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0章:根本就是在撒谎
第290章:根本就是在撒谎 沈长歌强压下心头的怒意,瞥了那宫女一眼,冷声道:“你说本宫与丽嫔两情相悦,有何证据证明?” “殿下与娘娘总是会相约弹琴,娘娘抚琴,殿下听后总是会夸娘娘弹得好。但未免引起他人的注意,殿下与娘娘总是装作碰巧遇见。”那宫女急声说道,“除此之外,前些日子娘娘还专门为殿下做了个护身符,亲手送给殿下。” “护身符?”沈长歌蹙眉,“丽嫔的确送了个护身符给我,但那个护身符并非只有我才有,丽嫔说,父皇和三皇妹也有。” 她的话音刚落,就听沈雨薇忽然出声道:“是这样的护身符吗?丽嫔娘娘的确送了个护身符给我,我还特意随身带着,希望能给我带来好运。” 说着,她取出随身佩戴的护身符,上前递给了沈长歌。 沈长歌一看,点头道:“没错,就是这样的护身符,不知父皇是否也收到了?” 沈德定睛看了看,面色依旧很严肃:“朕的确收到了丽嫔送的护身符。” 紧接着,又有几名嫔妃出声表示自己也得到了护身符,都是丽嫔送的。 而这样的结果,却是让沈青扬和沈娉婷都有些意外,两人更是疑惑地对视了一眼。 怎么会这样? 丽嫔不是说过,只给沈长歌做了一个护身符吗? 正因为知道这一点,他们才想着将护身符当做沈长歌与丽嫔的定情信物,作为他们私通的物证。 可没想到,他们所为的物证,居然连父皇和三公主都有! 丽嫔这个蠢女人,居然没有听从他们的安排! 看到那些护身符,丽嫔这才稍稍松了口气,心想着,还好她后来还是决定多做几个护身符,多送了几个人,这样一来,也不易被人发现,她是特意做给太子的,进而给太子带来麻烦。 没想到,这个护身符还真的给太子造成了麻烦。 也幸好她多做的那几个护身符,不是让眼前这名宫女送出去的,不然现在只怕也不能派上用场。 见好几人都拿出了护身符,沈长歌暗自松了口起,回头凝视着那宫女,冷声道:“你口口声声说本宫与丽嫔情投意合,还说那护身符是丽嫔专门为本宫做的,可你却连丽嫔究竟做了多少个护身符都不知道,就敢胡言乱语污蔑本宫与丽嫔!你究竟是何居心?!” 那宫女被她这一通质问吓得无言以对,身子埋得更低了,几乎要贴在地上。 “奴婢不敢污蔑殿下与娘娘,那个护身符,真的是娘娘特意为殿下准备的,这都是娘娘亲口告诉奴婢的呀。” “娘娘亲口告诉你的?”沈长歌冷哼,“娘娘会告诉你这样的事情,又怎会不告诉你,她究竟做了多少个护身符,都送给了哪些人?” 那宫女再次语塞,支支吾吾道:“奴婢……奴婢也不知。” “你当然不知!因为你根本就是在撒谎!”沈长歌的声音陡然间变得凌厉起来,充斥着不容反驳的威严,“当着父皇的面,你最好老实坦白,为何要故意陷害本宫与丽嫔?你若敢说假话,犯的便是欺君之罪,欺君的后果会如何,想来你应该清楚!” 那宫女紧张得直冒汗,豆大的汗珠滴落下来,打湿了她面前的地板。 同样紧张的,还有沈青扬和沈娉婷,二人都死死地盯着那宫女,生怕她把他们供出来。 尤其是沈娉婷,因为这件事,几乎都是她一手策划的,沈青扬只是知晓此事而已。 她决不能被供出来。 这般想着,她假意嗓子不舒服而轻咳了一声。 那宫女分辨出是她的声音后,悄悄看了她一眼,却见她对自己做了个杀头的动作,立马将她吓住了。 一想到自己的家人都在大公主的手里,她顿时间做出了决定。 “皇上饶命。”她用力地磕了两个头,带着哭腔地说道,“是奴婢胆大包天,故意陷害了太子殿下和丽嫔娘娘,这一切都是奴婢的错,奴婢只求皇上能留奴婢一个全尸。” 宫女自知,无论如何她都是死路一条,但若是将事情全揽在她的身上,能保住家人的性命,她自然会选择这么做。 她只求家人平安无事。 丽嫔不疑有他,只以为真的是那宫女所为,难以置信地问道:“我平日里待你不好吗?你为何要这般陷害我?” 那宫女沉默不语,将事情揽下后便不再言语,任凭丽嫔怎么询问,她也缄口不言,只是不断地向丽嫔磕头赔罪。 事情到了现在,也算是真相大白了。 太子和丽嫔都是身不由己,才会做出那样的事,但好在尚未酿成大错,也算是不幸中的大幸。 沈德便打算就此作罢,但对二人的惩罚自是少不得。 然,就在他准备发话时,却见沈天华突然站出来,说道:“父皇,儿臣有一事不明,还望父皇能替儿臣问个明白。” “说。” “太子和丽嫔虽都是中了药,并非出于主动。但两人都知晓对方的身份,也自知是决不能有任何逾越之处,为何中了药后,就放任自己?难道不该是更加严格的控制住自己吗?还是说,中了药不过是个借口,其实,这本就是你们最想做的事?” 沈天华的这番话,再次引起了沈德心底的疑虑,也让他的脸色再次难看起来,充满怀疑地看着沈长歌和丽嫔。 而沈长歌和丽嫔也没想到,沈天华会出来横插一脚,说的这番话还让他们无言反驳。 毕竟,当时的场面看上去,她们俩的确是纠缠在一起,任谁看了也知道,接下来会发生什么事。 即便当时沈长歌是在极力地推开丽嫔。 沈长歌不知该如何解释,说她一直想要推开丽嫔? 他们会信吗? 而且这话岂不是显得,是丽嫔对她投怀送抱? 她在纠结着该如何回答,而丽嫔则是无比的懊悔。 她从来没有哪一刻,像现在这般懊恼自己的所作所为。 如若不是她控制不住自己,甚至是故意放任自己,想要借着药效与太子在一起,她和太子就不会被皇帝抓个正着,更不会连累了太子。