼就看见杜春琪夫妻。 “跟你们汇报件好事,青霉素成功生产了,看,这是我们自己产的,延安牌青霉素。”邓希贤献宝一般拿出药。 “太好了。”杜春琪露出了笑容,转而正色说,“时间有点紧,我们长话短说。” 几乎是听天书一般将所有的事听完,邓希贤将耳朵掏了又掏,仍然不太敢相信。 “你们莫要开玩笑,地契我要是上交了可就退不回来的。”他一本正经的说,拒绝了一盒子的地契。 “当真不骗您,这些您收好,以后他们就拜托您了。”杜春琪说。 “为什么交给我?”邓希贤还是不相信他接到了一个天降的馅饼。 杜春琪苦笑,解释说,“我们注定不能长期呆在这里,所以必须找一个正直可靠的人托付产业,想来想去只有您能够善待这些百姓。” 邓希贤神情严肃起来,道,“我必不负所托。” 说话间,人来齐了,杜春琪当众宣布了将所有产业移交给邓希贤的决定。 “东家!”高传吃惊极了,在杜春琪的瞪视下,他不敢多言。 接着,杜春琪看向了曹存咏,说,“我这里有一封推荐信,你去陈总监那里,他会妥善安排你的。” 曹存咏苦笑拒绝了,“我爹娘都在这里,再说,我还想继续担任现在的职位,虽然繁忙,但十分充实。” 杜春琪点了点头,看向了邓希贤,“你看?” 邓希贤本就欣赏曹存咏的干练,举双手欢迎,“小高庄一切如旧。” 杜春琪知道他是个十分守信用的人,点了点头,说,“时间紧张,来不及将其余村的村长叫来,剩下的就由曹存咏安排!” 接着,她看向了曹老爹,不放心的说,“现在有些学者将中国落后归咎于汉语的劣根性,但中国作为唯一传承至今的四大古国,汉语的传承万万不能断。曹老爹的教学方法虽然老旧,但也十分符合汉语的学习方法,希望你们以后继续让曹老爹教授孩童读书。” 众人点头。 然后,她看向了吴锦,说,“我最担心的就是绣坊了,现在大家都不太需要刺绣,好在你购买了一批缝纫机倒能撑下去。如果实在撑不下去就找邓先生,并入他们的被服厂。” “邓先生,你不会不管他们!”杜春琪问,绣坊的女子极多,防守实力过于薄弱。 “当然没有问题,欢迎。”邓希贤正色回答。 最后,她叫来了张妈等人,不见狗娃进来,她立刻将站在门口的狗娃叫进了门,摸着他柔软的头发说,“我知道你因为你父亲的事受人排挤,但你是你,你父亲是你父亲,你们是不同的个体。” 狗娃的眼泪立刻啪嗒啪嗒的落了下来,特别是小福被绑架后,虽然杨秀山被土匪内部处决了,但狗娃的日子也难过了起来。村中的小孩集体排斥他,导致他几乎一步也不踏出门。 杜春琪擦了擦狗娃的眼泪,柔声说道,“我知道你是个孝顺的好孩子,你愿意认我当干妈吗?” 狗娃愣住了,张妈立刻跪地谢过。 “以后你就跟我信杜,叫杜明轩。” 众人都愣住了,没想到杜春琪会收杨秀山的儿子当义子,而且还让他姓杜。 “中国人不讲究原罪,孩子何其无辜。”她说,“既然他是我的义子了,以后他和张妈就有这座房子的永久居住权,当然,房子中的东西你们不能卖给涉外势力,明白吗?” 一一交待完,已经用了半日的时间,杜春琪开始阵痛了,瞬间头上冒出大颗的汗珠。 “呀,这是要生产了。”张妈立刻看出来了,惊呼出生,咋呼着让人去找稳婆。 “不用,该交代的我都交代完了,以后就看你们的了。”杜春琪艰难地说。 周存彦见到老婆疼成那样,早就一把抱起她往室内走去。 忽然,二人的身影在众人眼前消失。 “这是……”饶是邓希贤也瞪大了眼。 番外 一年后,小高庄 “胜利啦!胜利啦!”高国栋跑进了村,大口喘着粗气。 “啥子?”高长顺不解的问,“说话没头没尾的。” “抗战胜利啦!”高国栋高声喊出来,“小日本投降啦!” 人一下子聚集在了高国栋身边。 曹存咏没有在小高庄,此时他正在洛阳,甘棠坐在他的对面,他们面前是一本书。 “你想在《大公报》上连载这本书?”甘棠翻看着问。 “是的。”曹存咏点头应道,他写了一本杜春琪二人的传记,希望人们能够永远记住这样一对夫妻曾经为人们的良多付出。 甘棠将整本书翻了一遍,指着最后一页说,“别的都没有问题,可是最后一点显然不合理,大活人怎么可能消失?” 曹存咏苦笑,若非亲眼所见他也不敢相信。 “如果这样写会被人当成一个假的故事。”甘棠诚恳地建议,一年前,她还是说服白思德潜入了豫省的敌占区。那里地狱一般的情景不但让她触动,也让她沉稳了许多。 因为那些照片和报道,他们荣获了首届普利策新闻奖,让甘棠声名鹊起。但她宁愿不要这些。 在日占区,吃人肉不是什么大事了,人们唯一在乎的是吃的是死尸还是活人。她甚至亲眼见一个女人吃了自己孩子,而那个女人辩驳的是,孩子死后她才吃的。 “好。”曹存咏从善如流,改成了杜春琪难产死亡,周存彦殉情。 看完书,甘棠擦了擦眼角的泪,说,“如果不是亲眼见过,我真的很难想象世上竟然有那么大公无私的人。你知道吗?戴雨农凭借着青霉素从美国弄来了计算机。” 从餐馆走出,甘棠望着天边飘过的一抹洁白的云朵,喃喃地说,“风起了,又有一场恶战啊!” 第二卷 从1912年开始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